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学实验报告_第1页
水力学实验报告_第2页
水力学实验报告_第3页
水力学实验报告_第4页
水力学实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德里流量计试验汇报参加者:试验台编号:73概述(1)试验目标1.了解文德里流量计测流量原理及其简单结构。2.绘出压差与流量关系,确定文德里流量计系数μ。(2)试验原理文德里流量计实在管道中惯用流量计。它包含收缩段、喉管、扩散段三部分。因为喉管过水断面放入收缩,该断面水流动能加大,势能减小,造成收缩段前后断面压强不一样而产生势能差。此势能差可由压差计测得。依照能量方程和连续方程以及等压面原理可得出不计阻力作用时文德里流量计流量计算公式:Q理=K式中:K=;Δh=(z1+p1/ρg)-(z2+p2/ρg)=h1-h2依照试验室设备条件。管道实测流量Q实可由体积法测出。在实际液体中,因为阻力存在,水流经过文德里流量计时有能量损失,故实际经过流量Q实通常比Q理稍小,所以在实际应用时,上市应给予修正,实测流量与理想流体情况下流量之比称为流量系数,即μ=。(3)试验步骤1.熟悉仪器,统计关于数据。2.开启抽水机,打开进水开关,使水进入水箱,并使水箱水面保持溢流,使位恒定。3.检验尾阀全关时,压差计液面是否齐平,若不平,则需排气调平。4.调整尾阀K,依次增大流量和依次减小流量。量测各次流量对应压差值。工作15次。流量Q用体积法测量。用量筒测水体积V,用秒表统计时间T。流量Q实=。(4)注意事项1.改变流量时,需待开关改变后,水流稳定之后(最少需3~5分钟),方可统计。2.当管内流量较大时,测压管内水面有波动现象。读数波动水面最高与最低读数平均值作为该次读数。试验装置及试验数据(1)关于常数文德里管管道直径D=1.84cm文德里管喉管直径d=1.00cm(2)试验装置实图及原理图实物图原理图(3)试验数据统计表(表1)测目项次测目项次测管液面高程读数量水体积量水时间文德里管h1(cm)h2(cm)V(cm3)t(s)133.0032.801208.577.85232.9332.251308.545.72332.8831.701470.539.19432.6528.651862.527.25532.0026.001630.519.50631.8024.821648.517.90731.4822.301685.016.10831.2320.591908.517.13930.9818.601628.013.471030.3014.951623.012.131130.1013.451641.011.781229.7010.951690.011.411328.885.491789.010.751428.603.451639.09.531528.100.401670.09.29试验结果分析(1)试验数据处理表格(表2)次目次目测项数值测压管高差实测流量K理论流量流量系数Q2△h=h2-h1Q实=Q理=Kμ=cm(cm3/s)cm2.5/scm3/scm6/s210.2015.52336.3916.2760.9537241.020.6828.62030.0080.9537819.131.1837.52239.5300.94921407.944.0068.34972.7800.93914671.556.0083.61589.1370.93816991.566.9892.09596.1410.95798481.579.18104.658110.2560.949210953.4910.64111.413118.7010.938612412.81012.38120.861128.0390.943914607.41115.35133.800142.5730.938517902.61216.65139.304148.4870.938219405.61318.75148.116157.5730.940021938.31423.39166.419175.9940.945627695.21525.15171.983182.4950.942429578.21627.70179.763191.5230.938632314.8(2)图表展示图1图2(3)试验结果分析1.观察试验数据以及数据处理结果能够显著发觉实测流量Q实与理论流量Q实之比μ平均=0.9445<1,有少数据如第1组、第2组有少许误差,观察图1(△h与Q实关系曲线)也能够发觉该2组数据有所偏离曲线,并造成整个曲线不经过原点。2.考虑上述2项数据误差,主要是在测1、2组数据时,水流流速一直很小,所以测量流量时,即使花了很长时间,不过接到水量还是极少,只有1200cm3左右,远远低于平均水平1650cm3.除去1、2组之后,μ平均=0.9430。其余全部试验数据均偏差不大,所以试验数据是准确。所以μ可取0.9430作为最终止果,从这我们能够显著发觉Q实<Q理,究其原因,我们从原理上进行了思索。我们发觉在求解文德里流量计流量计算公式时,是依照能量方程和连续方程以及等压面原理推求,其中Δh=(z1+p1/ρg)-(z2+p2/ρg)=h1-h2能够显著发觉并没有考虑水流在经过文德里管时水头损失,所以Δh实=(z1+p1/ρg)-(z2+p2/ρg+hw),hw不为0所以显著Δh实<Δh理论,从而Q实<Q理是正确,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试验数据准确性。4.在绘出△h与Q实关系曲线(图1)之后,能够发觉该曲线近似为Q实∝关系,于是我们在原有数据处理表格(表2)最终一栏增加了一列Q实2并绘制了△h与Q实2关系曲线(图2),结果所连曲线为直线,与结论相符,证实了Q实2∝△h,与理论结果相符。试验课小结试验课小结一作者:在过去8周试验课中,我们认真仔细进行了11项水力学试验,从静水压强试验到堰流试验,我们基本上将上学期学到全部水力学理论知识利用到了实际当中,首先验证了理论正确性,加深了我们对于理论知识了解;另首先提升了我们动手能力以及书写汇报能力,这也是老师经常在课堂上对我们要求。在做试验和书写汇报,我发觉基本上每一项试验都需要提前做好充分预习,甚至有些数据必须经行两次试验才能准确得到有效而准确数据,比如沿程阻力系数试验,在测量时,假如想要测到层流数据,必须提前做好充分计算,而不是简单预习,必须知道测压管搞差必须控制在0.2cm以内,所以数据非常难测,据我了解很多组同学都经行了2次测量甚至3次,希望老师能给予相关注意事项于试验仪器旁,这就防止了走许多弯路。同时我也以为老师在要求我们写好汇报时,我希望能够得到更多指导,假如能够开一节课先教下我们汇报书写注意点,这么我们也能够愈加好叫上令老师满意答卷,就我本身而言,我在书写汇报时,即使非常认真,不过到最好还是得了B+。所以希望老师能够经行深入指导。总之在这11次试验课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感激老师!试验课小结二作者: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经过这几周水力学试验,我对所学水力学知识有了更深刻详细了解。试验过程,在亲自思索,动手去做时候,很好培养训练了我们操作能力,合作精神。同时,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水力学奇妙,看到那些精巧仪器,对设计者也感到深深佩服。这是知识力量,引人入胜,妙不可言。在整理数据时候,我对书本上所学公式有了愈加立体化了解,记忆。整理数据是个需要耐心跟细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过计算,比较,反思,找出误差,分析原因,如此种种,更是全方面地锻炼了自己能力。总之,受益匪浅。试验课小结三作者:八周试验课结束了,在这十一次试验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书中学到知识是死,而我们不只要紧记这些知识,还要愈加好了解而且学会利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试验是让我们融会贯通这些知识最好方法,在试验操作中,我们注意到了很多细节也经过自己动手更深刻了解,数据误差,试验严谨性,都不是只靠看书能够明白,而试验之后数据整理和原理分析,也在头脑中将那些前人留下公式、原理愈加好了解,明白。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只有经过自己动手,自己操作再加上之后思索、运算,我们将知识愈加好利用起来,这对我们了解、熟悉这些数据和原理都是不可缺乏,试验对我来说是主要一次经历,我以为理科学生对试验是有依赖性,这么试验课没门专业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