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风险管理为导向构建国有不良资产管理公司 信息化体系的研究_第1页
以风险管理为导向构建国有不良资产管理公司 信息化体系的研究_第2页
以风险管理为导向构建国有不良资产管理公司 信息化体系的研究_第3页
以风险管理为导向构建国有不良资产管理公司 信息化体系的研究_第4页
以风险管理为导向构建国有不良资产管理公司 信息化体系的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45以风险管理为导向构建国有不良资产管理公司信息化体系的研究以风险管理为导向构建国有不良资产管理公司信息化体系的研究论文封面内容摘要我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作为金融系统的末端,产生于1999年。为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银行业的巨大震荡和冲击,中国政府出资成立了中国信达、华融、长城、东方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收购、管理、处置银行不良资产的平台。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设立,拉开了我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的序幕。四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后,根据中央有关政策和国务院有关文件,迅速对不良资产进行处置,包括债权收购、债转股、资产处置等工作。但随着不良资产业务的深入开展,具体实践操作中,由于缺乏不良金融资产领域的特殊法律、法规的支持与规范,资产管理公司日常运作面临许多困难。为了使资产管理公司能够高效地处置不良资产,并减少处置成本,制订与之相适应的特殊的法律、法规是当务之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与《不良金融资产处置尽职指引》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使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行有了依据与条例,并主导着国有不良资产的具体处置工作。在2012年,国家相关部委已明确同意各省成立省级资产管理公司,积极参与本省的不良资产处置及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建设。2005年8月关键词:金融系统不良资产资产处置道德风险操作规程ABSTRACTThenon-performingassetmanagementindustryinChinaastheendofthefinancialsystem,producedin1999.Asagreatshockandimpactresponsetothe1997Asianfinancialcrisisonthebankingindustry,ChinagovernmentfundedtheestablishmentoftheChineseXinDa,Huarong,theGreatWall,theEastfourfinancialAssetManagementCo,astheacquisition,management,disposalofnon-performingassetsofbanksplatform.TheestablishmentoffourmajorAssetManagementCo,openedapreludetothenon-performingassetmanagementindustryinchina.FourState-ownedAssetsManagementCorporationwasestablished,accordingtotherelevantpoliciesandtherelevantdocumentsoftheStateCouncil,therapiddisposalofbadassets,includingdebt,debttoequityacquisition,assetdisposal.Butwiththebadassetsofenterprisedevelopment,theconcretepractice,becauseofthesupportandstandardizespeciallawsandregulations,lackoffieldofnon-performingfinancialassets,theAssetManagementCodailyoperationisfacedwithmanydifficulties.InordertomaketheAssetManagementCocanefficientlydisposingofbadassets,andreducedisposalcosts,formulatecorrespondinglawsandregulations,specialisapressingmatterofthemoment."FinancialAssetManagementCoOrdinance"and"thedisposalofnon-performingassetsduediligenceguidelines"inthiscontext,theState-ownedAssetsManagementCorporation'soperationbasisandregulations,anddominatethedisposalofnon-performingassetsofthestate-owned.In2012,therelevantstateministriesandcommissionshavebeenexpresslyagreedtheprovincessetupprovincialAssetManagementCo,preserveandincreasethevalueoftheconstructionofthedisposalofnon-performingassetstoparticipateactivelyintheprovinceandthestateownedassets.In2005August26TheCBRCthirty-sixthchairmen'smeetingexaminedandapproved,"thedisposalofnon-performingassetsduediligenceguidelines"andfromthedateofimplementation.Thisisourcountryinordertoregulatethebankingfinancialinstitutions,financialAssetManagementCoandtheChineseBankingRegulatoryCommissionapprovedtheestablishmentofotherfinancialinstitutionsinthedisposalofnon-performingfinancialassets,thedisposalofnon-performingfinancialassetsduediligencerequirements,andfurtherdevelopthebusinessoperationguidelines,greatlyenrichedtheconnotationof"financialAssetManagementCoOrdinance",andfurtherthroughtheclearoperationrules,avoidmoralhazardproblemdisposalofstate-ownedassets.Keywords:Financialsystemnon-performingassetassets

disposalmoralhazardoperationrules目录摘要……………2ABSTRACT…………3目录………………5第1章绪论……………………6 1.1研究背景与意义……………6 1.2研究内容与方法……………7 1.3论文结构及框架图…………7 第2章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9 2.1不良资产及其管理……………92.2国外处理不良资产的通常做法……………102.3国内不良资产管理公司产生历程……………112.4关于不良资产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132.5不良资产处置面临的风险……………………19第3章GD不良资产管理公司信息化建设案例…………………223.1GD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及业务简介…………223.2GD不良资产管理公司信息化项目建设规划及选型………22第4章信息系统实施情况………794.1信息系统运行使用情况调查…………………794.2效用分析………………………814.3存在问题………………………814.4形成问题原因分析……………854.5解决问题的措施………………88第5章总结与展望………………89以风险管理为导向构建国有不良资产管理公司信息化体系的研究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近年来国内外金融系统风险频频爆发,由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到2013年的“光大乌龙指事件”,再到“327国债事件”、“昆山纯高案”、“上海超日”等金融系统危机,无一不是系统风险长年累积、无处释放而引发的系统风险。虽然内部控制理论已经渐渐普及,但风险管理仍然是难入人心,甚至很多企业领导即便知道风险控制的重要,却对如何管控或者通过信息系统有效管控一知半解。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银行业造成了巨大的震荡和冲击,出现了大量的呆账、坏账等不良资产。为了降低银行业的运营风险,1999年,中国政府出资成立了中国信达、华融、长城、东方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作为金融系统的最末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使命就是收购、管理、处置银行的不良资产。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设立,拉开了我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的序幕。14年来,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政策性方式接收了国有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约1.4万亿元,以市场化方式收购的不良资产约1.2万亿元。在特殊国情下诞生的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防范金融系统风险、提高银行业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起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但也暴露了不可忽视的风险和弊端。随着社会发展,金融行业的风险管理已由单一的信用风险管理转化到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并重的全面风险管理时代。以银行业为核心的国内金融企业近几年也加快了全面风险体系建设的步伐,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将国外比较成熟的风险管理思想和模型应用于业务管理中,实现业务流程的全面风险监控管理,提高金融企业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使企业保持自身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在2012年,国家相关部委已明确同意各省成立省级资产管理公司,积极参与本省的不良资产处置及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建设。在此背景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如何把握新的机遇、迎接新的挑战,成功实现转型发展,做好全面风险管理的信息化体系的规划与建设工作,更具深远意义。由于我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的特殊国情,国外学者关于国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的研究成果不可直接套用于我国,而国内学者的研究又较少涉及到不良资产行业。本文将对以风险为导向的信息系统建设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视角也聚焦于国有背景的不良资产处置,期望对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有所借鉴作用。1.2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在研究思路上,本文首先围绕不良资产管理行业概念、相关法律法规,及不良资产管理的风险所在进行了研究。再以GD不良资产管理公司为研究案例,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为研究视角,论述了如何在信息系统建设中落实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信息体系建设。本文在写作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如下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大量阅读相关文献,查找与不良资产管理行业、GD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有关的基础资料,充分吸收国内外关于关系营销的研究成果,为本文理论的构建打下基础。(2)案例分析法:本文以GD不良资产管理公司为研究案例,对其风险控制体系展开了调查、分析和总结,并如何运用在系统建设中。1.3研究结构安排本研究共分为5章本文的逻辑框架如图1-1所示:第1章绪论部分介绍研究本文的背景、意义第1章绪论部分介绍研究本文的背景、意义介绍研究本文的内容、方法介绍研究本文的结构第2章理论框架和研究视角介绍了关系营销产生的背景、概念和主要学派总结归纳了关系营销的核心理念比较分析关系营销和传统交易营销的差异,中西方关系营销的异同整理归纳了关系营销“六大市场模型”的主要内容第3章不良资产管理公司信息化建设案例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及业务简介不良资产管理公司信息化项目建设规划及选型从行业的角度,围绕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关系营销的特点进行研究第4章以YC资产管理公司为研究案例从关系营销“六大市场模型”的角度,对YC资产管理公司的客户市场等“六大市场”进行分析与评价论述了在管理和处置不良资产中的关系营销策略。第5章结论部分总结国有不良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进行了大量经验积累展望国有不良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未来图1-1第2章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不良资产及其管理2.1.1金融领域的不良资产主要是指银行的不良资产,其中最主要的是不良贷款,是指银行顾客不能按期、按量归还本息的贷款,包括逾期贷款(贷款到期限未还的贷款)、呆滞贷款(逾期两年以上的贷款)和呆账贷款(需要核销的收不回的贷款)三种情况。1998年以后,国内银行将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种级别,即“五级分类”。1999年7月,央行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通知》及《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按照人民银行的规定,现在通常提取的专项准备金比例为:关注2%、次级25%、可疑50%、损失100%,后三类即为不良资产。2.1.2不良资产管理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其拥有债权的资产及其抵押物有组织的进行资产分类、资产评估、债权维护、风险监测、债务追偿,以及对公司拥有所有权的物权资产进行保管、租赁、变现等一系列资产保全的科学管理工作,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保全资产和减少损失。不良资产具体可分以下两大类:A、债权资产:可以按实际用途、贷款发放方式、贷款风险程度、借款人性质及产业行业和资产管理方式分类。如果按照贷款发放方式,可分为:1)信用贷款;2)担保贷款;3)保证贷款;4)抵押贷款;5)质押贷款;6)票据贴现。B、物权资产,包括:1)动产-交通运输设备、生产设备、通讯器材等;2)不动产、生产经营用房、住宅和其他不动产;3)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专利权、商标权等。2.2国外处理不良资产的通常做法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银行业的不良资产问题开始被各个国家所重视,一旦一个国家的银行业出现问题,其范围可能会波及到全国的金融行业乃至制造业这样的实体经济,处理银行业不良资产已是一个世界性的金融难题。各国处理危机性金融机构的传统做法主要有:由政府出资,由相关金融机构包括银监局、存款保险公司等机构进行接管;由其他机构全盘收购或吸收合并;放宽政策限制,并且利用特殊的法律地位,对不良资产进行政策挽救,对危机机构进行破产清算等。但是,对于因出现大面积不良贷款而引发的全国系统性金融危机,就必须采取特殊办法尽快解决,因为拖延越久,代价越大。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利用专业优势和特殊法律地位,重组、经营和处置不良资产,既有利于实现贷款回收价值的最大化,又可将商业银行从巨额不良资产的负担中解救出来,使其能够继续从事正常的信贷业务。各国资产管理公司在设立之初,一般都有相应的法律支持,如:美国的重组信托公司(ResolutionTrustCorporation,简称RTC)是根据1989年《金融机构改革、恢复和强化法》(FinancialInstitutionReform,RecoveryandEnforcementact)[3]成立的;马来西亚的资产管理公司Danaharta是依据国会1998年初颁布的《Danaharta法》成立的。这些法律至少会赋予资产管理公司一些一般企业所不具有的特殊权利:(一)有权与原债权银行签订转让协议,此种协议可使贷款债权及其附属的担保权利转移生效,且无需债务人与担保人认可;(二)根据需要,资产管理公司可向欠债企业派驻专员,接管管理层,接管专员有权拟定企业重组方案或清盘方案;(三)有权检查债务人的帐目和制止其恶意逃债行为。美国的重组信托公司对处置和重组不良资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直到九十年代初,美国发生了一场影响很大的业危机。当时,美国约有1600多家银行、1300家储蓄和贷款机构陷入了困境。为了化解危机,联邦存款、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竭尽全力进行了援助,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设立了重组信托公司负责对储贷机构的不良资产进行处置。在RTC运作期间,美国的财政部也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通过财政提供的损失基金总额达1051亿美元,约占整个重整资产总额的25%左右,损失基金主要用于弥补储贷协会资产价值与支付存款人投保了的存款之间的差额。此外,RTC还组织了重整银行来购买储贷会的负债,并用已由RTC担保的资产来发行票据。在RTC基本完成资产处置任务后,于1995年12月31日结束运营。在RTC营运的七年间,RTC效率极高地处理了747家问题储蓄贷款机构,处理问题资产总值达4025亿美元,处理成本约875亿美元。到RTC关闭时,剩余77亿美元资产移交到清算部门继续处理,参与资产处置的人员重新回到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其中大部分人员并入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清算和破产管理部继续负责清算问题银行、担当倒闭机构的破产财产管理人和清算人。RTC还在化解金融风险,推进金融创新等方面多有建树,被公认为是世界上处置不良资产的成功典范。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正是自RTC开始,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了各国化解金融风险,处置不良资产的通行做法。2.3国内不良资产管理公司产生历程不良资产问题并不是美国所独有的。近年来我国政府开始逐渐重视银行业不良资产的问题。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就是在此背景下出现的。国务院决定并分别于1999年4月和1999年10月成立了四家直属国务院的国有独资金融机构: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和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统称国有不良资产领公司。他们的使命就是管理处置国有商业银行巨额不良债务。由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影响我国的银行业较为落后,以往银行信贷管理漏洞较多,管理松懈,使得相当一部分资金发放到难以保证按期归还。导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形成了巨额不良贷款。这种大规模的呆坏帐已不是银行本身所能核销解决的,特别是面临我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加入WTO的背景,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着巨大的信用风险和支付危机。四大国内不良资产管理公司的设立,一方面是为了化解金融风险、最大限度地收回、变现不良贷款,另一方面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我国金融体制和银行运作机制的改革。这四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分别对接相应的国有银行。其中,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对应接收中国银行不良资产,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对应接收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不良资产,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应接收中国工商银行不良资产,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对应接收中国农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总额接近万亿。后期随着地方银行呆坏账大规模显现,地方政府效仿中央的处理办法,分别成立地方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分别对省内的银行不良资产进行管理。如后期人民银行体系的汇达资产管理公司;浙江省的综合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四川富润企业重组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盛融投资有限公司;海南联合资产管理公司。其中海南联合资产管理公司在成立伊始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九十年代末,随着海南省的经济发展,其房地产市场也随之膨胀,海南省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成倍增长,房地产价格也随之虚高,支撑这大部分资金流来源的是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机构。而随着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到来,这一地产泡沫被击破。随之而来的是房地产市场一落千丈,全省积压房地产面积455万平方米,全省因房地产项目导致的银行不良贷款达数百亿。后虽经多年处置,但金融地产处置收效甚微,这给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加快处置海南积压房地产,海南联合资产管理公司此时顺势而生。根据《国务院关于处置海南积压房地产补充方案》,海南省人民政府斥资1亿元,正式组建海南联合资产管理公司,专门承接、管理和处置处置各金融机构涉及海南积压房地产不良资产,并向金融机构偿还处置回笼的资金。此举被业界普遍认为是海南处置积压房地产的一剂“良方”和“猛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国家对处置地方不良资产的思路发生了转变。已由过去的地方政府和银行系统两条线各自为战,转向由省属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处置。经过多年经营,全省处置的的商品住宅与写字楼共计500余万平米。并完成收购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工行海南分行等金融机构近100亿元不良资产,妥善解决政府和国有企业债务20亿元,减免近4千户乡镇农民不良贷款,有效降低金融风险,维护了地方稳定。联合公司还承担国有资产托管职能,2005年以来先后管理17家省属国有企业,对其关停并转,妥善安置职工,将劣势企业退出了一般竞争性领域。由此可以看出,省属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对进一步削减国有企业的债务,盘活存量国有资产,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于省财政和中央的专项资金,还可以和境外财团合作,以及吸收民间资金。据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估计,可资利用的民间资本总量高达10万亿元,在处置不良资产的资金供给上不成问题。近年来,随着一些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接近尾声,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等部门力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型,海南联合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一家以处置不良资产为主业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同样面临转型。在省政府和省国资委的支持下,联合公司大胆尝试,摸索市场,从自身情况出发,契合经济发展周期,寻找转型出口。联合公司利用处置金融不良资产取得的土地和托管省属国有企业盘活的非经营性土地,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适度开发商品房,目前公司已开发了一批房地产项目。2008年,海南联合资产管理公司试水金融服务业,先以重组处于歇业状态的海南省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为突破口,实现当年恢复经营。两年内累计发放贷款9380万元,累计担保25640万元,为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作出了贡献。经过7年来的专注经营,联合公司从单一的不良资产处置经营业务,逐渐形成投资与资产管理、房地产开发、金融服务三大主营业务板块,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经营业绩稳步增长。截止2010年底公司本部资产总额达4亿元,所有者权益2.38亿元,2010年度实现利润821万元,为公司下一步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4关于不良资产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四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后,根据中央有关政策和国务院有关文件,迅速对不良资产进行处置,包括债权收购、债转股、资产处置等工作。但随着不良资产业务的深入开展,具体实践操作中,由于缺乏不良金融资产领域的特殊法律、法规的支持与规范,资产管理公司日常运作面临许多困难。为了使资产管理公司能够高效地处置不良资产,并减少处置成本,制订与之相适应的特殊的法律、法规是当务之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与《不良金融资产处置尽职指引》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使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行有了依据与条例,并主导着国有不良资产的具体处置工作。2.4.1经国务院第32次常务会议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于2000年《条例》共有七章三十四条,分别为: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公司的设立和业务范围”,第三章“收购不良贷款的范围、额度及资金来源”,第四章“债权转股权”,第五章“公司的经营和管理”,第六章“公司的终止和清算”,第七章“附则”。“总则”部分规定了立法目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性质和经营目标。其第二条明确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性质是“经国务院决定设立的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和处置因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国有独资非银行金融机构”,这一规定表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名为公司,但实际上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公司法》中的公司,而是负有特殊历史使命、具有浓厚政策性的金融机构,从根本上奠定了资产管理公司“师出有名”的地位,清除了许多人对资产管理公司性质地位的疑问。其第三条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经营目标是“最大限度保全资产、减少损失”,这说明资产管理公司并不以商业营利为目的,而是以尽可能小的损失处置银行不良资产。同时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赋予了资产管理公司独立的权利和地位,使其不附属于政府和银行,而是独立进行业务的运作,独立承担责任,给予了资产管理公司极大的自由运作的空间,责权利集于一体,便于资产管理公司的高效运作。第二章明确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由中国人民银行颁发《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办理登记。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亿元,由财政部核拨。并且详细说明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其收购的国有银行不良贷款范围内,管理和处置因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第三章明确了收购不良贷款的范围、额度及资金来源。其资金主要由划转中国人民银行发放给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部分再贷款和发行金融债券组成。第四章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债权转股权的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且指出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负责组织、指导、协调企业债权转股权的相关工作。第五章规定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经营和管理细则,公司实行经营目标责任制。财政部根据不良贷款质量的情况,确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贷款的经营目标,并进行考核和监督。第六章指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公司的终止和清算由财政部组织进行。公司处置不良贷款形成的最终损失,由财政部提出解决方案,报国务院批准执行。第七章附则明确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违反金融法律、行政法规的处罚办法及条例的施行日期。与国外先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再依据这些法律、法规设立资产管理公司的顺序相比,我国是先成立了资产管理公司,再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在经过一年多的探索运作之后出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法律上有了自己的合法身份与地位。2.4.22005年8月26日不良资产处置涉及金融机构对不良资产开展的处置前期调查、资产重估定价、处置方式选择、处置方案制定与执行等一系列活动,是一项包含资产重组、定价和资本运营等多种专业技能在内的知识密集型金融业务。近年来,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不断推进,我国在处置不良金融资产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同时不良金融资产剥离、管理和处置中也存在一些较为严重的道德风险,引发了一些违法违规案件。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向人大常委会做报告时说,审计署对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审计发现了诸多违规问题,包括违规剥离和收购不良资产、违规低价处置不良资产、违规挪用资产处置回收资金为职工谋利或公款私存,造成回收资金损失。据了解,2004年对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审计工作历时近9个月,审计署组织了18个特派办数百名人员参与审计。共抽查这些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的金融不良资产5544亿元,占其收购总额的39%。此次审计只是抽查,但总共查出各类违规、管理不规范问题和案件线索金额715.49亿元,占审计抽查金额的13%。报告一经媒体公布,公众舆论哗然,700多亿的违规金额令人们震惊。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内外建立了多达四层的监管制度,审计署的一次抽查却查出如此多的问题,实在让人惊讶,这些巨额资金主要由以下违规操作造成。(一)违规剥离和收购不良资产

一些商业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在剥离和收购不良贷款过程中,审查把关不严,致使一些不符合剥离条件的贷款被剥离到资产管理公司,不仅造成相当一部分金融债权难以落实,而且由于对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责任未予追究,掩盖了贷款过程中的一些违规问题和金融犯罪案件。这次审计共发现不良资产剥离环节违规和不规范问题169.18亿元。4家商业银行借剥离不良贷款之机,掩盖以前年度违规经营问题,转嫁经营损失21.21亿元。如2000年6月中国工商银行要求广东省分行等发放3.28亿元贷款,用于置换其银城、银海、万利、北疆等4家投资基金形成的损失,然后将贷款本息作为不良资产剥离给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广州、沈阳和哈尔滨办事处。违规剥离还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有关人员借机弄虚作假,牟取私利。2000年6月,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枣阳支行在时任行长、副行长的操纵下,与当地政府、法院联手,编制虚假的贷款资料,将不符合剥离条件的29户企业贷款本息1844万元作为呆账违规剥离。建行枣阳支行从中收回现金及实物资产720多万元,其中690万元隐匿账外,有502万元被转至个人名下。(二)违规低价处置不良资产2001年12月,信达资产管理公司长沙办事处在处置位于广东省南海市的130亩土地资产时,先收取南海裕东龙有限公司的价款,然后才进行评估、发布处置公告和举行拍卖会,而南海裕东龙有限公司是唯一的竞拍人。该土地基准价为每亩34万元,拍卖评估价为每亩11.63万元,而实际成交价每亩仅5万元。南海裕东龙有限公司购买上述土地后,为取得抵押贷款重新委托评估,评估价为6523万元,是拍卖评估价的4倍多、拍卖成交价的10倍多。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广州办事处以3.18亿元价格将涉及90户企业的44.75亿元债权“打包处置”给广东中鼎集团公司后,又受中鼎公司委托进行处置,并按处置所得金额的4.35%收取服务费,截至2004年4月底,已收取753.5万元,该办参与人员人均分得36万元。审计抽查其中两项债权发现,当时东方公司广州办事处均以零价格出售给中鼎公司,但转手再处置时价格分别为7500万元和2700万元。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成都办事处原总经理在处置一项8730万元债权的过程中,明知该项债权已被法院拍卖并能获得3328万元拍卖款,但仍以1100万元的低价处置给私营企业,有关人员涉嫌经济犯罪。以上案例反映出当前我国不良金融资产处置市场发育尚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完善,处置业务运作尚不规范。今年以来,银监会大力加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法规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不良金融资产处置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采取措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的不尽职行为以及违法违规问题。研究出台《不良金融资产处置尽职指引》,目的就是要通过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不良资产剥离、收购、管理和处置过程中的尽职要求和相关责任,规范不良金融资产处置行为,严格监管道德风险,促进有效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会议指出,《不良金融资产处置尽职指引》对资产剥离收购、管理到处置各个环节,都提出了基本尽职要求,对潜在的风险点进行提示,并为不良金融资产处置创新预留空间,这不仅是促进资产管理公司规范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规范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资产处置行为。会议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建立全面规范的不良金融资产处置业务制度,完善决策机制和操作程序。要充分借鉴国际上良好经验,制定不良金融资产定价管理办法,明确定价程序、定价因素、定价方式和定价方法,并逐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规范、合理的不良金融资产定价机制,严格控制定价过程中各环节的风险。要坚持资产处置的公开、公平、公正和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处置信息公开,提高处置透明度,努力实现处置回收最大化。要逐步实现专业化清收,不良金融资产处置工作人员与债务人、保证人、持股企业、资产受让(受托)方、受托中介机构存在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或经认定对不良金融资产形成有直接责任的,在不良金融资产处置中应当回避。要明确界定交易前、后手及多次交易参与方的法律责任与权力,建立不良金融资产处置尽职责任认定制度和程序,规范责任认定行为,严格处置工作的尽职问责制。为了更加规范和强力监督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营,银监会下一步将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一是全面开展对四家资产管理公司2004年以及2005年上半年完成的终极处置项目检查,重点查处资产处置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二是巩固和扩大查处工作成果,严格责任追究,对重点项目要根据资产处置活动的轨迹进行持续跟踪,典型项目要形成案例研究报告。三是将“第二次剥离”发现的重大问题线索一查到底,从体制、机制上研究解决问题措施。要通过问题线索的深度检查,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完善相关改革的政策设计,寻找政策主导与市场配置的最佳平衡,同时银监会要对中国工商银行二次剥离情况进行抽查。四是对资产管理公司实行全方位监管。监管既要包括政策性业务,又要覆盖商业性业务;不仅要做好市场准入监管,还要做好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要坚持业务监管与高级管理人员动态监管并重;强化持续监管和实施专项检查相结合。五是加强对资产管理公司改革、发展与监管的重大课题研究,从体制、机制、管理、制度等方面有规划、有指导地解决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存在问题,要着眼于服务整个银行业的改革发展需要,寻求出一条充分借鉴国际良好经验又结合我国国情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科学发展的道路。六是配合有关部门,不断推动不良金融资产处置环境的持续改善。各家公司也针对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制定、修改了相关内控制度,并切实加强内审、监察工作,加大审计监察力度,防范违法违规问题的发生。四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监管法规和规章制度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目前《不良金融资产处置尽职指引》、《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息披露办法》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办法》等重要制度的起草修改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年内将陆续出台。2.4.3国企又称国有企业,其包括国有独资公司、国有控股公司。根据《公司法》第二章第三节《国有公司的特别规定》中可知,国有独资公司是指由国务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授权本级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有限责任公司。同时,《公司法》第三节第六十七条列明,“国有独资公司不设股东会,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股东会职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可以授权公司董事会行使股东会的部分职权,决定公司的重大事项,但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和发行公司债券,必须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决定;其中,重要的国有独资公司合并、分立、解散、申请破产的,应当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核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国有控股企业也体现了类似国有独资企业的特征,只是根据《公司法》设置了股东会等机构,但组织结构及管理方式非常相似。综上所述我们可知,国企的唯一或者最大投资方是国家权力机构,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决定了国有企业的行为,即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等同于国企的日常业务运作规范,具体体现在信息化建设中就是企业的系统建设需求。研究清楚相关国家针对国企制定的法律法规,对信息化系统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2.5不良资产处置面临的风险2.5.1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面临着信息收集整理风险,主要表现在资产管理公司对所收购的不良资产掌握的信息比债务人,甚至原债权银行要少得多。究其原因:一是由于信用意识较差,债务人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尽其所能逃废债务。而大规模收购的债权不同于自有债权,对债务人的资信、偿债能力信息的了解存在先天不足。二是资产管理公司成立时仓促的政策性收购,加重了信息收集整理的风险。资产管理公司既未仔细翻看剥离材料,更未实地走访收购企业、查看实物资产,便完成了数万亿计的资产收购,落下了许多后遗症,突出的一点是资产管理公司赖以了解债务人信息的权利凭证不完整。有的债权贷款合同和借款借据原件遗失,内容不全,不能充分反映债权的变化过程及其真实性,有的物权档案材料严重缺失,有帐无物、帐物不符。剥离收购期间的忙乱,又使行司双方对债权管理出现空白,使许多债权出现瑕疵。三是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的不良资产债权具有地域分布广、行业跨度大、时间久远、市场信息积累性与可比性差等特点,处置时信息收集难度很大。比如,抵债物的合理预期和变现能力,如何甄别抵债时高评抵债物,变现时低估抵债物的风险;预测实物资产再投资的市场状况,将不具备完整使用功能的实物资产,通过追加投资的方式,使其功能得以恢复,从而提高其变现能力和变现价值;根据资产类别确定不同的租赁期限和合理的租赁价格;确定合理的拍卖底价,把握拍卖时机,防止串标等暗箱操作;资产或债权转让则要了解各买家的资金财务状况,考虑市场综合因素,确定底价进行谈判,这些处置行为都需要以掌握充分的信息为前提。由于资产管理公司处置承担不良资产的任务非常巨大,处置时一方面受行业信息、市场环境、区域政策的了解程度以及当事人是否协助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另一方面,也受资产管理公司人力、物力、处置成本效率的比较以及调查人的能力水平等主观因素的限制,在客观和主观上都不可能通过调查手段穷尽信息。处置不良资产的决策,只能建立在有限信息的基础之上,很难防范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信息不对称,往往造成资产管理公司向债务人追偿债务时,才发现部分债权没有及时维护,债务人人去楼空无法催收,诉讼时效已丧失;部分诉讼因缺少原件,被判举证不能导致败诉;部分贷款完全不符合收购条件,或债权已丧失,资产管理公司根本无权追索。资产处置时,部分抵债物长期无人管理,偷盗遗失现象严重,无资产可供处置。债务减让、转让重组、债转股等谈判时,在信息掌握上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对债务人所陈述的企业偿债能力的真实性缺乏可靠的判断依据,无法确定合理的价格,确保资产管理公司实现资产回收最大化。就资产管理公司来说,信息风险始终存在。因此,资产管理公司必须在处置成本许可的前提下,通过自身信息系统建设进行有效信息采集、管理,改善信息不对称的劣势,减少或控制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影响。2.5.2资产处置风险通常集体决策被认为是最民主、最公平的决策,但潜在的集体决策风险往往被忽略。目前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对处置方式和损失的认定,一般采取委员会决策机制。但一方面由于债务人情况复杂,各决策人员仅依靠业务人员提供的调查报告或处置方案,来了解债务人情况,是远远不够决策需要的。另一方面,多数决策人员只是“兼职”审议决策,随着处置量的加大,提交会议的方案愈来愈多,时间、精力有限,只要方案和调查报告写得好,一般均能顺利通过。这其中还不包括业务人员为个人私利,在制作方案时会利用集体决策的误区,采取规避风险的方法,制造决策陷阱,造成决策失误的情况,给国有资产处置带来极大风险。2.5.3法律风险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的法律风险,是指资产管理公司将应当主张的权利予以放弃,或者由于制定的处置方案违反有关的法律规定,导致资产处置行为或方案出现法律问题,影响资产处置的效率和效益。产生法律风险的原因,一是不良资产债权债务关系复杂,很多时候需要做出专业判断。而处置人员处置任务又比较繁重,不可能逐一对这些复杂的法律关系作出正确分析。设计处置协议时也常常因法律知识不够,出现权属不清、重要条款遗漏等问题。二是相关立法滞后,现行法律规范不明确。比如债转股、资产证券化、诉讼主体不存在的抵押物处理、集体土地的转让等有关法律问题规定不明确,处置时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合同只是通过有关法律人员甚至就是处置人员和企业协商的结果,这些合同很容易出现有效无效之争,产生法律风险。三是执行难,相当部分判决所维持的权利难以实现。2.5.4道德风险资产管理公司面临的道德风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国有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由于政府至今未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对剥离的不良贷款所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对不良资产处置的责任感不强的情况不在少数,有些剥离行推诿自身应承担的管理和配合责任,甚至与债务人串通逃废债。二是债务人的道德风险。债务人采用假破产、假改制、假重组,以及提供虚假资产、财务、经营情况等各种手段设置障碍,达到拖欠债务或不还债的目的,使不良资产进一步恶化,社会信用受到更大的冲击。三是社会中介机构的道德风险。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资产过程中,要进行大量的诉讼,需要依靠律师事务所、评估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拍卖公司等中介机构进行代理工作。由于这些工作是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中确定债权、发现财产、评估作价、出售变现的重要依据和重要环节,中介机构的职业道德对资产处置结果有着重要影响。由于我国中介机构发展时间较短,社会信用意识不强,行业规范不健全,处罚措施不到位,中介机构素质参差不齐,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屡屡出现,使资产处置变现率大大下降,国有资产流失风险随之增大。四是资产管理公司内部道德风险。由于设立专门机构处置不良资产是一项全新的尝试,资产管理公司至今缺乏严谨周密的管理和内控制度,及一套评价不良资产损失和处置效率的办法,如果不加强资产管理公司内部管控和员工的教育,很容易出现道德风险。2.5.5除了法律风险,资产信息风险、处置风险、道德风险都是由于业务处理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不利影响。信息不对称是经济活动中常常出现的问题,会导致环节中的各点由于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损耗、增加、人为屏蔽等而作出错误的决策,从而影响到项目的成功。尤其是在以流程繁琐为特点的国企中,这种信息失真尤为明显,因此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信息收集整理手段,解决业务各节点信息沟通、透明的问题,预防因道德风险而引发的政治风险,在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中显得尤为重要。建立适合公司运营模式的信息系统,是解决国有资产管理公司风险控制问题的最有效措施之一。第3章GD不良资产管理公司信息化建设案例3.1GD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及业务简介3.1.1GD不良资产管理公司简介GD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属广东省国有独资企业,成立初衷是为了解决省属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率过高、影响银行评级的问题,以促进国有独资银行引入国外战略投资者、改组股份制银行的体制改革任务。GD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在政府协助下成功接收了某银行不良资产包业务,本资产包由19000多笔、总金额约600亿的贷款组成,信息量巨大,为了圆满完成政府交给的任务,GD不良资产管理公司迫切需要一套完整的信息系统解决方案以运作此不良资产包,并控制其中的政治风险。3.2GD不良资产管理公司信息化项目建设规划及选型3.2.1项目背景当前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参与不良资产处置的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不良资产的处置不仅需要进一步规范化、技术化和市场化,同时还应总结不良资产产生的深层原因和教训,最大限度防范金融风险。GD不良资产管理公司接收某银行不良资产包业务并不是在单纯的商业环境中运作,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运营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因素,存在较多政治因素:历史因素:GD银行的重组,是在中国金融改革开放、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中,以及WTO过渡期结束、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全国金融领域的一件大事;GD银行不良资产包的剥离,是重组的重要内容。GD银行不良资产包处置得好不好,对GD银行重组的历史使命的最终完成是非常重要的,是GD银行重组能否圆满画上句号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因素:GD银行的重组、GD银行资产包的处置,受到省委、省政府和中央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能否在二年内完成600亿元的处置任务,不仅是资产公司的任务,也是控股公司的任务,是关系到广东省金融工作全局的重要使命。战略因素:资产公司在集团公司的“十年三步走”战略中,肩负着两大任务:一是处置和经营相结合,通过资产包的处置,为集团公司新增一部分持续经营的核心资产或业务板块,逐步发展为集团的龙头业务之一;二是集团公司的改革、发展和管理提升,资产公司作为集团公司改革的试点,肩负着提高公司管理水平,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高效率、高效益运作的使命,对集团公司的战略实施具有重要影响。3.2.2需求调研GD不良资产管理公司是一家以处置不良资产为主要业务内容的金融服务公司,公司的资源主要包括团队(员工)、接收的纸质文件、电子信息三部分,公司所有的资源是以信息平台为载体,以管理流程为路径,以目标任务为驱动的有机协作系统,核心就是公司的业务管理体系由于GD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任务有2年的时效性,管理层强调以效率优先为信息系统设计目标。因此,信息部门以提升效率为核心,围绕GD不良资产管理公司的组织结构与核心流程建设开展了一系列工作,需求调研计划在4周内完成,具体工作思路如下:一、收集GD不良资产管理公司的基本运作情况资料;二、对公司中高层的交流信息汇总;三、对公司经办人员的交流信息汇总;四、与系统建设公司联合项目组的交流讨论。调研访谈共计8个部门,各部门业务联络人都依据调研提纲做了详细的准备,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信息部门分析了业务部门提供的核心业务流程、表单以及相关制度,与部分部门经理、关键岗位人员对资产管理系统的需求进行了深入探讨,深度调研其中4个核心部门,与部门负责人就核心流程、信息系统的需求等进行明确。详细执行计划如下图所示:要做到符合业务需求的信息系统,首先要了解资产管理公司的架构,公司的架构决定了公司的内部流程,内部流程决定的了业务逻辑在公司内部的组织形式、传递方向。在具体处置资产时,资产管理公司必须本着公平.公开.公正和择优.竞争的原则,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对资产处置损失的审批和管理应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办理,避免道德风险。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制衡机制。资产处置的日常管理施行岗位分离,重点是“审批与处置分离”,“评估与处置”分离,明确职责,强化资产处置内部监督。在明确以上原则的基础上,确定公司了公司的架构。如图所示:公司的架构确定了业务的主要流程,也决定了各部门在实际业务运作中的具体协作关系,如图所示:业务管理:资产尽职调查流程资产评估流程资产处置计划制定及跟踪流程资产处置审批流程资产处置执行流程资产处置监控流程财务管理:资金管理流程会计核算流程财务分析流程预算编制流程预算执行监控流程行政人力管理:档案管理流程人员招聘流程员工培训流程员工绩效考核流程目标管理计划管理:·年度工作计划制定流程技术支持流程信息管理流程年度计划制定流程年度目标、计划提出公司董事会每年定期及时提出公司下年度工作方针及目标。计划分解行政人力部将下年度公司工作目标细化分解,制订相应措施,将责任落实到各部门,限期将初稿下发到各部门征求意见。计划制定各部门依据年度工作目标制定各自的年度工作计划并形成草案,限期交行政人力部汇总,行政人力部汇总整理后与资产处置部、财务部协调沟通,形成新年度工作计划和预算草案,报总经理/副总经理审查。审查总经理召开总经理办公会议完成对工作计划的审核。公司年度工作目标公司年度工作目标公司上年工作计划执行状况各部门年度工作目标新年度工作计划年度工作计划及预算草案讨论、审核协调,联合下达修正建议修改年度工作计划与预算汇总、形成年度财务预算汇总,形成整体年度计划审议、讨论部门年度计划、预算部门年度计划、预算董事会总经理财务部—预算监控行政人力部各职能部门提出目标目标分解形成草案审核协调调整修改汇总审批下达新年度财务预算技术支持流程问题的提出资产处置部项目组或其他职能部门将业务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准确地通过公司信息系统提交到技术支持中心,其他项目组或公司职能部门通过信息系统对类似的业务问题进行完善,或结合部门实际提出意见或建议。问题的整理和汇总技术支持中心将项目组提出的问题以及其他职能部门提出的回应进行整理和汇总。整合解决方案技术支持中心对问题及时进行协调和解决,或提交给专家委员会进行研究和分析,专家委员会充分发挥公司专家支持系统和知识库的作用,对技术支持中心提交的业务问题研究和分析后,形成具有可行性的建议或解决方案,并提交给公司管理层进行决策,技术支持中心在专家委员会形成建议和方案后对信息系统知识库进行充实和更新。方案反馈到执行层公司管理层进行决策后,通过公司信息系统将解决方案反馈至问题相关的项目组和各职能部门实施。依依据回应汇总分析反馈技术支持中心各职能部门实施其他部门对问题产生回应通过信息系统将意见整理汇总选择方案各项目组提出问题专家系统提出建议和方案专家委员会公司管理层决策报送进行协调和解决需报送专家时尽职调查流程成立尽调团队由处置审查部拟定尽调团队名单,通知各部门委派人员成立工作小组。制定尽调计划尽调团队确定调查方式、计划和进度,并分块拟定调查范围形成尽调提纲处置审查部将尽调范围汇总整理,形成尽调提纲尽职调查尽调团队按照处置审查部提供的提纲进行非现场调查和现场调查,如果需要可以和资产评估同步进行,尽调团队撰写尽职调查报告,由处置审查部合成定稿并审核后交公司管理层审阅资料的移交与归档尽调完成后,处置审查部将相关资料整理后向行政人力部及信息管理部移交。处置审查委员会处置审查委员会尽调团队处置审查部管理层依据准备计划实施报告审核审议归档申请成立尽调团队形成尽调提纲尽调资料整理\汇总确定计划签字\盖章审核撰写调查报告报告合成\定稿资料整理审议尽职调查报告行政人力部/信息管理部归档保管回收计划制定流程资产包的分拆处置审查部、处置审查委员会、管理层结合资产包接收初步摸底结果对资产包进行分拆,划分自行处置及寻找合资合作资产项目,根据分拆结果,设立投资银行部,针对资产项目特点寻找合资合作方资产包回收计划的制定处置审查部对资产包项目原始档案进行阅卷,分析提出资产包回收计划。管理层及处置审查委员会对处置审查部提交的资产包回收计划进行审定,确定资产包回收目标及进度安排,报董事会审议。董事会审议资产包回收计划资产处置部按董事会审议通过的资产包回收计划执行审议审议划分处置审查委员会处置审查部投资银行部管理层结合接收流程初步摸底结果对资产包进行划分合资/合作/业务外包是否自行处置资产处置部分析执行处置计划审议执行提出阅卷/提出资产包回收计划审定对资产包回收计划进行分析审定董事会提出提出审核审阅/执行报告/指引审阅/执行财务资源部管理层资产处置部总经理信息管理部撰写日工作报告提出资产经理审核/日工作指引审阅执行日工作指引周工作汇报/下周工作计划整理数据,出具周统计报表,工作报告/周工作指引执行周工作指引季度工作汇报/下季工作计划审阅审阅整理数据,出具季度统计报表,工作报告提出审阅报告3.2.3信息管理系统结构设计和选型公司管理层对整个信息管理系统的期望是围绕着如何提高业务处理能力开展的,通过信息系统建设向领先企业学习业务处理方法及管理经验,以知识积累为价值链设置公司的架构管理流程,满足各方对信息和协作交流的需求就成为初始设计目标。设想系统主要结构包括以下7部分:在线交流提供了全面的、便捷的沟通方式,在资产经理遇到问题时,可以和技术支持中心在此沟通,同时管理层的决策可以在第一时间下达给资产经理。知识库是以资产管理业务为线索,将资产处置业务知识有机的组织分类,包含一组应用:知识的采集、发布、检索。首先资产的原始信息存放在知识库中,不管人在何处只要能访问公司的资源就可以得到相关资产的信息和有关专业知识的帮助。业务管理,日常的资产回收工作主要集中在此模块,包括资产处置计划的制定、资产基本信息、尽职调查结果、资产经理日常工作跟踪、资产回收信息、业务报表系统,以及数据的深层次挖掘。公用信息,培训中心,是围绕着知识的共享而设计的,满足了全体员工对信息的需求。办公管理、协作办公则为全体员工提供了一个广泛协作交流的平台,满足公司日常管理及后勤支持的需求。信息服务,信息服务和知识库注重内容管理,针对知识的采集、检索、存储、加工、这一部分是整个知识管理系统的核心。系统维护,系统运行必需的日常维护工作。基于以上需求,GD不良资产管理公司与某国际著名投资银行合作,采购了其开发的专为处理中国不良资产而开发的NPL系统,管理层希望通过该系统向国外领先企业学习不良资产处置管理经验,提高自身能力,以提高处置速度及质量。系统特性该系统特性表现为以下八方面:规范的业务流程根据国际一流投资银行实际不良资产业务操作经验定义的资产处置业务流程,涵盖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的各个步骤,全程跟踪并准确记录全部处置环节。同时系统还支持新流程的定制和灵活变更,满足用户在规范业务流程之外的特殊需求。可使资产经理进行细致完善的日常业务操作,使管理人员随时掌握全面的处置状况。完善的信息管理以债务人为不良资产信息管理的核心,展开对贷款、抵质押物、保证人、股东、破产、诉讼等相关信息的管理。条目完整详细,信息之间关系明确,逻辑清晰,操作方便自然。同时可通过定制全面的查询条件来支持数据检索,用户能够检索到各个层次的管理对象,并由此漫游到相关的各类信息,还可通过查询检索从任何层次的管理对象进入系统进行灵活的信息管理和数据管理。关键流程的审批为了控制不良资产管理中的风险,规范处置流程,不良资产管理系统中的关键流程设置了审批控制。需要审批的流程包括:年度的审批;处置协议的审批;现金回收的审批;费用的审批;按资产包组织的资产信息为了适应投资者按资产包收购和处置的需求,不良资产管理系统中采取了按资产包组织资产信息,不同的资产包可以逐次分批进行系统进行管理和处置。便捷的文档管理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有许多重要文档,如诉讼申请、谈判协议、法律凭证、处置方案等,不良资产管理系统能够以电子存档方式管理文件,便于随时调用和查阅。专业的管理报表运用几十种关键性业务指标,通过比较、分类、组合、图形化等多种方式实现业务数据的重构整合,利用专业化的业务报表功能给管理人员带来便捷高效的管理能力,为决策人员提供及时全面的信息支持。丰富的预警提示依据科学的评估模型和指标构建综合预警分析体系,对诉讼时效、土地到期、抵押权到期以及商业谈判等重要活动和关键事件以信息提示、电子邮件多种方式进行及时提醒,帮助用户避免不必要的工作失误和损失。先进的系统架构不良资产管理系统采用先进的B/S架构,完全采用J2EE的系统架构,同时为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采用了HTTPS的数据传输方式,使该系统真正成为一个可以在Internet上使用的系统,从而满足了不良资产处置业务远程办公和网上审批的需求。同时,通过实现数据集中存储,应用服务器与WEB服务器的分离,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缜密的安全机制不良资产管理系统是多用户、网络化的系统,用户角色和数据共享层次多样,因此系统安全机制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该系统基于J2EE平台,充分实现信息加密通讯、用户认证等系统安全机制,并配备实用的权限管理,定义不同角色,区分不同角色的用户及对应功能,确保不良资产处置业务的商业安全。系统功能模块图不良资产管理系统具备完善的业务功能,主体包括不良资产收购、保管、处置,综合分析及报表,工作流管理,量化考核,档案管理,系统管理以及与不良资产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管理,本节从7个方面描述不良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说明.第一部分:资产管理模块第二部分:消息中心模块第三部分:业务流程模块第五部分:查询模块第六部分:报表统计模块第六部分:文档管理模块第七部分:辅助办公模块第七部分:系统管理模块系统功能模块图如下:资产管理模块NPLtracking是系统中管理Non-performingloan的功能模块,在这个模块中,提供对Non-performingloan的各种businessentity以及businessprocess的管理功能.NoFunctionComments1Borrowermanagement提供列表查询,详细信息查询,新增,修改和删除功能在列表页面中,用户只能够看到权限范围内的borrower列表,因此角色相同的不同用户,看到的borrower的列表可能不同列表显示页面显示以下内容:Borrowerreferencenumber;BorrowerName;Industry;Typeofentity;列表页面缺省按照Borrowerreferencenumber的升序排序;可以单击列表上的每列的标题进行排序,再次单击标题列将按照逆序排序.列表分页显示,每页显示20个borrower.可以前后翻页,并显示总共有多少页,当前在第几页可以点击每个borrower的链接查看该borrower的详细信息Borrower详细信息页面上有以下链接按钮,可以查阅这个borrower的以下内容:Otherassets&liabilitiesOwnershipNegotiationreportLitigationstatusEventBusinessplanProposeddispositionExpensesCashcollection只有assetmanager能修改borrower信息,其它人员都只能查看Borrowerreferencenumber不能被修改,其它内容都可以被修改对borrower的任何修改都要记录audittrail.Borrower的详细信息可以增加附件,例如系统的资产负债表,初始处置建议等等.如果borrower的LevelofCooperation发生变化,则应自动给SAM,RT发送messageBorrower可以被删除,但是并不是从数据库中物理删除,而是对borrower设定一个删除标志.一旦borrower被设置了删除标志,则这个borrower将不再出现在系统中,同样,查询以及报表等其它模块也不应再出现这个被删除的borrower2Borrower’sotherassets点击borrower详细信息页面上方的”otherassets”按钮,应显示该borrower的所有的otherassets.Borrowerreferencenumber和borrowername应自动带到这个页面上显示提供查看,增加,修改和删除功能,只有AM有增加,修改和删除的权限,其他人都只有查看的权限删除功能从数据库中将数据进行物理删除任何修改操作都记录audittrailOtherassets记录以下内容:AssetID;Assetname;Assetname(Chinese);Assettype;Pledged/UnPledgCurrencyAssetamountAssetDescription可以上传附件Otherassets中的内容不参与系统中的任何计算.3Borrower’sotherliabilities点击borrower详细信息页面上方的”otherliabilities”按钮,应显示该borrower的所有的otherliabilities.Borrowerreferencenumber和borrowername应自动带到这个页面上显示提供查看,增加,修改和删除功能,只有AM有增加,修改和删除的权限,其他人都只有查看的权限删除功能从数据库中将数据进行物理删除任何修改操作都记录audittrailOtherliabilities记录以下内容:Otherliabilitiesreferencenumber;Otherliabilitiesname;Otherliabilitiesname(other);Otherliabilitiestype;Otherliabilitiesamount;Otherliabilitiesdescription;Otherliabilities中的内容不参与系统中的任何计算4Borrower’sownership点击borrower详细信息页面上方的”ownership”按钮,应显示该borrower的所有的shareholder的list.Borrowerreferencenumber和borrowername应自动带到这个页面上显示,在一个页面上显示这个borrower的所有shareholder.提供查看,增加,修改和删除功能,只有AM有增加,修改和删除的权限,其他人都只有查看的权限删除功能从数据库中将数据进行物理删除任何修改操作都记录audittrailownership记录以下内容:shareholdername;shareholdername(Chinese);shareholderinvestedpercentageshareholderdescriptionownership中的内容不参与系统中的任何计算5Borrower’snegotiationreport点击borrower详细信息页面上方的”negotiation”按钮,应显示该borrower的所有negotiation的list.List页面显示以下内容:NegotiationID;Negotiationlocation;Negotiationdate;缺省按照negotiationID排序,也可以单击列表上的每列的标题进行排序,再次单击标题列将按照逆序排序.可以点击negotiationID上的链接,查看negotiationreport的详细信息AM可以增加negotiationreport,SAM可以对AM提交的negotiationreport填写feedback,其它人只能查看negotiationreport.如果negotiation的内容太多(超过2000个字符),或者negotiation还有附件,则可以对每一个negotiationreport增加附件.对negotiationreport的任何修改都要记录audittrailNegotiation的creator和createdate会被自动记录,并显示.AM和SAM可以删除negotiationreport,直接从数据库中进行物理删除AM在createnegotiationreport的同时,系统应自动向SAM,RT发送message,提示有negotiation提交;SAM在填写了feedback的同时,系统应自动向AM和RT发送message,提示SAM进行了相应的操作6Borrower’slitigationstatus点击borrower详细信息页面上的”litigation”按钮,应显示这个borrower下所有的litigation的信息.Borrowerreferencenumber和borrowername应自动带到这个页面上显示,在一个页面上显示这个borrower的所有litigationstatus.Litigationstatus必须指定一笔关联的loanIDLitigation记录以下信息:LitigationTypeAuthorityDescriptionLitigationtype有以下几种:CourtfilingAssetpreservationapplicationcourtjudgment/rulingenforcementapplicationforeclosurebankruptcyapplicationOthersLitigation的以下两种情况涉及诉讼时效:AssetPreservationExpirydate=AssetPreservationapplicationdate+2yearsEnforcementOrderExpiryDate=Countjudgement/ruling+6months在AssetPreservationExpirydate和EnforcementOrderExpiryDate前30天,系统应自动给相应的AM,SAM,RT以及MO发送预警message.Litigationstatus可以上传附件,一个borrower的所有litigationstatus的所有附件存放在一起AM可以增加,修改和删除litigationstatus,其他人只能查看任何修改操作都要记录audittrail删除的操作是直接对数据库做物理删除7BusinessPlan点击borrower详细信息页面上的”BP”按钮,应显示这个borrower下当前的businessplan.Businessplan是基于borrower的,同时可以拆分到loantype,因为loantype只有4种(collateral,guarantee,collateral+guarantee,others),所以BP的拆分也只能拆分成4个Businessplan在按照loantype进行拆分的时候,只拆分其预计回收的金额,费用的预算不进行拆分一个borrower可以有多个BP,但是一个BP只能属于一个borrower,不能一个BP对应多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