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马华侨农场危房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_第1页
耿马华侨农场危房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_第2页
耿马华侨农场危房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_第3页
耿马华侨农场危房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_第4页
耿马华侨农场危房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耿马华侨农场危房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第一章总 论第一节 工程简况1.1工程名称耿马华侨农场危房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1.2建设单位耿马华侨管理区1.3工程主管单位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改革与发展局1.4编制单位昆明兰德设计有限公司第二节方案编制的依据2.1编制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3)、《国务院关于推进华侨农场改革和发展的意见》 <国发〔2007〕6号);<4)、《耿马华侨农场归难侨危房改造工程总体规划》;<5)、《耿马华侨农场归难侨危房改造工程总体实施方案》;<6)、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7)、《云南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8)、《云南省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1/47<9)、《云南省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额》;<10)、国家计委《投资工程可行性研究指南》;<11)、国家计委《建设工程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12)、委托方与编写方签订的本工程实施方案技术咨询合同;<13)、委托方提供的有关资料。2.2采用的主要标准和规范<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5)、其他规划、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专业规范及相关技术规定。2.3研究的范围建设工程的背景和必要性、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场址选择、建筑方案、节水节能措施、环境保护影响评价、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工程实施管理、工程实施进度、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效益分析、研究结论与建议等。b5E2RGbCAP第三节 编制的原则和要求3.1.编制原则本实施方案以《耿马华侨农场归难侨危房改造工程总体规划》、《耿马华侨农场归难侨危房改造工程总体实施方案》为主线,符合国家资源“四节一环”<节约建设土地、节水、节能、节材、环保)要求,结合华侨农场土地使用实际,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功能实用,建设规模适度的原则编制。p1EanqFDPw2/473.2编制要求分析与工程有关的市场、资源、工程技术、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论证和评价,从而判断工程在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DXDiTa9E3d第四节 工程建设的内容和规模4.1、工程拟建地点耿马华侨农场管理区4.2工程建设的内容和规模道路工程计划完成混凝土路面 4127平方M,人行道块料铺设 2567平方M;完成供排水工程;完成供配电工程;完成土方 8512立方M,挡墙3247立方M;完成绿化、围墙、休闲区场地铺设、配电房、公厕、物管、值班室、大门等配套设施建设。 RTCrpUDGiT4.3经济技术指标总用地面积:37789.92平方M;户型占地面积:210平方M<单幢);拟新建建筑面积:11131.81平方M;拟新建公共厕所建筑面积: 150.57平方M;拟新建配电房建筑面积: 136.60平方M;拟新建物业管理用房建筑面积: 244.20平方M;拟新建值班室建筑面积: 57.14平方M;建筑密度:16.58%;容积率:0.295;绿化率:37.3%;4.4工程主要建设条件<1)、本工程拟建场址符合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城市总体规划要求。3/47<2)、工程建设用地已经落实,相关手续依据办理完成,已取得土地证。<3)、工程区域内的市政基础设施 <供水、供电、通信、道路)条件已经具备。<4)、工程已经办理《工程环境影响登记表》。第二章 工程建设的背景和发展规划第一节 工程建设的背景1.1耿马县情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北纬 23°21′—24°01′,东经98°48′—99°52′间。东与临翔区、双江县接壤,南与沧源县毗邻,北与镇康、永德县隔南汀河相望,西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 47.35公里。县城耿马镇居县境中部,东北距云南省会昆明最大横距 112公里,南北最大纵距 76公里,总面积 3720.33平方公里。山地面积约占 92.4%,坝区约占7.6%。境内峰峦重叠,山川纵横,连绵起伏的耿马大山自北向南横亘中部,把耿马截为两个不同的自然地理区,把孟定、勐简、河外、福荣分隔于耿马的北面。整个耿马地势自东向西呈梯级递降,一般海拔在 1500M左右,最高 3230M,最低孟定坝南定河出境口海拔 450M,地理构造以断裂为主,形成了孟定、勐简凹陷带坝区,福荣、河外、耿马大山皱褶带山区。耿马地处热带、亚热带,北回归线横穿境内,主要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和西南季风影响,气候湿热,降雨丰沛,阳光充足,干湿分明,立体气候明显,农作物终年生长,树木四季常青,为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年均气温 19℃,年均降雨量 1045.7毫M,无霜期 317天。5PCzVD7HxA耿马县是以傣族、佤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县,共有 34种民族,是云南省2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 25个边境县之一。辖 11个乡、镇,一个华侨农场,82个村民委员会和三个社区, 934个村民小组,43434户农,驻有孟定、4/47勐撒2个国营农场,一个武警农场。jLBHrnAILg1.2历史沿革1958年3月,响应党中央“屯垦戍边”的号召,根据上级的批示和安排部署,一批转业和退伍军人创办了耿马农场,隶属于临沧地区农垦分局领导和管理,并将已建云丰、咖啡两场合并为一场。后分别从双江农场和孟定农场调入一批老工人和湖南支边人员,农场不断壮大。 1970年改建为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二师独立一营,1974年恢复农场建制。1978年,接待和安置被越南当局驱赶回国的归难侨1892人,更名为耿马华侨农场,隶属于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室领导和管理。1988年5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华侨农<林)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发[1985]26号)和《省政府批转省侨办“关于我省华侨农<林)场领导体制改革的意见”的通知》<云政发[1988]8号),耿马华侨农场的领导和管理体制划归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华侨农场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6号)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省华侨农<林)场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08〕13号)文件的要求,耿马县紧紧围绕“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的总体目标,及时编制了耿马华侨农场改革方案,并积极组织实施,在体制改革、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危房改造、社会保障、土地确权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2009年3月18日挂牌成立华侨管理区。xHAQX74J0X1.3地理及人口情况耿马华侨管理区位于耿马县东北方向,地处东经99°25′38″,北纬23°32′49″,距耿马县人民政府所在地7公里,东西最大跨径4公里,南北最大跨径10公里,地势北高南低,丘陵地形,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降雨量5/471316毫M,6月份至 10月份为雨季,11月份至翌年 5月份为旱季,海拔1067.4M至1195.2M。全区辖14个生产队,国土总面积 14.29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 1.43 万亩。全区总人口 3551人,1433户,其中归侨 1988人,981户,分别来自越南、老挝、柬埔寨、印度、印尼等国家。现有劳力 1421人,离退休人员550人,机关管理人员 27人。土壤肥沃,热量充足。 LDAYtRyKfE1.4经济发展简况耿马华侨管理区地势全部为南北走向四道梁三道沟七面坡的丘陵地。全区现有总人口 3551人,其中归难侨、侨眷 1811人,占总人口的 56%。建场初期,农场以水稻、玉M等粮食作物和花生等油料作物种植为主,生产力水平低下、职工生活十分困难。1984年,在国务院侨办、云南省侨办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农场创建了日处理甘蔗 500吨的机制白糖厂 <耿马华侨糖厂),随着不断的技改扩建,现日处理甘蔗能力已达到 2300吨。为贯彻落实中发[1985]26号文件精神,促进经济发展和职工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农场实行了“土地分配到人、借支生活费用、定产上交、超产奖励”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场14000亩耕地全部种植甘蔗,甘蔗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糖厂也获得了较好的效益,职工群众的生产不断发展、生活质量不断提高。2003年,全市实施蔗糖产业整合,将农场下属的侨属企业——华侨糖厂从农场分离出去,农场从此失去了唯一的“龙头企业”和工业支撑,农场成为了纯粹的农业企业。2008年完成生产总值2244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977万元,占总产值的88%。群众劳均纯收入2484元,人均纯收入1171元。Zzz6ZB2Ltk1.5生产经营情况及职工收入情况2003年糖厂分离后,农场成为纯农业企业,收入仅靠收取少量的土地承包费,2006年财务亏损250万元,2007年亏损300万元,受资金的制约,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十分缓慢,各项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dvzfvkwMI16/47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大部分场员收入渠道仅仅局限于种蔗收入,仅有少量场员通过开发养殖、其他种植等产业增加收入,场员缴费困难的问题十分突出。目前,全场生活在全县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共有 1667人,占全场总人口的46.94%。由于贫困面大,场员大都无力自主进行危房改造。 rqyn14ZNXI1.6地形、地貌及土壤特征分析耿马华侨管理区位于耿马盆地北部三尖山脚下,区域内有山地,丘陵,也有河流,但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因此可划分为两个地貌单元,即山地地貌和丘陵地貌。EmxvxOtOco区域内,西部地区地层岩性为中等坚硬岩石,大部基岩裸露,表层强风化,加之森林覆盖较好,地下水位较低,地形坡度较缓,因此,滑坡坍塌等物理地质现象不发育,只发育数十条壮年期冲沟,冲沟两岸地形坡 50~60°,呈“V”字形断面,少数沟中有水,水质清澈,洪积物较少,水土流失不严重,对工程影响不大;东部为丘陵地貌,地形坡度平缓,但基底地层岩性为上第三系中新统粘土岩,半成岩状,强度与土相当,浸水软化,高压缩性,即使地形平缓,也容易产生滑动,因此,东区滑坡较多,规模较小,滑体厚度一般在5~8m,最大10m,特别有临空面或增加荷载的情况下,最容易产生滑动,对工程影响极大。 SixE2yXPq5场区地层岩性由两种组成,表层为第四系坡积 <Qdl)含砾砂粘土,砾砂含量约占20%,成分以石英为主,粒径1~5mm,呈次棱角状,强度中等坚硬,均匀分布在粘土中,厚度2~3m,渗透指标在弱透水范围,与下覆地层呈不整合接触;第二层为上第三系中新统<N1)粉砂质泥岩,半成岩状,中厚层~厚层状构造,粉砂含量约占20~25%,成分以石英为主,产状为340°∠12°,厚度>150m,渗透指标在弱透水范围,局部为中等透水。 6ewMyirQFL成土母质是砂岩,土壤大多为酸性赤红壤和红壤, PH值5.37—5.82,有7/47机质含量 3.96%,有效氮 67.99—97.02mg/kg,速效磷 2.04mg/kg,速效钾188.52——249.37mg/kg,土壤肥力为中下,土壤偏酸。 kavU42VRUs1.7水文条件耿马华侨管理区属于澜沧江流域小黑江水系忙片河的上游,引区发源于流域西北部海拔 1770m的高山,引区取水口位置:东经: 99°26′32″,北纬:23°37′15″。本区发源于瓜龙山,海拔 1305m。y6v3ALoS89降水主要集中于汛期, 5~11月约占年降水量的 80%,降水量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属典型的山中地区亚热带气候类型,其气候特点是干湿季节分明。M2ub6vSTnP1.8交通运输条件工程区与羊耿二级公路相连,从羊耿线至管理区有二条公路相连,一条为3公里二级油路,一条为 1.87公里弹石路面。管理区至全场 14个农业生产队均通公里。0YujCf mUCw第二节 工程发展规划2.1指导思想华侨管理区归难侨危房改造工程配套设施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改善华侨管理区场员群众基本居住条件为目的,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整村推进”相结合,以国家补助为主,充分做好新建点“三通一平”工程,同时充分整合县内资源、资金,逐年解决生产队道路、排污等配套设施建设,为管理区住户提供方便、安全、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环境,改善住户居住环境质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提升管理区整体形象,打造管理区品牌。 eUts8ZQVRd2.2建设原则在组织实施归难侨危房改造工程配套设施建设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1、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施归难侨危房改造工程配套设施建设,8/47是党和国家对广大归难侨实施的一项惠民工程。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必须按照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的要求,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每一位场员群众都知晓,让政策惠及大众,把决策程序公开,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踏实做好此项惠民工程。sQsAEJkW5T2、坚持统筹安排原则。与全县统一实施的“整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整治、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根据管理区实际,本次配套设施建设重点集中于全县三大特色民居之一华侨新村,生产队配套设施建设通过整合工程资金,逐年分批解决。GMsIasNXkA3、坚持科学规划原则。工程组织实施要严格遵循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追求整体效果,严禁私拉乱接。4、质量优先的原则。工程实施过程中,要按照耿马当地抗震设防标准,充分考虑管理区土壤、地质状况,严格遵循工程质量建设规范,实施质量跟踪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TIrRGchYzg5、合法有序原则。建设工程所征用土地、赔偿,按基本建设工程程序履行相关报批手续。第三章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第一节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耿马华侨管理区是国家接纳安置归难侨的重要基地之一。建场初期,农场以水稻、玉 M等粮食作物和花生等油料作物种植为主, 1984年,在国务院侨办、云南省侨办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农场创建了日处理甘蔗500吨的机制白糖厂<耿马华侨糖厂),随着不断的技改扩建,现日处理甘蔗能力已达到 2300吨。2003年,全市实施蔗糖产业整合,将华侨糖厂从农场分离出去,农场从原来的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经济实体变为以出9/47售甘蔗原料为唯一收入的纯农业企业,缺乏工业支撑,缺乏经营活力。同时,由于产业结构单一,种植甘蔗效益低,加之农场承担着社会治安、城建、水利设施维护管理、道路维护、劳动社会保障、民政、土地管理、妇女、侨务、武装、民兵、计划生育等大量社会职能,加重了农场的工作负担和场员经济负担,造成经济发展滞后,广大场员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落后,严重影响了生产生活质量。 2009年3月,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华侨农场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6号)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省华侨农 <林)场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08〕13号)的要求,农场完成体制改革,挂牌成立了管理区。7EqZcWLZNX目前,管理区群众居住的房屋大多是建于七十年代中期归侨回国后的土木结构、砖混结构及少量混合结构房屋,由于受“ 11.6”大地震的影响,加之年久失修,现在大多出现基础下沉、墙体开裂、屋顶漏雨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广大场员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全国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形势下,在我管理区已基本完成归难侨危房改造任务的形势下,将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纳入规划,切实改善人居环境,是落实党公开、公平、公正的执政理念的迫切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推进华侨管理区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提升华侨管理区形象、品位和档次的重要载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lzq7IGf02E同时,由于危房改造区现状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影响管理区居住环境和群众出行。一是道路建设滞后。许多道路仍为 1978年接侨时修建的土路、沙石路,晴天灰,雨天涝,给场员群众出行带来极大不便,也与完成改造后的住房形成强烈反差。工程建成后,将形成住区良好的交通组织系统,为居民出行提供方便和安全的交通条件;二是缺乏必要的污水排放系统。生活污水沿路排放,严重影响住区环境卫生。三是华侨新村的“三通一平”前期工程急待处10/47理。在管理区的危改改造规划中,华侨新村作为主要新建点,受到了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将其纳入全县特色民居建设示范点 <傣族民居芒抗村、佤族民居芒国村、东南亚建筑风格华侨新村)。目前,华侨新村已完成土地规划、施工设计及技术保障措施等前期工作。根据规划,新村占地面积 50余亩,将集中兴建 60至100户小康型实用经济住宅,每户建筑面积 150至180平方M。zvpgeqJ1hk综上所述,该工程的实施,将为管理区住户提供方便、安全、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环境,对改善住户居住环境质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提升管理区整体形象,打造管理区品牌具有重要意义。本工程的建设是必要的。 NrpoJac3v1第二节 工程建设的可行性1、领导重视危房改造工程配套设施建设滞后,一直是制约管理区危房改造建设成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县委、县人民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将问题纳入议事日程,统一认识、强化领导、健全机构、明确责任。县人民政府将华侨管理区纳入全县新农村建设盘子,每年安排1至2个生产队完成整村推进建设,预计5年左右完成全管理区生产队配套的道路、排污、公厕、文化娱乐室、休闲广场、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将管理区主要危改新建点华侨新村纳入全县新农村建设民俗民居亮点工程,与耿马镇芒国村佤民居、贺派乡芒抗村傣民居一道,力图打造一个具有东南东南亚风情的侨民居工程。 1nowfTG4KI2、非归难侨场员热情高实施归难侨危房改造工程配套设施建设是场员群众多年的夙愿。管理区根据《关于编制上报归难侨危房改造配套设施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于 2009年8月中旬组织工作组下队进行了宣传发动,广大归难侨场员群众积极响应,热情高涨,愿意以投工投劳形式参与配套设施建设。 fjnFLDa5Zo11/473、区位、资源优势耿马华侨管理区位于耿马坝子中央,工程建设和材料采运十分便利,现有个生产队均已通电、通水、通公路,能满足施工要求。河沙、浆砌石、砖均可在坝区内采运,运输距离1-10公里。其它材料可以在耿马县城采运,运输距离7公里。区位、资源优势明显。tfnNhnE6e5综上所述,该工程的实施领导重视、群众积极性高、区位、资源优势明显,因此,工程的建设是可行和十分必要的。HbmVN777sL第四章 场址现状与场址条件第一节 工程场址现状1.1地点与地理位置耿马华侨管理区1.2 场址现状场地地势基本平坦,地面高差不大,场地不良物理地质现象不发育,无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现象,场地周边无噪声废气污染,适宜建筑。 V7l4jRB8Hs1.3 地块周边关系本建设工程场址属耿马坝子中心地带,交通方便,地势平坦。1.4 场址占地面积耿马华侨农场危房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占地面积 37789.92平方M。第二节 场址条件2.1环境自然条件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北纬 23°21′—24°01′,东经98°48′—99°52′间。东倚临翔区、双江县,南邻沧源县,北接镇康县、永12/47德、云县,西界缅甸。东西长 112公里,南北宽 76公里,周长 410.4公里,国土面积 3837平方公里,国境线长 47.35公里。境内峰峦重叠,山川纵横,连绵起伏的耿马大山自北向南横亘中部,把耿马截为两个不同的自然地理区,把孟定、勐简、河外、福荣分隔于耿马的北面。整个耿马地势自东向西呈梯级递降,一般海拔在 1500M左右,最高 3230M,最低孟定坝南定河出境口海拔450M,地理构造以断裂为主,形成了孟定、勐简凹陷带坝区,福荣、河外、耿马大山皱褶带山区。耿马地处热带、亚热带,北回归线横穿境内,主要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和西南季风影响,气候湿热,降雨丰沛,阳光充足,干湿分明,立体气候明显,农作物终年生长,树木四季常青,为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9℃,年均降雨量 1045.7毫M,无霜期317天。83lcPA59W92.2水文地质条件勘察期间仅部分钻孔见地下水,初见水位在 15M~18M之间,水量甚小,地下水为孔隙型潜水。根据环境水文地质分析,地下水对砼及构件无腐蚀性,对外露钢结构有弱腐蚀性。 mZkklkzaaP2.3场地类别根据临近场地所做工程工程的波速测试成果,结合场地地基土性状,场地0.00~20.00M范围内各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值为 210~230<m/s),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场区覆盖层厚度 3M<dov<50M,故本土类型为中软土,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场地,基本风压 0.3kn/平方M,地面粗糙度为 B类。AVktR43bpw2.4地震效应根据《建筑设计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2008版之“我国主要城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规定: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抗震设防烈度为 8度,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30g。ORjBnOwcEd13/47第五章 建设规模及设计方案第一节 建设规模一、道路工程1、混凝土路面4127平方M;2、人行道铺设2567平方M;3、安砌混凝土侧<平、缘)石2862平方M;二、供排水工程1、镀锌钢管铺设 2363M;2、铸铁管胶圈接口铺设 <DN100)470M;3、铸铁管胶圈接口铺设 <DN50)1950M;4、室外消防栓安装 5个,法兰阀门安装 70个;5、塑料管粘接铺设 820M;6、污水检查井、水表井、阀门井若干。三、供配电工程1、接线工作井70个,电缆井5个;2、电缆保护管铺设 1861M,管内穿线1861M;四、土方及挡墙工程1、挖土方2345立方M;2、外运土方6176立方M;3、砌毛石挡墙3247立方M;五、附属设施1、完成绿化工程,其中规划绿地 1680平方M,植树2664株,植草皮1680平方M;2、围墙2431M;14/473、附属用房建设 600平方M。第二节 规划方案2.1规划原则①、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②、安全、经济、适用、美观的原则;③、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科学合理的设计物流线和人流线;④、环保原则,实施方案需考虑对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 <扬尘、废渣、噪声等);⑤、贯彻节能、节水原则。2.2规划概述2.2.1建设地点工程实施地点位于耿马坝子中心地带,交通便利,车辆、人流可以直接到达。2.2.2总平面布置根据耿马华侨农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本工程在总规划设计上充分考虑华侨居民的生活环境空间,人性化生活环境内外空间的创造注重绿色生态环境技术的运用。根据基地及周边的相关条件,采用节约用地的集中式布局方式,紧凑整体的布局方式在用地有限的情况下,尽量留出绿化空间为基地和周边营造一个环境优美的生活场所,在基地东北面设置两个主要入口,在东南面设置一个次要入口,合理有序的组织了各部分的人车流入口,构成一个交通便利、开敞明亮、环境宜人、布局紧凑整体的生活空间。 2MiJTy0dTT2.2.3交通组织在总平面布置上首先做到基地内部的道路将进入不同功能区的车流便捷无15/47交叉的通达到各个功能区出入口,同时也满足消防的要求。建设场地为东高西低的坡地。地坪标高根据地形坡度设计;参照地形坡向,排水方向设计为自基地东侧向西侧排出。 gIiSpiue7A小区共三个出入口,其中两个为车行道,一个为立体式台阶入口。主干道为7.5M车行道,两侧为1.5人行道;次干道为5M车行道,单侧1.5M人行道。道路根据地形坡向设计合理,满足要求。uEh0U1Yfmh第三节 建筑设计方案3.1 设计依据<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4)、《西南地区通用民用建筑图集》;3.2 设计原则<1)、建筑布局合理、节约用地。<2)、满足基本功能要求、并适当考虑未来发展。<3)、功能分区明确,科学地组织人流和物流;<4)、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建筑物的朝向、间距、自然通风、采光和院内绿化应达到相关标准,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IAg9qLsgBX<5)、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在不影响使用功能和满足安全卫生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集中布置。3.3建筑设计充分考虑耿马县当地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条件,使建筑体量、造型与耿马县城市环境相协调,追求建筑与环境的有机结合。平面功能设计中充分考16/47虑华侨民居建筑特点,利用自然通风提高室内空气流速,增加舒适度。内部各功能用房布局充分考虑人性化的布置方式,使空间更具亲和性,提高建筑面积的使用率,主要房间均保证足够的日照、避免视线干扰,同时有利于生产生活需要。WwghWvVhPE3.4无障碍设计无障碍设计内容和范围:针对本工程的具体情况,主要对以下设施及建筑物内进行无障碍设计:1、公共道路的人行道无障碍设计;2、公共绿地及小广场的无障碍设计;3、基地的入口、通道的无障碍设计;4、基地建筑其它无障碍设计,如残疾人卫生间等的设置。第四节 结构设计 asfpsfpi4k4.1设计依据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2008年修订本>;6、《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3-2001)。4.2设计中采用荷载标准居室、卫生间: 2.0KN/M2;走廊、门厅、阳台、: 2.5KN/M2;上人屋17/47面:2.0KN/M2;不上人屋面:0.5KN/M2。4.3地震相关参数、场地地震评价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附录A,耿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特征周期0.40S,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0.16(多遇地震>。本工程为多层建筑,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修订本>3.1.3条第2款规定应按9度设防进行抗震措施加强以确保工程满足抗震设计要求,在验收阶段,要组织对工程的抗震性进行验收,达不到抗震设计要求的,不得交付使用。ooeyYZTjj14.4安全等级及地基基础设计等级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2002第3.2.1 条,本工程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4-2007第3.0.1条,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BkeGuInkxI4.5 结构形式4.5.1基础拟建场地位于耿马坝子中心地带,属于平坦的建设场地,地基土层主要为硬塑~坚硬状态的粘性土、稍密 ~中密状态砂、圆砾及坚硬状态角质粉质粘土层。PgdO0sRlMo根据钻探揭露,按地层成因、结构、物理力学性质特征,将勘探深度内的地基土<岩)层划分成以下几个主层:表层为人工杂填土层,其下为第四系全新统的冲洪积粉质粘土层,中部为厚度较大的第四系残积角砾质粉质粘土层。3cdXwckm15现对各土层利用条件评价如下:18/47<1)、①层杂填土,该层力学强度差异大,基础施工时应全部清除。<2)、②层、③层粉质粘土,广泛分布整个场地,可塑 ~坚硬状态,中等压缩性。<3)、③1层砾砂,多呈透镜体状态分布于③层粉质粘土中、上部,厚度变化较大,稍密~中密状态,强度一般。h8c52WOngM<4)、圆砾,该层埋深、厚度变化较大,稍密 ~中密状态,强度好,该层内补均匀夹卵石、砂砾薄层及块石,均匀性差,不宜作为高层建筑的基础持力层。v4bdyGious<5)、④层角砾质粉质粘土层,属花岗岩残积土,中等压缩性,强度高,可作为拟建高层建筑的基础持力层。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场地相关地址勘察资料,基础型式确定如下:采用墙下条形基础。4.5.2上部结构采用砖混结构,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4.6主要材料指标1、基础采用M7.5砂浆砌筑MU40平毛石、柱C30、梁、板C25。2、钢筋:基础、梁、柱均用热轧钢筋 HRB400,楼、屋面板筋均用热轧钢筋HPB235。3、填充墙:卫生间局部墙为 120厚MU10实心粘土砖,其余墙体为 240厚MU5.0空心粘土砖。第五节 给排水设计5.1设计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19/47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7)、建筑专业提供的建筑平面图。8)、工程场地周围城市市政管道基础资料;5.2设计内容一、设计范围1、本工程红线范围内室内、外给水排水及消防系统设计;二、室外给水排水工程设计1、水源1)本工程水源为城市自来水。从市政给水管网接两根 DN100给水管,供校区生活、消防用水。市政供水压力,白天约为 10.0MPa。J0bm4qMpJ92、用水量1)生活冷水用水量:3最大小时用水量3最高日用水量M/天M/H生活用水量259未预见水量102)、消防用水量设计流量 火灾时间 备注(L/S> <h)室外消火栓系统 20 2室内消火栓系统 15 2

由市政管网供给由室外消防水池供给3、给水管道系统20/471)室外采用生活用水与消防用水合用管道系统;2>市政管线开口处设水表井;3>消防为二路供水,给水引入管至红线内经引入管水表后与建筑室外生活消防合用环状给水管相连,且表后设“倒流防止器”。 XVauA9grYP4、管材1)采用PP-R塑料给水管,热熔接;5、室外消防给水工程设计1)室外消防水源采用城市自来水;2)室外消防用水量为 20L/S3>室外采用生活用水与消防用水合用管道系统。共设有 2套室外地上式消火栓,其间距不超过 120M,距道路边不大于 2.0M,距建筑外墙不小于5.0M。bR9C6TJscw4)室外消防采用低压制给水系统,由城市自来水直接供水。火灾时由城市消防车从现场室外消火栓取水经加压进行灭火。 pN9LBDdtrd5>建筑内设置消火栓灭火系统;6、室外污水工程1)基地附近有城市污水管线,允许本工程污水处理达标后排入;2)工程采用生活污水和雨水分流制排水的管道系统;3)生活污水排放量:按最高日生活用水量的 85%计,约21.25M3/d;<不含浇洒水量)4)本工程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三、建筑物内给水排水设计1、生活给水系统21/4731)用水量:本建筑内最高日生活用水量约为 25M/d;2)为多层公共建筑,生活用水由城市自来水直接供给;2、生活污水系统1)室内采用粪便污水与洗浴废水合流排水管道系统;2)排水管采用UPVC塑料排水管,冷胶溶接。3、屋面雨水排水系统1)屋面雨水采用重力式雨水排水系统。屋面雨水由雨水斗收集,经雨水管道排至室外建筑散水;室内雨水管采用 UPVC塑料排水管,冷胶溶接。4、室内消防工程设计各建筑单体内均按规范配置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移动式灭火装置1)变配电用房内按严重危险级设推车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2)其余在消火栓设置处均按危险级设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式灭火器。第六节 电气设计6.1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2008);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J50057–94<2000年版;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6)、《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22/477)、建筑条件图和甲方的委托书。6.2供配电设计一、设计范围1、强电部分:380/220V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及接地系统、弱电部分:电话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综合布线系统。 DJ8T7nHuGT二、配电系统1、供电电源:整个小区设置一个配电室,由附近变压器架空引 10kV电源至小区配电室,配电室分别引到电缆 T接箱;由电缆T接箱再引至各单体;配电室由当地供电部门设计安装。 QF81D7bvUA2、电缆均采用穿电线管埋地敷设,埋深为大于 450MM;3、电缆端子箱和配电设备应到专业厂家定做;4、综合布线弱电线路均做好单体室内预埋,室外由有关部门设计安装;三、照明系统1、照度标准<1)卧室-300lx<2)走道、卫生间、门厅-75lx<3)其他公共场所 150LX2、灯具:卧室、客厅采用节能日关灯,管理用房等房间灯具以电子整流式荧光灯为主,走道、门厅采用节能灯;荧光灯配高效节能电感镇流器 cos>0.9;4B7a9QFw9h3、防雷接地本建筑按三类防雷建筑设计。1)、防直击雷:屋面设避雷带作接闪器,利用柱内主筋作引下线,基础内23/47钢筋作接地装置。2)、防雷电波侵入: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3)、采用TN-S接地形式,所有接地均利用基础钢筋做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要求小于 1欧,配电室内设总等电位联结箱。 ix6iFA8xoX4、有线电视系统有线电视信号由附近有线电视网引来,采用分配 ---- 分支方式。主要由放大器、分配器、分支器等组成。电视插座在会议室、远程会诊中心、候诊区等地方设置。电视插座底边距地0.3M安装。电视设备箱距地 1.6M安装。wt6qbkCyDE线路敷设:走道沿桥架敷设,房间穿 PVC沿顶板、地板或墙壁敷设。5、电话系统电话进户线由电信市政网引来。在值班室、办公室等地方设计设置电话插座。电话插座底边距地0.3M安装,电话分线盒底边距地 1.6M安装。Kp5zH46zRk线路敷设:走道沿桥架敷设,房间穿钢管沿顶板、地板或墙壁敷设。6)供电电源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装置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并当发生火灾切断生产、生活用电时,仍能保证消防用电。系统接地消防系统接地利用门诊综合楼综合接地装置作为其接地极。12、综合布线在客厅、书房、卧室、管理用房等设置综合布线点,水平方向和竖向均采24/47用弱电桥架敷设。第七节 通风设计方案7.1设计依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动力分册 <2003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17.2设计范围①、局部空调系统;②、通风系统;③、防排风系统;7.3设计概述本工程均采用自然通风系统即可。如实施工程中调整建筑方案,要根据规范进行设计安装。第六章 节能措施第一节 节能的必要性2007年6月3日,国务院印发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了 2018年中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10%的约束性指标。2007年6月26日,建设部提出的“关于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25/47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的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了建设行业的建筑节能工作。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Yl4HdOAA61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较快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ch4PJx4BlI根据中央建设节约型社会以及“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的目标和要求,云南省政府指定了《云南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根据方案,到2018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按照2005年价格比计算)比2005年降低17%,由1.73吨标准煤下降到1.44吨标准煤,平均年节能率3.7%。qd3YfhxCzo搞好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本保证,节约资源是贯彻中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趋势,工程的节能措施是落实中央以及云南省“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的目标的有利保障,因此建筑节能问题已经十分迫切。E836L11DO5第二节 设计依据①、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建设部令143号);②、《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2005年7月1日实施);③、《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CJ134—2001);④、“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节水设备 <产品)目录”;“民用建筑节水措施”。26/47第三节 建筑节能<1)、总平面规划考虑建筑的朝向、风向、窗墙比和建筑体形系数等关系,要求自然通风良好,日照充足;加强室内通风、蓄热和隔热、配备必要的遮光和防眩光措施;降低对资源的不必要消耗。 S42ehLvE3M<2)、对建筑外立面和材料进行节能设计。采用新材料、新墙体、新技术,提高建筑热环境综合指标。第四节 节电措施本工程电能主要为居民用电,拟采用以下节电措施:<1)、高压尽量深入负荷中心,减少低压大截面电缆电能损耗。<2)、配电室设置无功补偿柜,可以降低无功电流及其线路上的损耗。<3)、利用变频装置控制水泵,可以消弱电压的不平衡度对电机进行节电,还可以减少电机的启动电流、消减电力网带来的高次谐波、降低送电线路和电机线组铜损耗。 501nNvZFis<4)卧室、客厅选用高效节能日光灯,并配置电子镇流器;走道选用电子节能灯、门厅选用节能筒灯。<5)、尽可能使用清洁能源,充分考虑太阳能的利用,采用太阳能热水器制备生活热水,在因天气或气候原因热水器水温度达不到使用水温时,在利用其他辅助热源进行加热,以满足生活热水的要求。 jW1viftGw9第五节 节水措施本工程建设方案执行国家颁布的节能政策,从工程设计、设备选型的选择等方面力求满足工程节水、节能要求。<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城市供水条件》 <国务院号令)、建设部《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将节约用水工作纳入正常工27/47作的范畴,认真对待。 xS0DOYWHLP<2)、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及配水件 <夹气水嘴、夹气沐浴头等)。<3)、各用水部门均采用计量收费,加强节水的宣传教育,杜绝浪费的出现。<4)、绿化用水采用微喷滴灌方式浇洒,并设置单独用水计量装置。<5)、水池、水箱溢流水位均设报警装置,防止进水管阀门故障时,水池、水箱长时间溢流排水。<6)、给水系统采用竖向分区方式控制最不利处用水器具处的静水压不超过0.50MPa,入户管水压大于0.35MPa者设减压阀。不仅可节约用水而且增加使用舒适感。生活给水二次加压水泵采用恒压变量变频调速泵组。LOZMkIqI0w<7)、管理区应加强对水、电的计量管理工作,严格计量管理制度,杜绝“跑、冒、滴、漏”等现象;培养职工节水节能的好习惯。 ZKZUQsUJed第七章 环境保护影响评价第一节 工程场址环境现状分析工程位于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该区域空气中的总悬浮物、二氧化硫及氮氢化合物均可达《环境空气环境标准二级标准》的要求,噪声达到《城市区域噪声标准》二级标准。 dGY2mcoKtT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北纬 23°21′—24°01′,东经98°48′—99°52′间。国土面积 3837平方公里,国境线长 47.35公里。境内峰峦重叠,山川纵横,连绵起伏的耿马大山自北向南横亘中部,把耿马截为两个不同的自然地理区,把孟定、勐简、河外、福荣分隔于耿马的北面。整个耿马地势自东向西呈梯级递降,一般海拔在 1500M左右,最高 3230M,最低孟定坝南定河出境口海拔 450M,地理构造以断裂为主,形成了孟定、勐简凹陷带28/47坝区,福荣、河外、耿马大山皱褶带山区。耿马地处热带、亚热带,北回归线横穿境内,主要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和西南季风影响,气候湿热,降雨丰沛,阳光充足,干湿分明,立体气候明显,农作物终年生长,树木四季常青,为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年均气温 19℃,年均降雨量 1045.7毫M,无霜期317天。rCYbSWRLIA第二节 环境标准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污染环境的根源和危害,有计划的保护环境,预防环境质量的恶化,控制环境污染。FyXjoFlMWh环境保护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国务院〔1998〕253号);<3)《建设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国计字〔1986〕002号);<4)《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管理的几点意见》 <国环1993〕015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7)《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三类;<9)《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二类;<1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87-1996)一级;<11)《建筑施工场噪声标准》 <GB12523-90);29/47第三节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3.1 建设期间对环境的影响本工程施工时将产生粉尘、噪声及废气等各类污染物,建设期间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建设期间所产生的各项污染是整个工程的高污染期。TuWrUpPObX<1)、废气:在施工过程中,开挖土石方、钻孔等机械作业产生粉尘及NOx、CO等燃油烟气;施工期间,建筑材料的运输、堆放,部分混凝土在现场搅拌等过程均会产生粉尘和扬尘,这些污染物均为无组织排放,且因施工期短,故排放量不多。 7qWAq9jPqE施工运输车辆燃油将释放 NO2、CO等燃油烟气,但排放量不大。<2)、废水:施工前期,在进行房屋基础工程施工期间,存在地下渗水、降雨积水、施工作业用水等形成的基坑废水;在房屋建设中存在混凝土拌和及混凝土浇注养护产生的工程废水。上述施工废水悬浮物浓度较高,但量较小,需要沉淀池处理后才能排放。 llVIWTNQFk<3)、固体废物:施工中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弃土 (石>、废弃建筑材料和生活垃圾其中部分土石方可回填,多余士石方及废弃建筑材料设置临时堆放场,施工结束时及时进行清运。 yhUQsDgRT1另外,施工期间,将有民工在工地食宿所产生的生活垃圾。<4)、噪声:施工期间,由于使用挖掘机、推土机、电锯、电钻、吊车等施工机械以及施工材料运输车辆,将会产生一定的噪声污染。挖掘机、推土机噪声源强约为 90dB(A>;本工程施工使用的打桩机采用静压管桩方式,噪声源强度较低;电锯、电钻等施工机械的噪声源强度达到 95dB(A>以上:大型施工运输车辆的噪声源强度也超过 90dB(A>。施工噪声的特点是突发性和间歇性。MdUZYnKS8I30/47<5)、水土流失:建设所引起的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于土石方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弃渣的流失,以及工程施工挖损破坏、占压地表,改变地形地貌而引起的降水冲刷侵蚀,属典型的人为加速侵蚀,具有流失面积集中、流失形式多样、流失量大等特点,并主要集中在工程施工期间。09T7t6eTno3.2建设期间环保措施<1)、施工工艺:严格按照建筑管理部门施工环保管理规定进行文明施工。<2)、施工废水:为了减少施工废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方对施工前期基础开挖施工阶段产生的基坑废水采取加大水池容积的方式延长废水滞留时间,达到沉淀泥沙和悬浮物的作用,并只抽、排沉清后的表层水;对于混凝土加工、浇注和养护等施工废水,可以采取设置小水塘 (池>的方式沉淀泥沙悬浮物后再向周围排水沟道进行排放;并且在水质满足工程用水的条件下,处理后的废水尽量用于混凝土搅拌和场地洒水等工序,以减少污水排放量,并节约水资源。对生活废水通过沉淀池和移动旱厕收集处理。 e5TfZQIUB5通过上述措施可使施工废水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减弱,保持在可以接受的程度。<3)、施工粉尘:为减少施工期建筑扬尘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对施工场地需采取洒水抑尘措施,同时还应对被运输车辆污染的道路进行及时的清扫、冲洗。主体建筑物施工时立面用草席、安全网及防尘帷幕,进行全封闭施工,减少粉尘的传播和飞扬。 s1SovAcVQM<4)、施工噪声:施工期内应严格控制施工时间,合理调整高噪设备的使用时间或采取临时隔声屏障,使建筑施工期间施工场地产生的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90>规定,避免尽量降低噪声对周围住户或单31/47位的影响。GXRw1kFW5s<5)、固体废弃物: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过程中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对于建筑垃圾应按照建筑部令 139号《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加强管理,工程完工后,要及时收集,统一填埋。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运往指定的地点,与其他城市垃圾统一处置,因此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处置得当,不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UTREx49Xj9<6)、施工期水土流失:在基础开挖过程中,应做到开挖出来的土石方及时清理、运往弃渣场,不能及时清运的弃渣,在大风或降雨季节应使用土工布及时覆盖,避免产生水土流失。在施工期,需一定量的土方回填,施工方只能向持有土料和石料开采许可证的料场购买土料和石料。植草、种树等绿化工作应按主体工程施工进度分段同步进行,对不能同步进行的部分,应对裸露的地表或覆土地段用土工布覆盖,避免产生水土流失。 8PQN3NDYyP3.3运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1)、废气:废气主要为汽车尾气和异味 <主要自来车辆驶入、驶出时排放的少量尾气,其中含 CH、NO2、CO等少量污染物)。mLPVzx7ZNw<2)、固体废弃物:工程运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生活废弃物。<3)、废水:废水主要为生活废水。<4)、噪声:工程产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公共场所产生的生活的噪声、车辆停放过程中产生的交通噪声等产生的设备噪声。 AHP35hB02d3.4工程运营期间环境保护措施<1)、废气: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烃类物质 <HC)、一氧化碳<CO)等。由于环保局、车管所及交警大队已实行汽车尾气达标制,大多数车辆都可以实现尾气污染物的达标排放,故尾气中污染物浓度较低。 NDOcB141gT32/47<2)、生活固体废弃物应实施规范化管理,进行垃圾分类,根据国家建设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即将出台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方法及评价标准》和环境保护要求,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大件垃圾、可堆肥垃圾、可燃垃圾、有害垃圾及其它垃圾六大类,推动城市垃圾的分类、收集、清理。 1zOk7Ly2vA<3)、工程排放的污水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经过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才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fuNsDv23Kh<4)、噪声:噪声主要来源于公共场所的人声,噪声声强约为 60-75dB<A),声源呈现不连续性,昼夜差不大。主要通过墙体隔声、吸声,家具吸声,距离衰减等进行处理。 tqMB9ew4YX第四节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工程建设施工期间,由于是在管理区内进行施工,要坚持文明施工,特别注意做好安全环保工作,尽量减少施工过程给管理区带来的影响,进入营运期后,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固体废弃物和污水,固体废物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处理后运至固体废物处理中心进行处理。污水应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污染物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大。 HmMJFY05dE工程的建设和营运中,认真落实各项环保治理措施,加强管理,杜绝非正常排污,同时采纳本报告提出的措施、对策和建议,保证环境功能目标的实现。从环境角度考虑,本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 ViLRaIt6sk第八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第一节 劳动安全、卫生为保证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符合职业安全卫生的要求,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安全与健康,工程实施过程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标准的规定。设33/47计过程不仅考虑建筑设计的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同时结合卫生、防火防爆安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综合研究。从安全卫生角度出发,对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安全与卫生技术措施和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9eK0GsX7H1首先对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防火措施、安全疏散等设计严格执行设计规范要求。为了保证各项工作安全有序的完成,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naK8ccr8VI<1)、对有害废物产生、排放和堆放场所设置警示牌。<2)、对易燃、易爆、有毒的物品实行专人管理,按制度发放。<3)、管理人员要按规定配备必要的保护用品,做好安全卫生防护工作。<4)、经常检查和保持消防系统和器材的完好性,确保消防设施的启动可靠。<5)、食堂工作人员定期和不定期进行身体检查。<6)、建立安全保卫、环境卫生防护、设置专职人员做好公共场所的清扫保洁和安全保卫工作。<7)、设置完整的标示牌及相关警示标志。第二节 消防2.1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J50140–2005);<3)、《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95<2001年版)。2.2消防安全措施<1)、室外消防设施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的要求,本工程合理地确定建筑的34/47位置,满足建筑物间防火间距的要求,建筑物的周围留有满足消防车通行的环行消防车道,同时设计消防给水系统,室外消火栓与建筑物均匀分布,确保消防用水量。B6JgIVV9ao第九章 工程实施管理第一节 工程招投标1.1招标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2)《工程建设工程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计划委员会第3号令);<3)《招标公告发布暂行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第号令);<4)《工程建设工程自行招标试行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5号令);<5)《工程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和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第 9号令);P2IpeFpap5<6)《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第11号令);<7)《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1.2招标组织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及云南省招标制度。<2)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保证潜在招标人平等、便捷地获取招标信息,保证评标活动的公正性。 3YIxKpScDM35/471.3招标范围建筑设计、土建工程施工、建筑设备采购、安装、配套设施采购。1.4招标方式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第二节 工程管理2.1工程组织机构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确保本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达到工程建设的预期目标,拟组建“耿马华侨农场危房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工程前期部、计划财务部、合同管理部、设备采购部、施工管理部、工程造价部、质量安全部等 7个部门。gUHFg9mdSs工程建设领导小组(1>、工程前期部——主要负责工程前期购买、征地拆迁、规划设计招标、工程勘察招标、施工招标、工程进度总体控制、工程技术管理等。uQHOMTQe79工计合设施工质(2>、计划财务部——主要负责工程的资金筹措、资金调配、财务收支、程划同备工程量成本核算、计划统计等工作。采管造安前财管期务理购理价全(3>、合同管理部——主要负责各类经济合同的洽谈与签订。部部部部部部部(4>、设备采购部——主要负责设备的询价与采购、计划供应、现场设备管理等工作。(5>、施工管理部——主要负责工程调度、施工进度控制、施工组织管理、文明施工等工作。(6>、工程造价部——主要负责工程预、结算的编制与审查。(7>、质量安全部——主要负责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消防保卫、环境保护等工作。在组织实施中,加强廉政建设。从工程启动到整个建设工程完成,采取规36/47范管理,接受监察审计部门的监督。在签订工程工程承包合同的同时签订建设工程廉政合同。从工程质量和财务等多方面加强管理。IMGWiDkflP建立工程法人责任制、工程招投标制度、工程咨询评估制和建设监理制等内容,融合体现在工程建设程序之中,使工程建设程序更加完善。 WHF4OmOgAw严格执行《建筑法》,并按照基建程序实行工程建设工程监理制,严格控制质量,优化工期、合理配置资源。严格工程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制度和工程建设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aDFdk6hhPd工程设计、勘察、施工、采购各个建设环节均须按照国家有关招投标法律法规进行公开招标发标,择优选定承包方,并签订工程廉政合同。 ozElQQLi4T2.2工程管理措施为加强整个工程的建设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工期、成本及安全,拟采取以下管理措施:(1>、设计阶段: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设计规范和国家批准的建设标准;尽量采用标准化设计,积极推广应用“可靠性设计方法”、“结构优化设计方法”等现代设计方法;注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节省建设资金,在切实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的同时,千方百计的节约投资、节约各种资源,缩短建设工期;积极采用技术上更加先进、经济上更加合理的新结构、新材料。 CvDtmAfjiA(2>、工程实施:根据工程设计的要求,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并实施工程监督。实行监理制,以控制工程投资、工期和质量。 QrDCRkJkxh(3>、竣工验收:工程按批准的设计建成后,工程单位编制完成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报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审核,并报省发改委组织竣工验收,严格工程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制度和工程建设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 4nCKn3dlMX(4>、工程建成运行:由发改委组织有关专家机构对工程质量、投资效益、环境影响等进行评价。2.3资金管理本工程建设通过建立转账、专人负责、专款专用,加强财务核算,严格审37/47计制度,加强审计、监察工作。合理安排资金,积极、充分、扎实地抓好工程建设的各项工作。第十章 工程实施进度第一节 建设工期耿马华侨农场危房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总工期 12个月。第二节 工程实施进度安排2009年11月完成工程前期<规划、环保等手续、工程立项、实施方案编制,并上报有关部门审批等)工作。2009年12月~2018年1月,完成初步设计、审批,同时完成施工图设计、施工图审查。2018年2月底完成施工招投标工作,并开工建设。2018年3月~2018年8月完成主体工程施工。2018年9月~10月,在主体工程施工的同时,完成室外及附属工程施工。2018年11月,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第三节工程实施进度图工程实施进度表20工程2009年2018年09名称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年工程前期1工作2初步设计、审批3施工图设计、审查施工招标主体工程5施工室外及附属工程施工竣工验收38/47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一节 投资估算1.1投资估算编制范围<1)、主体工程建设费用:包括建筑工程、给排水及消防工程、电气照明工程、、闭路电视电话系统、综合布线、室外及附属设施等。 ijCSTNGm0E<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建设单位管理费、工程前期工作费、勘察费、设计费、工程监理费、施工图预算编制费、施工图纸审查费、招标代理费、市政配套设施费、人防易地建设费、环境影响评估费等。 vfB1pxanfk<3)、预备费:基本预备费及材料涨价预备费。1.2投资估算依据<1)、该工程初步设计方案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建设工程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3)、建筑工程及装饰工程按照 2003年《云南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云南省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消耗量定额》。 JbA9VhEou1<4)、2003年《云南省建筑工程措施工程计价办法》;《云南省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5)、2003年《云南省建筑工程造价计价规则》<6)、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按照 2003《云南省市政工程、园林绿化工程消耗量定额》。<7)、材料及设备价格根据云南省建设厅、云南省统计局主办的《云南省工程建设材料设备价格信息》及市场询价综合计算。 X7Ahr18pJI<8)、根据工作深度,预备费按主体工程建设费用与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两39/47部分费用之和的 9%计算。<9)、其他费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计算。1.3投资估算经估算,本工程建设总资金为 339.69万元,其中:1、第一部分建设工程费用 287.84万元。2、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他费 25.94万元。3、基本预备费25.91万元。详见工程投资估算表:耿马华侨农场危房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投资估算表工程名称:耿马华侨农场危房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序号 工程或费用 估算价值<万元)名称 建筑安装 其他 合计工程费 费用

占估 技术经济指标 备注算总 工程量 单位价价值 值<元)的比例<%)一主体工程费287.84287.84851建筑、安装235.16235.16工程费1.1场地工程87.8287.821.2道路工程56.7256.721.3给水工程19.8919.891.4排水工程22.1222.121.5强电工程10.6910.691.6弱电工程10.5410.541.7路灯工程11.7511.751.8绿化工程15.6315.631.9附属用房52.6852.681.9.1公厕13.4813.481.9.2配电房12.2312.231.9.3物业管理21.6821.68用房40/471.9.4值班室5.115.11二工程建设其25.9425.947.6他费用1土地使用及不计补偿费用计价格2可研费1.751.75[2002]10号规划、设计价格39.819.81[2002]计、10号建设单位管财建42.802.80[2002]理费394号计价格5工程招标代0.880.88[2002]理费1980号计价格6拦标价费0.880.88[2002]10号竣工结算审计价格70.880.88[2002]核费10号计价格8工程监理费4.914.91[2002]670号施工图审图计价格90.880.88[2002]费370号云计价城市基础设格101.751.75<2003施配套费)1410号环境影响11 1.40 1.40评估费三预备费25.9125.917.41预备费25.9125.91费率按9%建设期贷款四利息固定资产调五节税六 估算总投资 (一>+(二>+(三>=339.69万41/47第二节 资金筹措工程建设总投资 339.69万元,其中主体工程投资 287.84万元,工程建设及其他费用25.94万元,工程预备费25.91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省财政补助资金233.4万元,管理区自筹 106.29万元。b3zqXLCqXo第十二章效益分析第一节 社会效益分析1.1工程对社会的影响分析侨务工作因其“工作在国内,影响在国外”而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耿马华侨管理区是县内主要的侨乡,区域内居住着来自越南、泰国、柬埔寨、印度、缅甸等七个国家的归侨 1892人。他们在国内生活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大侨务发展战略。华侨新村建设是耿马华侨管理区危房改造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耿马县委、县人民政府 2009年至2018年的重点督办工程。该工程建成后,将以其浓郁的东南亚风情,与芒国村的佤民居、芒抗村的傣民居一道,成为耿马三大特色民居之一。根据规划,华侨新村第一期工程占地面积54亩,新建户70户,其中56户为归侨。要完成华侨新村建设,其重中之重就是要完成水、电、路通和场地平整,即“三通一平”前期工程。这是广大场员群众的迫切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是造福人民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该工程实施后将对华侨新村居住区功能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改善过去归难侨居住点脏、乱、差的局面,有效提高居住区环境质量,提升居住区环境景观效果。为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