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一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题_第1页
高一第一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题_第2页
高一第一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题_第3页
高一第一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题_第4页
高一第一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磁县一中高一历史期中测试题(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及第Ⅱ卷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纸上。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第Ⅱ卷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计70分)每小题列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目,在著名承启楼前有一幅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该联所表现文化内涵源于以下哪一个制度A.郡县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王位世袭2.“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这表明西周实施嫡长子继承制目标是A.确立嫡长子最高地位B.确保贵族血统纯粹C.预防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D.处理权位和财产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中国长达数千年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第二次发生于19,………”其中第一次“大革命”指是A.中央集权制度确实立B.焚书坑儒,实施文化专制政策C.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D.制订一整套选拔和考查官吏制度4.图1和图2中,我国当初实施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图1

图2A.西周分封诸侯、元朝行省行政区B.西汉郡国行政区、元朝行省行政区C.西汉郡国行政区、秦朝郡县行政区D.秦朝郡县行政区、元朝行省行政区5.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这项制度指是A、科举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世官制A、秦丞相府 B、唐尚书省 C、元中书省 D、清军机处7、秦朝“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圈子里做小小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材料中这一“规范”是指 ()A.分封制度 B.世袭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 D.宗法制度8.湖南大学抢救性回购余枚流落海外秦简,保护研究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这批秦简成为宝贵实物资料。其中可能包括政治制度有 () ①皇帝制度 ②差额选举法 ③郡县制度 ④三省六部制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9、右图是订立《南京条约》后情景图,这一事件及今后可能出现历史情景是 ()A.清朝官员普遍为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而庆幸B.中国皇帝认为《南京条约》影响很坏而一直不一样意它C.消息传到英国,英国商人为中国全境通商举杯祝贺D.中国政府派出专员与英国约定进出口货物税率10.人们在研究历史中,因为立场和观点差异,对历史事件解释往往会有不一样,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索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结论。能正确反应上述说法排列是()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11、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这里“两度劫”发生在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中日甲午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2.《辛丑条约》订立后,美国公使曾说过一句话,你认为他讲会是 () A.外国公使能够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中国官吏 B.在那里,中国法律不适用,中国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 C.中国征收关税应与我们协商 D.我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正当了,更便利了13、蔡元培曾撰写这么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蔡元培悼念是 () A.孙中山 B.宋教仁 C.陈独秀 D.鲁迅14、有些人曾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花”,对此了解正确是 () A.帝国主义干涉使南京暂时政府内外交困,被迫解散 B.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孙中山出走海外 C.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但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未完成革命任务 D.革命阵营中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派进攻,迫使孙中山辞职15.右图是辛亥革命胜利后,国人创作一幅名为《恭祝中华民国万岁》宣传漫画。“国”字传统写法是“國”,但在图中却写为“囻”。作者经过这个创意要表示思想观念 () A.三权分立 B.民族独立 C.主权在民 D.民生主义16.宋庆龄说:“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具备历史意义合作不是偶然,它是当初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内部条件造成。”她话中“国际局势”和“内部条件”是指 () A.日本侵略加深和国内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B.十月革命影响和中共对孙中山真诚帮助 C.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和五四运动暴发 D.第一次世界大战暴发和蒋介石集团背叛革命17.毛泽东曾对一个外国来访同志说过:“……哎!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初国外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最准确了解是 ()A.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B.长征胜利完成C.遵义会议召开 D.开辟了井冈山革命道路18.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材料表明淞沪会战主动作用在于()A.取得了抗战以来首次胜利 B.推进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C.粉碎了日军快速灭亡中国计划 D.扭转了抗战早期不利局面19、“祝捷炮像雷声响,满街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罗家伦在《凯歌》中描绘了中国人民欢庆抗日战争胜利狂欢景象。抗日战争胜利()①使中国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道路②增强了全国人民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③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完全胜利④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0.有老人回顾说,在上个世纪40年代后半期,县城一些店铺,只要挂起“美孚火水油(煤油)代理处”招牌,各路兵勇就不敢进店勒索,此招牌有秦琼、尉迟恭作用。此事从本质上反应了 () A.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敲诈勒索 B.为了自保小店铺都挂起洋代办招牌 C.兵勇恶霸不敢随便冒犯外国代办 D.美国是国民党发动全方面内战靠山21.“世纪握手”——这幅新闻照片见证了国共两党领导人连战与胡锦涛相隔60年历史性握手。从历史上看国共两党关系改变过程是 () A.合作—反抗 B.反抗—合作—再反抗 C.合作—反抗—再合作—再反抗 D.反抗—合作—再反抗—再合作22.某中学放映了一部电影,其中有这么一组镜头:一队士兵冲进一座很大建筑物,建筑物上写着“总统府”三个大字,士兵爬到建筑物上扯下原来旗帜。镜头转到一房间,房间里办公桌上日历日期是4月23日。据此判断日历上年份应该是() A.民国三十五年 B.民国三十七年 C.民国三十八年D.民国四十年23、对“一国两制”构想正确了解是() A.接纳了英国“主权与治权分开”提议 B.给予尤其行政区包含外交和国防在内自治权 C.在主权问题上采取了愈加灵活策略 D.大陆实施社会主义,港澳台实施资本主义24.台湾诗人余光中《乡愁》吟道:“乡愁是一湾浅浅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以下哪份文件阐述了这一构想()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B.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C.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方针政策》 D.1984年《政府工作汇报》25、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第三国际,制订出新革命策略。”材料中“新革命策略”是指()A.进行武装斗争 B.开辟农村依照地C.领导城市暴乱 D.建立统一战线26、“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上述歌词反应了二十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这次巨变是指()A.国民革命运动B.辛亥革命C.抗战胜利D.新中国成立27、下列图为一位同学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不一样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内容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28、畲族,历史悠久,主要生活在本省云和、景宁一带。1984年,经国务院同意,成立了景宁畲族自治县。由此看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域实施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多党合作制度D、政治协商制度29、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了解正确是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B.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多党合作制C.从此确立了“长久共存、相互监督”方针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确实立30、香港媒体在评价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天才创造。”这里“天才创造”是指:A、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B、尊重历史与现实C、“一国两制”构想D、香港回归31、.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这里“共识”主要是指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标准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C、海峡两岸实现“三通”D、扩大两岸交流与合作32、1899年,美国向英俄等国提出“门户开放”照会,其中要求“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现行税率征收关税。”美国提出这条要求目标在于A、维护中国关税统一B、使美国也能在列强势力范围“利益均沾”C、取消列强在华侵略特权D、独享列强在华侵略权益33、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四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主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A、百团大战B、平型关战役C、太原会战D、台儿庄战役34、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最主要原因是A、实施全民族抗战B、战争正义性C、国际反法西斯力量配合D、正确战略战术35、新华社迎接十七大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八十六年回首》一文中用以下一些关键词概括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关节点,按先后次序排列正确是 ()A.日出东方力挽狂澜灯塔指导星火燎原进京赶考B.力挽狂澜进京赶考日出东方灯塔指导星火燎原C.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导进京赶考D.力挽狂澜日出东方进京赶考星火燎原灯塔指导36、(16分)阅读以下材料:中新网2月20日电:有着600多年历史南京市长江路292号建筑群(见下列图),一个昔日神秘所在,这里曾是清王朝两江总督署,是太平天国天朝宫殿,是民国时代总统府,一系列影响中国历史重大事件在这里发生。从1840年到1949年,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和终点两个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