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幼儿园小班语言儿歌教案通用
幼儿园小班语言儿歌教案通用1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感知小小鸡的可爱形象,并学念儿歌。
2、情愿开心的在情景中扮演角色,激发学习爱好。
材料预备
小鸡头饰一个,幻灯片(小鸡)
活动过程
一、激发爱好,引出主题
小伙伴你们看,我是谁啊?(老师带着小鸡头饰),我是鸡妈妈,你们来扮演小鸡好不好?今日我们去跟着妈妈学本事,让我们出发吧!
二、共同游戏感知情节
1、小鸡是怎样叫的?(引出,小小鸡,叽叽叽)
2、小鸡的嘴巴是什么样的?身体是什么样的?提示幼儿观测幻灯片(尖嘴巴,圆身体)
3、小鸡们,我们来到了草地上,那你们告知我小鸡都喜爱吃什么啊?(小虫和米)
4、那我们和妈妈来做小鸡吃虫的游戏吧!(跟着妈妈做游戏)
三、学习儿歌
我们今日做的游戏还有一首好听的儿歌呢,我们来学习好不好?
1、老师朗读儿歌,幼儿观赏。
2、老师领读,幼儿跟读。
3、扮演小动物来读儿歌。(仿照小鸡、小鸭、小兔等走路,边走边说儿歌)
4、分小组竞赛读儿歌。
活动延伸
告知幼儿鸡有大公鸡还有母鸡。大公鸡会叫人早起,母鸡生蛋,供人吃。鸡是我们的好伙伴,我们要爱惜它。
幼儿园小班语言儿歌教案通用2
活动目标:
1、会边念儿歌边做手指动作。
2、能大声的朗诵儿歌,感受手指游戏的乐趣。
3、让幼儿知道什么是手影。
活动预备:
1、图片,手影DV。
2、《手指儿歌》的磁带。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一样东西人人有,一只左来一只右,吃饭穿衣全靠它,它是我的好伙伴。”
师:小伙伴们来猜猜,这是什么呀?
幼:手。
二、引导幼儿数一数自己的小手有几个手指头?左手有几个?右手有几个?一共有几个?
三、引导幼儿说说手可以做什么。
幼儿争论。
目的是让幼儿说出手可以变魔术。
四、让幼儿知道手指头会变魔术,引起幼儿学儿歌的爱好——观看手影DV,让幼儿感知手指头变魔术的乐趣。
五、老师朗诵儿歌,一边朗诵,一边出示图片。
提问:
1个手指头呀,1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了什么?
2个手指头呀,2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了什么?
3个手指头呀,3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了什么?
4个手指头呀,4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了什么?
5个手指头呀,5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了什么?
引导幼儿用儿歌的内容回答,并用动作表示。
六、幼儿学念儿歌:鼓舞幼儿大声的朗诵,并能较正确地做手指动作。
提问:
小动物是怎么变出来的?几个手指头变的?
引导幼儿在朗诵最末一句时,做大老虎吓人的动作,体验儿歌的乐趣。
七、让幼儿在屏幕上表演手指魔术,体验手指在屏幕上留下各种影子的乐趣。
延伸:鼓舞幼儿争论手还可以变什么。
附:儿歌1个手指头呀,1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毛毛虫呀。
2个手指头呀,2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小白兔呀。
3个手指头呀,3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小花猫呀。
4个手指头呀,4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花蝴蝶呀。
5个手指头呀,5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大老虎呀。
幼儿园小班语言儿歌教案通用3
活动目标:
1、学习、理解儿歌《藏猫猫》,初步尝试“一问一答”的形式。
2、活动中幼儿积极参加,大胆创编,体验胜利的欢乐。
3、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4、鼓舞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鼓舞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预备:
桌面教具(白云、小草、荷叶及各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1、难点前置,初步尝试一问一答。
小伙伴们,今日李老师要和你们来玩一个我问你答的游戏,我来问你们来答,小耳朵可要听好了。
小鸡小鸡怎么叫,小鸡小鸡叽叽叫。
小鸭小鸭怎么叫,小鸭小鸭嘎嘎叫。
小狗小狗怎么叫,小狗小狗汪汪叫。
小猫小猫怎么叫,小猫小猫喵喵叫。
小青蛙小青蛙怎么叫,小青蛙小青蛙呱呱叫。
(在这个环节中引导孩子可以边说边加上动作,特别应引导孩子回答的要完整。还可引导个别孩子单独说说,援助孩子感受一问一答的对答形式。)
2、引导幼儿观测,初步学习,理解儿歌,进一步学习一问一答。
(1)小伙伴玩的真好,知道吗,小动物们还和我们玩了一个“藏猫猫”的游戏呢?谁知道什么是“藏猫猫”呀?(让幼儿说一说对藏猫猫的理解)知道吗,小动物们就藏在这个漂亮的地方,看看都有些什么呀?(白云、小草、荷叶)小眼睛快闭起来,小动物们要开始藏了。
(2)“藏猫猫,藏猫猫,白云后面藏什么?”引导幼儿认真观测。“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说一说小鸟的特征。(在这一环中引导多个孩子完整回答,在这一环中基本以老师问幼儿答的形式进行。)
(3)“藏猫猫,藏猫猫,小草后面藏什么?”引导幼儿认真观测。“是小兔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说一说小兔的特征。)谁情愿上来问问小伙伴小草后面究竟藏的是什么呢?(如看见了小兔长长的耳朵,并请小伙伴跳跳说说,要求说话完整。)
(在这一环中,我从老师问逐步到个别幼儿问,给孩子有了一个跳跃的过程。为下一步完全放手做铺垫。)
(4)“小伙伴,快看这里,池塘里有一片大大的荷叶,荷叶下面确定也藏着一个小动物,我好想也来猜一猜,你们谁情愿来问问我,荷叶下面藏的会是什么呢?(请个别幼儿逐步到全体幼儿一同问:)藏猫猫,藏猫猫,荷叶下面藏什么?(荷叶下面藏小鱼)你们说我猜的对吗?为什么?(引导幼儿说一说小鱼的特征,看见了小鱼的尾巴。)
(5)这个漂亮的地方原来藏了这么多小动物呢?而且还藏着一个好听的问答儿歌呢,儿歌的名字就叫《藏猫猫》。老师问,你们答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还有谁也情愿来做做小老师问问我们,可引导男孩子问,女孩子答等)
3、迁移已有阅历,进行初步的想象创编
(1)“白云后面除了藏小鸟,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藏在白云后面?”鼓舞幼儿大胆想象,引导幼儿创编儿歌。(星星、太阳、月亮、飞机)
(2)“嘿、小草后面还可以藏什么?”(小鸭、小猫、小狗)
(3)“想一想,荷叶下面还能藏谁?”(青蛙、龙虾、乌龟、螃蟹等)
(4)哦,还可以藏这么多东西呢,那你们会把他们也编进儿歌和后面的老师一起来玩这个问答游戏吗?(请幼儿和老师玩游戏,在游戏中老师将小图片收起来。)
(5)请个别幼儿来玩一玩这个问答游戏。(可以请孩子和老师一起问,个别幼儿答。)
4、结束活动。
真不错,藏猫猫这个问答游戏真好玩,待会我们也来玩一玩这个藏猫猫游戏好吗?
附儿歌:《藏猫猫》
藏猫猫,藏猫猫,
白云后面藏什么?
白云后面藏小鸟。
藏猫猫,藏猫猫,
小草后面藏什么?
小草后面藏小兔。
藏猫猫,藏猫猫,
荷叶下面藏什么?
荷叶下面藏小鱼。
幼儿园小班语言儿歌教案通用4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理解其内容。
2、感受秋天落叶飘落自然景色,丰富幼儿想象力。
3、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预备:
树叶假设干、树叶头饰、磁带
活动过程:
(一)演唱歌曲《秋天》,激发爱好
1、师:小伙伴们,还记得我们教过一首歌曲《秋天》吗?让我们一起来唱一下吧!咦,秋天到了什么东西会从树上掉下来?
2、幼儿自由发言。
(二)学习儿歌内容,理解其内容。
1、老师把树叶从半空中丢下,让树叶自然飘落下来。
2、提问幼儿:树叶飘下来像什么呢?
3、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4、学习儿歌:
①老师介绍儿歌名称
②老师完整朗诵一遍,幼儿观赏。
③提问:这首儿歌叫什么名字?儿歌中的树叶像什么?
④让幼儿学念儿歌。
⑤让幼儿配戴头饰,边朗读边表演。
(三)运用音乐形式,援助幼儿掌控儿歌内容。
1、把《小燕子》的韵律带到儿歌《小树叶》当中,用演唱的方式来演示。
2、老师完整唱一遍。
3、师幼一起唱。
附:小树叶,飘呀飘。飘来飘去像小鸟。小树叶,飘呀飘。飘到地上睡大觉。
幼儿园小班语言儿歌教案通用5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喜爱听儿歌,培育良好的倾听习惯。
2.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获得开心的心情体验。
二·活动预备:
小猴手偶一个,泡泡液一份。
三·活动过程:
1老师手握手偶,以小猴的身份引导幼儿观测泡泡。
师:小伙伴好,你们认识我吗?对了,我是小猴。今日,我给小伙伴们带来了一份礼物。你们看这什么呀?〔泡泡液〕小伙伴们真聪慧!可是我不知道泡泡像什么?小伙伴们能告知我吗?〔老师吹泡泡,让幼儿观测〕现在谁能告知小猴泡像什么?〔幼儿自主回答〕
2.观赏儿歌
1.老师朗诵儿歌,用生动,形象地协作肢体语言,吸引幼儿仔细倾听。
2.引导幼儿回忆
师:儿歌都提到泡泡像什么呀?(西瓜·太阳·气球·脸蛋·眼睛〕
师:其实儿歌内容都是小伙伴自己想出来的,老师只是帮大家整理成儿歌》小伙伴们真棒!
3.再次观赏儿歌
当老师朗诵完儿歌最末一句“小伙伴们想一想,泡泡还像什么呢?”时,调动幼儿已有的阅历,鼓舞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像,并对幼儿的想象确定。
四·活动结束
师:小伙伴们真棒!我现在不仅知道泡泡像什么,还学会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为了感谢你们现在我请小伙伴屷玩泡泡,好吗?
儿歌:吹泡泡
呼
吹泡泡,吹泡泡
吹出一串大泡泡
像西瓜,像气球
像太阳,像脸蛋
还像乌黑的大眼睛
小伙伴,想一想
泡泡还像什么呢?
幼儿园小班语言儿歌教案通用6
设计意图:小班幼儿缺乏生活阅历,参加活动时的留意力简单分散,游戏是幼儿最感爱好的活动,民间游戏“拉大锯”注入儿歌的元素,更显示出它深厚的趣味性,符合小班新奇、好仿照、好动的特点,而且民间游戏“拉大锯”可以在教室里随时随地开展,不受时间场地等条件的限制,不用任何道具就能玩得很快乐,针对这些特点,我班开展了“拉大锯”这一语言活动,让幼儿通过自身的参加、表演、学习朗诵儿歌,与同伴、老师一起体验游戏的欢乐!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拉大锯》,发准“j、*”的音。
2.运用听说游戏的方式学习儿歌。
3.感受与同伴合作的欢乐。
活动重点:
运用听说游戏的方式学习儿歌。
活动难点:
能换词仿编儿歌。
活动预备:
事先与配班老师进行两人合作的拉大锯游戏。
〔第一、二句〕手拉着手前后晃动身体,〔第三句〕用手指着对方,〔第四句〕拍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老师:
“〔打开电视,展示图片〕小伙伴,你们瞧,这些人在干嘛呢?〔拉锯工作〕”
二、基本部分:
〔一〕老师与配班老师合作,念儿歌做动作。
1.通过观测老师示范游戏,激发幼儿学习的爱好。
老师:
“老师也会玩拉锯的游戏,我还喜爱一边念儿歌,一边拉大锯,你们瞧。”
2.两位老师一起边做游戏边朗诵儿歌一遍。
老师:
“小伙伴,你们听到我念了什么?”
〔请小伙伴说一说。〕
3.再次表演一遍,速度较慢。
老师:
“这个好玩的游戏叫什么?”
〔二〕幼儿学习儿歌。
1.幼儿学习童谣《拉大锯》。
老师:
“‘拉大锯’游戏真好玩,我们一起来玩好吗?现在每人手上都有一把大锯子,我们来拉大锯!〔两臂伸直,两手放前,上身一前一后做拉大锯样〕。”
〔集体跟念表演2~3次,鼓舞启发幼儿配上相应的表演和动作。〕
2.请个别幼儿上前与老师合作,边表演边朗诵儿歌。
老师:
“刚才我们是一个人玩拉大锯,现在我想邀请一个小伙伴和我一起玩拉大锯游戏,谁情愿来?”
3.鼓舞幼儿主动找一个同伴,两两合作,边朗诵儿歌边玩“拉大锯”的游戏。
4.换词仿编儿歌。
引导幼儿将儿歌中的“姥姥”改成自己喜爱的“爷爷、奶奶”等词,再次在欢乐的游戏中念儿歌。
三、结束部分老师:
“‘拉大锯’的游戏真好玩,小伙伴也可以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玩。”
活动反思:
《拉大锯》
这首儿歌篇幅短小、精炼,朗朗上口,很适合小班幼儿学习朗诵。
3但是由于儿歌中的“大锯”这一词,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比较抽象,在幼儿的生活阅历里可能没有接触过,他们并不了解,这需要我们老师言语上的援助,以及教具形象的展示,幼儿才能很好地把握,因此我特地从网络中搜寻了拉锯的图片,让幼儿有直观的认知,了解拉锯的动作,从而让幼儿学习拉锯动作,就显得很轻松、简单。
在基本部分观赏儿歌时,我运用了观看情景表演这一方法,通过与配班老师的协作径直把幼儿带入到了活动中,孩子们的留意力一贯被吸引着,积极性相当高,也表现出很高的学习爱好。
在幼儿学念儿歌时,我们让幼儿两两结合,手拉手,一边做拉锯的动作一边念儿歌,在拉锯的情境中念儿歌,幼儿边玩边学,体验到与同伴合作游戏的欢乐。
这样孩子们通过自己的“玩”“动”“学”自然学会了儿歌“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门前唱大戏。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起去看戏。
幼儿园小班语言儿歌教案通用7
教案目标:
1、能有节奏地朗诵儿歌,发准"生"、"装"等字音。
2、运用听说游戏的方法感知、理解儿歌内容。
3、感受丰收的喜悦。
教案预备:
1、金黄色的大披风一件;筐子一个。
2、苹果、梨子、香蕉、石榴、葡萄等水果。
3、苹果、梨子、香蕉、石榴、葡萄等水果的头饰。
教案过程:
一、了解儿歌中的角色,引起幼儿爱好。
老师身穿大披风,披风下藏着苹果、梨子、香蕉、石榴、葡萄等水果,扮成要生宝宝的秋妈,提问:我是秋妈妈,我的肚子里有什么?幼儿猜想。
二、老师边表演边朗诵儿歌,初步观赏、感受儿歌内容。
念到"秋妈妈肚皮大"时,双手做表示大的动作,轻轻拍拍自己的肚子。
念到"生下很多果娃娃"时,做表示很多的形体动作。
念到"苹果、梨子和香蕉"时,从披风下拿出苹果、梨子、香蕉放在筐子里。
念到"还有石榴和葡萄"时,从披风下拿出石榴、葡萄放在筐子里。
念到"哎呀呀,哎呀呀装呀装不下"时,将从披风下拿出的水果放在筐子旁边,表示水果满的放不下。
三、老师提问,援助幼儿理解儿歌并练习发准字音。
秋妈妈肚皮大,她要干什么?〔订正发音:生〕秋妈妈生下了哪些果娃娃?这么多果娃娃能装得下吗?〔订正发音:装〕四、老师幼儿边玩游戏边学习朗诵儿歌。
老师安排角色,扮演"苹果、梨子、香蕉、石榴、葡萄"的幼儿带头饰藏在老师的披风下面;扮演"筐子"的幼儿围坐成一个圆圈。
老师带幼儿边朗诵儿歌边做游戏。
四、幼儿交换角色表演。
幼儿园小班语言儿歌教案通用8
活动目标:
1、在情景中幼儿自然习得儿歌,感受游戏的欢乐。
2、在游戏中,培育幼儿有文明礼貌的习惯。
3、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4、鼓舞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情愿沟通,清晰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径直进入情景
师:有那么多的客人来到我们的家里来做客,我们可以怎么来接待我们的客人呢?(幼儿讲解并描述)
2、说说你会给客人预备些什么菜呢?
二、儿歌理解
1、你们说了那么多的好吃的菜来款待我们的客人,让我也来给客人预备些好吃的菜。(师边示范儿歌边进行操作)
2、提问:我给客人预备了些什么菜?是怎么烧的呢?(引导幼儿来数一数,荤素的合理搭配)
3、今日来了那么多的客人,他们也要来尝尝这些好吃的菜,你们会做这些菜吗?(在情景中幼儿进行儿歌的学念)
三、延伸
1、请客人来尝尝我们好吃的菜(引导幼儿与客人进行沟通)
2、你们的客人喜爱吃什么?我们可以和客人一起去菜场买些他们喜爱吃的菜。
幼儿园小班语言儿歌教案通用9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自己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2、引导幼儿认识手,知道用手能做许多事情。教幼儿初步爱护手的方法。
3、援助幼儿初步获得有关数的概念。
重难点分析:
难点:
1、手指的名称不同。
2、对手和手、手指和手指进行比较。
重点:让幼儿在自己动手操作中去体验、感受胜利的欢乐。
活动预备:
1、魔袋一个,里面装有软、硬、光滑、粗糙等多种材料。
2、丰富的手工材料,橡皮泥等。
活动过程:
1、导入
2、开展
3、结束
一导入部分
老师与幼儿一起听音乐、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开展部分:
观测发觉法:
1、看一看:启发幼儿观测,然后说出手上有什么?(手上有手心、手背、手指等)
2、比一比:启发幼儿说出手指的名称,并比较不同,引导幼儿与同伴、老师的手进行比较。
3、说一说:看图片,激发幼儿用语言来表达手能做很多事情,教育幼儿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把自己的小手变成最能干的小手。
4、爱护好我们的小手。争论:怎样爱护好我们的小手。如勤洗手、勤剪指甲,冬天洗完手要擦油,出门要戴手套等。教育幼儿爱护好自己的小手。
游戏巩固法:玩一玩手指游戏。
感知操作法:变一变,老师和幼儿一起用手变"魔术",鼓舞幼儿自由选择喜爱的材料进行操作活动,如印画、撕纸、穿项链、用橡皮泥串糖葫芦等。
三结束部分
听音乐离开活动场地
四、活动延伸:
学习儿歌"好伙伴"。
幼儿园小班语言儿歌教案通用10
活动目的:
1、激发幼儿对幼儿园像我家的情感,使小伙伴爱上幼儿园。
2、理发并初步记住儿歌内容,能有节奏地念这首儿歌。
活动预备:
将班级规划成几个活动区域,布置成"家"的情景。
活动指导:
1、依据儿歌内容及顺次,引导幼儿观测图片,并进行相关的提问。
2、老师结合图片完整朗读儿歌,边朗读边做动作,援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
3、幼儿跟念儿歌,在跟念儿歌过程中,老师留意援助幼儿正确发音,结束课程。
活动反思:
我考虑到小班孩子年龄小,刚进园,我会用情景贯穿整个活动,要用妈妈的语气告知他们,大家已经长大了,进入幼儿园后要仔细的学习本事,做一个合格的小班幼儿。
假如条件允很多发一些发响声的玩具各一些机动玩具,像在家一样自由取放,效果会更好。
幼儿园小班语言儿歌教案通用11
设计思路
小班是幼儿口头语言快速进展的阶段,简短而又朗朗上口的儿歌正是促进幼儿语言进展的最好载体。选择这个内容就是觉得这首儿歌的动作性很强,符合小班幼儿爱动的特点,很适合小班的孩子学习。而且,这个内容还有很强的情境性,可以利用游戏把幼儿带到儿歌所描绘的特定情境中,使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学习儿歌,从而带动幼儿制造性思维的进展。
活动目标
1.在老师的引领下,感受诗歌的精美,学习用语言和动作表现闪耀的小星、舞蹈的浪花和歌颂的小鸟,体会欢乐的情感。
2.鼓舞幼儿大胆想象,积极表述“我要飞到***,变成****”的美妙愿望。
活动预备
1.诗歌课件。
2.蓝天、海洋、森林场景。
3.老师教具:一对翅膀。
活动过程
1.出示礼物,激趣导入。
师:小伙伴,老师今日为你们预备了一个神奇的礼物,看看是什么?
幼:一对翅膀。
师:这是一对天使的翅膀,它有一种奇妙的能量——只要遇到你,你就能飞了(老师用翅膀碰每一位小伙伴)。现在,你们都能飞了,让我们一起飞行吧!
在老师的带领下,幼儿张开手臂,开始飞行,由原来站在教室门口的一路纵队,转一圈飞到多媒体前停下。
评析:利用送礼物的方式,很快就把孩子带入了儿歌的情境,为儿歌的学习营造了气氛,也为整个活动奠定了游戏的基调,激发了幼儿的尝试欲望,吸引了幼儿的留意力。
2.利用游戏,学习儿歌。
(1)学习诗歌每句话的前半部分。
①师:(带着小伙伴一起飞)边飞边提问:假如我能飞,假如我能飞,我要飞到哪里呀?(出示课件。)
幼:蓝天上。
师:(带领幼儿边飞边说)假如我能飞,我要飞到蓝天上(两遍)。
②师:看,我们又飞到哪里啦?(出示课件。)
幼:大海上。
师:带领幼儿边飞边说:假如我能飞,我要飞到大海上(两遍)。
③师:我们飞过大海又来到哪里啦?(出示课件。)
幼:森林里。
师:带领幼儿边飞边说:假如我能飞,我要飞到森林里(两遍)。
师小结:刚才,我们小伙伴飞到了蓝天上,飞到了大海上,飞到了森林里,请小伙伴再飞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坐好吧!
评析:小班孩子特别爱玩游戏。在游戏中,我紧扣诗歌中的句子,使孩子们在精美的情境中,飞飞、玩玩、说说,不知不觉地学会了诗歌中每一句的前半句,充分表达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思想。
(2)学习诗歌每句话的后半部分。
①师:小伙伴,你要飞到蓝天上,可以变成什么呢?
幼:我要变成月亮。
幼:我要变成飞船。
师:我们来看看动画片里的小伙伴,他变成谁了?(出示小星星的局部图。)
师:猜猜变成什么了?
幼:变成小星星了。(展示课件,图4。)
师:小星星在干什么呀?
幼:闪闪发光。
师:你会学小星星闪闪发光吗?
个别幼儿表演小星星闪闪发光。
师:你们想变成一颗小星星吗?让我们一起来变成小星星吧。
幼:(边表演边完整说儿歌第一句)假如我能飞,我要飞到蓝天上,变成一颗小星星,闪闪发光。
②师:刚才,我们还飞到了大海上。到了大海上你要变成什么呢?
幼:变成一条小鱼。
幼:变成一条船。
师:看动画片里的小伙伴,他变成什么了?(放出课件的音频“哗啦啦”的声音。)
师:猜猜变成什么啦?
幼:小浪花。(展示课件,图5。)
师:小浪花在干什么呀?
幼:在翻滚。
师:我们一起来学浪花翻滚吧。
幼儿一起表演浪花翻滚。
师:我们表演的样子多像小浪花在跳舞呀,可以用什么好听的词来表达呢?
幼:翩翩起舞。
师:让我们和小浪花一起翩翩起舞吧!
幼儿表演和小浪花一起翩翩起舞。
幼:(边表演边完整说儿歌第二句)假如我能飞,我要飞到大海上,变成一朵小浪花,翩翩起舞。
③师:最末,我们飞到了森林里,你要变成什么呢?
幼:变成大老虎。
幼:变成小白兔。
师:我们来看看动画片里的小伙伴,他变成什么了?(出示小鸟影子的课件)猜猜它是什么?
幼:小鸟(展示课件,图6。)
师:他猜得对吗?我们来问问小鸟?
幼儿上前指课件小鸟,小鸟说答对了,然后唱起歌来。
师:小伙伴答对了,小鸟真快乐,它在干什么呀?
幼:欢乐歌颂。
师:你会学鸟欢乐歌颂的样子吗?
幼儿表演小鸟欢乐歌颂的样子。
师:你们想变成一只小鸟吗?让我们一起来变成小鸟吧?
幼:(完整说儿歌第三句)假如我能飞,我要飞到森林里,变成一只小鸟儿,欢乐歌颂。
评析:幼儿借助多媒体课件,在猜一猜、看一看、学一学、说一说的过程中,对诗歌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在开心的情景下体验了语言活动的乐趣。
(3)完整观赏儿歌:
①师:我们听的、说的就是一首完整的儿歌。让我们听背景音乐,观赏儿歌吧。
②师幼共同看课件说儿歌(两遍)。
评析:由于前面都是分段学习,所以这里有须要让孩子完整观赏一遍,给孩子一个儿歌的完整概念。然后进行看课件师幼同说。说的时候,老师可以说轻点或用一点手势提示,重要的词要留给孩子们说。这样孩子更简单学会,也充分表达了孩子的自主学习。
3.布置场景,角色表演:
师生共同布置“蓝天”、“大海”、“森林”三个场景,老师和幼儿共同朗诵、表演儿歌。(播放舒缓音乐。)
评析:让幼儿参加布置场景,提高了幼儿的爱好度,充分表达了幼儿是活动的主体。
4.自由想象,开展仿编。
师:假如你能飞,你想飞到哪里去?变成什么呢?(3—4名幼儿。)
幼儿开展想象,自由回答。
评析:发散幼儿思维.让幼儿大胆表达。
5.扮演天使,结束活动。
师:让我们做一名欢乐的小天使,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吧!(播放舒缓音乐。)
评析:首尾呼应,活动在精美的音乐声中自然结束。
教学反思
1.教材选择生活化。诗歌描述的内容,孩子们要有生活阅历,才能充分理解,有话可以说。本诗歌无论是场景,还是诗歌中涉及到的事物,幼儿都比较熟识。
2.教学方式游戏化。活泼好动、喜爱游戏是小班孩子最显著的特点。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学得快乐,学得欢乐,本节课做到了学习与游戏的有机结合。
3.教学过程层次化。在教学过程中,先学每句诗歌的前半句,后学诗歌的后半句,逐步深入,孩子很简单接受,达到了教学目的。
附儿歌:假如我能飞
假如我能飞,我要飞到蓝天上,变成一颗小星星,闪闪发光。
假如我能飞,我要飞到大海上,变成一朵小浪花,翩翩起舞。
假如我能飞,我要飞到森林里,变成一只小鸟儿,欢乐歌颂。
幼儿园小班语言儿歌教案通用12
一、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感受皮球翻跟斗的有趣。
2、在玩玩、说说中尝试初步仿编。
二、活动预备:
1、活动前玩过皮球。
2、人手一个皮球,小动物贴纸。
3、幼儿用书第3页。
三、活动过程:
〔一〕尝试玩球,激发对球的爱好。
老师:妈妈买了一个球,你会怎么玩?
〔二〕学习儿歌,感受儿歌的有趣。
1、完整观赏儿歌,初步理解儿歌的内容。
〔1〕老师:妈妈买个皮球,上面有个谁?〔小猴〕
〔2〕老师:我来拍拍皮球,小猴在干什么?〔翻翻跟斗〕
2、拍一拍,尝试让小猴翻跟斗
老师:看一看,你的小猴是怎么翻跟斗的?〔激发孩子拍球的爱好。〕
3、念一念,进一步感受儿歌的趣味。〔引导幼儿感受儿歌的韵律,并大胆学念。〕
〔三〕初步仿编,体验玩球的乐趣。
1、老师:我来拍拍球,皮球翻跟斗。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想跟着皮球来玩翻跟斗呢?〔幼儿自由表达〕
2、引导幼儿尝试替换小动物,进行儿歌仿编。〔用小动物替换小猴。〕
3、引导幼儿将自己喜爱的动物贴纸粘在皮球上,边拍球边尝试仿编。
幼儿园小班语言儿歌教案通用13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自己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2、引导幼儿认识手,知道用手能做许多事情。教幼儿初步爱护手的方法。
3、援助幼儿初步获得有关数的概念。、
重难点分析:难点:
1、手指的名称不同。
2、对手和手、手指和手指进行比较。
重点:
让幼儿在自己动手操作中去体验、感受胜利的欢乐。
活动预备:
1、魔袋一个,里面装有软、硬、光滑、粗糙等多种材料。
2、丰富的手工材料,橡皮泥等。
一活动过程:
1、导入
2、开展
3、结束一导入部分老师与幼儿一起听音乐、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开展部分:观测发觉法:
1、看一看:启发幼儿观测,然后说出手上有什么?〔手上有手心、手背、手指等〕2、比一比:启发幼儿说出手指的名称,并比较不同,引导幼儿与同伴、老师的手进行比较。
3、说一说:看图片,激发幼儿用语言来表达手能做很多事情,教育幼儿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把自己的小手变成最能干的小手。
4、爱护好我们的小手。争论:怎样爱护好我们的小手。如勤洗手、勤剪指甲,冬天洗完手要擦油,出门要戴手套等。教育幼儿爱护好自己的小手。
三、游戏巩固法:玩一玩手指游戏。
四、感知操作法:变一变,老师和幼儿一起用手变"魔术",鼓舞幼儿自由选择喜爱的材料进行操作活动,如印画、撕纸、穿项链、用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钳工入门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知识产权培训通知模板课件
- 知识产权培训照片课件
- 钢质门窗行业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2025年机关文印笔试备考模拟测试题
- 钢笔绘画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金融经济专业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信息经济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空调与制冷操作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河南省信阳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真题(含答案)
- 网络直播带货讲解
- 2025江西九江都昌县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1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肿瘤药物配制注意事项
- GB/T 22126-2025物流中心作业通用规范
- 工管人才面试宝典:高级管理面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 宿舍用水管理办法
- 土石方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 2025年自动驾驶汽车在自动驾驶环卫车领域的应用研究报告
- 潜才晋升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