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三章 电影黑帮片鉴赏_第1页
(17)-第三章 电影黑帮片鉴赏_第2页
(17)-第三章 电影黑帮片鉴赏_第3页
(17)-第三章 电影黑帮片鉴赏_第4页
(17)-第三章 电影黑帮片鉴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电影黑帮片鉴赏第一节电影黑帮片《美国往事》的背景

一、电影黑帮片1、黑帮片的概念犯罪片——古典黑帮片(gangsterfilm)

现代警匪片另:黑色电影(硬汉侦探片)20世纪30年代在好莱坞发展起来的,以强盗为主人公,以强盗的犯罪和毁灭为主要表现题材,以枪战、打斗、汽车追逐等为重要形式的类型电影。2、黑帮片的特征

叙事模式以强盗的事业,友情,成功和失败为主要线索,结局必然是强盗的死亡。人物形象双主人公浪漫化空间环境——都市黑帮分子精神世界的超现实延伸关注心理和社会问题对法律和道德的矛盾情感视听语言的表现方式快速剪切声音的表现力道具的表现力3、黑帮片的发展历史初始阶段源头1903《火车大劫案》第一部黑帮片1927《下层社会》三十年代代表作:茂文·勒洛埃《小凯撒》威廉姆·韦尔曼《人民公敌》霍华德·霍克斯《疤脸大盗》四十年代黑帮片销声匿迹原因:电影检查,经济萧条,战争五十年代老式黑帮片六十年代黑帮片受法国新浪潮颠覆特吕弗《枪击钢琴师》《朱尔与吉姆》“新好莱坞”作品代表作:《邦妮与克莱德》七十年代以来代表作:科波拉《教父》赛尔乔·莱昂内《美国往事》马丁·斯科塞斯《好家伙》二、电影黑帮片《美国往事》一、电影档案:好莱坞黑色片的典范1、电影档案片名:美国往事/OnceUponaTimeinAmerica地区/时间:意大利/美国;1984导演:赛尔乔·莱翁内主演:罗伯特·德尼罗;詹姆斯·伍兹;珍妮弗·康纳利获奖记录:曾获1984年美国影艺学院最佳配乐、最佳服装设计两项奥斯卡金像奖;1985年美国金球奖最佳导演提名。2、导演与主演一、电影档案:好莱坞黑色片的典范赛尔乔·莱昂内(1929-1989),是一位严肃的有艺术追求的导演,他以意大利式的西部片著称,他最得意的作品是以美国近百年历史为背景的“美国三部曲”,即《西部往事》、《革命往事》和《美国往事》。《美国往事》改编自大卫·阿里森在辛辛监狱写成的自传体小说《流氓》,是导演莱昂内“美国三部曲”的最后一部,采用了好莱坞的经典叙事结构,以面条与迈克斯的债务纠葛为中心,穿插不同年代的多个事件,绝妙地映现出近40年间美国大都市社会生活的变迁。另有被称作“意大利式西部片”的《镖客三部曲》广受影迷欢迎。罗伯特·德尼罗,生于美国纽约,意大利裔,父母均是画家,而父亲更兼是雕塑家和诗人。在曼哈顿的小意大利长大。10岁时,德尼罗首次登台演出,他在绿野仙踪中扮演狮子。1973年他正式成为好莱坞影星。1974年他在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导演的《教父2》中扮演维托·柯莱昂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在斯科西斯导演的《愤怒的公牛》中他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为了扮演年老的拳击手杰克·拉·玛,他特地使自己的体重加重了27公斤。尤其他1970年代和1980年代扮演的角色被看作是最有意思和最富人性的角色,1984年他主演的《美国往事》便是其中的代表。3、剧本创作背景

该片的灵感来源于哈里·格雷的自传体小说《TheHoods》。莱昂内买下了这部小说的改编权,并雇佣编剧以小说的故事为蓝本,扩展出一整部黑帮故事。斯图亚特·卡明斯基是该片的编剧之一,他回忆说他拿到的电影大纲就超过了400页;而整个剧本的创作则用了将近15年的时间。4、电影地位

导演赛尔乔·莱昂内一改好莱坞传统西片的格局,以独特的视角塑造了美国黑社会人出生入死的人物形象。这部酝酿及创作历时十多年,耗资达4000万美元的豪华巨片,事实上成了导演莱昂内的巅峰之作。《美国往事》是一部典型的美国“经典影片”,它同时也是一个“超载类型”,一种欧洲文化的“悲悼”意味与百老汇大歌舞及圣诞欢歌式的狂欢精神的叠加。一种外来者的怀疑、质询和对好莱坞电影的恩怨分明、报应不爽模式的渗透。5、电影剧情简介

二十年代的美国,绰号“面条(spagetti)”的纽约少年和几个同龄朋友一起认识了聪明狡黠的麦克斯。他们开始从事走私活动。不久,面条在一场械斗中杀伤人命,被关进监牢。若干年后面条被释放出狱,当年的小伙伴们已经变成了成熟健壮的青年。在麦克斯的带领下,他们重操旧业,开始了一系列的抢劫、盗窃、敲诈活动。随着犯罪活动的不断深入,麦克斯似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然而,禁酒令的取消使得私酒的生意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为了一步达到最后的目标,麦克斯竟然把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也列入了行动目标。有过铁窗经验的面条不忍眼看好友走向毁灭,偷偷打电话报警,想逼迫麦克斯收手。警察与面条的朋友展开激烈枪战,麦克斯等人全部被杀。面条在极端的悔恨与痛苦之下,离开了自己生长的地方,离开了心爱的姑娘,远走他乡。几十年后,几近垂暮的面条潦倒回乡,意外发现原来当年的一切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第二节电影黑帮片《美国往事》的拉片赏析一、电影主题

《美国往事》是20-60年代美国大城市生活的缩影。表现了友情与爱情,忠诚与背叛,“流氓”与觉悟的人生主题。《美国往事》包含了一个男人在这个世界上所能遇到的一切。友情、爱情、思想、责任、冲突,背叛、原谅、救赎,拍出了人生所遇到的一切,它更像是一场让人不愿醒来的梦。二、电影结构时空交错结构——1、片头制造悬念:青年时期的诺德斯被追杀逃亡2、叙事主轴:由老年诺德斯来展开整部片子叙事3、铺垫故事:大篇幅叙述少年时期诺德斯的生活4、寻求答案:老年诺德斯失而复得的钱是咋回?5、揭开悬念:狱后的青年时期——短暂老年时期——继续闪回青年时期6、真相大白:老年时期的人生感慨7、片尾:回到片头的青年时期三、电影视听分析11、长镜头的运用

在影片《美国往事》临近尾声部分麦克斯说出35年前出卖主人公“面条”的事实这一段落中,导演运用了长镜头以及推镜头来表现主人公“面条”的面部表情和内心情感。当麦克斯一步步走近,厉声陈述那些曾经背叛的青年时代,而此时,导演对于主人公“面条”的刻画只通过一个长镜头就表现的淋漓尽致。镜头中“面条”冷静的表情和麦克斯激动诉说的声音形成鲜明的对比。导演对于这段戏的处理,不似想象中的动人心魄,却比我预料的要震慑人心。此时主人公“面条”的绝望来的如此镇静,因为来见麦克斯之前已经有了准备和料想,所以,这样的局面,猜测成真,反而没有了激动和汹涌,亲耳听到曾经的挚友详细的说出这段经过,心里只留下死一般的寂静吧。

左图为影片《美国往事》中临近结尾处“面条”和麦克斯谈话时对一只怀表的特写。这只怀表作为一开始连接起“面条”和麦克斯友谊的见证物,再次出现在结尾处,导演以特写镜头的方式“强制”观众的视线落在这只怀表上,突然给人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仿佛依稀还能看见当年笑着戏称“Anuncle”的真挚孩童,产生无限唏嘘。同时,也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宿命的轮回。

2、特写镜头的运用3、“转场”技巧的运用

《美国往事》中,导演共运用了13处经典转场,包括了主观视线转场、声音转场、相似体转场和特写转场。如此将整部影片复杂的插叙故事情节完美的衔接在一起。尤为印象深刻的除了影片开场长达4分钟的电话铃声转场,还有主人公“面条”由当时的老年向中年出狱的回忆过渡时的转场这一段落,导演运用了一只箱子作为转场画面的相似体,流畅的将35年的时间差融合在了一起。这一闪而过的片段,不禁让人拍案叫绝。此时,转场前突然飞来的白色物体,没有人知道那究竟是什么,它看起来似乎也没有起到什么关键作用,或许只是一个转场的道具,亦或许是象征从遥远的地方突然丢来的沉重回忆。4、光线和色调的运用

影片《美国往事》中,两处对色彩的应用最有特色。一处是,老年“面条”站在少年时曾偷窥黛博拉跳舞的地方,展开一系列关于少年时代回忆的时候。另一处是,影片结局部分,中年“面条”躺在烟馆的床上,突然地满面笑容,定格,故事结束。5、对白和独白的运用

对于长达3小时49分的《美国往事》,结尾处老年“面条”和曾经挚友麦克斯时隔35年后见面的对白。面条没有选择对麦克斯开枪,而是说了这样一段话:“Yousee,Mr.Bailey.Ihaveastoryalso.Alittlesimplerthanyours.ManyyearsagoIhadafriend,adearfriend.Iturnedhimintosavehislife.Buthewaskilled.Buthewanteditthatway.Itwasagreatfriendship.Itwentbadforhimanditwentbadformetoo.”——Noodles

这段话是“面条”对这段历经沧海桑田的友情的定位。他诉说着自己看到的过去,其中埋藏着人类最深沉的情感。6、电影的音乐

主题音乐——由“猫王”唱红的《昨天》贯穿全片,极好地渲染了气氛,其强化了主旨。整部片子音乐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的变化引导观众在现实中与诺德斯共同进入了回忆,又从回忆中拉进了现实中来,极大地强化了这一场戏的视听与情感效果。转场时,音乐向人们展示了流畅剪辑和丰富视听因素的魅力。四、电影重点片段分析片段一:遭遇追杀与避祸他乡中外电影鉴赏

【1933年】一群杀手在到处寻找“面条”。在他住处打死他女人,在友人“肥摩”的餐馆杀手们里得知面条在唐人街的皮影剧院。皮影剧院楼上是烟馆。抽大烟的面条在新闻上看到他的三个同伙被打死:麦克斯,菲利普(斜眼)和派屈克。虚幻中他听到电话铃声,脑海里出现一个狂欢酒会。在酒会上他曾给警察局打过个电话,那个电话导致三人丧生。

从烟馆出来后他在街上看到三具尸首。从死者面部他可以清楚认出斜眼和派屈克。麦克斯的脸被严重烧毁,难以辨认。他来到肥摩的餐馆,放开反绑在地上的肥摩,他打死留在那里的杀手,从立式大钟里拿走一把钥匙,说他现在有了花不完的钱。

面条来到纽约中心火车站,打开一个小件寄存厨,从中取出一个重重的行李包。打开包,里面全是旧报纸,让他感到震惊。迷茫之下不知何去。他胡乱买了一张车票离开了纽约。片段一分析:铃声、记忆与时空叙事中外电影鉴赏声音元素从无源到有源:铃声穿越四种时空,四种时空以打乱的方式穿插展开,毫无解说或力图简化以使观众清晰把握意图。记忆中的空间及其叙述:告密前在酒会中的心不在焉和内心冲突;警察局接到告密电话;告密后朋友们死去,在现场的内心痛苦;在大烟馆麻醉自己。剪辑点与灯光的道具效应:通过选择相似点剪辑,既刻画面条深受良心折磨的内心世界,也预设了与整个故事之间的悬念线索。片段二::神秘请柬与重回故地中外电影鉴赏

【1968年】年迈的面条再次出现在纽约中心火车站。租了一辆车来到一座犹太人墓地,那里施工人员正在搬移墓碑。面条又来到友人肥摩的餐馆。他告诉肥摩他收到一封寄自犹太教堂的信,通知他教堂的坟场迁址,让他来处置亲友坟墓。但三个友人的坟墓在此之前都已经搬迁到一个很漂亮的新址。教堂说他收到的通知是八个月前发出的,而他上礼拜刚刚收到,说明寄信给他的不是教堂。他告诉肥摩这说明有人找到了他的下落,邀请他回纽约另有目的,他有一种不祥预感。在肥摩的餐馆里面条看到儿时一群朋友的照片,还有肥摩妹妹黛博拉的照片。他走进熟悉的厕所,墙上的砖孔把他带回到遥远的过去。片段二分析:回忆的滋味与时空的过渡中外电影鉴赏回忆的滋味:通过视听手段,比如感伤的排箫音乐、一幅车站的画与真实景象的叠变、都市下水道不停地发出白气,包括汽笛声、火车声,以及后面夜幕降临后肥摩酒店的霓虹广告等,再现了回忆的情感氛围。回忆往往是由一种色彩、一种声音、一个画面、甚至一种味道引起的。画外音是最流行、最简陋的方法,因为回忆恰恰与语言较少关联。时空的过渡:胖子调整时钟,面条打开房门。如此选择剪辑点,不但流畅显得叙事流畅还又暗示时间闪回向过去;当面条将眼睛凑近那个小孔,主题曲音乐由忧伤的排箫换成了轻快的舞曲,仓库中年幼的黛博拉在练习芭蕾舞。舞蹈处理成高调,天花板投下的光线与周围仓库杂物暗淡的相映照,黛布拉似乎在一个洁白的祭坛上舞蹈。片段三:街头生涯与械斗入狱中外电影鉴赏

【1921年】在夜阑人静时,面条回想到童年时代与其他的犹太孩子们,不时帮流氓办点事赚外快,而众人中只有胖摩从没有参与其中,但他经常帮犹太孩子们的忙;黛博拉是胖摩的妹妹,拼命练舞,渴望日后闯出一番事业。面条暗恋黛博拉,但正因为他不光彩的生活和工作,黛博拉拒绝了面条。不久面条一帮人又结识了刚搬来的麦克斯,麦克斯破坏了他们偷窃的计谋,却因为警察的出现,麦克斯机警的戏称面条为“叔叔”,又加入他们行列,干起贩运私酒的勾当挣大钱,自立门户。麦克斯主张赚来的钱都存到火车站的保管箱中,兄弟五人都在场时方可开箱。面条有点犹疑,但终究他还是笃信朋友之义,因此同意了。流氓对于面条一帮人自立门户十分不满,第一次以暴力手段警告了其中两人,第二次则派人枪杀他们,年纪最小的一位死了,愤怒的面条杀了流氓,并无法控制的杀了警察,因此而被判刑12年。片段三分析:优越视点与视点反转中外电影鉴赏优越视点:麦克斯第一次闯入了面条的世界是一个由高处麦克斯所在的马车顶端俯拍的视点镜头,赋予了迈克斯以优越视点。将面条等小兄弟呈现为一群鬼鬼祟祟、难成大器的街头游荡儿。而麦克斯与面条之间俯仰拍的对切镜头,已隐含了未来的权力与位置关系。包括面条与黛博拉第一次约会这一隐秘的场景也处于迈克斯视点的控制之下。视点反转:囚车内含泪努力展开微笑的面条和高墙下的麦克斯等,其视点都是讲述人面条本人,流露出的是对友情的留恋;而囚车远去铁门关闭后,囚车远景和麦克斯特写表明视点反转,转向麦克斯。麦克斯若有所悟将目光投向远方的未知处。这时,麦克斯从面条的遭遇中否定了街头小流氓/黑帮强盗的道路,暗示他将要改弦更张,另觅新途。三、观摩与解读:少年追怀与中年往事片段四:兄弟争执与情人分手中外电影鉴赏

【1968年】年迈的面条来到新坟地,看到一座崭新的纪念堂,里面放了三个汉白玉石棺,分别刻有35年前死去的三个朋友的名字:斜眼,派屈克和麦克斯。在门后的墙上看到一个铜牌,上面说明这座纪念堂是由死者的友人面条出资兴办的。他很吃惊。还看到那里有一把钥匙,正是打开小件寄存箱的钥匙。面条拿了钥匙再次来到火车站,打开寄存的皮箱,里面装满了现金。上面还说明这是预付报酬。付款人在雇他完成一项大事,但并无细节。面条拿了现金回家。路上熟悉的街景又把他带到过去。

【1933年】那时他刚被刑满释放,麦克斯开了一辆黑色运棺车来接他出狱。此后,在麦克斯的带领下,他们又重操就业,开始了一系列的抢劫(钻石劫案中抢了珠宝店又杀了取货人)、敲诈(暴力协助工会领袖案中,偷盗了局长的新生儿为人质),最后麦克斯竟谋划抢劫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为逼迫麦克斯收手,面条选择了告密。二、观赏与解读:避祸他乡与重回故地片段四分析:音乐转场与视觉叙事中外电影鉴赏音乐转场:通过“门”的相似点剪接完成回忆的闪回。从面条入狱到现在时,仅仅通过音乐,老年面条已经站在一座豪华公寓前,这一段音乐的变化是奇妙的。打开墓地大门,看到兄弟名字,大门打开,关上大门,有声源音乐与无声源音乐交替响起,音乐的变化像一个音乐魔方,引导面条和观众在现实与回忆中徘徊,极大强化了视听与情感。视觉叙事:这一段落是以麦克斯的大特写镜头开始的。麦克斯的面孔大部分隐没在阴影中,只有他的双眼冷酷地闪烁着。其视觉叙事是建立在三个人彼此交错、而又彼此回避的目光之上的:面条焦虑而负疚的目光;卡萝焦虑、尽力掩饰的目光;麦克斯敏锐而似乎若无其事的目光。面条和卡萝两人的目光与行为始终在这目光的监视、控制之中。四、观摩与解读:谜底揭开与黯然神伤片段五:会见故人与坐实真相中外电影鉴赏

【1968年】为查明真相,面条趁黛博拉演完舞台剧,去后台找她。闲谈后黛博拉要求面条离开,以免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