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注安考试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职业危害与职业病管理_第1页
2022年注安考试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职业危害与职业病管理_第2页
2022年注安考试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职业危害与职业病管理_第3页
2022年注安考试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职业危害与职业病管理_第4页
2022年注安考试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职业危害与职业病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注安考试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职业危害与职业病管理一、单项选择题

1.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安康的因素,称为()。

A.劳动生理危害因素

B.职业性危害因素

C.劳动心理危害因素

D.劳动环境危害因素

2.由职业性危害因素所引起的疾病称为职业病,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职业病名目所列的职业病称为(

)职业病。

A.劳动

B.环境

C.重度

D.法定

3.急性职业中毒和急性职业病应在诊断后()以内报告,卫生监视部门应会同有关单位下厂进展调查,提出报告,以便催促厂矿企业做好职业病预防工作,防止中毒事故再次发生。

A.12小时B.24小时C.10天D.15天

4.慢性职业中毒和慢性职业病在()内会同有关部门进展调查,提出报告并进展登记,以便准时把握和讨论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动态,制定预防措施。

A.12小时B.24小时C.10天D.15天

5.目前我国工业生产中最严峻的职业危害之一是(

)

A.材料

B.蒸气

C.气体

D.尘肺

6.()中毒可产生严峻神经系统病症,局部患者消失全身皮疹,可有呼吸道刺激病症。

A.铬B.铍C.四乙基铅D.磷

7.()化合物的皮肤损害主要表现为皮炎、溃疡和皮肤肉芽肿。

A.铬B.铍C.四乙基铅D.磷

8.()早期中毒病症一般为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病症等。

A.铬B.铍C.四乙基铅D.磷

9.()对皮肤损害较明显。

A.铬B.铍C.四乙基铅D.磷

10.()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汲取,对人毒性极强,误服2~3mL即可中毒,30~50mL可致死;吸入较高浓度时,最先消失呼吸道病症,慢性中毒表现为进展性神经衰弱综合征。

A.汽油B.苯C.四氯化碳D.正己烷

11.()主要经呼吸道吸入,急性中毒时,轻者有头痛头晕、无力,呈“汽油醉态”。高浓度吸入还可引起化学性肺炎、肺水肿,严峻者消失中毒性脑病等。

A.汽油B.苯C.四氯化碳D.正己烷

12.()毒性较低,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黏膜刺激及中枢神经的麻醉作用,如头痛、头晕、恶心、无力及肌颤等。

A.汽油B.苯C.四氯化碳D.正己烷

13.()中毒主要影响造血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

A.汽油B.苯C.四氯化碳D.正己烷

14.()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汲取,毒性较强,误服5~10mL可致中毒,15mL可致失明,30mL可致死,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心肝肾及导致胰腺炎。

A.汽油B.正己烷C.甲醇D.乙醇

15.“闪电型”死亡是由于接触了高浓度的(

)而死亡。

A.氨气

B.甲醇

C.硫酸

D.硫化氢

16.二氧化碳中毒常为()性中毒。

A.隐B.显C.慢D.急

17.()可引起肢端溶骨症。

A.铍B.氟C.氯乙烯D.焦油沥青

18.()可引起皮肤黑变病。

A.铍B.氟C.氯乙烯D.焦油沥青

19.引起心血管系统变化的是(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激光

D.射频辐射

20.简单引起职业性白内障的是(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激光

D.β粒子

21.易引起电光性眼炎的职业病的是(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激光

D.射频辐射

22.以下物质中,属于潜在致癌物的是()。

A.铜B.石棉C.氯乙烯D.锌

23.我国目前规定,成年妇女禁忌参与连续负重每次负重重量超过20kg及连续负重每次重量超过(

)kg的作业。

A.25

B.30

C.35

D.40

24.职业危害因素危害程度评价是职业卫生治理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于1984~1990年间先后公布了粉尘、毒物、高温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标准。

A.国务院

B.国家卫生部

C.国家劳动人事部

D.国家职业病防治中心

25.()的目的是探究职业性有害因素对职工安康的影响,或就其他详细问题(如病因探讨、患病率分析、预防措施效果评价等)进展专项调查讨论。

A.职业卫生根本状况调查B.事故调查

C.专题调查D.职业病危害评价

26.()一般属于打算外应急性调查。

A.职业卫生根本状况调查B.事故调查

C.专题调查D.职业病危害评价

27.()的目的是把握所管辖地区或系统内各企业的职业卫生状况和需求,建立所辖单位的职业卫生档案。

A.职业卫生根本状况调查B.事故调查

C.专题调查D.职业病危害评价

28.()是对某一系统(行业)或某一有害因素的职业卫生根本状况的调查。

A.职业卫生根本状况调查B.事故调查

C.专题调查D.职业病危害评价

29.国家对职业病危害建立工程实行()治理。

A.分级B.分类C.行业D.职业

30.《建立工程职业病危害分类治理方法》第十六条中明确指出:建立工程竣工后,在试运行期间,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状况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展监测,并在试运行()内进展职业病危害掌握效果评价。

A.3个月B.6个月C.9个月D.一年

31.生产性粉尘危害程度级别越高,危害越大。对()级以上危害级别的作业场所,要求做出改良打算,限期整改,甚至停产。

A.ⅠB.ⅡC.ⅢD.Ⅳ

32.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

)本人的安康档案。

A.有权索取

B.无权索取

C.有权要求复印D.无权要求复印

33.《职业病危害工程申报治理方法》规定,用人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工程,应当在竣工验收之日起()日内申报职业病危害工程。

A.10B.20C.25D.30

34.用人单位申报后,因采纳的生产技术、工艺、材料等变更导致所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转变的,应当在变更后()日内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内容;用人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时,应当向原申报机关办理申报注销手续。

A.10B.20C.25D.30

35.《职业病危害工程申报治理方法》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申报材料后()个工作日之内,出具《职业病危害工程申报回执》。

A.2B.3C.5D.7

36.依据《关于印发国家安全生产监视治理总局内设机构主要职责处室设置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安监总办字[2005]11号)和《关于职业卫生监视治理职责分工意见的通知》(卫监视发[2005]31号),职业病危害工程申报由()负责。

A.国务院B.国家卫生部

C.国家安全生产监视治理总局D.国家职业病防治中心

37.《职业病报告方法》规定,职业病报告实行以地方为主逐级上报的方法,不管是隶属国务院各部门,还是地方的企、事业单位发生的职业病,一律由()统一汇总上报。

A.本级人民政府B.上一级人民政府

C.所在地区的卫生监视机构D.所在地区的医疗卫生气构

38.《职业病报告方法》规定,凡有尘、毒危害的企事业单位,必需在()向所在地的卫生监视机构报告当年度生产环境有害物质浓度测定和工人安康体检状况。

A.发觉时B.年底C.年底以前D.医院确定时

39.《职业病报告方法》规定,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讨论所应于每年()和每季度后30日内分别将本方法中规定的年报和季报汇总分析,上报卫生部。

A.1月度B.2月底C.3月底D.6月底

40.《职业病报告方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监视机构应于每季度后的()日内,将本地区上季度的《职业病季报表》报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讨论所;次年2月底前,将本地区上一年度的《尘肺病年报表》、《生产环境有害物质浓度测定年报表》和《有害作业工人安康检查年报表》报该所。上述报表应同时抄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劳动厅(局)和总工会。

A.10B.20C.30D.45

41.《职业病报告方法》规定,急性职业病由最初接诊的任何医疗卫生气构在()日内向患者单位所在地的卫生监视机构发出《职业病报告卡》。

A.8B.12C.16D.24

42.《职业病报告方法》规定,尘肺病患者死亡后,由死者所在单位填写《尘肺病报告卡》,在()日内报所在地的卫生监视机构。

A.7B.15C.20D.30

二、多项选择题

1.与生产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包括(

)。

A.粉尘

B.病毒

C.劳动制度

D.辐射

E.振动

2.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不包括(

)。

A.劳动组织不合理

B.劳动制度不合理

C.车间位置不合理

D.照明不良

E.真菌感染

3.与作业环境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包括(

)。

A.厂房狭小

B.不良气象条件

C.劳动制度不合理

D.车间位置不合理

E.传染性因素

4.生产过程中的职业性危害因素,按其性质分为(

)。

A.化学因素B.地理因素

C.物理因素D.环境因素

E.生物因素

5.常见的职业中毒有(

)。

A.铜中毒

B.铅中毒

C.铝中毒

D.汞中毒

E.苯中毒

6.特别气象条件引起的职业病列入国家职业病名目的有(

)。

A.中暑

B.风湿病

C.减压病

D.高原病

E.关节炎

7.职业致癌物分为(

)。

A.标准致癌物

B.一般致癌物

C.确认致癌物

D.可疑致癌物

E.潜在致癌物

8.属于确认致癌物的是(

)。

A.铜

B.锌

C.石棉

D.氯乙烯

E.芳香胺

9.不属于可疑致癌物的是(

)。

A.镉

B.铁

C.亚硝胺

D.砷

E.铬

10.属于潜在致癌物的是(

)。

A.钴

B.芥子气

C.锌

D.炼焦油

E.铅

11.我国已将(

)列为法定职业病。

A.炭疽B.森林脑炎

C.哮喘D.传染性皮肤病

E.布氏杆菌病

12.我国已将(

)等职业致癌物所致的癌症,列入职业病名单。

A.石棉

B.铜

C.苯

D.砷

E.氯乙烯

13.职业病的发病过程主要取决于()。

A.有害因素的性质B.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量

C.生产过程D.生产环境

E.人体安康状况

14.职业卫生调查可分为()三大类。

A.职业卫生根本状况调查B.专题调查

C.事故调查D.定期调查

E.不定期调查

15.《建立工程职业病危害分类治理方法》依据建立工程职业病危害程度分为()职业病危害工程。

A.职业性

B.生产性

C.一般性

D.一般性

E.严峻

16.职业安康监护的内容包括(

)。

A.职业卫生训练与培训B.职业安康检查

C.建立职业安康监护档案D.从业人员安康监护信息治理

E.职业安康爱护

17.职业安康检查分为(

)安康检查形式。

A.上岗前B.离岗时

C.接触危害因素从业人员的定期D.不定期

E.例行

18.职业病危害工程申报内容包括()。

A.用人单位的根本状况

B.存在毒物作业工程的提交职业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C.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浓度或强度

D.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

E.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

19.《职业病危害工程申报表》由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制作,表内要求用人单位供应()资料。

A.根本状况表B.用人单位根本状况

C.职业病危害因素汇总表D.主要产品的名称和产量

E.主要原、辅料及中间品的名称和消耗量(产量)

20.《职业病防治法》第六十七条、第七十五条规定了违反职业病报告规定的罚则,有()。

A.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气构未根据规定报告职业病、疑似职业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赐予警告,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B.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气构弄虚作假的,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C.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依法赐予降级或者撤职的处分

D.卫生行政部门不根据规定报告职业病和职业病危害事故的,由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判,赐予警告

E.卫生行政部门虚报、瞒报的,对单位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赐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行政处分

21.《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规定了职业病报告的职责,即()。

A.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气构发觉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准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B.确诊为职业病的,用人单位应当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

C.卫生行政部门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依法做出处理

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职业病统计报告的管理工作,并根据规定上报

E.确诊为职业病的,用人单位应向上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B

4.D

5.D

6.C

7.B

8.D

9.A

10.C

11.A

12.D

13.B

14.C

15.D

16.D

17.C

18.B

19.D

20.A

21.B

22.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