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七年级(上)期末
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3分)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注音或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cuān)向云霄(yúnxiāo)里去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B.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jiàshǐ)着一条大船,小心冀冀(yì)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
C.周围一片寂静(jìjìng),我趴在岩石上,神情恍惚(huǎnghū),害怕和疲劳已经让我麻木。(《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
D.任何不称(chèn)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要(yào)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2.(3分)下列词语不构成反义词的一组是()
A.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济南的冬天》老舍)
B.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雨的四季》刘湛秋)
C.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D.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3.(3分)名著人物与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闰土——少年时在海边看瓜刺猹。(《故乡》)
B.孙悟空——被如来佛祖压在五台山下。(《西游记》)
C.孙侦探——将祥子辛苦攒的买车钱敲诈走。(《骆驼祥子》)
D.诸葛亮——七擒孟获,为北伐做准备。(《三国演义》)
4.(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当你背单词的时候,阿拉斯加的鲟鱼正跃出水面;当你算数学的时候,南太平洋的海鸥掠过海岸;当你晚自习的时候,地球的极圈正五彩斑斓,但少年,梦要你亲自实现,那些你觉得看不到的人,和遇不到的风景,都终将在生命里出现。
——“东方甄选”董宇辉文案
A.文中的“实现”“出现”是中性词。
B.文中加点的词语“单词”“掠过”“你”这三个词语依次是“名词”“动词”“代词”。
C.文中的“梦”是名词,比喻幻想或愿望。
D.三个含“当你……的时候”句运用了比拟修辞。
5.(3分)下列情境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爸爸去参加同事女儿两周岁生日宴,他这样对同事表达祝福:_____
A.“恭喜你喜得千金,愿宝贝越来越漂亮!”
B.“祝福你的宝贝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C.“祝福令郎生日快乐,健康幸福!”
D.“祝福令爱生日快乐,健康幸福!”
6.(3分)对《观沧海》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直陈其事,交代观海地点。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四句描写大海和山岛,动静结合,展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虚实结合,通过生动的描绘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
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作为全诗的收尾句,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的远大政治抱负。
7.(3分)综合性学习:本学期,七学年开展了以“走进文学部落”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你是七年一班的同学,班级准备出一份班刊,请你为这份班刊取一个名字(不超过4个字),并写出你推荐的理由。
8.(9分)根据原文填空。
(1)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秋词》)
(6)峨眉山月半轮秋,。(李白《峨眉山月歌》)
(7),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8)《次北固山下》中既交代时令,又蕴含理趣的诗句是:,。
二、阅读:(40分)
9.(10分)阅读《论语》(节选),回答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说:
②君子:
③信:
(2)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②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3)从上面选文中,请你总结两条学习方法,用自己的话简洁概括出来。
10.(15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文章题目看,作者回忆的往事发生在:,表达了对母亲___________之情:同时在经受过命运残酷打击,懂得母亲的伟大和期望后感悟到:。
(2)作者双腿瘫痪后,从行为到心理有哪些变化?
(3)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加点词蕴含的情感。
①她忽然不说了。
②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4)第三段母亲提议“去北海看菊花”有何用意?
(5)结尾处描写各色的花竞相开放有何用意?
11.(15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草坪上蒲公英的启示
①童年时,我就喜爱野外的蒲公英。
②早春,他就扬起那黄色的小花,不顾一切地伸展着,即使遇到一两场冷雨或雪,它也不退缩;只要再受到阳光的摩挲,立刻就欢开了。在郊野稀疏的草地或路旁,它那圆圆的绚丽的微笑实在是早春最自然的奉献了。它要求很低,几乎在什么土壤里都能生存,它也不怕践踏,它的花儿是一体的,它的花瓣儿不会脱落,更不会摧残。它的微笑是永恒的,是那在冬天后必定到来的春天的最普遍的感觉。
③而它那绒球的种子,也更是匆忙的来到人间,微风一过,它们就像小伞一样飘荡地在空中翱翔,然后落入随意什么土壤,开始新的繁衍。
④而这一小团团绒球伞,更是春天里孩子们的玩物。放在嘴边,鼓起腮帮轻轻一吹,全部白色的花儿便像降落伞飞向半空,比吹肥皂泡更能引起童真的兴味与幻想。
⑤这次在四月来到美国,我更为遍地草坪上这种黄色的小花儿欣喜了。我想,在春天的草地上,假如有无尽的绿,缺少这一朵朵黄色蒲公英的点缀,该多么的煞风景。所以我经常停立路边与宅旁,看着它微笑着迎接我这远方的客人。
⑥可惜我是太浪漫了,太从诗的角度去感悟人生了。原来宅院的主人并不喜爱这黄色的小花,他们在清除草坪时,往往要把蒲公英拔出,因为这些蒲公英太坚韧了,生长的太疯狂了,假如任其扩散,蒲公英会淹没这一片片整齐的草坪;而且,它们生长得很不规则,长大了就很野,会占据很大的领地。
⑦天哪,这春天的微笑竟然是要被歼灭的丑恶的对象!
⑧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谁能让它只宁静的生长,只构成草坪上一种点缀而不疯狂,而不泛滥,而不欺侮姐妹的青草……
⑨我想,这该就是那种“度”吧!世间万物都有个“度”,都需要自然的平衡。
⑩超越了“度”,美也成了丑,超越了“度”宠爱可能变成厌恶。
____________自由也只有在“度”中才能显示出美、潇洒与受人敬重。
____________而我们的举止、言谈、习惯、交往,甚至友情、家庭,是不是也都有一个“度”呢?我们又该怎么学习去驾驭这个“度”呢?
____________亲爱的挚友,愿我们在生活中去体验、去感悟、去实践吧!
(1)纵观全文,作者通过不同的___________、、人们对蒲公英的___________前后对比,引出了“人对自然”以及其他方面的感悟与思考。
(2)美国宅院的主人对蒲公英的态度是怎样的?
(3)在文中摘录一个比喻句,写在下面,并对其做出简单的批注。
比喻句是:
批注的内容是:
(4)第②段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早春,他就扬起那黄色的小花,不顾一切地伸展着,即使遇到一两场冷雨或雪,它也不退缩;只要再受到阳光的摩挲,立刻就欢开了。
(5)联想拓展:本文作者从“泛滥疯涨”的蒲公英受到启示,请仿照下面的形式,写一个你在生活中的启示。
示例:自然事物:“泛滥疯涨”的蒲公英
启示:世间万物都有个“度”,都需要自然的平衡。
提示:自然事物的特点要和启示要有关联。
你的联想:自然事物:
启示:
三、作文(50分)
12.(50分)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爱:老师的殷殷叮嘱是爱,妈妈的一日三餐是爱,同学的互相鼓励是爱,防疫工作者的日夜操劳是爱……这大大小小的爱,沐浴着我们的成长,芬芳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以挑战挫折的勇气,战胜孤独的力量,拥抱生活的热情。
请以“爱的力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得抄袭,不要套作;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七年级(上)期末
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3分)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注音或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cuān)向云霄(yúnxiāo)里去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B.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jiàshǐ)着一条大船,小心冀冀(yì)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
C.周围一片寂静(jìjìng),我趴在岩石上,神情恍惚(huǎnghū),害怕和疲劳已经让我麻木。(《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
D.任何不称(chèn)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要(yào)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字形。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A.有误,“窜”应读作“cuàn”;
B.有误,“小心冀冀”的“冀”应写作“翼”;
C.正确;
D.有误,“不可救要”的“要”应写作“药”。
故选:C。
【点评】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2.(3分)下列词语不构成反义词的一组是()
A.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济南的冬天》老舍)
B.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雨的四季》刘湛秋)
C.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D.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分析】本题考查字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
【解答】ABC.加点词均为反义词;
D.加点词不是反义词。“尊重”是动词,指的是对人的一种态度;“凡人”是名词,指的是人的身份。二者词性不同,表达的意思范畴更不同。
故选:D。
【点评】反义词,顾名思义指的就是意思相反的一组词。反义词一般意思相关,词性相同。
3.(3分)名著人物与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闰土——少年时在海边看瓜刺猹。(《故乡》)
B.孙悟空——被如来佛祖压在五台山下。(《西游记》)
C.孙侦探——将祥子辛苦攒的买车钱敲诈走。(《骆驼祥子》)
D.诸葛亮——七擒孟获,为北伐做准备。(《三国演义》)
【分析】本题考查名著人物。
【解答】ACD.正确。
B.有误,孙悟空——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
故选:B。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4.(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当你背单词的时候,阿拉斯加的鲟鱼正跃出水面;当你算数学的时候,南太平洋的海鸥掠过海岸;当你晚自习的时候,地球的极圈正五彩斑斓,但少年,梦要你亲自实现,那些你觉得看不到的人,和遇不到的风景,都终将在生命里出现。
——“东方甄选”董宇辉文案
A.文中的“实现”“出现”是中性词。
B.文中加点的词语“单词”“掠过”“你”这三个词语依次是“名词”“动词”“代词”。
C.文中的“梦”是名词,比喻幻想或愿望。
D.三个含“当你……的时候”句运用了比拟修辞。
【分析】本题考查词语感彩、词性、修辞等知识的掌握。
【解答】ABC.正确;
D.有误,三个含“当你……的时候”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
故选:D。
【点评】判断词性的方法:
1.根据词语的意思,依据不同词性的定义来判断。
2.如果是判断句子或短语中某个词语的词性,可以根据这个词语在句子充当的成分或修饰的词语来判断。
5.(3分)下列情境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爸爸去参加同事女儿两周岁生日宴,他这样对同事表达祝福:_____
A.“恭喜你喜得千金,愿宝贝越来越漂亮!”
B.“祝福你的宝贝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C.“祝福令郎生日快乐,健康幸福!”
D.“祝福令爱生日快乐,健康幸福!”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得体的掌握。根据语境分析判断。
【解答】A.表述不当,“喜得千金”是祝贺别人家里得到一个可爱的女儿,用于孩子出生时。同事女儿已两周岁,这样说明显不合适。
B.表述不当,“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是对老人生日的祝福语,用于两岁孩子不合适。
C.表述不当,“令郎”是对对方儿子的敬称,用于同事女儿的生日祝福明显不合适。
D.表述得当。
故选:D。
【点评】用语得体中要注意敬、谦辞的正确使用,敬辞用于别人,谦辞用于自己,二者不可颠倒。
6.(3分)对《观沧海》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直陈其事,交代观海地点。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四句描写大海和山岛,动静结合,展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虚实结合,通过生动的描绘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
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作为全诗的收尾句,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的远大政治抱负。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诗歌的赏析,注意结合选项内容,分析表述的正误,选出不符合原文所表述内容的一项即可。
【解答】ABD.正确;
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虚写。
故选:C。
【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人、事、景、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7.(3分)综合性学习:本学期,七学年开展了以“走进文学部落”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你是七年一班的同学,班级准备出一份班刊,请你为这份班刊取一个名字(不超过4个字),并写出你推荐的理由。
【分析】本题考查推荐介绍。语言的运用是我们日常交往中必不可少的环,能够简明、连贯、得体地表达我们的见解,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方面的训练。
【解答】本题考查拟名的能力。为报刊取名字要力求简短,再是注意具体要求上要有文学性。可以结合学过的诗句,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语作为班刊的题目。例如从“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中选取“小荷”一词做题目,比喻刚开始展示才华。
答案:
小荷推荐的理由:出自“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用“小荷”比喻同学们门的才华初露。
【点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8.(9分)根据原文填空。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6)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8)《次北固山下》中既交代时令,又蕴含理趣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做好积累,根据提示的上下句写出相应的句子,注意默写时不要出现错别字。
【解答】(1)随君直到夜郎西(易错字:郎)
(2)断肠人在天涯(易错字:涯)
(3)僵卧孤村不自哀(易错字:僵)
(4)正是江南好风景
(5)我言秋日胜春朝
(6)影入平羌江水流(易错字:羌)
(7)何当共剪西窗烛(易错字:烛)
(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易错字:生)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做到准确书写。以下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二、阅读:(40分)
9.(10分)阅读《论语》(节选),回答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说:同“悦”,愉快
②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有才德的人
③信:诚信
(2)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②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3)从上面选文中,请你总结两条学习方法,用自己的话简洁概括出来。
【分析】参考译文: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
【解答】(1)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借助于平时的知识积累,因此平时要对文言词语归类记忆。如文言实词可从词类活用、古字通假、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方面归类。
①句意:不也是很愉快吗?说:同“悦”,愉快。
②句意: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有才德的人。
③句意: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信:诚信。
(2)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翻译。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有:朋,指志同道合的人。句意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
②重点词有: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句意为: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从文中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能概括出:及时温习并实践;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能概括出:学习和思考互相结合。
答案:
(1)①同“悦”,愉快;
②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有才德的人;
③诚信。
(2)①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
②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
(3)及时温习并实践;学习和思考互相结合。
【点评】解释文言词语要注意:
(1)平时注意积累并掌握常用常考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根据平时积累判断其意思和用法。
(2)在学习时应灵活掌握。要熟记课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
(3)结合词语所在句子的句意推断词语的意思。
10.(15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文章题目看,作者回忆的往事发生在:秋天,表达了对母亲怀念之情:同时在经受过命运残酷打击,懂得母亲的伟大和期望后感悟到:生命的美好,要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
(2)作者双腿瘫痪后,从行为到心理有哪些变化?
(3)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加点词蕴含的情感。
①她忽然不说了。
②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4)第三段母亲提议“去北海看菊花”有何用意?
(5)结尾处描写各色的花竞相开放有何用意?
【分析】本文是《秋天的怀念》节选部分,记叙了母亲忍受巨大的病痛,要陪着儿子去北海看菊花。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真挚无私的爱,也表达了子女对母爱的赞美,对母亲深深的怀念。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秋天的怀念”中“秋天”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文章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结合“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分析,作者懂得了母亲的伟大和期望后感悟到生命的美好,要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结合“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因为腿的原因,作者伤感痛苦,脾气暴躁无常,对生活逃避,丧失信心。结合“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分析,作者感悟到生命的美好,要坚强、乐观面对生活。
(3)本题考查词语表达效果分析。
①“忽然”是突然,猛然的意思,因为母亲意识到儿子不能跑了,不能跳了,怕伤到儿子的心,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理解和爱。
②“再也”,是母亲重病,当“我”同意去看花时,非常高兴,却因说错话而“悄悄”离开,就没有回来。表达的作者因母亲病逝的悲痛,以及没有完成母亲和“我”去看花的遗憾和悔恨之情。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母亲提议去北海看菊花的背景是“我又独自坐在屋里”,意志消沉,情绪低落,“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会令人更加伤感。作答时,可进入母亲的角色,体会母亲想让儿子像菊花一样顽强生活下去的心情,勇于面对挫折,顽强生活下去;北海公园是“我”童年的乐园,母亲希望通过重游北海公园来唤醒“我”美好的记忆,从生活的不幸中振作起来。
(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运用排比修辞,突出了菊花的烂漫美丽。生命力蓬勃的菊花,象征了母亲的期望:无论遭遇怎样的厄运,无论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之路,都要活得坚韧,活出尊严,活出自我生命的个性与美丽。烘托了“我”走出孤独、痛苦、绝望的心情谷底后的坚强、乐观的精神状态。
答案:
(1)秋天;怀念;生命的美好,要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
(2)由“脾气暴躁,伤感痛苦,丧失信心”到“坚强、乐观”。
(3)①因为母亲意识到儿子不能跑了,不能跳了,怕伤到儿子的心,所以突然不说了,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理解和爱。
②“再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永远离去的无比痛苦和遗恨的心情。
(4)是想让“我”从菊花傲雪凌霜的精神气质中得到启示,勇于面对挫折,顽强生活下去;北海公园是“我”童年的乐园,母亲希望通过重游北海公园来唤醒“我”美好的记忆,从生活的不幸中振作起来。
(5)生命力蓬勃的菊花,象征了母亲的期望:无论遭遇怎样的厄运,无论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之路,都要活得坚韧,活出尊严,活出自我生命的个性与美丽。表现了“我”走出了情绪的低谷,树立了坚定乐观的生活态度。
【点评】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本身:如词语的感彩(贬词褒用、褒词贬用)、词语的语体色彩(方言、口语、书面语)、叠词的节奏韵律美、形容词的生动优美、动词的具体凝练传神等。
(2)答题模式:效果词(形象生动、准确传神等)+结合词语的语境义+作者的思想感情。
11.(15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草坪上蒲公英的启示
①童年时,我就喜爱野外的蒲公英。
②早春,他就扬起那黄色的小花,不顾一切地伸展着,即使遇到一两场冷雨或雪,它也不退缩;只要再受到阳光的摩挲,立刻就欢开了。在郊野稀疏的草地或路旁,它那圆圆的绚丽的微笑实在是早春最自然的奉献了。它要求很低,几乎在什么土壤里都能生存,它也不怕践踏,它的花儿是一体的,它的花瓣儿不会脱落,更不会摧残。它的微笑是永恒的,是那在冬天后必定到来的春天的最普遍的感觉。
③而它那绒球的种子,也更是匆忙的来到人间,微风一过,它们就像小伞一样飘荡地在空中翱翔,然后落入随意什么土壤,开始新的繁衍。
④而这一小团团绒球伞,更是春天里孩子们的玩物。放在嘴边,鼓起腮帮轻轻一吹,全部白色的花儿便像降落伞飞向半空,比吹肥皂泡更能引起童真的兴味与幻想。
⑤这次在四月来到美国,我更为遍地草坪上这种黄色的小花儿欣喜了。我想,在春天的草地上,假如有无尽的绿,缺少这一朵朵黄色蒲公英的点缀,该多么的煞风景。所以我经常停立路边与宅旁,看着它微笑着迎接我这远方的客人。
⑥可惜我是太浪漫了,太从诗的角度去感悟人生了。原来宅院的主人并不喜爱这黄色的小花,他们在清除草坪时,往往要把蒲公英拔出,因为这些蒲公英太坚韧了,生长的太疯狂了,假如任其扩散,蒲公英会淹没这一片片整齐的草坪;而且,它们生长得很不规则,长大了就很野,会占据很大的领地。
⑦天哪,这春天的微笑竟然是要被歼灭的丑恶的对象!
⑧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谁能让它只宁静的生长,只构成草坪上一种点缀而不疯狂,而不泛滥,而不欺侮姐妹的青草……
⑨我想,这该就是那种“度”吧!世间万物都有个“度”,都需要自然的平衡。
⑩超越了“度”,美也成了丑,超越了“度”宠爱可能变成厌恶。
____________自由也只有在“度”中才能显示出美、潇洒与受人敬重。
____________而我们的举止、言谈、习惯、交往,甚至友情、家庭,是不是也都有一个“度”呢?我们又该怎么学习去驾驭这个“度”呢?
____________亲爱的挚友,愿我们在生活中去体验、去感悟、去实践吧!
(1)纵观全文,作者通过不同的时期、地域、人们对蒲公英的态度前后对比,引出了“人对自然”以及其他方面的感悟与思考。
(2)美国宅院的主人对蒲公英的态度是怎样的?
(3)在文中摘录一个比喻句,写在下面,并对其做出简单的批注。
比喻句是:微风一过,它们就像小伞一样飘荡地在空中翱翔,然后落入随意什么土壤,开始新的繁衍。
批注的内容是: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蒲公英种子的形状,表达了作者对蒲公顽强的生命力的喜爱赞美之情。
(4)第②段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早春,他就扬起那黄色的小花,不顾一切地伸展着,即使遇到一两场冷雨或雪,它也不退缩;只要再受到阳光的摩挲,立刻就欢开了。
(5)联想拓展:本文作者从“泛滥疯涨”的蒲公英受到启示,请仿照下面的形式,写一个你在生活中的启示。
示例:自然事物:“泛滥疯涨”的蒲公英
启示:世间万物都有个“度”,都需要自然的平衡。
提示:自然事物的特点要和启示要有关联。
你的联想:自然事物:
启示:傲霜斗雪的梅花,历经考验的坚强是美丽的。
【分析】本文记叙了作者通过不同的时期、地域、人们对蒲公英的态度前后对比,引出了“人对自然”以及其他方面的感悟与思考。世间万物都有个“度”,都需要自然的平衡。超越了“度”,美也成了丑,超越了“度”宠爱可能变成厌恶。自由也只有在“度”中才能显示出美、潇洒与受人敬重。
【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结合“童年时,我就喜爱野外的蒲公英”“这次在四月来到美国”“可惜我是太浪漫了,太从诗的角度去感悟人生了。原来宅院的主人并不喜爱这黄色的小花”可知,作者通过不同的时期、地域、人们对蒲公英的态度前后对比,引出了“人对自然”以及其他方面的感悟与思考。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结合“原来宅园的主人并不喜欢这黄色的小花,他们在清除草坪时往往要把蒲公英拔除,因为这些蒲公英太顽强了,生长得太疯狂了,如果任其蔓延,蒲公英会吞没这一片片整齐的草坪;而且,它们生长得很不规则,长大了就很野,会占去很大的领地”可知,美国宅院的主人不喜欢蒲公英,要清除它们。可以概括出蒲公英会变成“被消灭的丑恶的对象”的原因是:大为蒲公英太顽强了,生长得太疯狂了,如果任其蔓延,蒲公英会吞没这一片片整齐的草坪。
(3)本题考查比喻句赏析。细读文章找到任意比喻句再分析其作用即可。如:微风一过,它们就像小伞一样飘荡地在空中翱翔,然后落入随意什么土壤,开始新的繁衍。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蒲公英种子的形状,表达了作者对蒲公英顽强的生命力的喜爱赞美之情。再如:放在嘴边,鼓起腮帮轻轻一吹,全部白色的花儿便像降落伞飞向半空,比吹肥皂泡更能引起童真的兴味与幻想。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蒲公英种子下落时的形状,表达了作者对蒲公英喜爱之情。
(4)本题考查句子赏析。这一句是写早春蒲公英顽强生长的状态。“扬起、伸展、欢开”这些动词更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蒲公英生长的时动态美。
(5)本题考查阅读感悟。根据表中示例,请再补写一种自然事物及从中得出的启示即可。傲霜斗雪的梅花,历经考验的坚强是美丽的。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人应该具备高洁脱俗的品质。
答案:
(1)时期地域态度
(2)美国宅院的主人不喜欢蒲公英,要清除它们。
(3)示例1:微风一过,它们就像小伞一样飘荡地在空中翱翔,然后落入随意什么土壤,开始新的繁衍。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蒲公英种子的形状,表达了作者对蒲公英顽强的生命力的喜爱赞美之情。
示例2:放在嘴边,鼓起腮帮轻轻一吹,全部白色的花儿便像降落伞飞向半空,比吹肥皂泡更能引起童真的兴味与幻想。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蒲公英种子下落时的形状,表达了作者对蒲公英喜爱之情。
(4)“扬起、伸展、欢开”这些动词更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蒲公英生长的时动态美。
(5)傲霜斗雪的梅花,历经考验的坚强是美丽的。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人应该具备高洁脱俗的品质。
【点评】阅读题一般作答步骤: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三、作文(50分)
12.(50分)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爱:老师的殷殷叮嘱是爱,妈妈的一日三餐是爱,同学的互相鼓励是爱,防疫工作者的日夜操劳是爱……这大大小小的爱,沐浴着我们的成长,芬芳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以挑战挫折的勇气,战胜孤独的力量,拥抱生活的热情。
请以“爱的力量”为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金牌学案》物理粤教版必修第三册 课件6 带电粒子电场中的直线运动
- 药芯焊丝成型工设备维护保养考核试卷及答案
- 手电筒制作工现场作业技术规程
- 公司醋酸装置操作工标准化技术规程
- 公司异丁烯装置操作工设备安全技术规程
- 办公小机械制造工工艺作业技术规程
- 2026届甘肃省庆阳市陇东院附属中学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2025汽车买卖合同范文格式
- 2025设备租赁合同(合同样本)
- 专科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2025年矿业权评估师考试(矿业权评估地质与矿业工程专业能力)全真冲刺试题及答案
- 汽车发动机课件
- 3.2 中国的矿产资源教学课件 初中地理湘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 学堂在线 高技术与现代局部战争 章节测试答案
- 新房外部电梯拆除方案(3篇)
- 公众号文章培训:提升写作技巧与个人风格
- 《水浒传》人物专题系列-鲁智深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西南民族大学
- 友情留言句子
-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地市级)及答案解析
- 高速铁路概论 课件 第4章 高速铁路动车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