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业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业绩综述_第1页
通信行业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业绩综述_第2页
通信行业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业绩综述_第3页
通信行业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业绩综述_第4页
通信行业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业绩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信行业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业绩综述1行业综述:行业重回增长,业绩分化明显1.1行业概览:整体业绩稳中向好,企业龙头彰显地位行业总体需求逐步释放,景气度持续改善。2021年疫情形势逐步缓和,5G建设节奏逐渐加速,上下游市场联通,供应链与行业产能逐步恢复,国产化替代逐步完善,产业链逐步自主可控;原材料储备、供应充足,费用率保持稳定,但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可能对行业整体利润率产生一定影响;5G建设从完备过渡至规模应用。截至2022年3月底,国内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155.9万个,工信部预计2025年用户普及率提高至56%;通信企业进入转型浪潮,原始设备制造商和供应商利用云计算技术,将大数据转换为智能数据,用于生产监控和管理,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三大运营商CAPEX稳健增长,但5G相关投资稳步下降。中国电信预计2022年资本开支为930亿元,其中5G网络投资占比36.6%,达到340亿元,同比下降10.5%。中国移动预计2022年资本开支1852亿元,其中5G相关资本开支约1100亿元,同比下降3.5%。中国联通虽然没有公布2022年资本开支的具体数字,但鉴于其与中国电信的共建共享,推测5G投资也将下降。过去两年,我国5G行业维持适度超前的快速发展,大规模建设基站等相关设备。如今,比起大规模增建,三大运营商更着重于完善网络覆盖和容量扩容,实现规模建设,5G建设投资将稳步减少,转而投入算力网络、数字新基建等建设,相应主设备商产业链上的公司开启转型战略。“十四五”期间,通信行业发展得到大力支持。2021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47万亿元,同比增长8.0%,增速同比提高4.1个百分点。其中,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保持稳定增长,而固定数据及互联网业务则得到了较快发展。我们选取申银万国通信一级指数成分股共114家公司为基础,剔除B股(东信B股)、ST股(ST中嘉、ST信通、ST新海、ST鹏博士、ST九有、ST高升、*ST实达、*ST日海、*ST凯乐、*ST邦讯),增加瑞可达、华工科技、数据港、英维克、科华数据、网宿科技、和而泰、拓邦股份、高新兴、鸿泉物联、七一二、烽火电子、腾景科技、唯捷创芯-U,共计117家公司。2021年及2022年Q1通信行业整体营收稳步增长,龙头公司盈利能力增强带动行业净利率提升。剔除缺失近三年数据的上市公司(坤恒顺维、嘉环科技、唯捷创芯-U),基于剩余114家上市企业作为全样本计算,通信行业2022年Q1整体营收5574亿元,同比增长13%;2021年营收2.14万亿元,同比增长12%,归母净利润376亿元,同比增长9%。营收与归母净利润稳步增长,主要来源于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龙头企业自身业务成熟,营收增长体量较大,且较为稳定;提速降费政策放松之后,三大运营商回归良性竞争,加之5G带动ARPU提升,共建共享提升效率、节约成本,龙头企业归母净利润较高。剔除影响比较大的三大运营商及中兴通讯后,2021年营收4238亿元,同比增长24%;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降低18%。剔除影响较大企业后,因行业内企业发展进入业务转型,向产业链自主可控、元宇宙、新能源等方向拓展,仍然保持较高的营收;然而,受供应链不利影响、原材料涨价、上游竞争激烈、5G建设放缓、投资减少等因素影响,归母净利润较低。2021年以2022年Q1上市公司营收与归母净利润波动较大但增长势头不改。多数企业归母利润与营收增长小于30%,甚至存在大量负增长,但龙头企业却仍能实现平稳增长。2021年营收增速2家达到100%以上,8家为50%~100%,27家为30%~50%,58家为0%~30%,20家增长速率为负。2021年归母利润增速15家企业超过100%,11家企业为50%~100%,15家企业为30%~50%,33家企业为0%~30%,41家企业增长速率为负,其中23家负增长速率大于50%。2022年Q1环比营收与环比归母利润均稳健回升。2021年与2022年Q1受疫情持续影响,各地实行管控措施,生产效率降低,产业链遭受调整,小体量公司增速急速下降,负增长占比增加。整体行业平均毛利率保持平稳,22Q1龙头企业毛利率提升明显。2021年行业整体平均毛利率保持相对平稳。22Q1毛利率回升主要在于受到5G催化下影响较大的中兴通讯与三大运营商的积极带动,龙头彰显行业韧性。若剔除三大运营商及中兴通讯,22Q1通信行业毛利率为20.3%,总体保持平稳态势。行业毛利率与净利率保持平稳,费用率总体稳定略有缩减。因原料储备长期较为充足,行业内企业人员结构以及经营方式的持续优化,管理效率不断提升,即使行业上游出现价格波动,通信行业的费用率仍然保持较为稳定。行业费用率整体波动幅度较小,毛利率与净利率变动趋势长期保持一致。三大运营商及中兴通讯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稳步提升。三大运营商以及中兴通讯因其自身业务成熟,营收体量较大且较为稳定,占据了市场大量份额,对市场影响明显。其中,中国移动始终保持市场份额的领先地位,归母净利润远高于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其影响不仅体现在于营收、归母净利润等指标上,也在其日常经营决策中体现。三大运营商以及中兴通讯作为行业上游企业,其支出与投资往往将影响行业的供需关系,因此常被作为衡量行业发展前景的风向标。1.2市场表现:避险偏好提升配臵比例,仍处于低估值低仓位从年初至今,新冠疫情肆虐下,全球股市长期震荡,各行业市场表现波动较大。31个SW一级行业中有27个行业出现下跌,其中电子、计算机、汽车等行业跌幅均超过25%,通信行业跌幅相对较窄,跌幅约4%左右,股价走势相对更加稳定。多个板块市场表现大面积下跌的主要原因在于疫情持续下,全球经济不景气导致的需求不足。全球新冠疫情迟迟未根本好转导致股市资本市场整体信心不足。加上近期上海爆发大规模疫情,4月末,沪市大盘一度跌到2900点以下,整个市场出现恐慌情绪。长期的疫情影响,导致市场情绪越发低迷,北上资金也以流出为主,投资者信心不足导致整个A股市场萎靡不振。从SW跌幅情况来看,电子、计算机、传媒年初至今区间跌幅(总市值加权平均)分别为32.81%、31.09%、25.89%,通信行业的该数值跌幅为4.29%,明显低于其他三个行业,表明在TMT行业内部,通信行业具备更佳的的平稳性和抗跌性。主要原因在于通信行业本身市盈率已经处于低位且通信相比其他三个行业的周期性相对较弱,因此波动较小,表现出一定的抗跌性。过去一年因中国电信及中国移动回A进程完成,通信行业在A股总市值占比持续缓慢上升,通信板块配臵有所提升,但行业仍处于低配状态。行业市值占比从2021年6月的1.23%逐步上升到2022年5月的2.84%,主要体现在两大体量巨大的龙头运营商中国电信及中国移动分别于2021年8月20和2022年1月5日上市交易后。从机构持仓情况来看,自2020年5月份华为受到美国进一步制裁,导致市场对通信业行情产生悲观情绪,2020年中期后机构对通信行业持仓占A股持仓比例大幅降低,从2020年中的约1.47%下降到当年末的0.73%。从2020年末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制裁造成的市场恐慌情绪的影响逐渐消退。加上2021年中国电信回归A股,机构持仓占比持续上升,到2021年末该比例已经回升到1.26%,2022年中国移动回A股上市之后该比例进一步攀升。但仍低于行业标准配臵比例,处于低配状态。除了不可预见的政治因素导致的制裁外,通信行业作为基础设施,市场需求稳定,不易出现大幅减少需求的情况,行业波动风险较小,因此成为风险偏好较低时资金较好的配臵方向。未来随着全国疫情尤其是上海疫情持续好转,国内经济整体迎来更大弹性,加上目前通信行业估值已经处于谷底,可以预见的是,处于估值低位的通信行业或将迎来投资的获利期。整个通信板块市盈率在经过十年震荡期后,于近两年处于连续下跌的状态,当前已处于历史最低位。截至2022年5月6日,通信行业市盈率为16.04x,相比TMT的59.63x的计算机行业和28.84x的电子行业,通信行业估值远低于其他两个行业。从行业需求来看,通信行业估值偏低主要原因是国内5G基站大规模建设已接近尾声,未来几年内通信基站建设大幅加快的可能性较低,投资者对于未来基站建设增速和发展规模出于不确定性的考量,导致整个行业处于估值低谷。在新基建等利好政策推动下,通信行业市盈率再继续下跌的可能性较低。与TMT行业其他几个板块相比,整个通信板块的市盈率已经处于最低的状态,考虑到通信作为基础设施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数字经济、物联网蓬勃发展,对于网络基础设施的要求更高,很可能进一步推升通信行业的市场增长,加上“东数西算”工程的实施,未来有需求兜底,IDC、物联网等子板块未来依然有较广阔的前景。1.3细分行业横向比较:传统板块承压,新型应用兴起,各板块分化明显盈利能力层面看,剔除体量最大的运营商板块,在5G规模建设及数字新基建的推动下,2021年及22年一季度光通信、网络设备等子板块获得相对更多的营业收入;网络设备、光通信、IDC、物联网、无线及配套等子板块实现更多归母净利润。业绩成长层面看,5G从建设期过渡至应用期带动相关产业链业绩迅速提升,北斗导航、无限及配套、物联网、增值服务在2021年营收增速均超过25%;受益于东数西算进一步落地,22年一季度IDC相关子行业营收增速超30%,领跑其他子行业,受板块内高增速龙头企业星网锐捷

(+53.72%)、亿联网络(+40.10%)带动;网络技术服务、北斗导航等子板快继续在应用催化下持续高增长,营收增速均超20%。从归母净利润增速角度看,2021年物联网以超160%增速位居第一,主要由于行业为高景气赛道同时叠加大规模利润减损减少,带动利润水平高增,受板块内包括

映翰通(+159.65%)、宜通世纪(+159.01%)、高新兴(+103.93%)、有方科技(+82.73%)、移位通信(+71.94%)等高增长企业驱动;其次,增值服务、网络设备、北斗导航板块受益于盈利结构改善增长较快;22年一季度移动智能卡板块净利润增速领跑行业,受板块内高增速龙头企业楚天龙

(+138.04%)、澄天伟业(+114.17%)、天喻信息(+106.61%)、高鸿股份(+81.14%)、德生科技

(+79.23%)带动;从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看,随着“十四五”到来,军工高景气下需求迎来高增长,军工通信为主要高毛利率/净利率板块;另外,随着北斗卫星网络完成覆盖,北斗应用持续渗透,行业景气度进一步提升,北斗导航持续高盈利;此外高景气赛道物联网也维持高利润率水平。2细分板块情况:传统通信承压,企业转型新机遇,关注结构性机会2.1运营商:时隔八年再次迈入稳定高增期,新兴业务增长势头强劲在运营商板块中,我们选取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作为参照。从营业收入、利润看,正值5G建设高峰期向规模应用期过渡,运营商盈利空间打开。由于21年上半年国内5G基站建设放缓,利润增速有所放缓。随着下半年5G渗透率提升以及运营商5G基站招标陆续落实,业绩呈现逐季度提升态势。2021年全年及2022年Q1,三大运营商均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的高增长,毛利率净利率均表现不俗。中国移动Q1营收2273.20亿元,同比增长14.56%,归母净利润256.24亿元,同比增长6.52%,毛利率达到24.03%,净利率达到11.29%;中国电信营收1185.76亿元,同比增长11.53%,归母净利润72.23亿元,同比增长12.15%,毛利率达到31.03%,净利率达到6.13%;中国联通营收890.22亿元,同比增长8.20%,归母净利润20.31亿元,同比增长20.02%,为上市以来同期最高水平,毛利率达到25.85%,净利率达到5.20%。从业务收入看,电信业务收入持续向好,新兴业务打开发展空间。根据工信部通信行业运行数据显示,2022Q1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4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00%,增速同比提高4.10个百分点。按照上年价格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达1.70万亿元,同比增长27.80%。三大运营商互联网宽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70%,增速同比回落,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为14.90%,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1.30个百分点。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1609亿元,同比增长1.70%,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为40.90%,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0.70个百分点。固定语音和移动语音业务收入51.20亿元和27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2.40%和4.80%,在电信业务收入中总占比8.20%,占比同比下降1.40个百分点。三大运营商都积极发展IPTV、互联网数据中心、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业务,2022年Q1共完成新兴业务收入797亿元,同比增长36.30%,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为20.30%,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5.90个百分点。其中云计算和大数据收入同比增速分别达138.10%和59.10%,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9.80%,物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90%。从数字业务看,产业互联网业务“DICT”位臵彰显。区别于传统的移动通讯业务,产业互联网业务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和生态,对各个垂直产业的产业链和内部的价值链进行重塑和改造,从而形成的互联网生态和形态。近年三大运营商积极发力B端及G端市场,加大对产业互联网的投入,将新兴技术与下游客户的场景相结合,推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点。中国移动持续推进

“网+云+DICT”信息服务,数字化转型收入达到1594亿元,同比增长26.30%,对主营业务收入增量贡献达到59.50%,是收入增长的第一驱动力,收入增长已走出拐点突破,数字业务作为“第二曲线”开拓蓝海。中国联通紧抓“东数西算”新机遇,倾力打造“联接+感知+计算+智能”算网一体化服务,产业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8.20%,达到548亿元,占整体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到18.50%。中国电信充分发挥云网融合优势,以行业平台、5G定制网和物联网为抓手,2021年产业数字化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989亿元,同比增长19.4%,增速较2020年显著提升。受5G红利逐步显现,三大运营商新增用户数及ARPU皆明显回升。22年Q1三大运营商ARPU值短期承压,但5G时代资本开支巨大,提速降费无法长期持续,整体ARPU值会呈现上升,流量增加也会覆盖流量降价的趋势,ARPU值长期仍将维持增长趋势。22Q1

中国移动

ARPU47.5元,同比+0.2%;中国电信

45.1元,同比-1.1%;中国联通

44.0元,同比-1.3%。22Q1移动、电信、联通分别净增移动用户975、711、188万户;5G套餐用户渗透率分别位48.3%、55.5%、53.6%。中国移动2021年5G网络客户达到2.07亿户,占移动客户比为21.60%;净增1.48亿户,月均净增客户超1200万户,发展速度领先行业;5G客户ARPU、DOU分别达到82.80元和22.00GB,较迁转前分别提升7.50%和18.60%,带动整体移动ARPU增幅实现由负转正。中国电信2021年移动用户达到3.72亿户,净增2141万户,用户市场份额持续提升;移动用户ARPU为45.00元,同比增长2.00%;5G套餐用户达到1.88亿户,渗透率达到50.40%,保持行业领先,5G网络客户2021年12月DOU达到24.10GB。中国联通2021年拥有移动出账用户约3.17亿,年累计净增1130万户,大幅优于2020年的净减1266万户;

5G套餐用户累计到达1.55亿户,年累计净增8410万户,5G套餐用户渗透率超越行业平均;移动用户ARPU达到43.90元,同比提升4.30%;手机上网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