嘎达布其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规文本_第1页
嘎达布其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规文本_第2页
嘎达布其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规文本_第3页
嘎达布其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规文本_第4页
嘎达布其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规文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名称:嘎达布其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委托方:东乌珠穆沁旗住建局承担方: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企业法人代码:72146607-0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等级:甲级城市规划证书编号:【建】城规编第(081004)院长:童利斌总规划师:袁牧规划成果专用章:规划编制时间: 2014年12月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组成员:项目顾问:赵炳时教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项目负责人:谭纵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项目组成员:董广宇城市规划师肖禄辉城市规划师杨添琇城市规划师万乐城市规划师丁宇翔城市规划师张少帅城市规划师目录TOC\o"1-1"\h\z\u第一章. 总则 -1-总则编制目的为贯彻《东乌珠穆沁旗嘎达布其镇总体规划(2013-2030年)》,科学有序地进行嘎达布其镇区建设,提出规划管理及相关的控制标准,特制定本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规[2005]146号);《东乌珠穆沁旗嘎达布其镇总体规划(2013-2030年)》;《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7号)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规[2002]218号)《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其它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原则立足城市发展,科学合理规划布局确定重点地段,带动口岸城市发展结合共享空间,构建生态绿地网络合理组织交通系统,优化交通条件合理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规划重点优化用地布局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改善城市环境引导空间形态规划目标嘎达布其镇区的建设应融入现代城市设计理念,将城市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目标高度统一,通过建设生态环境优美、充满活力的公共活动中心和公共服务核心,把嘎达布其镇区打造成为生态环境良好、功能多元混合、人气活力旺盛的口岸先行区和示范区。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四至界限:北侧至距离国境线2公里的范围;东侧至必其格廷准浩来水系;西侧和南侧至规划道路友谊路。规划范围总面积为387.34公顷。主导功能分析定位嘎达布其镇区是中心城区核心组团,口岸城市发展先导示范区。规划地块功能确定主导功能:综合居住、旅游服务、娱乐休闲、文体休闲。辅助功能:商务办公、综合商业。用地及人口规模用地规模规划范围总面积387.34公顷,全部规划为城市建设用地。人口规模嘎达布其镇区可容纳常住人口约4.60万人。规划结构及建设用地布局规划结构嘎达布其镇区规划结构可以概括为“一心、三点、一环、一轴、四带”。一心——公共活动中心。位于迎宾路和政府街交汇处西南侧。三点——三个城市空间节点。分别为互市贸易广场;政府街南侧的滨河公园;迎宾路入口处城市空间节点。三大节点各自组成各具特色的城市大型公共活动空间,塑造嘎达布其镇区新形象。一环——休闲绿环。环绕中心商业服务设施用地,由文化、体育、绿地等用地组成的休闲绿环,是城区内最重要的环形生态景观要素。本次规划绿环以绿地为主,中间点缀文化体育设施,使其充分发挥生态景观职能和娱乐休闲职能。一轴——一条迎宾轴。以迎宾路为轴线。四带——四条步行休闲带。以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为原点、向外发射的四条带状绿地。建设用地布局居住用地嘎达布其镇区规划居住用地面积132.51公顷,人均居住用地28.88平米。规划生活居住用地为二类居住用地,为多层住宅,按照居住区的规模配置社区公共设施。对居住区的相关指标应进行严格的控制,居住用地容积率不应超过1.5。居住用地应符合国家现行规范关于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每个居住区级生活单元中至少布置一片不小于1公顷的公共绿地,一个幼儿园,一个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并配套建设社区商业网点,使社区的环境和配套设施能够充分满足城市居民生活的需要。居住区绿地率不小于30%,并保证每个居住小区拥有一块不小于0.5公顷的公共绿地。居住区中心绿地与公共服务中心配套设置,建设儿童游戏场、体育锻炼设施、散步、休息设施及小品构筑物。居住区道路主要从城市次干路或城市支路接入,并避免外来交通穿越小区,干扰小区居民生活。居住区内道路形式可根据不同开发模式在进行修建性详细规划时做适当调整。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嘎达布其镇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包括行政办公用地、文化设施用地、教育科研用地、体育用地和医疗卫生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共32.61公顷,人均7.11平米。本规划范围的城市级行政办公用地主要位政府街北侧,规划用地规模为12.28公顷。规划文化设施用地3.74公顷,包括图书馆、文化展览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设施。位于休闲绿环上。教育科研用地主要是中小学用地。在政府街东侧规划一处中学用地,在政府街西侧、北一街东侧、南三街南侧各规划一处小学用地。规划教育科研用地共10.90公顷。规划在嘎达布其镇区内布置两所医院,分别位于南三街北侧和西三路北侧。用地面积4.38公顷。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面积共88.75公顷,人均19.34平米。规划商业设施用地66.51公顷。规划将主要商业设施用地集中布置在休闲绿环内侧,主要布置为旅游度假服务特色商业街、大型商场、酒店、餐饮等商业用地。并在规划范围内布置为居住生活服务的农贸市场、超市等商业用地。在嘎达布其镇休闲绿环内侧政府街北部设置一定量商务设施用地,用地面积18.28公顷,为规划区提供办公、商务咨询和金融服务。在南二街南侧规划一处歌舞剧院。规划娱乐康体设施用地共1.41公顷。在北一街北侧规划一处加油站,在南三街规划一处加油加气站。规划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共2.55公顷。公共设施用地本次规划范围内规划公用设施用地共7.53公顷。在迎宾路东侧规划一处邮政电信,在西四路北侧规划一处锅炉房,并且友谊路南侧规划一处燃气储配站。规划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共4.86公顷。在北一街北侧规划一处污水处理厂。规划环境设施用地共2.01公顷。在南三街北侧规划一处消防站。规划安全设施用地共0.66公顷。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本规划范围内共规划道路广场用地73.69公顷。其中,道路用地70.81公顷,停车用地2.88公顷。绿地与广场用地本规划范围内共规划绿地共52.25公顷,包括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和广场用地。详见《附录5.嘎达布其镇区公园、绿地、广场一览表》。嘎达布其镇区城市建设用地详见《附录3.嘎达布其镇区规划用地一览表》。道路交通规划道路系统规划道路网结构规划区道路结构分四个等级:快速路(红线24M)主干路(红线42M)、次干路(30M)、支路(红线20—23M)。本规划区南部边缘规划一条环形快速路,设计车速高,不设交通信号灯。主干路道路间距约为800—1000米左右,次干路间距在400—600米之间,支路间距为200—400米之间。主次干路作为刚性道路,必须予以实施;支路是弹性道路,可以根据地块出让情况适当调整。详见《附录4.嘎达布其镇区城市道路规划一览表》。道路断面设计主干路红线宽度为42米,采用三块板形式,道路断面主要采用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分道的形式。规划区内主干路为为生活性主干道。迎宾路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红线宽度分别为6.5m、4.5m和16m。政府街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红线宽度分别为6m、6m和16m。次干路红线宽度为30米,采用一块板,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的形式。支路红线宽度为20—23米,采用一块板,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的形式。以上道路断面形式详见《附录4.嘎达布其镇区城市道路规划一览表》。交叉口渠化设计本次规划在进口段分左转、直行和右转行车方向增设车行道;在出口段也相应进行拓宽。步行交通系统在休闲绿环内、步行休闲带和必其格廷准浩来水系西侧规划了具有良好步行感受的步行景观道。同时在商业中心区也设置了商业步行系统,并与景观步行道连成步行网络。交通设施规划交通环岛改造现状位于迎宾路上的交通环岛,并对其进行扩建,使其直径达到60米,同时利用环岛进行景观绿化建设,打造迎宾路上的入口节点。停车场规划在中心商业服务设施集中区规划了两处城市级大型机动车停车场,在嘎达布其镇区的休闲环上及滨河绿地内,结合公共服务设施也设置了小型的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停车场。停车场包括社会停车场、配建停车场和自行车停车场等。所有公共设施、居住区内,均应设置相应的停车位。配建机动车车位及自行车位按国标《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范GB50220-95》计算,在分图图则中对各地块配建停车车位进行明确规定。并符合下表的规定:配建停车场(库)车位控制指标建筑分类计算单位机动车自行车二类居住车位/户0.61.5高、中等旅馆车位/客房0.70.8普通旅馆(招待所)车位/客房0.40.4餐饮、娱乐车位/100平米建筑3.04.0商业办公楼车位/100平米建筑2.03.0普通办公楼车位/100平米建筑0.64.0体育馆车位/100座3.030.0歌舞剧院车位/100座6.040.0展览馆车位/100平米建筑0.85.0图书馆、活动中心车位/100平米建筑0.64.0医院车位/100平米建筑1.05.0城市公园车位/100平米占地0.050.20中学车位/100师生3.060.0小学车位/100师生3.020.0机动车停车位可以设在地下,结合建筑或广场的地下空间设置,其比例一般不超过50%。道路竖向规划道路竖向规划参照《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GJJ83-99)进行,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地形因素和土方平衡。本次规划道路的最大纵坡为2.96%,最小纵坡为0.25%。用地要采用多坡向或采用特殊措施组织地块内的地面排水,保证用地规划标高比周边最低路段至少高于20厘米。绿地景观系统规划绿地系统构成及布局嘎达布其镇区依托道路、自然水系和开放空间,形成完善的点线面绿化系统。本规划地段主要有两处,分别为必其格廷准浩来水系西侧滨河公园和城市中心的蒙元时代广场。四条步行休闲带、道路绿化以及滨河绿带,通过绿带将自然生态景观引入城市中心,引入各个地块内部。多分布于各居住区内部的绿化节点。面绿化、线绿化、点绿化互相配合,相互补充,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完整的绿化系统。诸绿地要素的布局城市公园绿地本规划结合城市中心商业设施用地外围休闲绿环构建绿地公园,同时在必其格廷水系西侧打造城市滨河公园,既是景观节点又是游客及周围居民游憩的理想空间。防护绿地在公用设施和环境设施用地周边设置20米宽的防护绿地,可以起到防止污染及景观美化的作用。城市广场在迎宾路、政府街交汇处西南侧结合城市用地布局,设置蒙元时代广场,融入蒙元文化,同时在广场中央设置大型喷泉,使城市开敞空间与自然水景充分结合。本次规划城市广场共有1处,为蒙元时代广场。蒙元时代广场位于迎宾路与政府街交汇处西南侧,规划面积3.25公顷。上述绿地详见《附录5.嘎达布其镇区公园、绿地、广场一览表》。景观系统构成景观系统结构为“一心、一轴、一环、多廊、多点”的山、水、城共融体系。一心:以蒙元时代广场为中心的城市核心景观空间。一轴:以迎宾路为骨架的南北向人文景观轴。一环:环绕商业服务设施用地的景观绿环。多廊:从蒙元时代广场向外发散的四条绿化景观通廊。多点:指在景观轴、景观带上交替出现的多个景观节点。重要区域的景观控制规划地段城市景观系统构建应以自然地理特征和总体布局特征为依据,以环绕城市核心区的绿化景观带及多条向外发射的绿化景观视廊为特色,结合南北向人文景观轴布局综合考虑,对规划确定的景观要素、景观视廊、开敞空间的周边建设条件进行严格的规定,营造独特的城市风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分级城市级公共设施居住区及其以上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及科研设计等机构和设施的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公共设施用地,归属为公共设施用地。居住区和居住小区级公共设施如托儿所、幼儿园、粮店、菜店、副食店、服务站、储蓄所、邮政所、居委会、派出所等用地,归属为居住用地。公共设施服务布局及相关要求嘎达布其镇区内规划了城市级的公共服务设施,以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服务业设施为主,主要集中在青年路以及滨河路两侧。详见第三章的建设用地布局部分。居住区和居住小区设施安排了储蓄所、邮电所、派出所、社区服务中心、居委会、社区卫生服务站、文化活动站、体育活动场地、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具体配置情况见《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各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均应按照相关规范和下表的设置标准确定。居住区级公共设施设置标准一览表类型设置标准设置规模按服务半径(米)按人口规模(万人)按服务面积(km2)建筑面积(m2)用地面积(m2)社区服务中心500——200-300300-500幼儿园300——1700-32002700-4900居委会—0.1-0.3—30-50—社区超市500——400-600—文化活动站500——400-600400-600社区卫生服务站5001.0-1.5—300500体育活动场地500———1000-1500垃圾转运站——0.7-1.0—100公共厕所—0.3-0.45—30-6060-100邮电所500——100-150—储蓄所500——100-150—派出所1000——700-1000600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给水工程规划供水标准及需水量预测规划范围用水包括综合生活用水、市政用水、消防用水、未预见及管网漏失用水四部分,总用水量为1.0万吨/天。水源及给水厂规划规划范围内用水由商贸物流园给水厂供给,该给水厂供水规模为2.5万吨/天。输配水管网规划供水管网体系规划管网采用环-枝状管网相结合的体系,沿主要道路、需水量大的区域、城市中心地带的管网采用环状布置,其余地区的管网采用枝状布置。严禁在输配水干管上取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从主管引水,必须由给水部门统一依照规划供水。各企业、单位的自备水源井应纳入城市供水系统,统一管理。管网布设供水管道的布设遵照国家规范《室外给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013-2006)中的管道综合设计要求。水压及管径供水干管管径取DN300mm—DN500mm,次干管管径取DN150mm,管材可采用球墨铸铁管。嘎达布其镇区规划水压按满足六层居民楼用水要求,控制点水压规划按整个区域最不利点进行计算,加压泵站出水压力应不低于0.3Mpa。污水排水工程规划排水体制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规划范围内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即雨水、雪水排入雨水管道,城市污水排入污水管道。污水排水工程规划污水量预测嘎达布其镇区规划范围内污水量为0.85万吨/天。污水处理厂在规划范围的北部建设一座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达到1.0万吨/天,处理规划范围内污水及口岸联检区、互市贸易区的污水。污水泵站在城市地形高差较大及管网铺设过长的管线中设置污水泵站,规划在迎宾路与北一街交叉口处布置一座污水泵站。污水管网布置污水管管径的计算按最高日最高时污水量计算,本次规划污水日变化系数取1.2计算;得出市政污水管道的主干管管径取DN400—DN700mm、次干管管径取DN150mm—DN300mm,最小坡度取0.3%;污水管道在道路下按收水一侧布置在竖向布置上,污水管位于雨水管之下。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的水质可排放至必其格廷准浩来水系。雨水工程规划规划范围内雨水主要通过雨水管网排出。在城市道路下铺设雨水管网,通过管网收集后排放至必其格廷准浩来水系。充分利用地形,尽量依靠重力自流并就近排入水体,一些距离水系较远且地形不利的地区可以设置雨水泵站。结合道路规划布置,雨水管网应平行道路铺设,宜布置在人行道或绿化带下,不宜布置在快车道及交通量大的干道下。当道路红线大于40米时,建议道路两侧都进行布管。雨水管渠的最小覆土深度在车行道下一般不小于0.7m,最大覆土深度不宜大于6m,在满足各方面要求的前提下,争取维持在1~2m。局部条件不许可时,须对管道进行包装加固。雨水管渠的最小设计坡度不应小于0.2%。雨水管管径在DN400-DN800mm之间。电力工程规划用电量预测嘎达布其镇区最大用电负荷约为53.0MW,年总用电量为2.6亿kWh。供电电源嘎达布其镇区规划范围的电源由现状110KV变电站逐步改为商贸物流园110KV变电站和休闲度假区110KV变电站。供电设施规划嘎达布其镇区规划范围内需设置10KV的开闭所5座。电网规划嘎达布其镇区内中压配电线路电压等级为10KV,低压配电电压为380/220V。10KV配网采用环状结构。规划10KV电力线路采用地下敷设方式。东西向道路电力线路宜布置在北侧,南北向道路宜布置在西侧。从变电站出线到各开关站段,应在建设道路时,一并考虑建设电力管沟,配网自动化通信预埋管道和主电力管一并埋设。当采用埋管方式时,主街道一般8Φ150+1Φ100,次干道6Φ150+1Φ100,其它为4Φ150+1Φ100,变电站出口应满足出线要求。电信工程规划通信设施规划电信设施规划规划范围内布置一座电信局。电信局设备占用率按照85%计算,则需交换机容量为2.4万门。规划在迎宾路与南二街东北角布置一座电信局,电信局的装机容量为2.4万门。邮政设施规划规划范围内布置一座邮政支局。此外,为了提高邮政设施网点的密度,需在规划范围内布置邮政所。按照我国邮政主管部门制定的邮政服务网点设置标准,人口密度在1.0—1.5万人/km2时,邮政所服务半径取0.7-0.8km,规划范围需布置3所邮政所。移动通信设施规划规划范围需布置一座移动通信基站。广播电视系统规划规划在北一街南侧结合行政办公用地布置一座广播电视局,按照每户2个有线电视终端进行预测,则有线电视容量需达到4万门。逐步进行广电网络数字化改造,建成基于ATM交换技术、SDH传输技术、光纤接入技术的广播电视宽带数据网。进行语音、图像的宽带传输,提供虚拟局域网、IP电话、可视电话、Internet、VOD、电子商务等数据业务,实现有线电视多功能开发利用、计算机数据传输及话音通信双向交互功能,适应数字电视发展和多媒体通信的需要。通信管道规划规划通信管道必须保证远期所有通信线路的地下敷设需求。规划主要结合通信机楼的布局情况确定重要的骨干及主干通信管道路由,其容量为12~24孔。燃气工程规划气源嘎达布其镇区内气源来自乌里雅斯太镇的天然气企业,通过架设管道输送至燃气储配站,由燃气储配站向规划范围供气。燃气设施规划在规划范围内的南部建设一座燃气储配站,负责本规划范围及休闲度假区组团的燃气需求,规划储气量为13.0万m3/日。规划按0.5—1.0km作用半径设置中低压调压站,规划范围内需布置5座燃气调压站。燃气输配系统规划管网系统规划采用中压A-低压二级管网系统。该系统中,来自长输管线的天然气先进入天然气门站或储配站,经门站调压、计量、加臭后送入中压管网(中压管压力0.2<P≤0.4MPa),然后经中低压调压站调压后进入低压管网(低压管压力P≤0.005MPa),调至适当压力后供各类用户使用。管网布置管网布置应遵守《城镇燃气设计规范》,确保安全间距,在安全供气,合理布局的前提下,中压干管应靠近居民区,以减少支管长度,节约投资。规划中压干管管径为DN500mm,低压管管径为DN150—DN200mm。中压和低压燃气管道宜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管、机械接口球墨铸铁管、钢管或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等,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户内管采用镀锌钢管,丝扣连接,聚四氟乙烯等密封,对钢管防腐采用加强级外防腐。供热工程规划供热负荷预测嘎达布其镇区内的总热负荷约为176.0MW。供热设施规划规划范围内热源为区域锅炉房,在西四路北侧布置一座区域锅炉房,供热规模为176.0MW,供热介质为热水。在规划范围内布置换热站,按照每座换热站服务20万平方米左右的标准进行建设,则规划范围内换热站的数量应达到14座。供热管网规划规划采用一、二次热水两级系统。一级热网主管道设计水温采用130℃/70℃,供回水温差60度,通过换热站将高温热水换为95℃/70℃高温水供给用户。规划管网采用枝状管网的平面布置形式,热网管道采用区域式热水管网系统,供热一级管网为闭式双管制管网。规划供热管网与道路建设同步进行。供热管网管径在DN300-DN600mm之间。环保环卫工程规划废弃物产生量预测嘎达布其镇区日产生粪便量为36.8吨。,日产生生活垃圾55.2吨。城市废弃物处理处理对策生活垃圾处理垃圾收集与转运采用密闭方式,减少环境二次污染。规划生活垃圾经转运站收集后,运送至乌里雅斯太镇垃圾处理厂,待嘎达布其镇垃圾处理厂建成后,运送至嘎达布其镇垃圾处理厂处理。建筑垃圾处理建筑垃圾运输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路线和数量,将建筑垃圾运到指定的垃圾堆置场倾倒。特种垃圾处理和处置凡产生特种垃圾的单位应备有明显标记的专用容器来收集和储存产生的垃圾,并有专人管理。应配备专用运输车辆,单独运输。城市粪便处理城市粪便应纳入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粪便经化粪池初步处理后,由吸粪车运往贮化粪池进行厌氧发酵处理。经处理后上部污水通过与城市污水管网相接的管道,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统一处理;粪渣可送至填埋场或供作农肥。环境卫生规划环卫设施建设规划规划设置公共厕所15座。新建公共厕所全部采用水冲式厕所。主要繁华街道公共厕所间距在300-500米之间,规模一般为50-120m2/座。大型商场、公共建筑设置对外开放的公共厕所,居住小区一般20-25公顷设置一座公共厕所。垃圾容器的设置,要确保服务半径合理,方便居民使用,便于管理。推广使用垃圾集装箱,实行垃圾袋装化,逐步取消垃圾箱,减少二次污染。废物箱一般设置在交通性主次干路、商业街道两侧及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商业街道设置间距为25-50米,交通性道路设置间距为50-80米,一般道路及小区道路设置间距80-100米。垃圾转运站按照每0.7—1.0km2设置一处的标准,规划小型垃圾转运站4处,每座垃圾转运站面积不小于100m2,与周围建筑的间隔不小于5m。在规划范围内需设置一座大气自动监测装置,本次规划将大气自动监测装置布置于迎宾路西侧。环卫设施建设规划按每1.0~1.5万人设置一环卫工人作息点,每个作息点用地150平方米,有淋浴、更衣、工具存放、休息等设施。环境保护区划分将规划范围统一划为一级环境保护区。规划范围内大气标准应符合一级标准,噪声标准日间应小于65分贝;夜间应小于45分贝。管线综合规划本次规划对给水、污水、雨水、电力、电信、供热、燃气管道进行综合。各种管线离建筑物的距离由近到远依次为:电力管线电信管线燃气配气管线给水管线热力管线雨水管线污水管线。工程管线在道路下面的规划位置,应布置在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面。电信电缆、给水、燃气、污水、雨水等工程管线可布置在非机动车道或机动车道下面,各种管线均沿道路中心线平行敷设。电力、给水、热力管线一般布置在道路的东、南侧;电信、燃气、污水、雨水管线一般布置在道路的西、北侧。各管线间距应符合《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中的相应要求。各种管线敷设时,管线之间的水平间距应满足下表最小水平净距要求。工程管线最小水平净距表序号净距(m)建筑物给水管排水管(雨污)燃气管热力管电力管线电信管线道路侧石边缘<200mm>200mm直埋地沟直埋缆沟直埋缆沟1建筑物1.03.02.52.02.50.50.51.01.52给水管<200mm1.0—1.00.51.50.51.01.5>200mm3.01.53排水管(雨污)2.51.01.51.21.50.51.01.54燃气管2.00.51.20.41.01.50.50.51.01.55热力管直埋2.51.51.51.0—2.01.01.5地沟0.51.56电力管线直埋0.50.50.50.52.0—0.51.5缆沟7电信管线直埋1.01.01.00.51.00.50.51.5缆沟1.51.08道路侧石边缘—1.51.51.51.51.51.5—地下管线相互交叉时,各种管线垂直方向的相互关系从浅到深一般次序为:电信管线电力管线热力管线燃气管线给水管线雨水管线污水管线。地下管线相互交叉时应满足下表各管道间的最小净距要求。工程管线交叉时的最小垂直净距表序号净距(m)给水管线雨污水管线热力管线燃气管线电信管线电力管线直埋管块直埋管沟1给水管线0.15———————2雨污水管线0.400.15——————3热力管线0.150.150.15—————4燃气管线0.150.150.150.15————5电信管线直埋0.500.500.150.500.250.25——管块0.150.150.150.150.250.25——6电力管线直埋0.150.500.500.500.500.500.500.50管沟0.150.500.500.150.500.500.500.507沟渠0.500.500.500.500.500.500.500.508涵洞0.150.150.150.150.250.250.500.509电车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铁路1.001.201.201.201.001.001.001.00公共安全设施规划防洪工程规划防洪标准必其格廷准浩来水系防洪设计标准按50年一遇设计,100年一遇校核。防洪规划防洪工程规划沿必其格廷准浩来水系建设防洪堤坝,堤坝按50年一遇防洪标准建设,在建设堤坝的同时尽量减少对水系的破坏,对局部不利于排洪的区域可进行适当改造。加强周边山体防洪工程建设,在友谊路南侧新建一条排洪沟渠,将山洪引至必其格廷准浩来水系。同时,加强周边山体及城市内部的绿化植被建设,在必其格廷准浩来水系上游地段,应彻底杜绝过牧超载的行为。排涝工程规划规划范围内按10年一遇标准建设排涝工程设施,保证城区日降雨量不超过200mm时,雨水当天排出不受淹。加强城市渠道建设,保证渠道的排涝能力,在城市内涝时具有一定的排涝能力。在地势低洼地区雨水管道系统加设出水口涵闸,以防止雨水倒灌。非工程性措施加强气象预报,建立防汛和预警系统。结合工程措施,优化调度洪水,以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加强必其格廷准浩来水系管理工作,明确部门管理职责,加强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制定避灾疏散路线与组织方案,将防灾救灾职责落实到组织、个人。加强防灾避灾宣传,进行疏散演习。抗震工程规划设防标准嘎达布其镇所在地区的地震烈度属于6度区。城区内各项基本建设必须按照6度进行抗震设防,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和重要的公共建筑工程按照7度抗震标准设防,提高城市抗震防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的影响。抗震规划生命线工程供水、供电、供热、燃气、通讯、医疗、桥梁等生命线工程设施,按7度抗震烈度设防。抗震避难场所规划范围内避震疏散场所不少于13.8万平方米。规划利用公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停车场等空地为避震疏散场地,疏散场地服务半径在1千米以内。抗震疏散通道规划疏散通道以城市主干路为主,出城通道以国道306(原省道204)、城市组团道路及友谊路等城市对外道路为主,由城市主干路和城市对外道路共同形成城市的抗震疏散通道网络。工程抗震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必须按国家颁布《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和建设,设计抗震烈度达到基本烈度要求。次生灾害的预防对易发生次生灾害的单位,一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一方面逐步进行抗震加固。加强地震火灾源的消防、抗震措施,如油库、液化气储存站等的抗震强度。必须保证生命线工程系统的安全,确保有可能产生易燃、易爆等次生灾害的工业企业和供水、供电、燃气等城镇基础设施工程的安全,避免火灾、水灾和爆炸的危险。其它抗震措施加强震时指挥系统和生命线系统的组织和建设工作。严格执行国家和自治区、盟有关防震减灾的法律、法规,坚持经济建设同防震减灾工作一起抓。加强抗震宣传教育和临震的预演练习,提高全民抗震意识,普及全民抗震知识,为防震减灾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消防工程规划消防站规划规划范围及口岸联检区、互市贸易区为一个消防责任分区,并且在规划范围内设置一座一级普通消防站,位于南三街北侧,占地面积0.7ha。消防给水规划嘎达布其镇区消防总用水量360m3。规划消防供水采用多水源供水方式,一方面利用城市给水管网供水,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必其格廷准浩来水系等地表水源,规划在河流旁的适当位置修建消防车通道及消防车取水平台,供消防取水之用,保证消防用水的需要。消防供水管网采用城市供水管网体系,最小供水压力不应小于0.15MPa,市政消火栓的配水管最小公称直径不应小于150毫米。合理设置消火栓,消火栓应沿道路靠近十字路口设置,间距不应超过120米,消火栓距路边不应超过2米、距建筑物外墙不应小于5米,油罐储罐区和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消火栓应设置在防火堤外;市政消火栓或室外消火栓应有一个直径为150毫米或100毫米和两个直径65毫米的栓口,每个消火栓的用水量应按10—15升/秒计算,室外地下式消火栓应有一直径为100毫米的栓口,并应有明显标志,室外消防栓应有防冻设施。消防车通道规划城市消防车通道主要依靠城市道路网系统,规划确定的城市主、次、支路均能满足消防车通行要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大型公共建筑物、商业商贸区、仓储物流区等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通道。消防通道的回车场地面积不应小于12m×12m。禁止侵占道路、沿路设置摊点搭棚建屋等影响交通的行为,确保消防车通道的畅通。消防通讯规划建立相应的火灾报警和消防通讯指挥系统。消防指挥中心采用计算机指挥调度系统与各消防站计算机通信联网,同时与供水、供电、供气、救护、交通、环保等部门设立专线通信联络。消防指挥中心与各重点单位形成有线、无线119自动报警系统。按一级管辖区覆盖网、二级火场指挥网、三级灭火点战斗网三级网要求,增设大功率无线通讯基地台车载台、手持机等设备。人防工程规划人防工程规划人防工程量预测规划嘎达布其镇区人防工程总量2.5万平方米。总体布局要求人防工程的建设主要结合较大型公共建筑及公园绿地,如行政办公设施、文化馆、体育馆、医院、大型商场、酒店、高层住宅楼等修建,平时可作为仓储用房或设置成地下商场、停车场等。多层办公楼、学校教学楼宜修建防空地下室,平时可做为储藏室,结合市政建设适当修建地下带有商业服务性的过街通道。人员掩蔽工程建设重点结合住宅小区开发建设,地面建筑按规定修建防空地下室。有计划地将给水、电力电讯等城市基础设施建在地下,连片成网,并制定平时和战时防护措施及抢修方案,确保能安全运行。医疗救护工程留城人口占城区人口的30%,即1.4万人,伤员救护按战时留城人口每千人10张床位计,共需140张床位,每张床位按占地面积5m²计,则需700m²,另考虑增设一定的医院生活设施配套用房,总共需要的地下医院面积约1000m²。规划医疗救护站结合规划范围内的医院设置。防空抗毁措施进洞隐蔽要求能够就地就近疏散隐蔽,在紧急情况下,留城人员、离城疏散有困难和来不及进洞或无洞可进的人员,实行就地就近利用有利地形疏散隐蔽。积极消除空袭后果平时必须切实加强人防专业队伍的组建训练,按照专业对口、平战结合、便于领导、便于指挥的原则,按城市人口3‰以上组建通信、防化、医疗救护、抢险抢修、运输等专业队伍,战时按城市人口10‰扩编,担负消除、减轻空袭后果任务。道路保障为了保障战时人口疏散和消除空袭后果的顺利进行,道路保障是防空抗毁的重要措施之一。道路宽度应满足建筑物倒塌后,战时机动车辆仍能通行的要求,道路的宽度(B)应大于两边建筑物高度之和的一半加4—8米,即:B≥1/2(H1+H2)+(4—8)m。地下空间系统布局地下空间系统由地下空间和地下通道两部分构成。规划范围内的地下空间主要是指行政中心区的地下空间,应与城市其它组团的地下空间联通,形成一个完整的地下空间系统。各地下空间之间的联系以地下通道相连接。地下通道结合城市道路设置。疏散通道考虑平时防灾、战时疏散的要求,确定设立两级疏散通道。一级疏散通道是城市主要公路,二级疏散通道是城市次要公路。规划范围内对外疏散通道主要是国道306以及与其它城市组团联系的道路。与对外交通联系的城市主要干道应充分考虑防灾要求,具有相当的红线宽度,以满足灾害来到时交通疏散和对外联络的要求。“五线”控制红线红线控制规划是指界定城市道路和对外交通用地的控制线。道路红线划定为城市各级道路红线宽度,详见《附录4.嘎达布其镇区城市道路规划一览表》,结合嘎达布其镇实际情况,道路两侧的建筑应在红线外适当加大距离。道路红线控制要点本规划范围内涉及的“红线”指干路及支路的道路红线以及交通设施用地。城市干路为“刚性道路”,规划这类道路的红线和走向禁止有任何的改动;支路为“弹性道路”这类道路起到划分地块的作用,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减或调整。道路红线内不得进行任何与道路功能不相符的建设活动。蓝线“蓝线”控制范围“蓝线”控制范围是必其格廷浩水系水域范围。管制要求禁止违反城市蓝线保护和控制要求的建设活动;禁止擅自填埋、占用城市蓝线内水域;禁止影响水系安全的爆破、采石、取土;禁止擅自建设各类排污设施;禁止其它对城市水系保护构成破坏的活动。在城市蓝线内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它工程设施,应当依法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城市规划许可,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办理相关手续。需要临时占用城市蓝线内的用地或水域时,应报经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同意,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临时占用后,应当限期恢复。绿线“绿线”控制范围“绿线”控制范围包括规划和建成的各类公园绿地、防护绿地以及广场等。管制要求城市绿线内的绿地,不得改作它用,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以及批准的规划进行开发建设。有关部门不得违反规定,批准在城市绿线范围内进行建设。因建设或者其它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城市绿线内用地的,必须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在城市绿线范围内,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设施应当限期迁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城市绿地范围内进行取土采石、设置垃圾堆场、排放污水以及其它对生态环境构成破坏的活动。黄线重要“黄线”控制范围“黄线”控制范围包括规划的供燃气、供热、通信、消防、排水等设施用地;规划的其它对城市发展有影响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管制要求禁止违反城市规划要求,进行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设施的建设;禁止违反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建设;禁止未经批准,改装、迁移、拆毁原有城市基础设施;禁止其它损坏城市基础设施或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安全和正常运转的行为。在城市黄线内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它工程设施,应当依法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城市规划许可,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办理相关手续。迁移、拆除城市黄线内城市基础设施的,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办理相关手续。因建设或其它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城市黄线内土地的,必须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城市设计规划理念功能重构,构建活力四射核心集聚人气,打造向心共享空间观山傍水,整理生态景观系统提升形象,展现国门特色风貌完善道路交通,打通内外联系整体设计构思蒙古大帐空间版的核心区山、水、城相连,放射型的绿化景观系统口岸服务区、居住区、核心服务区、滨河休闲区四大功能分区休闲环与迎宾轴的空间轴带组团入口、蒙元时代广场、滨河公园、互市贸易四节点院落式的街坊内部空间组织形成有特色的中小城镇风貌营造城市特色开发建设控制规划图则体系规划按照3级编码体系,将规划范围嘎达布其镇区定为嘎达布其镇中心城区内的一个分区,以英文字母A表示;A分区划分成若干街坊,以阿拉伯数字1,2,3……表示。街坊内的地块以-1,-2,-3……顺序表示。图则包括总图图则和分图则。图则包括总图图则和分图则。控制指标体系本规划的指标体系包含两部分内容:规定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规定性指标是指必须遵照执行的指标,属于本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控制高度、建筑红线后退距离、绿地率、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及其它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各地块的规定性指标详见《图则》和《附录6.嘎达布其镇区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指导性指标是指参照执行的指标,包括人口容量、建筑风格、形式、色彩等和其它环境要求,详见本文本第十章相关部分。开发建设用地和开发强度控制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及控制本规划涉及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和代码参照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用地划分以该标准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中的中类为主,小类为辅(详见《附录2.嘎达布其镇区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一览表》)。建筑的改建、扩建和新建,其使用性质应同所在地块的土地使用性质相符。以多个地块为整体成片开发时,地块用地界线及地块内的小区道路可根据实际开发建设需要在修建性详细规划中做适当调整,但其规模必须符合分图图则中提出的控制指标要求。距允许土地按兼容用途的允许范围,通过规划管理过程进行调控。建筑物使用性质的变更及建筑的改建、扩建和新建,其使用性质与所在地块的土地使用性质不符时,必须经嘎达布其镇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并符合《附录7.嘎达布其镇区土地相容性一览表》的具体规定。距土地使用强度及控制划范围内所有建筑物、构筑物的改建、扩建和新建后的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限高不得超过分图图则中规定的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限高等限制;绿地率不得低于分图图则中规定的绿地率限制。容积率控制原则规划范围内划分了0.5、1.0、1.5、2.0、3.0共5个容积率限制等级。建筑密度控制原则规划范围内划分了20%、30%、40%共3个建筑密度限制等级。建筑高度控制原则规划范围内划分了10、20、30、40、50、60米共6个高度等级。绿地率控制原则规划范围内划分了20%、30%、40%、60%、90%、100%共6个绿地率控制等级。建筑后退基准线控制建筑后退道路红线或绿化线的确定原则建筑后退道路规划红线或绿化线的最小距离按下表控制:离距退离距退后筑建类别道路红线宽度道路红线宽度无大量人流、车流的多、低层建筑(含高层建筑裙房)有大量人流、车流的多、低层建筑(含高层建筑裙房)高层建筑住宅建筑层数≤6层公共建筑H≤24住宅建筑层数≤6层公共建筑H≤2424<HW<24310824≤W<4081510W≥40152015注:“有大量人流、车流的多、低层建筑”指图书馆、展览馆、歌舞剧院、活动中心等文体类建筑。表11-2同注。建筑物后退城市道路红线距离指建筑物长边、主入口方位。建筑物侧面及短边可按表要求减少30%的后退距离。高层建筑后退道路红线距离指主体建筑部分,如有裙房,裙房后退道路红线距离按裙房建筑后退距离执行。道路交叉口建筑后退道路红线确定原则道路交叉口建筑后退道路红线最小距离按下表控制:离距退离距退后筑建类别道路红线宽度后建道路红线宽度后建无大量人流、车流的多、低层建筑(含高层建筑裙房)有大量人流、车流的多、低层建筑(含高层建筑裙房)高层建筑住宅建筑层数≤6层公共建筑H≤24住宅建筑层数≤6层公共建筑H≤2424<HW<246131124≤W<40111813W≥40182318注:有大量人流、车流的多、低层建筑指图书馆、展览馆、歌舞剧院、活动中心等文体类建筑。沿不同级别的道路交叉口的建筑后退按较宽的道路计算。当建筑物沿窄路部分的长度超过30米时,其超过部分的建筑后退按窄路计算。相邻地块的建筑控制线确定原则相邻地块的建筑以地块分界线为基准,最少各退后3米方可建设,若后退距离小于国家相应规范的建筑间距规定,则必须满足国家相关规范和法规。地块内部建筑间距确定原则建筑间距控制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法规执行,确保建筑的采光、通风、防火、卫生要求,并兼顾景观效果。建筑高度小于24米的居住建筑东西向端墙间距分别不少于6米。建筑高度在24米到50米之间的高层民用建筑物(不含住宅),其南北向间距应不少于25米;建筑高度超过50米的,其南北间距应不少于30米;侧向间距综合各有关部门的意见确定。居住外的其它建筑,间距均应符合相关的消防、卫生和管线埋设和日照间距等要求。相邻建筑物的间距在8米以内的,此间距内不得外挑阳台、楼梯。道路交通设施控制机动车出入口的设置:出入口离主干路交叉口(主+主)和主次路交叉口(主+次)不得小于80米,离次干路交叉口(次+次)和次支路交叉口(次+支)不得小于70米,离支路交叉口(支+支)不得小于50米;且出入口相互间距(包括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出入口)在主干路上不得小于100米,或不大于10米;在次干路上不得小于70米,或不大于5米,否则只许右转。禁止开口路段确定原则:主干路、次干路、支路设置机动车出入口详见分图则所示,设计实施需遵照交通部门有关限定。人行优先路段:建筑物在新建、改建时应按规定接通和预留城市人行过街天桥和过街地道的位置。城市设计导引景观要素及控制要求开敞空间规划结合城市公共绿地、公园、广场及组团绿地等形成城市开敞空间,通过向外发散的景观廊道向两侧渗透,并结合主要开敞空间给人提供不同体验的城市空间,形成“放射型”开敞空间网络,聚集人气,提升城市活力。视线分析结合功能沿迎宾路及休闲步行带形成若干景观点、景观核心,引领人们视线,通过打造的休闲步行带形成多条视线通廊,加强各地块的景观联系,引入自然生态景观,营造连续的景观效果。节点与地标城市地标建筑是位于政府街与迎宾路交汇处西北侧的金融贸易大厦。天际轮廓线在天际线处理上,规划在整体上通过高度的变化体现各区的差异及特色,同时形成连续、富于变化的天际轮廓线。建筑设计引导建筑物的形式嘎达布其镇区整体建筑形式为新颖、时尚的欧式建筑形式。建筑形体宜规整简洁,强调体块变化和阴影关系的营造。建筑物的体量和高度公共建筑中大型商业建筑和文化建筑以大中型体量为主,突出建筑横向的体量感,商务办公建筑以中型体量为主,塔楼强调纵向的体量感,增加城市天际轮廓线的变化。居住建筑以中小型体量为主。滨河建筑体量以小型为主。建筑物的材料居住建筑以砖、石、钢筋混凝土等传统建筑材料为主,公共建筑在建筑出入口与装饰部位,适当运用钢材、膜结构等新型建筑材料。建筑物的色彩核心服务区点缀色:以浅灰、浅红、砖红、亮黄、橙色、赭色、白色、木色为点缀色。居住区浅暖色系:以浅米黄色为主色系,以亮黄、赭色、橙色为点缀色。居住区注意营造温馨、祥和的色彩心理环境。点缀色运用宜以稳重、调和为主。商务区浅暖色系:指与商业中心毗邻的商务办公区,以米黄为主色系,以浅红、橙色、红色为点缀色。商业区鲜艳色系:浅米黄为主色系,浅红、砖红、亮黄、橙色为点缀色。商业区可较多使用点缀色,营造热闹、繁荣的氛围。点缀色运用注意整体色彩的协调关系,在一定区域形成同一点缀色的基调,重点部位和空间转折处可适当运用色彩对比突出变化。教育文化区浅暖色系:以浅米黄为主色系,搭配使用浅灰色,以木色、赭色、浅红为点缀色。道路景观设计引导主干路景观绿化设计力求层次丰富,色彩多样。以人行道中小型乔木为背景,以花灌木为点缀,以花草景观带为主题,形成色彩鲜艳,景观亮丽的绿化环境。次干路景观设计要求整体统一协调,景观以人行道中乔木为主,同时点缀些灌木,形成和谐统一,简洁明快的绿化景观环境。同一路段上的各类绿带,在植物配置上应相互配合,并应协调空间层次、树形组合、色彩搭配和季相变化的关系;毗邻山、河的道路,其绿化应结合自然环境,同时结合局部开敞空间,突出自然景观特色。支路支路以满足地块内部混合交通为主要功能。景观设计应与不同片区的功能定位相协调。在公共服务设施区,道路景观以规整、简洁、强调通行为特征,沿街建筑界面通过广告招贴和橱窗设计体现商业氛围;在综合居住区,道路绿化景观以温馨的色调、丰富的层次体现生活氛围;在绿化景观区,道路景观应强调绿化植物的搭配效果,体现休闲、生态的景观道路氛围。人行通道人行道路景观设计宜细腻丰富,通过多层次的绿化栽植结合城市家具和街道小品,营造宜人、亲切的街道空间。道路交叉口通行性交叉口沿街建筑在满足行车视距要求的基础上,沿道路平行布置,限定出线性街道空间,强调空间的引导性,从而有效引导人流通行,绿化景观以整齐的修剪灌木和草坪为主。停车场绿化停车场周边应种植高大庇荫乔木,宜有隔离防护绿带;在停车场内结合停车间隔带种植高大庇荫乔木。停车场种植的庇荫乔木可选择行道树种。其树木枝下高度应符合停车位净高度的规定:小型汽车为2.5m;中型汽车为3.5m;载货汽车为4.5m,但不宜布置花卉。街道设施设计引导交通标志交通标志以设计简洁、易辨认、可视性强、有照明、风格统一为特点。道路交通标志字距大小需满足《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规定。垃圾箱造型醒目、美观,卫生、耐用。能防雨、阻燃,便于清除废物。公用电话亭公用电话亭的设计风格和标志应统一,做到鲜明突出易辨识。主要设置在人流量大,公共设施集中的区域,要避开街道交叉口和建筑的主要入口位置。邮政信箱邮政信箱形象设计应具有标志性和自明性;邮筒高度、投信口构造应符合使用习惯。邮政信箱应设置在明显、易寻找,人流较密集的公共地段,尽量结合公共设施出入口、公交停靠站设置。户外广告规划范围内的标志、公告、广告招牌的位置和尺寸大小要统一,须由城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确定后方可设置。除交通性道路、公共设施服务区、绿化景观区外,禁止设置固定的大中型商业广告。商业步行街的广告设计风格应统一,并体现嘎达布其镇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内涵。绿地植物配置绿地植物配置:规划充分利用本地适宜的乔木、灌木、草本植物(黑桦、山杨、樟子、锦鸡儿、冷蒿、沙榆、红柳、沙棘、大针茅、羊草、克氏针茅、冷蒿、苔草、知母、糙隐子草)进行搭配种植,形成北部异域风情的绿化背景环境。夜景照明夜景照明分为核心空间照明区、普通照明区、道路景观照明区。核心空间照明区包括公共设施服务区照明和绿化景观区照明。公共设施服务区照明以丰富多彩的灯光效果和热烈的商业氛围为目标。绿化景观区照明设计结合植物及景观小品照明。普通照明区主要是居住区照明,在满足必要的行车、步行要求时,以体现温馨祥和的气氛为目标。道路景观照明设计除按规范保证视线辨别和交通安全需要以外,道路照明应能体现道路等级,具备引导和辨别的功能。街道照明选用具有自然色彩的光源,人行道和公共绿地的照明宜选用色彩相对柔和的光源;公共场所的照明不应对居住环境的舒适性产生影响;不同场所的灯具,其造型和高度应有相应的规定。开发策略与开发时序土地开发策略集约化开发策略生态化开发策略总体化开发策略开发时序规划分三期进行建设,即近期建设、中期建设和远期建设。近期建设区近期建设主要包括:政府街两侧的镇政府、电视广播局等行政单位;政府街及迎宾路两侧的金融贸易大厦、购物大厦、商业大厦、五星级酒店、会议中心等商业服务设施;休闲绿环上的图书馆、活动中心等部分文体类设施;政府街及北一街北侧的居住区。中期建设区中期建设主要包括:中期主要是在近期建设的基础上向外逐渐扩散,重点建设西一路西侧的商业服务设施及政府街南侧居住区,同时进一步完善小学、幼儿等教育设施。远期建设区远期建设主要包括:远期是对新区各项设施的进一步完善,重点建设东一路以东的酒店住宿、商务办公、南二街南侧的蒙元特色商业区及滨河休闲区进一步完善商业服务设施、旅游服务设施,吸引游客。附则规划成果包括规划说明书、规划文本、图纸及图则四部分。文本与“嘎达布其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则”同时使用,二者不应分割。规划范围内各类建设项目,均应符合本规划和图则的要求。文本涉及的控制指标和技术规定是根据现有的相关标准、规范,结合新区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到今后的发展制定的,未涉及的指标应符合国家、内蒙古自治区的有关法规、标准的规定。本规划文本中加粗的下划线文字为强制性内容。本规划经东乌珠穆沁旗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作为东乌珠穆沁旗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嘎达布其镇区实施管理和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依据。本文本解释权属东乌珠穆沁旗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名词解释容积率(far)在地块内地面上(±0.00以上)建筑总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far=sa/sfar——容积率sa——该地块内地面上(±0.00以上)建筑总面积s——该地块土地面积规划范围内各地块的规划容积率依照控制图则中容积率的规定。开发者对该地块的开发强度不得超过该地块的容积率指标要求。建筑密度一定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与用地总面积之比值。绿地率一定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总用地面积的比值。红线是指界定城市道路、广场用地和对外交通用地的控制线。绿线是城市规划确定的城市绿地边界控制线。蓝线是规划确定的江、河、湖等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黄线城市黄线是指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必须加以控制和管理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建筑间距两栋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交叉口拓宽当路口的通行能力低于路段的交通量时,对道路交叉口适当加宽,在进口道分左转、直行和右转行车方向增设车行道,在出口道也相应进行加宽的措施。渠化渠化就是用交通标志线或交通岛(又称导流岛)等设施引导各类不同方向、不同速度的车流沿一定的“渠道”通过的措施。常用于特殊形状的交叉口,或主次等级差别大的道路交叉口。嘎达布其镇区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一览表大类中类小类代码名称代码名称代码名称R居住用地R2二类居住用地R21住宅用地A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A1行政办公用地A2文化设施用地A21图书展览设施用地A22文化活动设施A3教育科研用地A33中小学用地A4体育用地A41体育场馆用地A5医疗卫生用地A51医院用地B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1商业设施用地B11零售商业用地B13餐饮用地B14旅馆用地B2商务设施用地B21金融保险用地B29其它商务设施用地B3娱乐康体设施用地B31娱乐用地B4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B41加油加气站用地S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S1城市道路用地S4交通场站用地S42社会停车场用地G绿地与广场用地G1公园绿地G2防护绿地G3广场用地U公用设施用地U1供应设施用地U13供燃气用地U14供热用地U15通信设施用地U2环境设施用地U21排水设施用地U3安全设施用地U31消防设施用地嘎达布其镇区规划用地一览表类别代码用地名称面积(h㎡)比例(%)人均(㎡/人)R2二类居住用地132.5134.2128.88A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32.618.427.11其中A1行政办公用地12.283.172.68A2文化设施用地3.740.970.82A3教育科研用地10.902.822.37A4体育用地1.310.340.29A5医疗卫生用地4.381.130.95B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88.7522.9119.34其中B1商业设施用地66.5117.1714.50B2商务设施用地18.284.723.98B3娱乐康体设施用地1.410.360.31B4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2.550.660.55U公用设施用地7.531.941.64其中U1供应设施用地4.861.251.06U2环境设施用地2.010.520.44U3安全设施用地0.660.170.14S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73.6919.0216.06其中S1城市道路用地70.8118.2815.43S4社会停车场用地2.880.740.63G绿地与广场用地52.2513.4911.39其中G1公园绿地44.3711.469.67G2防护绿地4.631.201.01G3广场用地3.250.840.71城市建设用地387.3410084.42人口(万人)4.60嘎达布其镇区城市道路规划一览表道路名称长度(m)宽度(m)道路性质断面形式政府街224542生活性主干路G-G迎宾路122242生活性主干路G-G北一街259030次干路H-H友谊路286030次干路H-H西一路152430次干路I-I西四路182530次干路H-H东环路102930次干路I-I南二街208030次干路I-I北二街46023支路K-K北三街75523支路K-K南一街65323支路K-K南三街130723支路K-K西二路71920支路J-J西三路59223支路K-K西五路91123支路K-K东一路105220支路J-J注:道路路名由本次规划暂定,最终名称由当地相关部门确定;各道路断面形式详见《道路交通规划图》。嘎达布其镇区公园、绿地、广场一览表 编号性质规划面积(公顷)位置G1-1城市公园2.52位于政府街与友谊路交汇处G1-2城市公园1.71位于政府街与西五路交汇处G1-3城市公园2.54位于政府街与西四路交汇处G1-4城市公园0.77位于政府街与西二路交汇处G1-5城市公园0.92位于南二街与西二路交汇处G1-6城市公园0.72位于南二街与西二路交汇处G1-7城市公园0.85位于南二街与西四路交汇处G1-8城市公园1.63位于南二街与南三街交汇处G1-9城市公园1.95位于南二街与友谊路交汇处G1-10城市公园0.62位于南二街与友谊路交汇处G1-11城市公园0.30位于南二街与西一路交汇处G1-12城市公园2.06位于南三街与西一路交汇处G1-13城市公园0.37位于南三街与西一路交汇处G1-14城市公园4.58位于南三街与西一路交汇处G1-15城市公园1.68位于迎宾路与东环路交汇处G1-16城市公园1.30位于东一路与东环路交汇处G1-17城市公园0.99位于南二街与东环路交汇处G1-18城市公园1.18位于政府街与东环路交汇处G1-19城市公园1.15位于东一路与东环路交汇处G1-20城市公园0.64位于迎宾路与北一街交汇处G1-21城市公园1.40位于西一路与北一街交汇处G1-22城市公园0.37位于西二路与政府街交汇处G1-23城市公园0.83位于政府街与迎宾路交汇处G1-24城市公园1.21位于政府街与东一路交汇处G1-25城市公园1.91位于政府街与东环路交汇处东侧G1-26城市公园5.96位于东环路东侧G1-27城市公园1.40位于国道306与环形快速路交汇处G1-28城市公园0.28位于迎宾路与南三街交汇处G1-29城市公园1.11位于国道306与环形快速路交汇处G1-30城市公园1.11位于西一路与南三街交汇处西北侧G2-1防护绿地0.49位于西四路与南三街交汇处G2-2防护绿地0.56位于迎宾路与北一街交汇处G2-3防护绿地2.71位于环形快速路西侧G2-4防护绿地0.86位于环形快速路与国道306交汇处G3-1广场用地3.25位于政府街与迎宾路交汇处嘎达布其镇区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地块编号用地性质用地代码用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建筑密度(%)容积率限高(m)绿地率容纳人口(人)停车位(个)A01-1二类居住用地R2198286147429301.520303400737A01-2零售商业用地B111665327980301.52030—560A02二类居住用地R2199775149663301.520303450748A03二类居住用地R2185114127671301.520302950638A04零售商业用地B114611169167301.52030—1383A05-1二类居住用地R21122809184214301.520304250921A05-2二类居住用地R21110184165276301.520303810826A05-3中小学用地A332658526585201.02040—53A05-4二类居住用地R2168515102773301.520302370514A05-5防护绿地G25573————100——A06二类居住用地R2189215133823301.520303090669A07-1二类居住用地R215262378935301.520301820395A07-2中小学用地A332045720457201.02040—41A08-1医院用地A512404824048201.02040—240A08-2行政办公用地A1122812122812201.02030—737A08-3公园绿地G113286————90——A09-1二类居住用地R212866342995301.52030990215A09-2公园绿地G113975————90——A09-3零售商业用地B111093921878402.04020—438A09-4文化活动设施用地A221432621489301.52030—129A09-5零售商业用地B111431928638402.04020—573A09-6零售商业用地B11541610832402.05020—217A09-7零售商业用地B1135747148402.04020—143A10-1图书展览设施用地A21918013770301.52030—194A10-2公园绿地G16406————90——A10-3餐饮用地B13806716134402.04020—484A10-4金融保险用地B211178023560402.04020—236A10-5金融保险用地B21706014120402.04020—141A10-6金融保险用地B211478629572402.04020—296A10-7金融保险用地B212266768001403.06020—453A11-1排水设施用地U2120109———————A11-2加油加气站用地B4159342967200.52020——A12-1公园绿地G111511————90——A12-2餐饮用地B13982819656402.04020—590(接下页)(接上页)地块编号用地性质用地代码用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建筑密度(%)容积率限高(m)绿地率容纳人口(人)停车位(个)A12-3金融保险用地B211535330706402.04020—614A12-4金融保险用地B212243544870402.04020—897A12-5金融保险用地B211747634952402.04020—699A12-6金融保险用地B211409928198402.05020—564A13-1公园绿地G111811————90——A13-2其它商务设施用地B291532430648402.03020—613A13-3其它商务设施用地B29957419148402.03020—383A13-4其它商务设施用地B291268225364402.03020—507A14-1公园绿地G125230————90——A14-2二类居住用地R216561498421301.520302270492A15-1二类居住用地R2169685104528301.520302410523A15-2公园绿地G16197————90——A16-1公园绿地G119508————90——A16-2零售商业用地B111731925979201.52030—520A16-3二类居住用地R215416381245301.520301870406A17-1公园绿地G117133————90——A17-2中小学用地A333870138701201.02040—46A18二类居住用地R2180070120105301.520302770601A19-1公园绿地G116345————90——A19-2零售商业用地B111252418786201.52030—376A20-1公园绿地G125418————90——A20-2二类居住用地R215948789231301.520302060446A20-3防护绿地G24943————100——A20-4供热用地U141056847434——————A20-5体育场馆用地A411309419641201.52030—236A20-6公园绿地G17213————90——A20-7公园绿地G13260————90——A21-1公园绿地G17719————90——A21-2零售商业用地B11514210284402.05020—206A21-3零售商业用地B111152423048402.04020—461A21-4零售商业用地B111395027900402.04020—558A21-5公园绿地G19227————90——A21-6零售商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