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题解题指津_第1页
文言文断句题解题指津_第2页
文言文断句题解题指津_第3页
文言文断句题解题指津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文言文断句题解题指津文言文断句题解题指津◆考点解析◆断句是考察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根本功。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此断句才能上下,成了阅读文言文才能上下的一个重要标志。2004年,断句被列入北京卷高考语文《考试说明》,2005年辽宁卷继之,2006年、2007年全国高考分别有四省市考了文言文断句。2008年有广东、浙江、重庆、北京、江苏五省市涉及。考察断句时,只划斜线,不加标点,这也降低理解题的难度。◆真题展台◆〔2008年高考浙江卷〕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县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巿而死者果政也〔《史记刺客列传》〕◆解题指津◆1.通文意拿到一个文言文片段,先不要急着断句,而应该先通读一遍,大体搞清这个文言文片段写了些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属于什么文体等。表达性文章,要弄懂根本情节;人物对话,要清楚谁与谁对话,讲的什么话;说理性文章,要明白谈了哪些问题,说明了怎样的观点。在对每个词语意思准确理解的根底上才能准确把握句意、段意乃至文意,准确把握文章的形式和风格,也才能有助于准确断句。2.抓虚词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说过:“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确实如此。文言文中,“夫”、“惟”、“盖”、“凡”、“且”、“窃”、“请”、“敬”、“者”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如今句首;而“乎”、“哉”、“也”、“矣”、“欤”、“焉”、“耳”等语气词经常出如今句末;而“以”、“于”、“为”、“而”、“那么”等连词经常出如今句中;复句中的关联词,如:“苟”、“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设夫”、“至于”、“已而”、“且夫”、“乃夫”、“于是”、“致假设”、“假设”、“是故”、“故”,大致用在一句话的开头。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断句。3.察对话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4.看句式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构造莫拆散。熟悉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何……之有”、“如……何”、“唯……是……”、“不亦……乎”、“何……之为”、“无乃……乎、“可得……欤”、“得无……乎”、“其……乎〔与〕”等,可以帮助断句。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要记牢,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假设”、“至于”、“足以”、“得无”、“无乃”等。5.明修辞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