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教案及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教案_第1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教案及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教案_第2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教案及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教案_第3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教案及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教案_第4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教案及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1.1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教学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教学难点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程序引言:单细胞的草履虫生活在水中,直接与水进行物质交换;人除了表皮细胞等少数细胞直接与外界接触,绝大多数细胞都不与外界直接接触,这类细胞是如何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呢?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阅读课本P2—3完成下列问题:1.体液的概念:人体内的________,统称为体液。2.内环境的概念:由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什么?(组织液)过渡:内环境三个组成部分间有何关系呢?1.让学生认清各部分名称及内环境有哪几部分组成2.让学生在阅读下面一段话的基础上,总结出内环境三个组成部分间的关系。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到血浆中。少量的组织液也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思考:血浆与血液有何区别?(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其中血浆属于内环境,血浆中的蛋白质属于内环境中所含成分;血细胞不属于内环境,内含的血红蛋白也不属于血浆成分。)练习:写出下列不同人体细胞所处的内环境细胞名称所处内环境组织细胞组织液毛细胞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血细胞血浆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例1: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会引起组织水肿,其原因(B)A.血浆渗入组织的速度降低B.组织液回渗速率降低C.淋巴生成速率降低D.淋巴循环受阻例2:人体发生花粉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C)A.血浆增加B.组织液减少C.组织液增加D.淋巴减少归纳与整理①内环境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生物无所谓内环境。②正常内环境中必定有活细胞存在。③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等有孔道与外界相通的结构中的液体应视为外部环境。=4\*GB3④体内的一些液体如尿液、泪液、消化液等不是细胞外液。⑤内环境与细胞外液是同一概念。内环境是相对于外界环境提出,细胞外液是相对于动物和人的细胞内液提出的。=6\*GB3⑥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但不是说就只有这三种。例如,脑脊液也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二、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1.血浆的成分:(学生阅读,明确血浆的主要成分)2.组织液、血浆、淋巴成分的异同(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例3:内环境中不含(C)A.胰岛素、氨基酸、尿素B.酶、甘油、维生素C.麦芽糖、淀粉、乳糖D.无机盐、葡萄糖、性激素例4: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A)A.血红蛋白 B.抗体 C.胰岛素 D.尿素例5: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B)A.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B.氧气进入肺泡C.肌肉注射胰岛素D.牛奶被喝进胃中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学生阅读教材P5相关内容,讨论回答下列问题: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三个主要方面:、、。1.溶液渗透压:=1\*GB2⑴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其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即溶液的浓度越,对水的吸引力越,溶液的渗透压越。=2\*GB2⑵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3\*GB2⑶37℃时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的渗透压,相当于浓度为的氯化钠溶液。2.酸碱度=1\*GB2⑴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2\*GB2⑵血浆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等离子有关。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原理:当酸性物质进入血液时,H++HCO3-====H2CO3H2CO3====H2O+CO2↑(从肺部排出)例如: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NaHCO3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H2CO3。当碱性物质进入血液时OH-+H2CO3====HCO3-+H2O例如:当Na2CO3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H2CO3发生作用,生成碳酸氢钠,而过多的碳酸氢钠可以由肾脏排出。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左右。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教学目标:1.描述内环境及其作用。2.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3.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导课:请同学们根据调查给予的表格体温的日变化规律,并根据调查结果回答下面的问题:1.同一个人在一日内的体温变化有何特点?2.不同的人(年龄、性别不同)体温变化有何异同?学生回答:(1.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一般不超过1℃2.不同年龄的人的体温有差异,一般年轻者高于年老者。3.不同性别的人的体温也有差异,一般女子高于男子。)总结: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教学过程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学生根据总结以及在第一节学习的内容;说明内环境处于动态平衡中。根据以上内容,引导学生总结稳态概念。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教师强调:(1)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相对恒定的一种动态变化;(2)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一定范围内。(3)不同的个体存在差异。教师提问:除了体温、渗透压、酸碱度外,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又是如何变化的呢?(突出和深化概念)让学生结合课本P7“问题探讨”中的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先说明各检查项目与健康状况的关系,然后提问:1.每种成分的参考值(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2.从化验单上看,每种成分的指标是否正常?引导学生思考:教师解释:关于稳态定义的深化:1.内环境稳态不仅仅指温度,PH和酸碱度处于动态平衡。2.同样机体内的各种成分的理化性质都动态保持在一定的较小范围内,处于动态平衡。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机体是如何通过调节作用实现内环境的稳态的呢?下面我们以血浆PH的调节为例来分析。(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得出结论:1.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通过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发生作用的结果。2.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让学生看课本P8相关内容,总结出稳态调节机制发展历程:目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过渡:机体对稳态进行调节的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内环境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内环境稳态遭破坏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学生思考与讨论:1.你有过发高烧的经历吗?谈谈高烧最严重时的感受。体温过高时为什么要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措施?2.夏天使用空调可以帮助你摆脱酷热的煎熬,但是长时间使用容易引起“空调病”。请你从环境稳态失调的角度,分析“空调病”的原因?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解释:学生举例:内环境稳态失调的病例还有,1.当肾功能衰竭时,尿毒症2.高山缺氧反应3.严重腹泻4.酸碱中毒等5.血糖浓度过低可能出现低血糖症;血糖浓度过高可能出现糖尿病。6.当血液中钙的含量过低时,会影响骨发育,孩子出现佝偻病;血钙过高则会引起肌无力等症状。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为什么内环境稳态失调后,会对机体造成危害?引导学生从细胞代谢需要的物质和条件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活的必要条件。〔实验并讨论〕生看或做实验,思考,师提示。1.生物材料加入HCl或NaOH后pH的变化更像缓冲液。2.提示:缓冲液加入少量酸碱后,pH变化不明显。原因是磷酸缓冲液中含有NaH2PO4/Na2HPO4,其中NaH2PO4溶液呈酸性,当加入少量NaOH时,可以中和OH-;Na2HPO4溶液呈碱性,当加入少量HCl时,可以中和H+。水溶液则不同,因而加入酸碱后,pH变化明显。3.提示:生物材料中含有缓冲对NaH2PO4/Na2HPO4、H2CO3/NaHCO3等,它们能够对酸碱度的变化起缓冲作用。此外,机体还可以通过对生理活动进行调节来维持pH稳定。例如,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和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可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可以分解成C02和水。血液中的C02增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C02排出体外,所以对血液的pH影响不大。当乳酸钠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这样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以及机体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维持相对稳定。【关于人体血液pH值缓冲作用原理】人体血液不会因为进入少量酸性和碱性的物质而使其pH值超出7.35~7.45之间,原因是血液中含有缓冲物质,如H2C0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在此结合有关生化知识对H2C03/NaHCO它们的电离如下:H2C03→H++HC03-(1)(双向,可逆);NaHC03→Na++HC03-(2);由于(2)式完全电离,有大量的HC03-存在,对(1)式电离产生同离子效应,使HC03-和H+结合成H2C03,也就是说(2)式的结果抑制了(1)式H2C03的电离,因此血液中存在大量的H2C03和HC03当血液中进入少量酸(例如乳酸、磷酸等)时,由于血液中存在大量HC03-,能和进入的酸中的H+结合成电离度很小的H2C03,使血液中氢离子浓度几乎没有升高,因此血液pH值并不明显降低。当血液中进入少量碱时,此时血液中的H+与进入碱中的OH-结合成难电离的H20,当血液中的H+稍有降低时,血液中存在的H2C03,就立即电离出H+来补充血液中减少的H+正是因为H2C03和HC03-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概述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过程及单向传递的原因2.应用兴奋传导原理,辨别传导方向,解决实际问题3.概述人脑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说出人类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能力目标1.阐明兴奋传导的动态过程,养成分析、比较、归纳等逻辑推理能力2.利用电学原理分析膜电位变化,知晓学科之间是相互渗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1.形成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科学精神2.关注事物普遍联系,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3.认同生命本质,渗透协调美和思想美教学重点】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阐明人脑的高级功能【教学难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教学过程】【复习】①反射的结构基础?②静息电位的电位表现和产生机理?动作电位电位的电位表现和产生机理?③画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和局部电流示意图?(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存在于:突触小泡内释放方式:胞吐,穿过0层膜,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2.神经递质作用效果: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后膜电位变化,产生兴奋或抑制种类(本质):有兴奋性递质(如乙酰胆碱)和抑制性递质(如单胺类物质)

移动方向: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3.传递过程(图2-4)

探究1.讨论交流:尝试概括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并说明信号变化过程。

突触上的信号变化: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突触小体上的信号变化:

电信号→化学信号;突触后膜上的信号变化:化学信号→电信号

4.特点:(1)单向传递A.具体表现: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探究2.尝试写出两个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途径树突→细胞体→轴突→突触(→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也可写成:轴突→突触→细胞体→轴突/轴突→突触→树突→细胞体B.单向的原因:由于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使后一个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2)突触延搁: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要慢

探究3.分析交流:突触延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兴奋在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需要经历递质的释放、扩散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思考: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相对较慢,传递速度与突触的数目有关(3)对某些药物敏感:突触后膜的受体对递质有高度的选择性,可用药物加强或阻断传递

探究4.肉毒杆菌毒素能选择性地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则该毒素在兴奋传递中起什么作用?(使兴奋的传递中断,从而使突触后膜不兴奋)

思考:临床上用药物进行局麻的机理是什么?

可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或与突触处的化学递质作用,干扰神经传导

注意:释放到突触间隙的递质与受体蛋白结合发挥作用后,很快被相应的酶灭活(只发生一次作用),以保证突触传递的灵敏性思考:胆碱酯酶能使乙酰胆碱很快分解,在此过程中胆碱酯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若某种药物能阻止乙酰胆碱的分解,则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又是什么?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使突触后膜持续地兴奋5.在不同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形式:神经递质(或化学信号)的方式传递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2.各级神经中枢的关系

①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调控。②一般说来,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五、人脑的高级功能

1.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的最高级中枢

2.高级功能:(1)言语区是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中枢S区受损: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H区受损: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W区受损: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V区受损: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读)

思考:盲人识字需要哪些神经中枢的参与?(躯体运动、躯体感觉、语言中枢)

(2)学习和记忆①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记忆则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学习和记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②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活动及神经元之间联系有关,尤其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

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在学习过程中应增加有意注意,对所学知识要及时复习、巩固(重复),以达到永久记忆,这样可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课堂小结:比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结构基础神经元突触传导形式电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传导方向双向单向传导速度快慢实质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2.2通过激素的调节一、教学目标1.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2.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3.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4.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2)血糖平衡的调节。2.教学难点激素调节的实例分析。三、课时安排3四、教学过程〖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生思考回答师提示。〖提示〗计算:如果仅靠血液中的葡萄糖,马拉松运动员只能跑1min左右(0.8~1.2min)。讨论:可能会导致血糖含量短暂的轻度下降,但仍能基本保持稳定,不会影响运动。因为在运动过程中,血糖会因补充肌肉消耗的糖类物质而含量下降,同时,血糖会随时从储能物质的分解、转化等得到补充。〖板书〗一、激素调节的发现〖资料分析及讨论〗1.提示:不迷信权威、创造性思维、严谨的实验设计等。2.提示:他们的科学发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发现促胰液素;其二是发现了不同于神经调节的另一种调节方式──激素调节。〖板书〗激素调节:有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的进行调节。化学性质中文名缩写主要来源主要作用含

释放激素(多种)

下丘脑促进或抑制相应激素的释放抗利尿激素ADH下丘脑、神经垂体增加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水分从尿中排出

催产素OXT

下丘脑、神经垂体具有刺激乳腺和子宫的双重作用;促进乳腺排乳催乳素PRL

腺垂体、胎盘发动和维持泌乳胰岛素

胰岛B细胞调节代谢,降低血糖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调节代谢,使血糖升高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腺垂体、脑

促进肾上腺皮质的功能,从而调节糖皮质激素的分泌与释放

促胰液素

消化管

促进胆汁和胰液中HCO3-的分泌

促甲状腺激素

TSH

腺垂体

促进甲状腺激素的释放氨基酸衍生物

肾上腺素

E

肾上腺髓质

提高多种组织的兴奋性,加速代谢

甲状腺素

T4

甲状腺

调节机体代谢与生长发育

类固醇(甾体)激素

醛固酮

肾上腺皮质

调节机体的水—盐代谢:促进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对钾的排泄,是盐皮质激素的代表

睾酮

T

睾丸间质细胞

维持和促进男性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的发育

雌二醇

E2

卵泡、黄体、胎盘

维持和促进女性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的发育

孕酮

P

黄体、胎盘

促使子宫内膜发生分泌期的变化,为受精卵着床和妊娠的维持所必需(一)、血糖平衡的调节1.分析血糖的三个来源和去向(观察教材图2-9)2.血糖的调节

血糖下降的激素:胰岛素(唯一降糖激素)胰岛B细胞(1)激素调节血糖升高的激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

胰岛A细胞(2)神经调节①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有关神经→作用于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分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血糖含量升高②

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下丘脑有关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含量降低拮抗作用: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3.激素间的作用协同作用: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思考与讨论〗生思考师提示。1.提示:在运动员的比赛过程中,血糖可以通过三条途径得到补充:食物中的糖类经过消化和吸收、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及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2.提示:这是因为这些被吸收到体内的葡萄糖部分合成糖原储存起来了,部分转化为脂肪、氨基酸等非糖物质,还有一些被氧化分解了,所以血糖含量很快恢复正常。〖学生活动〗模型建构:先陈述血糖调节过程再画出血糖调节的图解式模型。(分析与讨论)〖提示〗1.乙代表胰岛。2.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减少;反应的结果将使体内血糖水平下降到正常水平。当血糖水平降低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减少,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从而使体内血糖水平上升到正常水平。应用模型进行分析提示: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体内血糖水平将会上升,多余的血糖将会从尿中排出,出现糖尿病。〖板书〗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旁栏思考题〗生思考师提示。〖提示〗反馈调节有正负反馈之分,其中负反馈在日常生活及人体的生理活动中都很常见。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电冰箱、空调等的调温系统都是根据负反馈原理来设计的,机体内的许多生理活动,如绝大多数激素的分泌、体温调节等都是负反馈调节的最好例子。正反馈在人的正常生理活动中也是存在的,如排尿反射、血液的凝固过程、分娩过程、月经周期中黄体生成素的释放等。日常生活中也不乏正反馈的实例,如某位学习刻苦的同学得到表扬后,学习更加刻苦。〖与社会的联系〗生思考师提示。提示: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与人们的饮食状况和生活方式有直接的关系。饮食过多而不节制,营养过剩,体力活动过少,从而造成肥胖(脂肪堆积)等是糖尿病的诱因之一。现代社会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伴随着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等多种应激状态,体内升高血糖的激素(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会大量分泌,从而使血糖升高。糖尿病的治疗必须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为前提。糖尿病病人应控制进食糖类食物,减少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量,适量增加高纤维及淀粉类食物。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尽可能做全身运动,包括散步和慢跑等。在此基础上,适当使用胰岛素增敏剂等药物。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简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2、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间的协调关系。⊙过程与方法:1、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2、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二、教学中难点1.教学重点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2.教学难点人体的体温调节与水盐调节的分析。三、课时安排2学时。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同学们好!在本章的前两节中,我们分别学习了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下面让我们先来看图片问题探讨:1既然知道做过山车是安全的,为什么心跳还会加速呢?2这个例子中,人体所作出的反应,那些与神经调节有关?那些与激素调节有关?你能说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吗?〖板书〗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板书〗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处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师:体液调节除了通过激素的调节外,还包括通过CO2等化学物质的调节。激素、CO2和其他的一些化学物质都可以通过体液的传送来调节机体的机能,这些调节属于体液调节。其中,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要解释“过山车现象”,我们先要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二者各自不同的特点来做个比较。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师:先简单复习一下前两节的相关内容。1、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其结构基础是什么?2、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元之间是以什么方式传递的?它们的速度怎样?3、

激素的分泌有着什么样的调节机制?激素从产生到起作用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生1:神经调节是以反射为基本活动方式,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生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的,在神经元之间是以神经递质的方式传递的。前者的传递速度非常快,后者要稍慢一些。生3:激素调节存在着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的分级调节机制和反馈调节。激素在内分泌腺细胞中合成以后,通过外排作用分泌到体液中,通过体液的传送,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

师:由此,同学们通过讨论,分析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不同点。

生:它们的作用途径不同,神经调节通过的途径是反射弧,体液调节的途径是体液的运输。生:它们的反应速度不同,神经调节速度快,体液调节速度较慢。生:它们的作用范围不同,神经调节范围局限,体液调节范围广泛。生:它们的作用时间不同,神经调节延续时间短,体液调节延续时间长。〖板书〗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师:这里我们用两个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这一问题。实例一:体温恒定的调节〖方法引导〗师:不论是在炎热的环境中,还是在寒冷的环境中,人的体温总是保持恒定的,这种恒定有什么意义?

生:人体内的代谢反应是酶促反应,而酶必须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发挥最大的催化能力。人的体温总是保持恒定,人体内的酶促反应就能稳定的进行,大大提高的人适应变化中的环境的能力。师:一个物体温度的高低取决于什么?人的体温高低又取决于什么?生:物体的温度高低取决于该物体所处的环境的温度。而人的体温高低和环境温度高低没有必然的关系,它取决于人体代谢产生的热量和人体向环境中散失的热量之间的比例。师:人体通过什么途径产生热量?通过什么途径散失热量?生:人体主要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热量,主要通过体表热辐射散失热量。师:体温的恒定对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人体安静时以肝脏放能为主,运动时以骨骼肌为主。热量的三处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吸、排尿和排便等。图:体液调节图解师:寒冷的环境中,要维持体温的恒定,产热的结构发生什么变化?散热的结构发生什么变化?如果是在炎热的环境中呢?生:寒冷环境中作为产热结构的肌肉和肝脏代谢旺盛,产热多;作为散热结构的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散热减少。炎热环境中,肌肉和肝脏代谢减弱,产热少,汗腺分泌增加,毛细血管舒张,散热增多。师:在上一节课上我们曾经接触过一种激素,它能在寒冷刺激下调节机体产热增加,是什么激素?生:甲状腺激素。师: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什么调节和控制的呢?如何进行调节和控制的?生: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体温变化的刺激被下丘脑感受到后,神经系统通过反射弧产生相应反射,同时体液中如甲状腺激素等能调节体温的激素含量也会发生变化,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产热结构和散热结构发生相应变化。师:在这个实例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是怎样的?生:在这个实例中,首先起作用的是下丘脑的体温感受器,它属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部分,分泌相关激素的内分泌腺就相当于效应器。所以,这个实例中体液体调节受神经调节的控制,它们共同作用完成对产热和散热的控制。师:人体的体温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恒定吗?哪些情况下可能导致体温失恒?如果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应采取哪些措施才能维持体温的恒定?生:人体的体温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恒定的。当环境温度持续长时间过高或过低,超出了机体所能调节的限度,就可能导致体温失恒。如果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应采取增减衣物、转移到温度适宜的环境中、物理降温或取暖等措施才能维持体温的恒定。师:请根据人体体温调节机制简图解释,极地和高温车间工作人员是怎样调节体温的?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还应分别采取哪些措施?生:极地工作人员通过神经和体液共同作用,肌肉、肝脏细胞代谢非常旺盛,汗腺分泌很少,毛细血管收缩。而在高温车间工作的人则正好相反。因为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极地工作的人员要穿很多保暖衣物,喝温水,作室内加热等措施。高温环境工作的人多喝盐开水补充汗液中流失的水分和盐分,室内要通风,准备风扇、室内降温等措施。〖合作探究〗师:人体每天都要从饮食中获得水和各种无机盐,同时又要通过多种途径排出一定的水和无机盐,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水盐排出的主要途径是排尿。关于尿液的形成,我们在初中时已经学过,这里大家来重温这个知识。

师:尿液形成过程中直接影响尿量多少和回到内环境中水盐的量的是在哪里进行的什么过程?

生:是在肾小管、集合管中完成的水分和盐分的重吸收过程。

师:关于抗利尿激素的功能,我们在第2节练习的题目中接触过了,还记得它的作用吗?

生: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提高肾脏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

师:很好。水盐调节的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种激素和神经的协调作用。下面仅以抗利尿激素及相关神经调节为例,来探讨水盐平衡的维持。

图: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图:水盐平衡调节图解师:大家根据水盐平衡调节图解,展开分析讨论,然后分别请两位同学来说明当饮水不足和饮水过多的情况下,人体是怎样保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的。生1:当人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升高,这一情况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得下丘脑一方面把信息传到大脑皮层感觉中枢,使人产生渴觉而主动饮水,结果就能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这部分属于神经调节。另一方面,下丘脑还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释放到血液中。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就加强了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回到内环境中的水分增加了,就会使细胞渗透压下降,同时也会使尿量增加。这属于体液调节。生2:当人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降低,这一情况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得下丘脑一方面把信息传到大脑皮层感觉中枢,使人不产生渴觉。另一方面,下丘脑还减少分泌抗利尿激素,垂体释放到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就减弱了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回到内环境中的水分减少了,就会使细胞渗透压升高,另外也会使尿量减少。师:在这个实例中,下丘脑及参与了神经调节,又作为内分泌腺参与了体液调节。请同学比较分析实例一和实例二,进一步阐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生:……师:经过分析我们知道,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图:1、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师:反过来,体液调节对神经系统就没有作用了吗?请举例说明。生:有的。比如说甲状腺激素的几个功能中有一个就涉及到它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与神经系统的发育有关。

师:是的。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就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师:总之,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内环境的稳态才能得以维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机体才能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小结〗略2.4免疫调节一、教学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3.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2.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三、课时安排3四、教学过程〖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引起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提示〗1.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的时候,靠反射并不能对其作出反应。2.不能。3.会。〖板书〗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知道免疫系统的组成。〖板书〗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知道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1)非特异性免疫——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2)资料分析

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阅读P36“资料分析”,讨论相关问题1.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T细胞的多少与HIV浓度之间成反比例关系。2.HIV浓度上升,会破坏更多的T细胞,使T细胞数目下降,从而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丧失,不能抵抗疾病的侵袭,进而使人死亡。由此可以看出,T细胞在人体内能够攻击侵入的病原体。3.约9年。(3)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①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和()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②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在抵抗(

)和(

)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③什么是抗原?什么是抗体?抗体是哪里产生的?4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体液免疫的过程:体液免疫的过程也可分为抗原识别,B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合成分泌抗体并发挥效应三个阶段。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是通过其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来进行的。B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能直接识别蛋白质抗原,或识别蛋白质降解而暴露的抗原决定簇,而无需APC对抗原的处理和递呈。B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识别抗原是产生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有人将结合了抗原的B细胞称为致敏B细胞,只有这些细胞在接受T细胞的辅助时才能够活化来产生抗体。也就是说,B细胞的活化需要两个信号:抗原信号和活化的T细胞信号(并不是递呈抗原,而是通过其他的分子信号提供的),并需要T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因子。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通过提供刺激信号、分泌细胞因子等方式辅助B细胞,B细胞作为APC可通过加工、处理、递呈抗原的形式激活T细胞,但B细胞不能激活初始T细胞(由树突状细胞来激活)。B细胞最终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性B细胞,浆细胞多在2周内凋亡。需要指出的是,抗原特异性B细胞和T细胞所识别的抗原决定簇是不同的,但二者必须识别同一抗原分子的不同抗原决定簇,才能相互作用。因此,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依赖于树突状细胞、T细胞、B细胞三者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细胞免疫的过程: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T淋巴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初始或记忆T细胞膜表面的受体与APC表面的抗原肽-MHC复合物特异性结合的过程);(2)T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3)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免疫失调疾病:1.类风湿性关节炎简介2.过敏反应的机理和过敏体质

五、免疫学的应用在习惯上,人们把由细菌制成的称为菌苗,把由病毒制成的称为疫苗,也可将它们通称为疫苗。〖讲述〗疫苗的种类及研究进展疫苗是提高人体免疫力来达到预防疾病目的的一种生物制品,它基本上是由微生物及其所含成分制成。目前应用的疫苗主要有三种类型,各有优缺点。(1)减毒活疫苗。接种后能感染人体而产生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效果。如小儿麻痹糖丸就是一种减毒活疫苗,口服后可预防小儿脊髓灰质炎。由于这类疫苗中的病毒仍有一定的活性,因此有些人接种后会发生副作用,不是很令人满意。(2)灭活的死疫苗。这类疫苗已将病毒杀死,安全性很好,但产生的免疫效果比减毒活疫苗要差,而且要多次强化免疫,如钩端螺旋体疫苗即属此类。(3)新型疫苗。包括基因工程疫苗,它是以现代基因工程的手段,由病毒DNA的一段无毒序列制成,如现在我国应用的新型乙肝疫苗。这种疫苗安全性很好,预防效果与灭活疫苗相似,但要多次强化才行。因而,可以说传统使用的疫苗尚不足以满足人们提出的安全、有效、简单、经济的高要求。为此,国内外许多科学家进行了艰辛的探索,研制和开发出了新型疫苗,即基因疫苗。3.1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设计思路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正是这样一个很好地展现科学在本质上是相对的、可变的、处在不断修正和发展过程中的素材。因此,本节课拟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特征为主要教学目标,按照生长素发现的时间顺序,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前人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正是后人研究的问题,使学生体会科学发现循环往复、步步深入的过程,感悟科学知识并非一经发现、证实之后便永远不会被推翻,而是需要“通过归纳所得并经由观察证实的真命题及其集合的积累”,从而更好地理解科学探究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科学的本质特征。教学方法1.教的方法:按照“发现问题——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再从结论中提出新的问题……”的线索,引导学生理解在生长素发现过程中探究活动层层深入的过程。2.学的方法:学生主要以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进行学习。每四人为一小组,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和一个中心发言人。小组长的任务是组织全组探讨问题;中心发言人的任务是记录每位小组成员的观点,最后代表本小组在全班交流。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课前教师将一盆栽植物(如四季梅)放在向阳的窗台上生长足够长的一段时间,使其表现出明显的向光性。上课时,将这盆植物带到教室,让学生推测它生长的环境,由此引出课题植物的向光性。再请学生举出生活中见到的植物向光性的例子。教师:许多人可能对植物向光性的现象熟视无睹,然而,正是对向光性的研究,引导人们揭示出了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奥秘,发现了第一种植物激素生长素。教师提出问题:[来源:学,科,网Z,X,X,K]对于植物的向光性现象,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联系生活回想、交流见过的植物向光生长的实例。尝试从植物向光性的现象中发现和提出问题。(1)通过让学生从常见的现象中提出问题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即从常见的现象中提出问题)及提出有一定探究价值的问题的能力。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达尔文的有关研究教师:对于植物的向光性,达尔文提出的问题是“植物具有向光性的原因是什么?”科学重视实证。那么,达尔文设计了什么样的实验研究这一问题呢?[在屏幕上呈现出达尔文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请学生分析达尔文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讨论回答下列思考题:达尔文的第一组实验作出了什么样的假设?(植物的向光弯曲生长与尖端有关。)达尔文在第一组实验的基础上所做的第二组实验的假设是什么?(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请分析第一组实验的结果,得出结论。(植物向光弯曲生长与尖端有关。)请分析第二组实验的结果,得出结论。(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为什么要分别遮盖胚芽鞘顶端和它下面的一段?(两者形成相互对照,来确定能够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哪一部分?感觉单侧光刺激的又是哪一部分?你怎样解释这一现象(尝试作出假设)?(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尖端下面的一段。感觉单侧光刺激的是顶端。这说明胚芽鞘顶端接受单侧光照射后,产生某种刺激传递到下面,引起下面一段弯曲生长。)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后,再呈现达尔文得出的结论:单侧光照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1)个人自主分析达尔文实验的原理,解答思考题。(2)小组内部讨论思考题。(3)全班交流、讨论、评价。(1)培养学生理解实验设计原理的能力。(2)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3)引导学生感悟得出科学的结论,既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严谨的科学态度;又需要一定的想象力。詹森的有关研究教师:达尔文提出的实验结论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植物的向光性,但达尔文的结论其实只是分析实验现象后作出的假定性的解释,这种解释究竟是不是科学事实,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实验验证。下面请看詹森是如何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屏幕上呈现出詹森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请学生分析詹森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讨论回答下列思考题:詹森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尖端产生的刺激究竟是什么?)作出的假设是什么?(这种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分析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的刺激,最可能是哪一类刺激?(化学物质)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评价。(1)个人自主分析詹森实验的原理,解答思考题。(2)小组内部讨论思考题。[(1)引导学生初步领悟许多科学研究都是在前人结论基础之上的深化,不要迷信已有的结论,要敢于对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质疑。(2)培养学生理解实验设计原理的能力。拜尔的有关研究教师:詹森通过实验得出了传递到下部的刺激最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从而解答了达尔文所假定的刺激是什么的问题,那么,除此之外,达尔文的实验中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呢?[屏幕上呈现出拜尔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请学生分析拜尔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讨论回答下列思考题:拜尔提出的问题是什么?(顶端产生的刺激能传到下部,那么它为什么能使得伸长区两侧生长不均匀呢?)作出的假设是什么?(顶端产生的刺激在尖端下部分布不均匀,使得伸长区两侧生长不均匀)分析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证明假设成立)请在詹森和拜尔实验的基础上解释植物具有向光性的原因。(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刺激可能是某种化学物质,单侧光照射使这种化学物质在尖端下面一段分布不均匀,从而使胚芽鞘表现出向光性。)(1)个人自主分析詹森实验的原理,解答思考题。(2)小组内部讨论思考题。(1)引导学生领悟已有的结论中往往包含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不迷信已有结论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理解实验设计原理的能力。温特的有关研究教师:达尔文、詹森和拜尔等科学家们不断地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现新的问题、作出新的假设……,在这样的过程中,对于植物向光性原因的解释不断趋于完善。但是,对于植物向光性原因的探究并没到此终止。那么,后来的科学家又在詹森和拜尔的实验结论中发现了什么样的新问题呢?请看温特发现的新问题和继续进行的研究。[屏幕上呈现出温特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请学生分析温特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讨论回答下列思考题:温特提出的问题是什么?(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吗?是由于它在伸长区两侧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吗?)作出的假设是什么?(由于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质向下运输,在伸长区两侧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分析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证明假设成立)是否可以取消对照组实验?请阐述理由。[来源:学,科,(不可以。否则不能排除琼脂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作用)请利用温特的实验结论解释植物具有向光性的原因。并与达尔文的解释、詹森和拜尔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解释相比较,谈谈你的感受。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评价。教师:温特认为这种化学物质可能与动物激素类似,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也是发现的第一个植物激素。那么,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是不是到此完成了呢?既然生长素是一种化学物质,只有分离出这种物质,才能最终证明其存在。后来,科学家终于分离出了植物生长素,并确定了其化学本质,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才算告一段落,整个过程经历了大约半个世纪。但是,生长素的发现并没有终止植物向光性的研究,目前关于植物向光性原因的探究仍在继续着。请看课本的楷体小字。(1)个人自主分析温特实验的原理,解答思考题。(2)小组内部讨论思考题。(3)全班交流、讨论思考题,交流自己对科学发展过程的感想。(1)引导学生领悟已有的结论中往往包含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不迷信已有结论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理解实验设计原理的能力。(3)引导学生深刻领会科学发展永无止境的本质特征。二、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要求学生看书解决下列问题:植物体内生长素在哪些部位合成的?植物体内的生长素主要在哪些部位起作用呢?植物体内生长素是如何从合成部位运输到起作用的部位呢?举例说明什么是极性运输。根据生长素的产生、作用及化学本质,尝试给植物激素下定义。随堂练习:被风刮倒的玉米过一段时间的生长方向有何特点?尝试用本节课获得的知识对此作出解释。向日葵向光的可能原因是什么?(1)个人自学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2)利用本节课获得的知识尝试解释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来源:学.科.网]技能训练要求学生分析教材“技能训练”栏的实验设计方案及得出的结论,并讨论:这个实验的设计是否严密?为什么?从实验结果到结论之间的逻辑推理是否严谨?为什么?如果要验证上述结论是否正确,应该对实验方案如何改进?(1)进行小组讨论,并设计改进后的实验方案。(2)小组间进行交流、讨论、评价。训练学生实验设计和得出结论时逻辑上的严密性。小结教师组织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进行小结。教师对科学发展过程进行小结:“人类的许多科学发现,就是像这样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探索,才一步一步地靠近事实和真相。每一位科学家所取得的进展可能只是一小步,众多的一小步终将汇合成科学前进的一大步。”小结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1)强化对科学探究过程方法的系统性认识。(2)进一步概括科学“线性积累、永无止境”的本质特征。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流程创设情景,探究新知。活动一:探究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师活动:播放一段“分别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和清水浸泡洋葱浸泡根部”的实验录像。这个实验说明生长素具有什么作用?小组讨论,汇报交流:促进生根。教师活动:大屏幕展示另外一组棉花结桃和果树结果的资料,请分析回答资料说明生长素具有什么作用?学生分析,讨论回答:生长素的另一生理作用——保铃保蕾。教师活动:大屏幕展示一个歪西瓜的照片。切开后发现凹侧的瓤不熟,种子大部分也未发育,尝试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该实例说明生长素还有什么作用?小组讨论,交流评价:促进果实发育。教师点拨,转折过渡:展示并说明无子番茄,请同学们尝试分析无子番茄的来由。学生讨论、交流评价。活动二:探究生长素生理作用的特点教师点拨,转折过渡:有同学设想,既然外源的生长素能够促进未受粉的子房发育成果实,是不是只要有足够浓度的生长素就可以把无子番茄处理成西瓜那么大呢?是不是生长素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强?下面请观察针对这些问题的一个实验(屏幕展示,讲解具体过程和相关知识),本实验中长出根的洋葱已经分到各小组的实验筐内,请各小组统计洋葱根的数目填入学案的表格并求平均值。NAA浓度洋葱编号123平均值洋葱跟数目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统计洋葱根的数目填入学案的表格并求平均值。教师活动:请各小组汇报你们所统计的洋葱根的数目的平均值,并观察实验筐中所对应的烧杯标签上的NAA浓度值。学生活动:各小组轮流汇报。教师活动:请把各小组报告的数据填入学案的相应表格中,并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以NAA浓度为横坐标,以洋葱根的数目纵坐标,用描点法绘制曲线图(清水组的数据表示坐标中虚线)。小组编号123456NAA浓度(mol·L-1)平均数学生活动:填写表格,绘坐标图,展示成果,相互评价教师设问:尝试用恰当的语言描述NAA浓度与洋葱生根数目的关系。学生讨论,相互评价。教师点拨,继续设问:生长素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强吗?生长素在促进生根上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相互评价:低浓度促进生根,高浓度抑制生根。活动三:探究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教师点拨,转折过渡:请各小组观察实验筐中的另一组实验材料——大叶黄杨的枝条,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仔细观察三个大叶黄杨枝条形态,描述它们之间的在形态上的差别。2.利用所学过的有关生长素知识尝试解释大叶黄杨的这种差别。)学生活动:观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引出顶端优势概念,并引导学生得出生长素对芽的生理作用也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学生活动:在坐标图中画出生长素浓度与促进芽的生长的关系图。教师点拨:与根、芽一样,植物茎与生长素浓度之间的关系也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用坐标图就表示为这样。生长素对植物同一器官有何生理作用特点?学生回答: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对植物同一器官的作用不同:既能促进长根,也能抑制长根;既能促进长芽,也能抑制长芽。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超过这一范围则抑制生长。即具有两重性。教师提问:生长素对同一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有何特点?请观察大家自己构建起来的生长素浓度与根、芽、茎的生长与抑制关系的坐标图,回答这个问题。学生活动:观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芽>茎,根的最适浓度大约:10-10mol·L-1;芽的最适浓度大约:10-8mol·L-1;茎的最适浓度大约:10-4mol·L-1。教师点拨,归纳总结。交流收获,课堂小结。巩固提高,布置作业。【教学反思】本节课无论是导入还是新授都以问题提出为出发点,让学生从教师提供的资料中得出相关结论。从带着问题、解决问题延续到以新的问题迎接新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不断思考探索得出结论。纵观整节课的教学设计,一是以问题讨论为主线设计了探究式教学过程,通过一组组环环相扣的问题,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了一次生物知识的“再发现”,因而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新理念指导生物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并非否定和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事实上,教师的责任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其主导作用更突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部分探究实验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生物课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于顺利完成本节课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起到了良好的催化作用。课件是现代教学过程中搭建学习知识的重要平台,本节课运用多种媒体信息,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身临其境,亲历其中,得到体验,增强了课堂直观性,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本节课让学生动手对洋葱根进行计数并进行统计的环节中,由于NAA的作用太过于明显,促生的根太多,有些洋葱的根达到的上百根,所以学生在计数和统计时耗时太多,浪费部分课堂时间,此环节需要进行部分的改进。如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工具,把洋葱根切下,多人分工合作同时计数。3.3其他植物激素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列举其他植物激素。2.能力目标:尝试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并分析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资料。3.情感态度价值观: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2.教学难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三、课前准备学生提前一周搜集关于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根据相关信息对植物激素的使用进行评价,并制成PPT,要求图文并茂,准备在课上展示。四、教学过程(一).〖引入〗多媒体展示“众多的水果”图片,学生垂涎欲滴、议论纷纷。教师:“现代人真有口福,这么多美味新鲜的水果可以同时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而不受季节、地域的限制,这不得不归功于人们对植物生命调节的认识,归功于人类对植物激素的了解和使用。前两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生理作用,今天我们来认识其他的植物激素。”(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其他的植物激素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54页的文字,联系生长素,归纳出各种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和主要作用,完成下表。〖板书〗一、其它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知识点观察与思考归纳与结论植物激素的种类思考:各种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和主要作用激素种类合成部位主要作用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讲述〗教师简要讲述几种植物激素的作用特点,并进行比较。1.生长素和赤霉素在促进生长方面的协同性2.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赤霉素的协同作用3.乙烯促进果实成熟和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区别4.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的拮抗作用〖图片〗草莓从发芽、长叶到开花、结果的一生教师提问:“植物的一生受到那些激素的影响?”学生讨论、回答、相互补充,达成共识:“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到多种激素的共同作用。”〖情景探究〗科学家在对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实验研究中发现,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切段细胞伸长的作用。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植物体内各种激素是相互联系,共同调节植物的各项生理活动。(三)〖情景探究〗赤霉素的发现实例:1926年日本黑泽英一发现,当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后,会出现植株疯长的现象,病株往往比正常植株高50%以上,而且结实率大大降低,因而称之为“恶苗病推测:赤霉菌产生的物质使水稻患恶苗病,这种物质能促进植株增高。演绎求证:将赤霉菌培养液的滤液喷洒到水稻幼苗上,没有感染赤霉菌的幼苗,也表现出恶苗病的症状。1938年日本薮田贞治郎和住木谕介从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中分离出这种活性物质,并鉴定了它的化学结构。命名为赤霉酸。思考:能肯定赤霉酸是植物激素吗?1956年C.A.韦斯特和B.O.菲尼分别证明在高等植物中普遍存在着一些类似赤霉酸的物质。到1983年已分离和鉴定出60多种。一般分为自由态及结合态两类,统称赤霉素,分别被命名为GA1,GA2等教师指导学生体会科学发现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验设计得出结论(四)学生自主展示:植物激素调节剂的应用自学后完成下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1.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何正确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___________________。〖资料分析及讨论〗学生阅读,思考回答,师提示。学生自己上台展示自己制作的PPT,讲述某种植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图文并茂,并发表自己的观点。4.1种群的特征教学目标:1.列举种群的特征。2.联系实例说明估算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3.尝试用样方法调查周边地区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并根据所得数据进行准确计算,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4.体验、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不断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种群的密度特征教学过程: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新课:展示章题图并讲述任何生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俗语云“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每种生物都以集体的形式存在,我们通常把这一集体称为种群。提问:1、本题图中的一群企鹅是一个种群吗?2、我们在座的全班学生是一个种群吗?质疑:种群有什么特征呢?讲述:在种群的特征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特征,根据自己的理解大家能说出什么是种群密度吗?引导:怎样控制害虫数量,以防止虫灾发生?牧民在承包的草场上该放养多少头羊,既能保护草原,又能取得最好经济效益?对于某水体中的鱼,何时捕?捕捞多少?才能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就需要把这些种群的数量做一个统计,研究它们的种群密度。如何进行种群的数量统计呢?大家的桌上有发下的资料卡,假设这卡代表一块面积为100m2的草地。图中黑圆点代表一株蒲公英,其他符号则代表其它植物。请同学们估算一下这块草地上蒲公英的数量,得出其种群密度。教师巡视请几位同学上台报告他估算的结果,并说明他是如何进行估算的。教师点评并解疑:(1)都不是逐个统计?为什么?(2)几位同学采用的方法的共同之处是“划分若干等份,计数其中1份或几份(取平均值),以此密度作为总体的密度”。好,聪明,巧妙地使用了调查中常用的“抽样调查法”。但是,方法相同,可是结果差别很大,什么原因?教师点评,再引导:(3)既然不是全面统计,其结果只能是估算。估算的结果有差别,是正常现象,主要是抽取的样方的不同。那么,什么样的方法来进行取样,可以缩小误差,最大限度地保证得到的结果符合客观事实?教师:调查植物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板书:1、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介绍等距取样法和五点取样法强调取样的关键:随机取样(为什么?)①

样方的大小形状②样方的数量③样方的位置④个体的统计:遵循一个规则(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课后同学们可以用样方法再重新估算一下蒲公英的数量。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探究活动“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教师:实施一项活动,要有具体的问题(课题),要有计划。好,请大家思考,课题如何确定?制定的计划应该要有那些内容?在纸上写一写。教师巡视请几位学生发言。教师在以下方面点评:1、实地与模拟的调查在哪些方面会有不同?2、计划中的准备工作需要考虑哪些问题?3、各小组调查的结论不同,原因在哪里?4、你将如何设计一张记录表?好,下面来看草地上“一年蓬”的调查录像,大家在观看的过程中要注意操作的关键和细节。质疑: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也能用样方法吗?原因: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来讲,用另外的一种方法——标志重捕法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板书:2、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下面请同学们阅读并思考标志重捕法的操作程序。师生共同总结:N=M×n/m(M:样地中标记个体总数,n为重捕个体数,m为重捕中标志个体数)。实践中应用标志重捕法应注意什么事项?总结:选择的区域必须随机,不能有太多的主观选择;对生物的标记不能太醒目并对其正常生命活动及其行为产生任何干扰;标记不会在短时间内损坏,也不会对此生物再次被捕捉产生任何影响。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探讨了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样方法主要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能力比较弱的动物,而标志重补法主要用于活动能力强的动物。学生倾听思考回答问题学生倾听思考回答学生倾听思考学生估算表达与展示学生思考讨论。学生倾听学生思考,讨论学生回答自己的想法学生观看并思考学生否定学生阅读教材并总结学生思考展示题图引起注意,激发兴趣问题引导回顾种群的概念内涵引起学生探求知识兴趣让学生探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引发思考领悟、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引发思考,积极探究展示录像,进行直观教学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小结提升4.2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2.阐明种群的“J”型增长和“S”型增长。二、技能目标:1.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细菌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2.应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三、情感目标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教学实施学生活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教学意图学生基于已有的数学知识进行演算。播放细菌分裂的录像或演示细菌分裂的计算机模拟动画。提示:在自然界中细菌无处不在,有些细菌的大量繁殖会导致疾病。假如现有一种细菌,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环境下,每20min左右通过分裂繁殖一代。引导学生思考:1.细菌的生殖方式是怎样的?2.72h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后代数量是多少?3.n代细菌数量是多少?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活生生的生命现象。认识细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规律。学生讨论,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组织讨论:1.对细菌种群数量增长而言,在什么情况下2n公式成立?2.这个公式揭示了细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什么规律?3.在学过的生物学内容中,还有哪些生物学问题可以用数学语言来表示。提示:数学工具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用数学语言揭示生物学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到生物学自身的特点。认识到在生物学中有许多现象和规律可以用数学语言来表示。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图表,相互交流结果。请学生算出一个细菌产生的后代在不同时间的数量,并填写教材中的表格,然后画出细菌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提示:这是在理想条件下对细菌种群数量的推测。引导学生讨论,同数学公式相比,曲线图表示的模型有什么局限性?认识种群数量增长模型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小结:在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常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可以为公式、图表等。学生讨论建立“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数学模型”的方案:程序和方法。提出问题,组织讨论:如何建立“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数学模型”,我们应该怎么做?结合本节的探究实验,认识建立种群增长模型的程序和方法。学生讨论:1.野兔种群增长的原因有哪些?2.怎样用数学语言来描述野兔种群增长的规律?3.如果用N0表示野兔种群的起始数量,用λ表示野兔种群数量每年的增长倍数,用Nt表示t年后野兔种群的数量,那么,Nt为多少?4.根据上述素材,估算1869年时,野兔种群数量为多少?(说明计算方法)5.列举在自然界中还有哪些与素材中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相类似的情况。提出问题,组织讨论:以上讨论的是在实验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变化,在自然界中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如何?提供素材:《光明日报》消息澳大利亚野兔成灾。估计在这片国土上生长着6亿只野兔,它们与牛羊争牧草,啃树皮,造成大批树木死亡,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专家计算,这些野兔每年至少造成1亿美元的财产损失。兔群繁殖之快,数量之多足以对澳洲的生态平衡产生威胁。澳洲本来没有兔子,1859年,一个叫托马斯·奥斯汀的英国人来澳定居,带来了24只野兔,放养在他的庄园里,供他打猎取乐。奥斯汀绝对没有想到,一个世纪之后,这24只野兔的后代达到6亿只之多。(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播放澳大利亚野兔成灾的录像片。)通过具体实例,加深对数学模型的理解,并用数学语言解释种群数量增长的规律。明确“J”型种群增长的原因。

小结:自然界确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该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可表示为“J”型曲线,或数学公式:Nt=N0λt

学生思考:有哪些因素制约着种群数量的增长?学生讨论。如果自然界的生物种群都是以“J”型方式增长,地球早就无法承受了。呈现高斯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可将高斯实验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呈现出来)。提出讨论题:1.你认为高斯得出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呈“S”型曲线的原因是什么?2.在高斯实验的基础上,如果要进一步搞清是空间的限制,还是资源(食物)的限制,该如何进行实验设计?3.如何理解K值的前提条件“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请举例说明。从资源和空间上思考种群增长问题。用生物学语言解释“S”型曲线(数学模型)。培养实验设计能力。

学生讨论教材中“思考与讨论”素材。

小结:经过一定时间,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种群数量增长会趋于稳定,呈“S”型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K值”。理解K值,并解释和说明实际问题。

学生讨论教材中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动。讨论影响种群数量波动的因素。

提出问题:在自然界中,种群数量是否总能稳定在K值?为什么?

从多因素思考种群数量的变化?

总结:从具体的生物现象与规律建立抽象的数学模型,又用抽象的数学模型来解释具体的生物学现象与规律,这是学习本节的要旨。把握学习方法要旨。4.3群落的结构一、教学目标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3.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群落的结构特征。2.教学难点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三、课时安排2四、教学过程〖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提示〗1.本讨论题关注池塘中的生物组成及其有序性,讨论池塘中的种群组成(群落结构),具体有多少个种群并不重要。可以从肉食性鱼、植食性鱼、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微生物等方面举例。2.本讨论题关注池塘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一些小鱼等小型水生动物因天敌减少,数量会大量增加,池塘中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以及其他一些水生植物数量会大量减少。随时间推移,植食性鱼类等生物也因食物来源减少而数量减少。三、种间关系〖学生活动〗阅读P72倒数第一段到P73,完成资料分析的“讨论”。〖提示〗1.在合适的条件下,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均能正常生长繁殖。由于这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活习性(尤其是能以同一种杆菌为食),当它们被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草履虫的数量较少,而食物(杆菌)数量较多,因此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但是,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相互之间对食物的争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随着双小核草履虫数量的增加,争夺食物的优势越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失去了食物来源而灭亡。两种草履虫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进一步证明了该实验结果缘于两种草履虫争夺资源,这就是竞争。2.90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之间存在相关性。例如,从1845年到1855年间,猞猁数量的增加导致雪兔减少;而雪兔的减少,又会造成猞猁减少,之后雪兔又大量增加。从多年的调查看,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约,使它们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3.雪兔是以植物为食,猞猁是以雪兔为食。猞猁的存在不仅制约雪兔的种群数量,使得植物→雪兔→猞猁之间保持相对稳定,而且由于植物资源比较稳定,进而使得另一些以植物为生的动物数量及其食物链相对稳定,因而整个群落可以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4.资料1中两个种群之间是通过食物间接地发生作用(竞争);资料2中两个种群是通过捕食与被捕食直接地发生作用(捕食)。资料1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方处于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最终灭亡。资料2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两个种群数量相对稳定。〖板书〗种间的关系(不同种生物的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等①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互相从对方获利。如:豆科植物和根瘤;人和肠道细菌。②寄生: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生物体表或体内,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有害。如:植物和菟丝子;噬菌体和病毒;绦虫和猪。③竞争:两种不同生物为争夺资源和空间而斗争。如:牛和羊,田里的水稻和杂草。④捕食:(斗争中最激烈的)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如:羊吃草,狼吃鹿。四、种群的空间结构〖学生活动〗阅读P74~P75。1.垂直结构2.水平结构〖想象空间〗学生思考老师提示。〖提示〗首先,要明白自然选择的要意是什么。其次,要明白森林群落经垂直分层后,其中的植物种群在资源和空间的分配上有什么变化。由此想象出通过自然选择,不同形态结构的森林植物在森林群落的空间分布上呈现垂直分层现象五、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学生阅读思考,师提示。〖提示〗主要是取样和采集方式要进行改进。根据调查水中小动物种类的不同,取样设备也不同,例如用网兜、瓶子等。取样和采集时要考虑定点、定量等因素。定点就是要选取有代表性的地点取样;定量就是每次取样的数量(例如一瓶、一网等)要相同。4.4群落的演替一、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标准中本节教学内容为阐明群落的结构。由此,本节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三点: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群落的演替过程是课程标准要求阐明并了解的,因此确定为重点。另外演替过程的理解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确定为难点。二、教学设计思路本节的引入可通过组织学生进行“问题探讨”之后进行。在进行“问题探讨”内容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观看火山爆发录像资料片(或类似题材),阅读课文提供资料,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并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