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期末质量检测试题_第1页
初二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期末质量检测试题_第2页
初二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期末质量检测试题_第3页
初二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期末质量检测试题_第4页
初二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期末质量检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初二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在期末临近的时候,对于初二语文的复习要该如何去做好练习呢?还很困惑的话,不妨和学习啦我一起来做份初二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初二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5分)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水尤清冽()

(3)佁然不动()

(4)其岸势犬牙差互()

(5)相与步于中庭()

答案:(1)向西(2)寒冷(3)愣住的样子(4)互相交错(5)一同,共同

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乃记之而去

B.忽啼求之

C.若脱笼之鹄

D.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解析】选C。C项为结构助词"的',其他三项均为代词。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1)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文:

(2)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译文:

答案:(1)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2)亮晶晶的,好像刚制成的镜子,清冷的光辉突然从镜匣里射出来一样。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B.何处/无竹柏?

C.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

D.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解析】选C。正确的节奏是: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

5.名句默写。(3分)

(1)绿树村边合,。

(2)浊酒一杯家万里,。

(3)?门前流水尚能西。

(4),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游山西村》一诗常用来比喻人们在无路可走时,经过努力又发现新的出路的诗句是",'。

答案:(1)青山郭外斜(2)燕然未勒归无计(3)谁道人生无再少(4)安得广厦千万间(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6.综合性学习。(6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祖国语言博大精深。请参加以"走进对联'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活动一:小组合作,搜集资料,介绍对联。下面是王芳同学搜集到的资料,请你选择可用资料,写一段介绍对联的文字,不少于80字。(4分)

资料:

①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

②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非常严格。常见的类型有五律、七律和排律。

③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

④对联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⑤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⑥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

⑦一首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律诗既讲究平仄、押韵,又讲究对仗。

答:

(2)活动二:同学们收集了不少对联,要在校刊上刊载,请你把下列对联按春联、婚联、挽联、行业联的顺序排列。(2分)

①红莲开并蒂彩凤喜双飞

②白雪抚人片片醉红梅舒枝点点春

③百草回春争鹤寿千方着意续松年

④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

正确的顺序是:

答案:(1)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它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

(2)②①④③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2022宜宾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题。(4分)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7.首句中的"异'字统领了上阕哪些景物?请用原词中的关键词语回答。(2分)

"异'统领的景物有:

答案:衡阳雁、边声连角、千嶂、长烟、落日、孤城。

8.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阅读"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时在脑海中出现的画面。(2分)

答:

答案(示例):西北边塞荒芜萧索,边地的悲凉之声和着营地的号角从四面八方传入耳中,重重叠叠的山嶂里,长烟直上天空,落日斜照,孤城紧闭,举目望去,一片凄凉。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1分)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9.解释加点词。(2分)

(1)五色交辉()

(2)四时俱备()

(3)晓雾将歇()

(4)夕日欲颓()

答案:(1)辉映(2)四季(3)散尽(4)坠落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文: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

答案:(1)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水中的鱼竞相跳出水面。

(2)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1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中的"其'指代的内容是。(2分)

答案:山川之美景

12."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它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你能说一说好在哪里吗?(3分)

答:

答案:写出跃的状态,争相跳,静中有动,写出热闹的气氛。

(三)阅读《满井游记(节选)》,完成13~17题。(13分)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廿二日天稍和()

(2)泉而茗者()

(3)柳条将舒未舒()

(4)呷浪之鳞()

答案:(1)暖和(2)喝茶(3)舒展(4)鱼

14.从文段中找出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个句子。(2分)

(1)若脱笼之鹄

答:

(2)娟然如拭

答:

【解析】解答这样的题目首先要明确所给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之'字用在修饰限制语与中心语之间,很明显就是一个结构助词的;"然'字用在形容词后面作词尾,可以译作"的样子'。

答案(示例):(1)"曝沙之鸟';"呷浪之鳞';"郊田之外'。

(2)"晶晶然如镜';"悠然自得';"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译文:

【解析】翻译本句要注意"始'"未始'"城居者'"之'"知'能准确翻译。

答案:(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居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这一点啊。

16.文中"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形容的景物是,其特点是。(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答案:水(春水)冻水初解的清澈

17.选文最后一段说自己"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潇'意为"潇洒无牵挂',你觉得文章中有哪些地方能体现的"潇然'呢?试进行分析。(3分)

答:

答案(示例):"若脱笼之鹄'可以体现"潇然',因为这一句表现了目睹美景后心情愉快,举止如鸟儿脱笼一般无拘无束,与"潇然'一词很吻合。体现"潇然'的内容有:游人活动、动物悠然、"惟此官'"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

(四)(2022锦州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8~21题。(12分)

【甲】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

观第五泄①记(节选)

袁宏道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④如虹,忽卷掣折⑤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⑥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注】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在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著名旅游胜地。②罅(xi):缝隙,裂隙。③掉:摇动。④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⑤掣折:转折。⑥欹(qī):斜靠。

18.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日光下澈()

(2)其岸势犬牙差互()

(3)疾趋()

(4)山行之极观也()

答案:(1)现在写作"彻',穿过,透(2)像狗的牙齿那样(3)快走(4)景象(景观)

19.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文:

(2)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译文:

答案:(1)(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2)走了几步,听到很响的雷声,心里很害怕。

20.请从【甲】【乙】两段文字中各找出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2分)

(1)《小石潭记(节选)》:

(2)《观第五泄记(节选)》:

答案:(1)清(2)伟(奇)

21.两篇选文,让我们感受到小石潭的幽美和第五泄的恢宏气势,其中分别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填入下表。(4分)

选文表达的感情

《小石潭记

(节选)》

《观第五泄记

(节选)》

答案:

选文表达的感情

《小石潭记

(节选)》表达了被贬谪后孤独、寂寞、凄凉之情

《观第五泄记

(节选)》表达了的喜爱、赞叹之情

附【乙】【译文】

从山门往右拐,有一个石头铺的小路。走了几步,听到很响的雷声,心里很害怕。山上的和尚说:"这是瀑布的声音。'

快步走去,迈过一块石头缝隙,就看见了瀑布瀑布在青壁间落下,震撼着山谷,就像直着向下喷出雪花一样,突兀的岩山横拦瀑布,激起水花,就像彩虹,拍到岸边水浪突然卷起来然后才落回水中,水的气势更加雄壮,是游人看到的最壮观的景色了。

游人们有的坐在岩石上,有的斜靠着岩石向下望,拿自己的脸接住迸起的水沫,开始就像一丝凉线,空空的都像编织物的横线,到了飞雨泻崖,还留恋不想回去。

傍晚回来,游人们各自写诗赞叹。所看到的景色已经非常奇丽,回想起来更加变幻。

三、写作(40分)

22.倾听是增长知识的捷径,倾听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倾听是陶冶情操的妙法,倾听是塑造品德的良方听师长的教诲,听自然的乐章,听历史的回音,听未来的呼唤倾听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倾听在人生中意味深长!

请以"倾听'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可以叙写故事,也可以发表看法,题目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戏剧外);(2)字数不少于600。

【写作提示】这是一篇话题作文。选材内容宽泛,倾听春天的莺歌燕语,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活力,意境的优美;倾听大海的潮起潮落,我们感受到激越的乐章和壮美的境界;倾听长者的教诲,我们如坐春风;倾听朋友的诉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