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考试必备_第1页
初二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考试必备_第2页
初二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考试必备_第3页
初二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考试必备_第4页
初二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考试必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初二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考试必备

初二上册语文知识点重点总结

新闻两则毛泽东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渡江区域。(从中可以看出人民解放军的兵力,战况,战线。)

2、《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导语: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3、新闻常识:

1.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2.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实的事实表现了主题,是对导语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3.三个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4、细心揣摩有特殊意味的语词,如不料等。

不料二字,充满嘲讽意味。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正是那一天,使讽刺意味更浓,且避免了与上一句二十一日重复。同日同时,不仅用语简洁,也可见我军的气度。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洋溢着胜利的自豪感。

5、赏析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树木、森林,形象地表明根据地的发展,党领导下的人民武装力量的日益壮大,富有气势。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芦花荡孙犁

1、小说的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2、老头子:外貌描写,行动、语言等描写。

3、老头子:老当益壮,充满活力,精干坚韧,智勇双全,出奇制胜,爱憎分明,爱国,过于自信和自尊(性格核心)。

4、写景的作用: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精神世界,加强抒情韵味。

5、侧面描写: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写敌人的束手无策,从侧面表现老英雄的神奇。又如写二菱对老英雄的怀疑、不信任,侧面写老人的英雄行为。

蜡烛西蒙诺夫

1、蜡烛的象征意义: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

2、大背景(二战)、小道具(蜡烛)、大主题(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赞美了跨越国界、情同母子的深情和战斗的友谊。)

3、感动的原因:①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②环境很危险,炮火连天

③点在坟头的蜡烛有特殊意义④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

4、记叙文线索:蜡烛

5、黑色大围巾表示了沉痛哀悼的感情

6、老妇人的动作爬跪说明了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

初二上册语文知识点必背总结

阿长与《山海经》

1、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

2、本文写了:①阿长称呼的由来②大字睡相③元旦的古怪仪式④买《山海经》⑤一些繁琐的道理⑥讲长毛的故事

3、阿长:①对孩子倾注一片心血的人②一个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③一个没有文化的粗人,却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如吉利文化,避讳修辞,珍惜劳动成果,讲究形象)

4、作者在安排材料时,是以作者少年时代对长妈妈的感情为线索贯穿全文的,其变化过程是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新的敬意。这种层层剥笋的方式,使长妈妈的形象在先抑后扬、对比映衬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5、心理描写,突出中心。如当长妈妈买回了《山海经》后,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个心理活动,写出了我的吃惊。正是这种吃惊,引起了另一心理活动──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6、赏析最后一段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抒情句,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深切怀念之情。凝聚着对长妈妈的全部情思,寄托着鲁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衷心祝愿。

背影

1、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朱自清(1898-1948),字佩玄,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作品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2、本文抒发了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感念之情。

3、背影的四处描写:①开门见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氛围②望父买橘③父子分手④呼应开头,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4、父亲的外貌描写:穿戴照应开头所写家境;与我的紫毛大衣形成对比。

5、我用自己的情感烘托父亲的背影,我的情感:激动,感激,感动,心疼,愧疚

6、流泪:徐州奔丧悲哀之泪望父买橘感动之泪父子分手惆怅之泪别后思父伤心之泪

台阶

1、父亲对台阶的要求就是对尊重的要求,父亲毕生的奋斗就是要赢得尊重。

2、旧台阶(1-6)三级青石板地位低

新台阶(18-29)九级水泥地位高

3、父亲的性格形象:造台阶:要强、有志气、不甘人后;背石板、盖房子:倔强,勤劳,坚强,俭朴;不自在、若有所失:老实厚道、谦卑

4、全文关键句: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初二上册语文知识点易错总结

一、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益:副词,更。2、植:树立。3、鲜:少。4、濯:洗涤。5、亵:亲近而不庄重。6、妖:妖媚。7、蕃:多8、宜:应当9、独:只,仅

二、翻译: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出于污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中洗净后却不妖媚。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越远越显清香,高高地洁净地直立在那里。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它。

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

三、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追求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

四.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1)牡丹---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2)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3)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思想感情)答: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五、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莲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不可亵玩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贵品质。

答:莲花代表的可品质是:质朴、高洁,胸怀豁达,品行无邪;不拘繁文苟礼,美德广布四方,独立自主,威严不可亵渎。

六、本文概括莲花生长环境的句子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全文的主旨句是:花之君子者也。

七、理解背诵:①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③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④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⑤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⑥比喻君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