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人》电视剧观后感范文_第1页
《说书人》电视剧观后感范文_第2页
《说书人》电视剧观后感范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书人》电视剧观后感范文

《说书人》是小马奔腾和本山传媒合拍的正剧,演员班底根本取自赵家班,男一号是本山的得意弟子小沈阳。本山弟子多以搞怪和搞笑著称,《乡村爱情故事》是他们的拿手好戏。赵家班演正剧,有着难以跨越的天堑:浓烈的东北口音,扶不上台面的气质,习惯性的小品演法,但这次《说书人》的改弦更张真的很像样。最初观察“王老七”、“赵玉田”的脸还是想笑,可是后来就慢慢把他们当做了规定情境中的人物。

《说书人》能脱“喜”入“正”,首先由于故事是正剧写法,不再是小品的松散连接和水词儿的原生态呈现。电视剧当然是群众消遣产品,但它的起承转合有一套程式,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其次是配音帮助。配音常常被大腕演员痛心疾首地申斥,明明是自己档期排不过来,还怪配音演员毁了自家表演。可《说书人》没配音演员还真不成,说书讲究字正腔圆,老北京的街头也讲究字正腔圆,假如东北大茬子味儿冲天,这戏也就别看了。除了李立群和小沈阳,其他角色均属配音。“王老七”有了代言者,活脱一个《茶馆》里的王掌柜。“佟二”有了北京话,活脱一个天桥市井流氓。李立群是相声演员出身,他的京腔问题不大。小沈阳的口音不地道,可他的声音辨识度太高,换个人配音更怪咖,将就了。

这部剧的播出已然过半,前半程说的是评书艺人拒绝为日本人效力的故事。历史上有梅兰芳蓄须拒唱的往事,《说书人》也不算无根之水。只是,艺人们忒刚烈了些,总是当着和尚骂秃子;日本人忒“慈爱”了些,一忍再忍不下死手。这么编排故事带有许多抗日戏共有的一相情愿和如有神佑感。真正有意思和有价值的局部在对评书艺术的专业表现和书业同人之间的江湖道义。

李立群演的是四九城著名的.评书大腕孙七爷,小沈阳演的是茶馆伴计出身的后起之秀金登,他们两人有大段的评书表演。不能和练家子相比,起码也是口齿爽利,功架十足。下场以后频繁切磋说书艺术和产业:梁子,门子,砸挂,角儿,座儿,押账钱...在这些信手拈来的术语和段子中,评书的特色和艺人的生存状态全出来了。如今去茶馆听书的人不多了,看看电视剧对评书风景的反刍,虽不能至,心憧憬之。

玩意儿是死的,人心是活水。最让我感慨的是书业同人之间的江湖救急:孙老板在茶馆说书,骂死老汉奸,茶馆王老板仍热络待他。孙老板在电台里骂日军,被通缉,远走关外。明知他不能演出,茶馆吴老板见面就给押账钱。总觉得这些穿着长衫、行着老礼儿、说着老词儿、守着老法规的人,干得出这等仗义的事。江湖义气早已被现代人超越,可它比礼崩乐坏和认钱做父强之百倍。

今时今日,许多传统艺术已经或正在丢掉,用郭德纲的话说:“老先生们留下来的一千多段传统相声,经过我们这些相声演员的不懈努力,现在还剩四百段了。”评书艺术也存在后继无人的问题,袁刘单田之后再无全国知名的说书人。更要命的是,围拢和衬托着传统艺术的文化气氛也在成片消逝,儒学根脉已断,宗族观念已淡,邻里相亲的意识因上楼而走向灭亡,街头走的全是些急匆忙、紧绷绷,不知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精神孤儿。

七爷宁折不弯,金凳古道热肠。通俗故事之外,别有一重传统文化的醇厚味道。文化含量之外,还有一层嬉戏式的消遣颜色。汉奸佟二纯粹是跳梁小丑,日酋牛岛纯粹是卡通人物。本山客串了一个天津卫的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