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次课道教与中国文化教学目标和要求:(一)掌握道教创建及发展(二)掌握道教基本教义(三)了解道教对中国文化影响教学重点:(一)道教创建及其历史发展(二)道教信仰特征教义(三)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影响学习难点:(一)怎样正确对待道教(二)道教发展历史以及基本特征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一)导入约5分钟(二)道教创建及其发展历史约20分钟(三)道教信仰特征和基本教义约30分钟(四)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影响约20分钟(四)小结约5分钟教学内容组织与过程设计备注一、道教创建及其历史发展道教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宗教信仰基础上发展起来一个宗教,具备汉民族思想和信仰特点,是产生于中国本土一个宗教。道教主要思想渊源,或者说道教起源,主要有五个方面:一、中国古代鬼魂崇敬,尤其是殷商时代巫术祭奠鬼神。二、战国以来神仙方术,主要是战国秦汉时代方士求仙采药、练丹术。三、秦汉时期黄老道。四、道家哲学与阴阳家思想影响较大。五、阴阳家哲学。主要是老子和庄子哲学和邹衍阴阳五行术。道教成为一个有组织独立宗教,竖起宗教旗帜招兵买马,始于东汉时期,创始人张陵,在巴蜀(四川)创建了道派,也代人治病,因入道人须交纳五头米,故称为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张陵孙子张鲁在三国时期汉中建立了割据政权,势力很大。他控制范围内,对过往穷苦百姓,无偿供给食宿。张鲁政权连续了二十年,日后被曹操所灭。张陵被道教徒尊称为张天师,他子孙后代,也都沿用天师称号。东汉时道教还有另一个教派叫“太平道”,是农民起义黄巾军首领张角创建,信仰黄老道《太平经》,“以善道教化”,符水治病。张角“太平道”曾征集徒众十万。黄巾起义失败后,太平道受打击。魏晋时道教有一个大发展。东晋时葛洪撰写了《抱朴子》内外二篇,内篇属道教,整理并阐述了战国以来神仙方术理论,认为世人经过修炼吞丹而得道后,可不死而登仙。与此同时,“天师道”在江东盛行,即张陵后代。南北朝时,嵩山道士寇谦之创建“北天师道”。庐山道士陆修静创“南天师道”,都与张陵有继承关系。隋唐两代是道教兴盛时期,因为隋唐两代有许多皇帝相信道教,唐代开国皇帝以老子为自已祖宗,所以唐代皇帝及亲眷多信道教(武则天信佛教)。宋代道教在真宗和徽宗时最为兴盛,大建宫观。出现了许多道教学者。多强调气功健身修炼。唐宋以后,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等各宗派逐步合流,到元代归并于以符箓主“正一派”中即“正一道”。同时,金元时期,王重阳创建了以道为主,兼容儒释“全真道”。从元代开始,道教正式分为“正一、全真”两大教派。明代仍继续流传,清代日渐衰落。二、道教信仰特征和基本教义道教即使派别繁多,但道教都有共同信仰特征和基本教义。道教基本信仰是“道”:他们所说“道”出自老子《道德经》,但在道士眼里,道是宇宙万物之根源,同时又是“灵而有性”“神异之物”。宇宙、阴阳、四时、万物都是由道化生。与“道”并提是“德,”道之在我者就是“德”,故道教要求信徒要“修道养德”。他们认为:“道”乃“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万象“因之而生”,五行因之而成。得道成仙,不论是谁,只要认真修道养德,都能够成仙。道教信仰神最高神是“三清尊神”,一是;“玉清元始天尊”即天宝君。二是:“上清灵宝天尊”,即太上道君。三是:“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老子),另外还有玉皇大帝等四个帝王,风雨雷电、土地、灶君、门神、财神等等大大小小众神;历史上圣哲贤才和中孝英烈,如关羽、岳飞等,也是道教奉祀。以上都是道教信仰神。道教最终目标是:“得道成仙”,经过“修道养德”能使人返本还原,与道合一,最终成为神仙。成了神仙就能灵魂常在,肉体永生。传说中道教中有八位俗胎凡子修炼成仙,这就是道教八仙——铁拐李、钟离权(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另外,道教供奉仙还有各种天仙、地仙、尸解仙、日月五星、二十八宿诸星、北斗星、四方之神、各种守护神、引业神、功效神、等等,可见道教崇敬诸神各仙已形成一个庞大神仙系统。怎样修炼才能得道果、成神仙呢?不一样道派有不一样修炼方法:1.丹鼎派、全真派信为经过内修(吃丹)炼养,即可达成长生久视之目标。2.符箓派、正一道则认为符箓咒语和气功就能够消灾求福、祛病延年。至于详细修行方法,道教有一系列道功、道术。道功指修性养神内养功夫,如清静、寡欲、息虑、坐忘、守一、养性、存思、抱朴(过朴素生活)。道术指修命固本详细方法,如吐纳、导引、服气、(气功术)加上服食神丹、药饵即可,依照教义之别,道士分出家和居家两种。有道士以祛实治痛为主,有以炼丹服食求长生成仙为主,道教经典著作是《道藏》,它是道教发展过程中所产生各种经书之集大成,内容庞杂,除道教经书外,还收录了部分诸子百家著作。对道士来说,其中主要有价值是各种经典、记论、戒律及修炼方法。其中,通常道士必读篇章有:《道德经》、《三洞箓》、《洞玄箓》、《上清箓》、《玉皇经》、《清静经》等。道士念经就是诵读和背读以上文章。依照以上介绍,大家能够听出来,道教吸收和融化了许多中国传统东西,如气功健身祛病强身、炼丹吃丹药,因而与中国古代文化关系十分亲密。道教基本教义是:长生久视、全性保真。长生久视;道教相信人生只是一个有限时间过程,却要想方设法使自已长寿。“长生”就是高寿,年纪大视力却很好就是“久视”,才是健康长寿者。而真正长寿者是对道体悟,正如老子所说;“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得道才是真正有价值人生。全性保真,就是永远保持自已天性,做“赤子”“婴儿”类真人,道教认为,得道之人,不是权势,地位显赫之人,而是“赤子”“婴儿”类真人。他们无知、无为,真正处于纯真、朴实、自然状态,却不被外物所伤害,完全保持自已天性。要想全性保真、长生久视,首先,必须采取自足生活态度,因为五色、五味、五音等令人心跳人间享受,其实都是对人挑逗和诱惑,应该拒绝这些物质和精神诱惑,满足于清淡简单生活,过一个“抱拙守朴”生活。不知足是起祸之端,知足者才能常乐。知足才不会招致屈辱,适可而止才不会碰到危险,从而达成长生久视境界。其次,要学会守气,学会关闭本身感觉通道,学会心斋坐忘,真正达成忘我、忘他和忘忘境界。要专守一窍,吐纳运气要像婴儿那样平和,去除杂念,净化心灵。唯有如此才能“全性葆真”。道教教义能够让人们在担心纷争生活中平抑内心躁动,寻找灵魂港湾,也能够让人们在逆境挫折中得到精神抚慰和生活勇气。不过对于我们来说,道教中那种不求上进、明哲保身成份是应该警觉和批判。三、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影响第一,道教对中国古代科技影响。在通常人看来,宗教是迷信,是反科学,但实际上道教与不少科学学科关于。比如道教与古代还未与冶炼术分家化学有亲密关系。道士们为了炼造长生不老金丹,他们做了许多试验,而且把炼丹术用文字统计下来。正是他们常年炼丹活动和著书立说,为古代化学作出了令人惊叹贡献,晋代葛洪在,《抱朴子·金丹篇》中统计了炼丹过程中各种化学反应。对火药创造很有影响。再比如道教与古代医学、药品学也有着亲密关系。道教炼丹家为了炼丹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医学和药品学教授。晋葛洪、南天师道代表人物陶弘景都有大量医学著作,对古代医学和药品学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尤其是隋唐之际著名道士孙思邈,对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著有《备急千金方》30卷,《千金翼方》30卷合称《千金方》,共搜集800多个药品,5300多个处方。他首创复方,提出一方治多病或多方治一病方法;主张独立设科,重视妇科和儿科。在研究炼丹术过程中,对火药创造有所推进。孙思邈对今天医学和医学院大学生仍有影响。医学开处方有时仍用孙思邈处方,中医学院学生仍要学习孙思邈文章把他文章看成医学古文来研读。道教对古代医学影响,还表现为气功方面。现在早晨和夜晚市民们炼气功已成为城市文化一道璀灿风景线,其实他们正在修炼气功,都源于道教,只是当代人对道教涵养方法一个利用,比如考究守一存思服气,比如要求清静、息虑、守丹气,都是古代道教当代化利用。第二、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影响:道教对文学影响比较显著。比较突出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魏晋南北朝,唐诗都有大量道教色彩很浓作品。小说,从魏晋南北朝到明清,许多作品深受道教影响。中国古代诗歌有不少表现神仙、道士作品,李白自号谪仙人,写了许多与道教关于作品,魏晋南北朝时志怪小说,其代表作是东晋干宝《搜神记》。《搜神记》是志怪小说集名,共20卷。书中多记叙神怪灵异之事。它对唐传奇,明清志怪小说影响很大。唐代传奇短篇小说中也有不少宜扬道教作品,明代余象斗等人《东游记》、《南游记》、《北游记》写了八仙、灵官大帝、真武大帝等。明代许仲琳《封神演义》,借武王伐纣故事,借神魔斗法大力宣扬了“三教合一”。另外,冯梦龙三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凌梦初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中也有一部分篇章是宣扬道教。对戏剧影响,元杂剧分十二科,第一科就是“神仙道化”。另外,道教对中国古代绘画、音乐都有一定影响。需要补充是道教对雕刻建筑、绘画等艺术也有影响。第三、道教对中国古代民俗影响在中国古代道教对信道不信道各族人民都有影响,结婚拜天地,几乎流传至今、在当今农村,人们对道教供奉众神都很恭敬,祭台上贴上“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意在为一家人祈福保平安,还有桃符,在汉代是用桃木木板画神象,日后在桃木板上写上神名字,最终演变为用红纸写春联,这些风俗均出自道教,年画上钟馗、关公都是道教崇敬神仙。总而言之,道教是本土教,它源于中国又对中国文化各个方面产生过极大影响,道教蕴含着浓郁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许多问题都能在道教中找到答案。鲁迅先生曾指出了道教是“中国文化根砥之所在”。导入:生活中所接触信仰哪些属于道教?也可举影视作品例子来分析这是我们了解道教归宿,所以也是学习重点板书设计一、道教创建及其历史发展起源:殷商巫术、战国神仙方术、秦汉黄志道、道家哲学、阴阳家哲学创始人:东汉张陵——五斗米道、东汉张角——太平道南北朝:寇谦之“北天师道”,陆修静“南天师道”。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财务管理互联网筹资案例分析
- 子女转学跨区域教育资源共享协议
- 电子产品维修与顾客忠诚度提升协议
- 加油站油品价格风险管理承包经营协议
- 数字影院广告海报印刷与环保型油墨租赁服务合同
- 快速电池更换质保及换新服务协议
- 通信网络设备售后维护与技术支持补充协议
- 国际公司驻中国代表职责与任职条件协议
- 矿产资源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顾问合同
- 财务风险控制补充协议书
- 2025广东佛山市南海区政务网络中心招聘政府辅助工作人员招聘2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江苏宜兴市国有资本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防控与护理要点
-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课件
- 广东省广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 10.1 认识民法典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黑磷行业销售模式与发展前景趋势研究报告
- 2025河南省水利第一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4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高中生物《基因工程》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日历表(A4版含农历可编辑)
- 音王点歌机800S加歌操作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