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诗歌人物形象的知识点_第1页
阅读诗歌人物形象的知识点_第2页
阅读诗歌人物形象的知识点_第3页
阅读诗歌人物形象的知识点_第4页
阅读诗歌人物形象的知识点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阅读诗歌人物形象的知识点阅读诗歌人物形象的知识1英雄的形象:既可以描写客观的人物形象,又可以塑造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如卢纶的《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首诗就描写了一位将军的形象。诗中写将军夜猎,见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当中去了。首句着一“惊”字,渲染了一种紧张异常的气氛,而且也突出了将军的高度警惕。“夜引弓”的“引”字,让人想象和体味将军临险时是何等的镇定自若,从容不迫。结尾写箭入石中,表现出将军之神勇、射术之超群。美人的形象:除了指代相思恋人外,美人的形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如屈原的《离骚》中“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的美人就是自喻之词。羁人的形象:主要是写羁旅在外的乡思之情。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旅居长安时所作。在古代,重阳佳节是亲人团聚、登高饮酒的节日。但诗人旅居在外,孤身独处,思念亲人之情不能自已,写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名作。宫女的形象:主要是写宫女百无聊赖的生活和精神状态,突出宫人之“怨”。如王昌龄的《长信秋词五首(其一)》:“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这首宫怨诗,运用深婉含蓄的笔触,采用以景托情的手法,写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中,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前三句写景,后一句写人。写景起渲染色彩、烘托气氛的作用。全诗没有一个“怨”字,但诗中处处有怨情。思妇的形象:主要描写思念丈夫的少妇形象。这类诗歌中思妇思念的对象一是为博取功名而远游的游子。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描写了主人公从“不知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前两句描写主人公的“不知愁”,而第三句转折,由“忽见陌头杨柳色”,使少妇想起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伤感场景,引出“悔教夫婿觅封侯”。“忽”字准确鲜明地描写了主人公心理变化的过程。二是为征战而远征的征人等。如李白的《子夜吴歌》,全诗以长安月写景起兴,铺垫烘托思妇眷念玉关征人的深情。隐士的形象:多描绘隐居田园的人物形象,体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如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幽静安逸生活的向往。东篱下悠然采菊的他,以田园诗人和隐逸者的姿态,赋予菊花独特的超凡脱俗的隐者风范,菊花从此便有了隐士的灵性。再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山村清幽明丽景色的描写,也让我们窥见了诗人闲适超逸的隐者形象。征人的形象:这类形象多在边塞诗中出现,有写得慷慨激昂的,也有写得怨恨不平、反战思归的。如卢纶的《塞下曲(其一)》:“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这首诗描写了威武的将军传达新命令时的誓师场面,千营军士的一同回应,正表现出威武的军容、严明的军纪及大家必胜的信心,读者读起来不免被这种雄壮的气势征服。悲士的形象:多是写功业难成,报国无门的感慨。如李贺的《南园(其五)》:“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这首诗写出了一位渴望投笔从戎、削平藩镇、为国建功,但又不被赏识的悲士形象。阅读诗歌人物形象的知识201/关注标题法标题是诗歌的眼睛。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标题提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标题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关注标题,对我们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很有帮助。02/知人论世法我们在欣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要知人论世,结合注释、诗题,了解作者及其经历、创作意图等,把握作者描写和评价人物的感情色彩,分析作者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例如,杜甫从年轻时就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而腐败的封建政治、动乱不已的社会现实,不仅使杜甫的政治理想破灭,而且使其生活也陷入困顿。杜甫把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与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熔铸在一起,表现在《蜀相》一诗中。再如,陆游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一生都渴望恢复中原、报国杀敌,对投降派把持朝政,使自己的报国壮志付诸东流充满愤恨。《书愤》就是抒发这种愤恨之情的作品之一。03/抓关键句法这里的关键句包括描写人物形象的、含有的句子等。古代诗歌往往以片段的形式来刻画人物,用神态、动作以及微妙的心理变化等表现人物性格,所以概括人物形象一定要联系描写人物形象的诗句进行分析。04/分析注解法有的诗歌鉴赏题会在原诗之后附有注解,阅读这些注解,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作品的有关情况,以便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感情及其作品的内容。最后,参考答题模板,填写相应内容:诗中塑造了一个(身份)形象。通过(记叙、描写等)手法,表现出了人物的特点。作者借此表达的情感。阅读诗歌人物形象的知识3常见诗人形象举例:01傲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塑造了一个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诗人形象。02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例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中,杜甫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里,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0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例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再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秋天空山新雨后景象的描写,塑造了热爱山水风光的诗人形象。0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例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得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0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例如,陆游的《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都反映出这两位作者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忧愤情感。06送别友人、思念故乡的形象例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07反对征伐的形象例如,杜甫的《兵车行》塑造了一个体察人民疾苦,反对战争的诗人形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