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课件_第1页
《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课件_第2页
《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课件_第3页
《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课件_第4页
《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经济增长增长问题并没有什么新东西,只不过是为古老的问题穿上了一件新衣服,增长是一个总使经济学者着迷而神往的问题:现在与未来。

——詹姆斯·托宾1ppt课件引言1、什么是经济增长?2、研究经济增长要关注哪些问题?2ppt课件引言1、什么是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Economicgrowth):一个国家(地区)一定时期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总量不断增多的过程。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GDP和人均GDP

库兹涅茨的定义“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3ppt课件过去100年不同国家长期增长率差别

(曼昆:《经济学原理》)2、研究经济增长要关注哪些问题?引言4ppt课件引言2、研究经济增长要关注哪些问题?为什么一些国家富裕,一些国家贫穷?穷国能否赶上富国?为什么会有日本、亚洲“四小龙”这样的增长奇迹?为何孟加拉国和非洲一些国家经济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如何才能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5ppt课件

本章主要内容

以索洛模型为基础展开对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索洛模型中的资本积累索洛模型中的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索洛模型的若干应用及其评价经济增长理论的深化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索洛——斯旺模型(Solow

-Swan)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创立者:索洛、斯旺。6ppt课件

第一节索洛模型中的资本积累

一、基本假设二、资本存量的增长和稳定状态三、储蓄如何影响增长四、资本的黄金规则水平

世界及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率

(见WORD文件)7ppt课件

第一节索洛模型中的资本积累

一、基本假设

假设劳动力和技术保持不变,先考察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一)物品的供给与生产函数生产函数:Y=F(K,L)生产函数的性质1、生产中使用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这两种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生产函数有连续的一阶和二阶导数。各要素的边际产量大于0且递减。8ppt课件第一节索洛模型中的资本积累

一、基本假设(一)物品的供给与生产函数生产函数的性质2、生产函数满足“稻田条件”。3、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具有上述3个性质的生产函数被称为新古典生产函数9ppt课件第一节索洛模型中的资本积累

人均产出y=Y/L是人均资本量k=K/L的函数。索洛生产函数可以写成:y=F(k,1)=f(k)

一、基本假设(一)物品的供给与生产函数当λ=1/L,得到Y/L=F(K/L,1)10ppt课件

索洛生产函数人均资本,k人均资本的产出,y111MPKMPKMPK

资本的边际产量MPK递减产出,f(k)生产函数的斜率等于资本的边际产量11ppt课件第一节索洛模型中的资本积累

一、基本假设

(二)物品的需求与消费函数在索洛模型中,人均产出y分为人均消费c和人均投资iy=c+i索洛模型假设,每年人们把其收入的s比例用于储蓄,把(1-s)比例用于消费。则消费函数为:

c=(1-s)y

则有:y=(1-s)y+i

得出:i=sy对于任何一个既定的资本存量k,生产函数y=f(k)决定了经济生产多少产出,以及储蓄率s决定了产出在消费和投资之间的配置。12ppt课件第一节索洛模型中的资本积累

二、资本存量的增长和稳定状态

资本存量是经济中产出的关键决定因素。影响资本存量的两种力量是:投资与折旧

i=syy=f(k)则得出:i=sf(k)①人均资本k越高,产出f(k)和投资i越大。储蓄率一定条件下,资本存量和投资之间有一种动态循环的影响和决定关系。②投资也取决于储蓄率,储蓄率越高,则在资本存量和产出水平一定的条件下,投资水平越高。13ppt课件

产出、消费和投资人均资本,k人均资本的产出,y产出,f(k)投资,sf(k)yci投资和消费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在产出一定的条件下,投资越多则消费越少。c=f(k)-sf(k)14ppt课件

折旧与资本存量的关系人均资本,k人均折旧,折旧,

资本存量变动=投资-折旧

即:在储蓄率和折旧率一定的情况下,资本存量的变化只取决于资本存量本身和生产函数的形式。15ppt课件

折旧、投资以及稳定状态折旧,投资,sf(k)人均资本,k

投资与折旧k1k﹡k2i1i2稳定状态的人均资本水平资本存量增加是因为投资大于折旧资本存量减少是因为折旧大于投资稳定状态不仅对应一个特定的资本存量水平,而且也对应特定的产出、收入和消费水平。稳定状态代表经济的长期均衡。16ppt课件向稳定状态接近:一个数学例子年份kyci12510251004.0004.2004.7685.6027.3218.9622.0002.0492.1842.3672.7062.9941.4001.4351.5291.6571.8942.0960.6000.6150.6550.7100.8120.8980.4000.4200.4770.5600.7320.8960.2000.1950.1780.1500.0800.0029.0003.0002.1000.9000.9000.000i=sf(k)

稳态理论的应用:日本和德国增长奇迹的原因是什么?(见WORD文件)17ppt课件第一节索洛模型中的资本积累

三、储蓄如何影响增长s1f(k)人均资本,k

投资与折旧s2f(k)k﹡1k﹡22.引起资本存量向新稳定状态增加1.储蓄率提高增加了投资如果经济保持高储蓄率,也就保持了大量资本存量和高产出水平,但并不能永远保持高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到新稳定状态时为止。储蓄率的高低是决定经济稳态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18ppt课件储蓄和投资影响增长的经验证据根据索洛模型,如果一国把其大部分收入用于储蓄和投资,它就有较高稳定状态资本存量和高水平收入。如果一国的储蓄和投资只是其收入的一小部分,它稳定状态的资本和收入就低。投资率和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密切,是说明为什么一些国家富而一些国家穷的一条重要线索。19ppt课件国家人均GDP年均增长率(%,1965—1990年)国内投资总额年均增长率(%)1965—1980年1980—1990年韩国新加坡中国日本巴西联邦德国墨西哥英国印度美国孟加拉国智利秘鲁7.16.55.84.13.32.42.82.01.91.70.70.4-0.215.913.310.76.911.31.88.51.24.32.10.00.50.312.53.613.75.70.22.4-3.46.45.04.4-0.64.3-5.0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重要性的经验依据20ppt课件一些经济体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见WORD文件)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见WORD文件)储蓄和投资影响增长的经验证据21ppt课件假设一国有100%的储蓄率,这就会引起最大可能的资本存量和最大可能的收入。但如果所有这种收入都用于储蓄,甚至没有消费,这是好事吗????在选择一种稳定状态时,决策者的目的是使组成社会的个人福利最大化。个人本身并不关心经济中的资本量,甚至也不关心产出。他们关心的是他们可以消费的物品与劳务量。1960-1992年,墨西哥和津巴布韦的投资率相近,但墨西哥的人均收入比津巴布韦高出3倍以上。在储蓄和投资之外一定还有其他决定生活水平的因素。资本投入并不能完美地解释为什么一些国家富而一些国家穷。什么样的资本存量水平才是最优的呢?22ppt课件

第二节索洛模型中的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基本的索洛模型说明,资本积累本身并不能解释持续的经济增长。高储蓄率引起暂时的高增长,但经济最终要达到资本与产出不变的稳定状态。为解释经济持续增长的现象,必须把索洛模型扩大到包括其他两个经济增长的源泉——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23ppt课件

一、有人口增长时的稳定状态假设人口和劳动力按一个不变的比率n在增长。工人数量增加引起人均资本减少。人均资本存量的变动是::收支相抵的投资——保持人均资本不变所需要的投资量。包括现有资本的折旧和为新工人提供资本所需要的投资量。折旧通过磨损资本存量减少k,而人口增长通过把资本存量更少地分散到大量工人中而减少k。

第二节索洛模型中的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经济稳态时有:(证明见下页PPT)24ppt课件

收支相抵的投资,投资,sf(k)人均资本,k

投资,收支相抵的投资k﹡稳定状态的人均资本水平稳定状态下,投资有两个目的:一些投资用于替代折旧的资本,而另一些投资为新工人提供稳定状态的资本量。有人口增长的稳态25ppt课件

人口增长的影响

人口增长在三个方面改变了基本的索洛模型:

1.使我们更接近于解释持续的经济增长。在人口增长的稳定状态中,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y=f(k))是不变的。但是,由于工人数量以n这一比率增长,所以总资本和总产出也必定以n这一比率增长。(Y=yLK=kL)

2.人口增长对为什么一些国家富有而另一些国家贫穷提供了一种解释(见下页图)。26ppt课件

人口增长的影响投资,sf(k)人均资本,k

投资,收支相抵的投资k1﹡k2﹡1.人口增长率提高2.减少了稳定状态的资本存量。

建议发展中国家降低出生率。27ppt课件

人口增长的影响

人口增长在三个方面改变了基本索洛模型:

3.人口增长改变了决定黄金规则(消费最大化)资本水平的标准。28ppt课件

二、索洛模型中的技术进步劳动效率:Y=F(K,L×E)

E是能够反映或涵盖技术进步的劳动效率变量。它反映了一个经济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以及健康、教育或劳动力技能的改善,劳动效率的提高。L×E:效率工人的人数。假设技术进步引起劳动效率E以某种不变的比率g增长。g称为劳动扩大型技术进步的比率。效率工人的数量按n+g的比率增长。令k=K/(L×E):代表每个效率工人的资本,

y=Y/(L×E)=f(k):代表每个效率工人的产出。第二节索洛模型中的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Y=F(K,L×E)

令λ=1/EL,则F(K/EL,1)=(1/EL)F(K,EL)即F(k,1)=Y/EL=y,定义f(k)=F(k,1)29ppt课件

二、索洛模型中的技术进步

k=K/LE,每个效率工人的资本。

Δk/k为:

Δk/k=ΔK/K-ΔL/L-ΔE/EΔK/K=Δk/k+n+

g

将此式代入下式并写成人均形式,

I=(ΔK/K+δ)K

可得:i=(Δk/k+δ+n+

g)k

即i=Δk+(δ+n+

g)k

i=Δk+(δ+n+

g)k证明如下:30ppt课件

技术进步时的稳定状态

收支相抵的投资,投资,sf(k)每个效率工人的资本,k

投资,收支相抵的投资k﹡

稳定状态稳定状态下,收支相抵的投资包括三项:一些投资用于替代折旧的资本,一些投资为新工人提供稳定状态的资本量,而另一些投资为技术进步所创造的新的“效率工人”提供资本。Δk=sf(k)-(δ+n+

g)k31ppt课件

技术进步的影响

只有技术进步能解释生活水平的长期上升。效率工人人均资本k=K/(E×L)0

效率工人人均产出y=Y/(E×L)=f(k)

0人均产出Y/L=y×E总产出Y=y×(E×L)

32ppt课件练习题设一个国家的生产函数是:其中y和k分别指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如果储蓄率为28%,人口增长率为1%,技术进步速率为2%,折旧率为4%,该国稳定状态的产出是多少?如果储蓄率下降到10%,而人口增长率上升到4%,其他不变,那么该国新的稳定状态的产出是多少?33ppt课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重要性的经验证据若干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见WORD文件)I.T.和“新经济”(见WORD文件)日本的成功经验(见WORD文件)34ppt课件第三节索洛模型的若干应用及其评价

一、索洛模型的若干应用(一)增长因素分析A:反映技术变动的因素,也称为全要素生产率(Totalfactorproductivity)。α

:资本的产出弹性,1-α为劳动的产出弹性。ΔA/A:索洛残值中美经济增长的分解(见WORD文件)35ppt课件

一、索洛模型的若干应用(二)绝对收敛(趋同)与条件收敛(趋同)

资本的边际产出递减意味着有着更低人均资本的经济趋于在人均项上更快的增长。

绝对收敛:穷国有着更快的人均增长率,因此穷国趋于追上富国。条件收敛:一个经济体离其自身的稳态值越远,增长越快。经济体收敛于自己的稳定状态。一些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的时间(见WORD文件)36ppt课件

二、对索洛模型的评价(1)无论从任何一点出发,经济向稳态收敛,在稳态,每个变量的增长率都是常数。(2)在其他外生变量相似的条件下,人均资本低的经济有更快的人均资本的提高,人均收入低的经济有更高的增长率。(3)物质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增长引起产出的增长。人均产出(Y/L)的增长来源于人均资本存量和技术进步,但只有技术进步才能够导致人均产出的永久性增长。(4)通过调节储蓄率可以实现人均最优消费和最优资本存量的“黄金律”增长。(5)储蓄率的变化只会暂时性地影响增长率,而不会永久性地影响。1.主要结论第三节索洛模型的若干应用及其评价37ppt课件2、批评

(1)未能有效解释经济的长期增长。①实物资本的积累不能解释产量随时间的大幅度增长。

②把技术进步看成外生给定的,而这恰恰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此,索洛模型通过“假定的增长”来解释增长。(2)不能解释人均产量在不同地区的重要差异。

二、对索洛模型的评价38ppt课件

第四节经济增长理论的深化一、新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一)简介新增长理论(NewGrowthTheory):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影响力凸显,以保罗·罗默(PaulRomer)和罗伯特·卢卡斯(RobertLucas)等为代表。核心思想:经济能够不依赖外力推动实现持续增长,内生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思想的具体化:知识积累、技术进步不再是外生的、人类无法控制的东西,而是人类出于自身利益而进行投资的产物。在劳动投入过程中包含着因正规教育、培训、在职学习等而形成的人力资本,在物质资本积累过程中包含着因研究与开发、发明、创新等活动而形成的技术进步,从而把知识积累、技术进步等要素内生化,得到因知识积累、技术进步的存在而使要素收益不变或递增、进而人均产出可以无限增长的结论。39ppt课件

第四节经济增长理论的深化

一、新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

(二)主要分类要素投入的内生增长技术进步的内生增长资本投入内生决定的增长(家庭的跨时期最优消费选择模型是内生储蓄率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模型)劳动供给内生决定的增长(居民对生育、移民和工作时间的选择,是从劳动供给内生决定的角度考察内生经济增长的模型)1.报酬递增的生产函数2.人力资本3.干中学4.创新40ppt课件

1.报酬递增(Increasingreturns)的生产函数PaulRomer:1986年《收益递增与长期增长》(1)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门:消费品生产部门和研究与开发部门。要提高经济增长率,就必须增加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资源投入,从而提高知识积累。(2)企业通过投资增加资本存量的行为提高了知识的水平,知识是非竞争性的,具有外部效应,这种效应不仅使其自身形成收益递增,而且也使物质资本和劳动等其他投资要素也具有收益递增的特性,而这种收益递增会导致经济的长期增长。——“知识外溢长期增长模式”。(3)国际贸易可以使知识在世界范围内加快积累,使世界总的产出水平提高。一、新增长理论(二)主要分类41ppt课件

2.人力资本(HumanCapital)人力资本:劳动者通过教育、培训和实际经历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它们附着在劳动者个人这一特殊载体上并表现为他们素质的差异。人力资本概念意味着可把教育理解为一个特殊产业。卢卡斯(Lucas),1988年发表《论经济发展机制》一文,提出了一个以人力资本的外在效应为核心的内生增长模式。一、新增长理论(二)主要分类42ppt课件(1)人力资本投资,尤其是人力资本的外在效应具有递增收益,而正是这种源于人力资本外在效应的递增收益使人力资本成为“增长的发动机”。(2)把技术进步具体化为:①体现在生产中的一般知识,②表现为劳动者劳动技能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又具体化为:①社会共同拥有的一般知识形成的人力资本,②表现为劳动者劳动技能的特殊化的人力资本。只有特殊的、专业化的、表现为劳动者劳动技能的人力资本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一、新增长理论(二)主要分类2.人力资本(HumanCapital)43ppt课件

3、干中学(learningbydoing)干中学理论的核心思想:个人在制造产品时,他会考虑生产过程的改进方法。因此,有些知识的积累不是有意努力的结果,而是传统经济活动(投资)的副产品,提高一个厂商的资本存量会导致其知识存量相应增加。这种知识积累称为干中学。知识是公共产品,具有“外溢效应”(Spillovereffect)。一、新增长理论(二)主要分类44ppt课件4、创新(Innovation)创新是企业投资进行研究开发(R&D)的成果。创新分为:(1)中间品创新→品种的增加和质量的上升→消费品生产率的提高→保证了在中间品投入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消费品总量的上升,从而产生了经济增长。(2)消费品创新。在消费总支出不变的情况下,创新表现为消费品种的增加或质量的上升,可以提高消费者的效用,经济增长表现为福利的增加。一、新增长理论(二)主要分类45ppt课件(三)新增长理论的理论意义(1)为经济持续的增长找到了源泉和动力。新增长理论将知识和人力资本因素纳入经济增长模型,为经济持续的增长找到了源泉和动力。(2)对于国家间的收入差别具有相当的解释力。由于知识和人力资本有外溢效应,高人力资本的国家资本利用率高,从而这些国家的物质资本收益率与人力资本收益率较高,国家的整体收入水平也较高。一、新增长理论46ppt课件若干国家和不同收入国家的大学入学率(1980-2000年)

若干国家(地区)主要年份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统计若干国家(地区)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一、新增长理论新增长理论的若干经验证据47ppt课件二、结构主义发展理论

结构主义发展理论:认为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忽略了结构因素,需求结构、产业结构、生产结构以及经济和社会其他方面的结构变化,都是促成现代经济增长的根源。人均产值的提高,消费者需求结构就会改变,由此又带来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变,造成新的需求,促进现代经济增长的加速。技术革新总是先在某个部门出现后随着时间过程向其他部门扩展,从而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动;技术革新还会造成生活和工作条件的变化,创造新的需求,从而引起生产结构的新变化,使经济增长保持高速度。第四节经济增长理论的深化

48ppt课件三、制度变迁理论制度学派:认为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等因素与其说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倒不如说是经济增长的本身;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的变迁,一种提供适当个人刺激的有效产权制度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第四节经济增长理论的深化

代表人物1、罗纳德·科斯(RonaldH.Coase)(1910-):英国人,获得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2、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C.North)(1920-):美国人,获得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49ppt课件资本积累来自储蓄和投资1、储蓄率政策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目标是最大化长期消费水平,具体方法就是将资本的净边际回报(MPK-)与人口与技术增长率之和(n+g)进行比较,则有: →提高储蓄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