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染色体基础部分遗传:子代与亲代相似的现象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与规律的科学变异: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染色质:间期细胞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在间期呈现出伸展和高度分散,没有固定的形态结构。染色体:细胞分裂过程中,由染色质聚缩而成的棒状结构常染色质:间期细胞核内纤细处于伸展状态,并对碱性染料着色浅的染色质(活跃表达)异染色质:在间期细胞核内聚缩程度较高,并对碱性染料着色较深的染色质(维持结构)异因缩:同一染色体染色深浅不同的现象着丝粒: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与纺锤丝发生联结的区域,是染色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结构,是识别染色体的一个重要结构和依据次缢痕:染色体中一个不发生卷曲的染色很淡的区域,有组织和形成核仁的功能随体:某些染色体臂末端的小球型物端粒:染色体末端一段特殊DNA序列,对染色体起封口作用,维持染色体完整性、个体性、稳定性,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同源染色体:大小及形态相同,分别来源于父本和母本的一对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同一染色群体中,形态结构不同的各对染色体之间互称非同源染色体性染色体:许多物种中还存在的一对形态和结构不同的同源染色体常染色体:除性染色体之外的其他染色体染色体组型(核型):由体细胞中全套染色体按形态特征和大小顺序排列构成的图形DNA:脱氧核糖核酸,AGCT,双链,链长RNA:核糖核酸,AGCU,单链,链短DNA的半保留复制:DNA分子经过复制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子代DNA分子中02都保留了亲代DNA双链中的一条(以DNA为模板,RNA为引物,在多种酶的催化以及蛋白质因子的参与下完成)无丝分裂:无纺锤体形成,主要发生在原生生物、纤毛虫及一些特化的动植物组织中有丝分裂:体细胞分裂,通过分裂产生具有同样染色体数目的子细胞,在分裂中出现纺锤体减数分裂:真核生物在形成配子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的分裂方式,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进行两次分裂,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的过程细胞周期:个体细胞的生命周期,指一个细胞经生长分裂而增殖成两个细胞所经历的全过程间期:GI期,合成RNA、蛋白质和酶,细胞体积增加,为DNA合成做准备;S期,DNA复制;GII期,进行必要检查和修复,为细胞分裂做准备细胞分裂期:1^期,细胞分裂有丝分裂间期:细胞连续两次分裂之间的一段时期,主要进行DNA复制、组蛋白的合成和细胞生长细胞分裂期:前期,核膜核仁解体,出现中心体和星射线,出现纺锤丝;中期,染色体高度螺旋化,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纺锤体中央的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粒一分为二,纺锤丝牵引每个染色体向两极移动;末期,染色体移向两极,核膜核仁重新形成,细胞质分裂,分裂成两个子细胞DNA复制在间期进行间期是染色质,分裂期是染色体中期着丝粒排列在中央赤道板上两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结构和母体一样保证了物种连续性和稳定性减数分裂:仅在性母细胞产生配子时发生包括两次分裂,即减数分裂I(染色体减数)和减数分裂II前期1同源染色体发生配对联会,遗传物质发生重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较母细胞减少一半前期I: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细线期:细长如线的染色体,染色体围绕核仁凝聚呈“半月形”。偶线期:同源染色体开始配对联会,形成联会复合体粗线期:联会配对完成,形成n个二价体,非姊妹染色单体间出现相互交换双线期:染色体缩短变粗成长棒状,同源染色体开始分开,交叉处仍相连终变期:形成环形或棒形二价体(鉴定染色体数目最好时期)中期I:核膜核仁消失,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散在赤道板两例(鉴定染色体数目最好时期)后期I:同源染色体彼此向两极分开,两极分别得到一半染色体,实现2n数目减半n,每个染色体仍包含两条染色单体末期I:形成二分体中间期:末期I后一个短暂的时期,时间很短,不进行。^复制前期II:染色体重新出现,但数目减半,着丝粒连接在一起中期II:染色体向赤道板靠拢,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粒一分为二,染色单体分别移向两极末期II:形成新的子核,形成四分体,每个抱子只有母细胞一半的染色体保证雌雄配子受精后染色体数目恒定,保证物种稳定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出现交换,同源染色体在后期[随机移向两极,使得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出现多种组合,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物质基础,为进化和人工选择提供选择DNA和RNA的化学组成:核酸是核昔酸的多聚体,每个核昔酸包括3部分:五碳糖、磷酸基团和含氮碱基真核生物染色体组成:一条染色体是一个完整的DNA分子真核生物染色体结构:至少3层次压缩:核小体-螺线管-中期染色体原核生物染色体:环状的双螺旋DNA分子,超螺旋化包装成类核体的形式染色体组成:1/3DNA,1/3组蛋白,1/3非组蛋白,痕量的RNA染色体的形态:染色体情、着丝粒、次缢痕、端粒、随体染色体基本组成:一个着丝粒和被丝粒分开的2个臂,两臂顶端各有一个端粒染色体三要素:着丝粒(正常分离)、端粒(完整)、DNA复制起点(启动DNA复制)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2n;性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一半n每一对正常的同源染色体都具有相同的基因座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庖数分■裂有丝分裂不同点染色体基制一次,地胞连续分裂两次-同源染色怵在第一次分最中发生联会(并且出现四分体及分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分裂后形成四个精子或一个卵细胞。仔)分裂后,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减A半〔1)染色怵复制一次,钢晌分裂一风0)无同源染色体联会等行为。〔3)分裂后形成两个体细前“〔4)分现后.孑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母细阐中的相同.相向点(1)细胞分裂中都有纺锤丝出现.0)染色悻在蛔脂中都只复制一次.孟德尔遗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具有特定核苷酸序列的DNA片段,是存储遗传信息的功能单位基因座:基因在染色体上所处的位置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位置相同,控制同一性状的一对基因复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基因座上,存在3个或以上等位基因的现象显性基因:杂合状态下能表现其表型效应的基因,一般用大写字母或+表示隐性基因:杂合状态下不表现其表型效应的基因,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基因型:个体或细胞的特定基因的组合,是生物内在遗传组成表现型:生物体某特定基因所表现的性状纯合基因型:同一基因座上有两个相同的等位基因,如RR或rr纯合体:具有纯合基因型的个体杂合基因型:同一基因座上有两个不相同的等位基因,如Rr杂合体:具有杂合基因型的个体真实遗传:子代性状永远与亲代性状相同的遗传方式回交: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再与其亲本进行交配的方式侧交: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再与其隐性亲本的交配方式性状:生物体或其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单位性状:把植株所表现的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作为研究对象,这样区分开来的性状相对性状:不同生物个体在单位性状上存在不同的表现,这种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显性性状:F1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隐性性状:F1未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性状分离: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同时得到表现F1测交法:把被测验的F1个体与纯合隐性亲本(rr)杂交基因互作:不同对基因间相互作用而导致杂种后代分离比例偏离正常的孟德尔比例多因一效:多对基因影响同一形状表现的现象一因多效:一个基因可以影响多个性状发育的现象分离定律:指控制一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发生分离,比例相等,配子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自由组合定律:指控制两对性状的两对基因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间彼此分离,非等位基因间自由组合。F2群体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分离比接近3:1RR:Rr:rr的比例是1:2:1分离定律的实质:控制一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决定目标性状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彼此发生分离,配子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当符合严格条件时,一对性状杂种F2的分离比例为3:1分离规律的应用:说明了生物界由于杂交的分离而出现变异的普遍性。在遗传研究和杂交育种工作中应严格选用合适的遗传材料,才能正确地分析试验资料,获得预期的结果,做出可靠的结论。指导育种:杂种通过自交将产生性状分离,同时也导致基因纯合。所以杂交育种上,自交和选择要同时进行。通过性状遗传研究,可以预期后代分离的类型和频率,进行有计划种植,以提高育种效果,加速育种进程。良种繁育:良种生产中要防止天然杂交以免杂合而分离,做到去杂去劣及适当隔离繁殖。自由组合定律实质:控制两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控制两对不同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一对等位基因与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分配到配子中去。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理论上,揭示了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间的遗传关系;生物中变异类型的丰富,有利于广泛适应不同的自然条件,有利于生物进化。实践上,用于遗传育种和良种繁育工作的指导。二项式分布:(p+q)n次方。展开后各项系数就是分布概率。当n太大可以使用通式。P显性概率,q隐形概率表现型的遗传比例是9:3:3:1非等位基因间互作的类型:互补作用、累加作用、重叠作用、显性上位性作用、隐形上位性作用、抑制作用显隐性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一种表现形式,除了完全显性外,还存在不完全显性、共显性和镶嵌显性连锁遗传完全连锁:在同一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非等位基因总是联系在一起而遗传的现象不完全连锁:同一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非等位基因并不总是联系在一起遗传的现象重组率:杂合体产生重组型配子的频率,即重组型配子数占配子总数的百分率基因定位: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确定基因之间或基因与标记之间的距离和顺序,他们之间的距离是用交换值(重组率)来表示的)交换值:即重组率两点测验:通过一次杂交和一次用隐性亲本测交来确定是否连锁,根据其交换值来确定他们在同一染色体上的位置三点测验:通过一次杂交和一次用隐性亲本测交,同时确定三个基因之间的遗传距离和排列顺序的方法。是最常用的方法。连锁: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具有一起遗传的倾向,用位点间的重组率表示连锁群:由每条染色体上存在的彼此连锁在一起的许多基因所组成,数目与染色体对数一致转化:某些细菌通过细胞膜摄取周围供体的DNA片段,并将此外源DNA片段通过重组参入自己的染色体组的过程转染:用除去蛋白质外壳的病毒核酸感染细胞或原生质体,形成完整的病毒颗粒的过程,是转化的一种特殊形式接合:通过供体细菌细胞与受体细菌细胞之间的直接接触而发生的单项遗传信息转移的过程转导:以噬菌体为媒介所进行的细菌遗传物质重组的过程干扰:一个单交换后,在他邻近再发生第二个单交换的机会就会减少干扰值:I=1-C,=1则没有双交换发生,发生完全干扰符合系数:C=实际双交换值/理论双交换值,=1则没有干扰,=0则完全干扰作图函数:真实的遗传图距与重组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距单位:通常为厘摩cM,表示观测重组率经作图函数校正后的真实遗传距离连锁图(遗传图):反映连锁群上各基因之间连锁关系的图谱遗传作图:反映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以及基因间的遗传距离,表明基因在基因组中的位置具有连锁关系的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当两对基因为连锁遗传时,重组率总是小于50%0%完全连锁,50%不连锁,其余不完全连锁Haldance作图函数与Kosambi作图函数:当图距越小使越接近重组率,Kosambi作图函数图距要小于Haldance作图函数遗传图谱绘制,把最先端基因当作0,以此向下排列两点测验的应用:1、 确定第一段是否连锁,并求出交换值(先杂交,再隐性亲本测交)2、 确定第二段是否连锁,并求出交换值(先杂交,再隐性亲本测交)3、 根据以上结果,画出三个基因再染色体上可能的排列4、 确定以上排列是否连锁(全段),并求出交换值,确定基因排列顺序交换值的单位是“个遗传单位”三点测验的应用:先找出发生双交换的个体和亲本型个体,推测出F1基因型;然后罗列出三对基因可能的排列顺序;在分析其可能双交换的基因型,确定三对基因的排列顺序;确定后进一步估算交换值确定距离(估算两个单交换值时应分别加上双交换值)1、 判断三个基因是不是独立遗传(观察比例是否彼此相等),不等则不独立2、 判断是否二对基因连锁(同一条染色体),一对独立(另一条染色体)。是的话每4种表现型比例一样,不是的话则三对基因连锁遗传。3、 找出两种亲本表现型和两种双交换表现型,并写出F1和两种双交换配子的基因型(亲本型最多,双交换表现型最少)4、 对F1基因型基因顺序进行可能的排列5、 对三种排列的基因型进行双交换观察,看哪一种排列双交换后将产生上述双交换表现型6、计算双交换值和各单交换值基因组学基础基因组:代表一个生物的一组染色体所包含的全部基因基因组学:研究生物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包括对物种的所有基因进行定位、作图、测序和功能分析操纵子:细菌基因表达和调控的一个完整单位,包括一组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因、调控基因合被调控基因产物所识别的DNA调控元件串联重复:由一定数量的重复单位串联而成,是某一祖先序列阴在DNA复制时滑序或因重组时不等交换而扩增形成分散重复:分散重复的重复单元分散在基因组中,与转座事件密切相关内含子:不编码mRNA序列外显子:编码mRNA序列基因家族:基因组中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一组基因转座子: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可移动位置的遗传因子PCR:聚合酶链式反应。一种在体外快速扩增特定基因或DNA序列的方法遗传标记:可稳定遗传的、易于识别的特殊的遗传多态性形式,是基因组某一位置所标上的记号形态标记:以生物体的形态性状为特征的遗传标记细胞学标记:明确显示遗传多态性的染色体结构特征和数量特征生化标记:利用蛋白质多态性作为遗传标记DNA标记(分子标记):以染色体DNA上特定的核苷酸序列作为遗传标记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不同样品DNA经限制性酶酶解所产生片段大小的差异RAPD:随即扩增多态DNA。以一个寡聚脱氧核苷酸单链作随机引物,通过PCR扩增基因组DNA,获得长度不同的多态性DNA片段SSR:简单序列重复。由几个核苷酸组成基序为重复单元串联组成的DNA序列,广泛分布于基因组的不同位置SSLP:简单序列长度多态性。由于不同等位基因间微卫星序列的重复次数不同,导致扩增片段长度的不同而产生的多态性遗传图谱反映基因组内基因和多态性遗传标记在染色体上线性排列顺序及相对位置的图谱遗传作图:利用遗传学原理和方法,构建能反映基因组中遗传标记之间遗传关系的图谱物理图谱:以特定DNA序列为界标直线排列在基因组DNA分子上,图上界标之间的距离以物理长度,即核苷酸对的数目来表示物理作图:把基因组分解成为许多较小的DNA片段,然后再把这些DNA片段连接起来,构建一个由DNA片段重叠群组成的物理图重叠群:彼此可以通过末端的重叠序列相互连接成连续的DNA长片段的一组克隆MAS: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根据分子标记与基因的连锁关系,利用分子标记对基因型进行的辅助选择利用分子标记进行基因定位的基本步骤:1、 作图群体构建2、 表型调查3、 亲本间分子标记多态性的筛选4、 分子标记基因型检测5、 连锁分析基因定位的原理:通过分析分子标记与性状表型(基因)之间的连锁关系,确定基因在遗传图谱中的位置分子标记的应用:1、 用于比较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弄清亲缘及进化关系2、 遗传图谱的构建3、 基因定位和基因克隆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SSR主要特点:1、 数量丰富,广泛分布于整个基因组2、 具有丰富的等位基因3、 共显性标记,可见别杂合子和纯合子4、 方法简单、快捷,实验重复性好,结果可靠5、 对一些植物开发有一定困难,成本较高SSR基本原理:基因组中某一特定的微卫星序列的重复数目存在高度变异,但其两端序列(侧翼序列)通常是保守性较强的单拷贝序列,因此可将微卫星的侧翼序列的DNA片段克隆、测序,然后根据微卫星两端互补序列人工设计合成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微卫星片段,再将扩增产物进行凝胶电泳。RFLP基本原理:由于基因组DNA上碱基对的突变引起的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的增减,或者是识别位点间发生碱基插入缺失以及其他重新排列而造成限制性片段数目和长度的变异,利用Southern杂交技术,这种变异可以通过已标记的特异DNA探针加以检测,这个探针/内切酶就是一个RFLP标记RFLP标记的主要特点:1、 遍布整个基因组2、 不受发育阶段及器官特异性限制3、 共显性,可区分纯合子和杂合子4、 结果稳定可靠5、 DNA需要量大,检测技术繁杂,难以用于大规模的育种实践中RAPD基本原理:RAPD扩增产物是相同引物在DNA双链结合点之间的片段。由于不同基因型个体的DNA序列不一样,因此相同引物在不同基因型的模板DNA上可能有不同的结合位点,使PCR扩增出的片段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就是随机扩增的多态性DNA(RAPD),这种多态性通常表现为有带和无带的差异,即表现为显性。RAPD标记的主要特点:1、不需DNA探针,设计引物无须知道序列信息2、 DNA样品需要量少,引物便宜成本低3、 技术简便,不涉及分子杂交等技术4、 显性遗传,不能鉴别杂合子和纯合子5、 实验重复性较差,结果可靠性较低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特征1、 大多数原核生物的基因组小于5Mb,染色体由一个核酸分子组成2、 绝大多数的基因以操纵子方式组合成表达单位3、 基因组十分紧凑,基因间很少间隔,非编码序列比例低4、 蛋白质基因通常以单拷贝形式存在,蛋白编码的核苷酸顺序是连续的5、 tRNA和rRNA的基因通常是多拷贝的6、 存在转座因子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特征1、 基因组通常较大2、 具有复杂的染色体结构,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以及RNA组成的3、 真核生物基因组中不编码的区域多于编码区域4、 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5、 大部分基因含有内含子,是不连续的6、 大量基因以基因家族的形式存在7、 存在转座因子8、 存在细胞器基因PCR基本原理:根据DNA复制基本原理设计的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A片段的一种方法。模板DNA在高温下解链成为单链模板,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引物在低温条件下与模板DNA链互补结合,DNA聚合酶在适温条件下将单核苷酸从引物3'端开始参入,沿模板按5’到3’方向延伸,合成DNA新链PCR主要步骤:高温变性、低温退火、适温延伸PCR的反应条件:模板DNA、引物、DNA聚合酶、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影响PCR的因素:DNA模板质量、引物、Mg2+浓度、DNA聚合酶、dNTP浓度、循环参数PCR的应用:基因定位、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克隆、基因表达、文库构建、DNA序列分析、临床医疗诊断、胎儿性别鉴定、癌症治疗监控、基因突变与检测、分子进化研究、法医学遗传标记的基本特征:可识别性、可遗传性遗传标记的种类:形态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DNA标记PCR与DNA复制有何异同:复制施点无特宋真核一一RIf原核一一复制叉无有环境体外.经3个温度控制体内.嗣和条件变性、退火、延伸起始、延伸.终止的I®酶(DNA聚合酶)DM解旋酶、口路聚制°阪连瘫骨引物粕翦了球单割成,"成的叶引物是否去除否扩增产物量数小时内能扩增皿万悟成上解旋方错高温火工)使取销变性DNA解旃酶PCK技术DNA体内复制模板 UNA单链卸料 4种脱氧核源核苜酸曰方向 S'F,蜓互补配对原则基因表达遗传因子:生物性状遗传的符号经典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遗传功能单位顺反子(现代基因):一个基因一条多肽链多顺反子:指一条mRNA能编码多个蛋白断裂基因:基因的结构是不连续的重叠基因:共有一段DNA序列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跳跃基因(转座子):可作为插入因子和转座因子移动的DNA序列操纵子:几个结构基因由一个RNA聚合酶在一个启动子上开始转录成一个多顺反子的mRNA分子,然后翻译成几种蛋白质基因家族:许多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一组基因基因簇:一个基因家族的基因成员紧密连锁,成簇状集中排列在同一条染色体的某一区域基因超家族:由一个共同的祖先基因通过各种各样的变异产生的,结构大致相同但功能却不尽相似的一大批基因,它们分属于不同基因家族假基因:在基因家族中,某些成员并不产生有功能的基因产物,但在结构和DNA序列上与相应的活性基因具有相似性基因表达:基因组中特定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转录后加工、翻译和翻译后加工而产生其特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产物,或通过转录和转录后加工直接产生RNA产物而发挥特定生物功能的复杂生物过程基因表达调控:在机体内外环境的影响下,通过各种元件来实现对基因的启动和关闭、活性的增加或减弱等进行调节控制的过程信号肽序列:在分泌性蛋白基因的编码序列中,在起始密码子之后,有一段编码富含疏水氨基酸多肽的序列侧翼序列:位于每个结构基因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外显子外侧的一段不被转录和翻译的非编码区,含有影响基因表达的DNA序列调控序列:指在侧翼序列及其相邻区域中对基因的有效表达起着调控作用的特殊序列基因的结构:外显子与内含子,启动子与终止子,增强子与沉默子数量遗传学质量性状:表现不连续变异的性状,可明确分组,如红花白花数量性状:表现连续变异的性状,无法明确分组,如身高体重数量遗传学:采用数理统计和数学分析方法研究数量性状遗传的遗传学分支学科加性效应:基因座位内的等位基因的累加效应,通过等位基因的置换而表现出来显性效应:基因座位内等位基因之间的互作效应,是由于A与a的杂合造成的上位性效应: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对基因型值所产生的效应遗传率(遗传力):遗传方差Vg在总方差Vp中所占比值QTL:数量性状基因座。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座广义遗传率:遗传方差占表现方差的比例狭义遗传率:加性方差占表现方差的比例杂种优势: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一代F1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繁殖力等方面比双亲优越的现象近交衰退:在F1代的近交后代中,杂种优势大幅度减弱的现象超亲遗传:在分离世代中出现性状值超出亲本范围基因型的现象遗传率的意义:遗传率是反映数量性状遗传潜力的重要参数,在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狭义遗传率反映了可稳定遗传的变异所占的比例,因而对育种实践具有更大的指导意义P=G+E,P表现型值,G基因型值,E环境型值Vp=Vg+Ve,表型方差=基因型方差+环境方差数量性状的特征:1、 数量性状呈连续性变异,杂交后代难以明确分组2、 对环境条件比较敏感,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产生不遗传的变异3、 普遍存在着基因型与环境互作遗传率的估算:遗传率是度量性状的遗传变异占表现型变异相对比率的重要遗传参数,是鉴定杂种后代的指标之一广义遗传率:hb平方=Vg/Vpx100%在F2群体中:hb平方=(Vf2-Ve)/Vf2x100%=(Va+Vd)/(Va+Vd+Ve)x100%狭义遗传率:hn平方二Va/Vpx100%在F2群体中:hn平方=Va/Vf2x100%=Va/(Va+Vd+Ve)x100%
环境方差的估算:Ve=1/3(Vp1+Vp2+Vf1)遗传方差的估算、加性方差、显性方差的估算Vg=Va+Vd,Va加性方差,Vd显性方差加性方差Va=2Vf2-Vb1.1-Vb1.2(1.1、1.2回交一代)显性方差Vd=Vb1.1+Vb1.2-Vf2-Vey=/iZ+ +-+九山=E刀丹片(乂-开+公饥-jpytQTL定位基本原理及其定位方法通过检验遗传标记对数量性状的效应,来推断在该标记周围是否存在QTL1、 标记所表现出来的对数量性状的效应是检测和定位QTL的基本依据;只要标记与QTL有连锁,则标记就会表现出对数量性状的效应;通过检验标记效应是否等于零,就可以判断标记是否与QTL连锁,亦即在标记周围是否存在QTL2、 标记对数量性状的效应不仅取决于QTL的效应,而且取决于标记与QTL之间的重组率或图距3、 至少在QTL的两侧各存在一个标记,确定QTL的位置和效应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受一些理化因子和未知的内外环境因子的影响而发生形态、结构和数目等方面的改变缺失:染色体出现断裂并丢失部分染色体片段的一种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重复:染色体本身的某一片段再一次在该染色体上出现倒位:一条染色体中间出现两个断裂点,断裂后中间的染色体片段180°颠倒重接,该片段的基因线性顺序同原顺序相反易位:两个或以上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染色体片段转移染色体组:每一种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所组成的一套染色体双体:2n的正常个体整倍体: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基本染色体组整数倍的个体非整倍体:染色体数比该物种的正常盒子染色体数2n多或少一条或若干条染色体或细胞亚倍体:染色体数少于2n的细胞或生物超倍体:染色体数多于2n的细胞或生物,又叫多体多倍体:具有两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细胞或生物同源多倍体: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一般由二倍体的染色体直接加倍异源多倍体: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物种,一般是不同种属间个体杂交,杂种在经过染色体加倍而来同源异源多倍体:异源多倍体的染色体数再加倍后的个体超倍体:三体(2|1+1)、双三体(2肝1+1)、四体(2n+2)
亚倍体:单体(2卜1)、双单体(2卜1-1)、缺体(2『2)多倍体生物的特点:1、 体细胞形态、细胞核较大2、 代谢能力强3、 偶倍数多倍体大多可育,奇数则大多不育4、 人工诱变中染色体组的加倍同诱变因子的作用强度有关5、 多倍体个体有时以嵌合体形式出现染色体组的特征:同一个染色体组的各个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连锁基因群都彼此不同,但它的构成一个完整而协调的体系;缺少其中之一会造成不育或变异。这是染色体组最基本的特征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有那些?如何鉴定?分别有什么遗传效应?1、 缺失:可通过观察分析同源染色体联会时的细胞学特征进行鉴定,二价体形成瘤或突出。致死或表型异常(缺失片段较长)、假显性(缺失片段较短)2、 重复:二价体出现重复环。剂量效应(破坏个体基因剂量平衡,显隐性关系改变、位置效应(引起表型改变)3、 倒位:倒位染色体反转进行联会,或形成倒位环。导致倒位杂合体部分不良,降低连锁基因重组率4、 易位:出现游离端、十字形结构、四价镀四价环结构、或8字形结构。改变正常的连锁群、位置效应、基因重排引起癌基因活化、造成假连锁现象、染色体融合导致变异多倍体的应用:1、 克服远缘杂交不孕性2、 克服远缘杂种不育性3、 创造远缘杂交育种的中间亲本和育成作物新类型单倍体的应用:1、 培育基因型纯合的植株,加速基因纯合进度,缩短育种年限2、 研究基因性质及作用的良好材料3、 用于基因定位的研究4、 研究各个染色体组之间的同源或部分同源的关系5、 离体诱导非整倍体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生物体正常DNA序列的改变,这种改变往往导致生物体性状发生遗传的变异显性突变:原来隐性基因变为显性基因的过程,可通过受精过程传递给后代并立即表现出来障性突变:原来显性基因变为隐性基因的过程,当代不表现,只有等到第二代突变基因处于纯合状态才能表现出来性细胞突变:突变发生在性细胞中,突变基因能传递给后代体细胞突变: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突变基因不能传递给后代同义突变:基因的蛋白质编码序列中发生单个碱基对的替换突变,但其后果并没有改变最后产生的蛋白质结构错义突变:可导致多肽产物的氨基酸序列改变或功能性RNA碱基序列改变的碱基替换突变无义突变:碱基替代后,一个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点突变成一个终止密码子,使多肽合成提前终止,产生了缺失原有羧基端片段的缩短了的肽链。多数情况下无活性,产生突变表型移码突变:基因的DNA编码序列中额外碱基插入或现有碱基缺失造成的突变基因突变的表现:显隐性,体细胞性细胞,大突变微突变基因突变的类型:1、 形态突变:主要影响生物体的外观形态结构2、 生化突变:由于诱变因素导致生物代谢功能变异3、 致死突变:导致生物体生活力下降乃至死亡的突变4、 条件致死突变:某突变在一定条件下表现致死效应,而其他条件下能存活基因突变的特性:1、 重演性:相同的基因突变可以在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重复地发生和出现2、 可逆性:可以从正常的野生型突变成突变型,也可从突变型再突变回复为原来的野生型3、 多向性:一个基因可突变成它的不同的复等位基因4、 利弊性: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是有害的,少数突变能促进和加强生命力,有利于生物存在,可被自然和人工选择保留下来。基因突变的有利性和有害性,有时是相对的。5、 平行性: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因遗传基础比较近似而往往发生相似的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本质: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发生了改变。如何鉴定基因突变:1、 表型鉴定(是否真实基因突变,杂交试验鉴定显隐性)2、 生化鉴定(蛋白质标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院临时用药审批表填写指南
- 环保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方案
- 高三语文复习重点突破策略
- 土方工程供应合同范本及风险控制
- 基础会计实操案例及习题解析
- 城市水环境治理规划报告
- 塔吊墙体固定施工技术改进方案
- 超市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 幼儿教育信息化项目分析方案
- 企业会议物业服务方案
- 手动葫芦吊装施工方案1
- 甲硫醇钠≥20%ww水溶液
- DB32∕T 4787-2024 城镇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设施设置技术标准
- 水浒传题目及答案100道
- 中小企业规章制度模板
- 班主任如何培训班干部
- 2024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语文》试卷带答案详解(预热题)
- 加油站内部监督管理制度
- 花城版音乐一年级上册 第4单元 雄赳赳气昂昂 演唱 小列兵 课件(内嵌音频)
- (2025)社工考试题及答案
- 成人癫痫持续状态护理专家共识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