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湖南桃江县的基层实践探索获奖科研报告_第1页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湖南桃江县的基层实践探索获奖科研报告_第2页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湖南桃江县的基层实践探索获奖科研报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湖南桃江县的基层实践探索获奖科研报告【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之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基层土壤非常关键,本文将结合桃江县的一些探索实践,分析如何利用好基层土壤,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基层实践;桃江

一、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弘扬的主要内容

一是弘扬核心思想理念。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二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等内容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

三是中华人文精神。以“和”为底蕴的人文精神是中国人民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想观念、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滋养了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桃江县基层的实践

(一)筑牢文化根基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历久弥新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凝聚起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

桃江县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手,通过县政府大楼前重要交通环岛树立醒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牌匾提醒,各级单位干部培训普及,社区干部进行基层宣传等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从干部到群众,从老人到小孩,从家长到学生,大多数群体将之刻入骨髓,深入灵魂,牢牢构筑了文化的根基。

(二)招牌孝道文化

百善孝为先,为了更好、更全面地推广孝道文化,除了常规的媒体推广,桃江县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孝道文化的公益讲座和文化讲堂,举办了诸如孝道文化进干部培训主题班、孝道文化进社区、孝道文化进学校等众多的孝道文化推广活动。同时加大各大渠道的宣传报道,使孝道文化的宣传覆盖了干部、群众、学生等诸多群体。近5年来,桃江县各级政府和单位累计举办有关孝道文化的活动达100余场,累计各类、各级的活动报道500余条。

(三)特色地域文化

桃江县马迹塘镇的“马迹塘故事”具有150多年的历史了,也是为数不多的以地区命名的传统文化符号。它是一种由演员扮成各种人物造型立于高台,在大街上穿行而过的表演形式,民间称其为马迹塘故事。现在,每年马迹塘故事的演出都在各级媒体上广泛传播,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桃江文化名片之一。

(四)挖掘英雄文化

英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其英雄共同的历史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是孕育英雄、激发英雄主义与爱国主义精神,凝聚民族感情与国家意志不可或缺的历史文化土壤与内生力量。而一个地方能产生自己地方的英雄,更能激起当地人民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桃江县充分挖掘本地英雄,形成了马迹塘战役纪念馆、张子清烈士纪念馆等地方英雄红色教育基地,并形成了《井冈山丰碑——张子清》《工人运动先锋——张昆弟》《血战马迹塘》等党性教育课程和《红军名将——张子清》的现代花鼓戏剧作作为英雄文化的宣传内容。现在,参观这些红色教育基地、观看剧目、听取授课已经成为群众缅怀历史、干部接受党性教育的重要途径。

三、基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思考

(一)强化历史教育,加固文化认知

在香港和澳门的不同表现上,不难看出,历史教育的普及,教科书的规范对于大众对文化的认知至关重要。随着网络的发达,信息的开放,西方反华势力无孔不入,许多青少年群体特别是香港和台湾的年轻一代缺少足够的文化认同感。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强化历史教育,加固文化认知是关键之举。

(二)捍卫历史名人,弘扬英雄精神

捍卫历史名人,就是捍卫我们的过去,就是捍卫我们的历史,我们民族的尊严和信仰!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战斗英雄,当地政府要结合各自的县域特色,挖掘本地英雄,弘扬英雄精神,以此形成牢固的文化信仰。

(三)保护传统节日,巩固文化习惯

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传承着中华古老的文化。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节日所传承的文化,与我们渐行渐远。需要我们基层组织带头推广,强化过节意识,既要节约过节,又要过得有意义,使人们更多了解传统节日的内涵与文化,促进传统节日的传承,让过节成为一种文化习惯。

(四)保护非遗产物,创新传播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識,具有极大的保护价值。但传统难免存在落后,比如戏曲、歌舞等传统舞台遗产,必须创新传播途径才能适应时代发展。

(五)发展文化产业,实现文化创收

怎么能有效地让民众无形中学习了传统文化,而不是被动去接受呢?那就是让文化熏陶变成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享受途径。

宁乡有炭河古城周文化主题公园,北京北海公园、天坛公园有二十四节气门票,西安有大唐不夜城,更是形成了不倒翁网红节目,让当地的文化符号、文化传承责任深入人心,引以为豪。如此,对于当地而言,文化不仅得到了传承,更得到了物质价值的再次创造。

优秀传统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