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五石之瓠 公开课教学课件_第1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五石之瓠 公开课教学课件_第2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五石之瓠 公开课教学课件_第3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五石之瓠 公开课教学课件_第4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五石之瓠 公开课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庄子》五石之瓠

名周,战国时宋国人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和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庄子(约前369一前286)作者介绍作品简介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现存33篇。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庄子》的散文想象奇特,以寓言说理,结构变化多端,文字汪洋恣肆,意象雄浑,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庄子》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

道家经典之一

惠子,又名惠施,战国中期宋国人,做过魏国的相国,名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根据《庄子》一书,惠子与庄子是有趣的辩友,他们的观点是对立的,他们的论题有“大而无用”和“鱼之乐”等。惠子(约前369一前286)相关人物介绍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yuānchú,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庄子无意功名利禄;惠子为保住官位而偏狭猜忌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

),其坚(

)不能自举(

)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

)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

)拙于用大()矣。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

()为事()。客闻之,(2)五石之瓠赠送葫芦种植能容得下五石的东西,实:盛放

容纳以之为;把……做成宽大空廓的样子容得下它的东西内中空虚而宽大的样子击破同“皲”皮肤冻裂漂洗同“纩”,丝绵絮职业

【解释词语

疏通词句】以(之)盛水浆。用大葫芦盛水浆。形作名,硬度

拿起

因为实在,确实形作名,大的东西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

,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鬻技:出售制药的秘方。鬻:卖,出售。同“悦”,取悦;以之悦带兵割地\化地封赏相同,一样有人以:凭借以(之)封于/在比喻不通达的见识。蓬,一种草,弯曲不直用绳结缀方:药方。制成药涂在手上,冬天可防冻疮。大瓠形似大酒樽,拴在身上可使人漂浮渡水。俗称腰舟。

【解说大意】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我大葫芦的种子,我把它种植养大,结出果实能容下五石的东西。用它来盛水,它的坚硬程度却经不起自身所盛水的压力。把它剖开来做成瓢,瓢却大得无处可容。(这个葫芦)不是不大,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就打破了它。”

庄子说:“你真是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啊!有个宋国人善于调制防止手冻裂的药物,他家世世代代都以漂洗丝絮为业。有个客人听说了这种药物,愿意出百金收买他的药方。于是聚合全家来商量说:‘我家世世代代漂洗丝絮,只得到很少的钱,现在一旦卖出这个药方就可获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这个客人得到药方,就去取悦吴王。

这时越国发兵侵犯吴国,吴王就派他带领军队。在冬天,和越人水战(因为用了这药,兵士可免于冻裂之患),结果大败越军,(吴王)就割地封赏他。能让手不冻裂,药方是同样的,有人借此得到了封赏,有人却只是用来漂洗丝絮,这就是使用方法不同的缘故啊。现在你有五石容量的大葫芦,为什么不用绳系着把它当作腰舟浮游在江湖之上,反却担忧它太大而无处可用呢?可见你还是见识不通达啊!”不龟手之药宋人→不免于洴澼絖

客→获裂地封侯之赏

惠子对庄子发起了“大瓠无用而掊之”的诘问,庄子不认同,于是就讲了“不龟手之药”的故事来回应:

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

,则所用之异也。转换视角,才能充分认识和发挥事物的价值。庄子为什么要讲《五石之瓠》这样一个寓言故事?“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庄子《逍遥游》肩吾认为接舆的话大而无当。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小”的自以为是,即儒家之弊,执着现世,追求所谓“道德楷模”“行为模范”,太讲究“有用之用”,缺少对终极价值的追问。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天下》)惠子→庄子→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惠子:不能盛水,也无处安放,毫无作用。从功利角度理解,强调事物在外在使用价值上的“有用”。庄子:大葫芦既没有被劈开,也没有被当成一个粗笨的器皿,不仅保全了自己,还发挥了大用。从事物本身的内在价值出发,认为“无用”很可能有大用。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十一章》老子认为世间的有用和无用都是相对而言的:事物中“无”的部分,能让“有”发挥作用,要重视“无”的作用。

庄子的看法和老子一样,他认为从功利的角度看大葫芦是“无用”的,但这种“无用”也是一种“用’”——无用之用。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chū,一种木质低劣的乔木)。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人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通“陌”)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死,指被砍伐)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庄子《逍遥游》庄子认为“无用”是大用,因为大树虽然对社会无用,但是“不天斤斧,物无害者”,这种“无用”对自己“保身“尽年”是大用。走近庄子的时代,探究其思想成因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战国策.刘向书录》

庄子所处的时代,社会剧烈动荡、战争频发、生灵涂炭,庄子认为“无用”是自我保全的途径,“无用之用”的思想对保全自身、保持精神世界独立有着重要的意义。

庄子认为惠子认识狭隘,偏执于一己之见,只能从实用的角度考虑大葫芦的价值。

庄子“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江湖”的做法超越了大葫芦的功利价值,做到“顺随物性,因物而用”,悠然潇洒,体现了自由自适的精神追求。

导图引路,总结全文《五石之瓠》借一大、一小两个故事展开说理,突显了小大之辩、“无用”之大用。请结合课文内容补写下面的结构导图。讽庄子学说大而无用讽惠子固陋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论说风格:

《老子》说理冷静,善于汲取俗世经验,具有辩证色彩。

《庄子》汪洋恣肆,善以寓言故事形象说理,把哲学思想寄托在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对话中,留给读者去体悟,将抽象的道理变得生动有趣,从而达到哲理性和文学性的完美结合。庄子创造了一种优美飘逸的说理风格,对后世文学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鲁迅:“(庄子)其文则汪洋恣肆,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之能先也。)【经典之用】『学习任务』莫言曾说:“文学和科学比确实没什么用处。但是它的没有用处正是它伟大的用处。”瓠五石之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庄子》

学习目标1.了解庄子的生平及思想主张,了解《庄子》的相关知识。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并背诵课文。3.学习庄子善于用设喻的方法,采用寓言的形式来说理的艺术手法。庄子的三条鱼北冥之鱼濠梁之鱼相忘于江湖之鱼不要让物欲迷住你的眼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别让爱扼杀了你的自由。人物介绍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仅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约369年—约286年作品介绍《庄子》一书有52篇,现存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计33篇。一般认为内7篇为庄子著。因唐玄宗尊庄子为“南华真人”,故《庄子》又称《南华经》。庄周文章的特点:想象奇特丰富,善于运用寓言和比喻。文字汪洋恣肆,意象雄浑,情致旷达,给人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具有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常对黑暗现实有所揭露和抨击,能够辩证地看待事务,具有一些哲学意义。人物介绍惠子,名施,即惠子,战国中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文哲大师庄子的至交好友。题目解说五石之瓠计量单位,公制一石等于十斗。“瓠(hù)”是葫芦的一种。可容五石的大葫芦。文意疏通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对……说赠送成长,长大名作动,种植名作动,收获果实(葫芦)形作名,坚固的程度宾前,拿起自己宽大空廓的样子内种空虚而宽大的样子因为击破译文: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我一颗大葫芦的种子,我把它种植养大,结出果实能容下五石的东西。用它来盛水,它的坚硬程度却经不起自身所盛水的压力。把它剖开来做成瓢,瓢却大得无处可容。(这个葫芦)不是不大,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就打破了它。”文意疏通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实在,确实形作名,大的东西创制,制造擅长龟,同“皲”,皮肤冻裂。有一个…的人在水中漂洗同“纩”,丝棉絮营生聚集全家人卖译文:庄子说:“你确实在使用大的东西方面笨拙啊!有个善于调制防止手冻裂药物的宋人,他家世世代代把漂洗丝絮作为营生。有个客人听说了这种药物,愿意出百金收买他的药方。于是聚合全家来商量说:‘我家世世代代漂洗丝絮,只得到很少的钱,现在一旦卖出这个药方就可获得百金,请允许我把药方卖给他吧!’商议请允许我定语后置文意疏通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同“悦”,取悦发难,即发兵侵略,这里指越国对吴国有军事行动。率领军队名作状,在水上划分出土地同样的译文:这个客人得到药方,就去取悦吴王。这时越国发兵侵犯吴国,吴王就派他带领军队。在冬天,和越人水战(因为用了这药,兵士可免于冻裂之患),结果大败越军,(吴王)就割地封赏他。能让手不冻裂,药方是同样的,有人借此得到了封赏,有人却只是用来漂洗丝絮,这就是使用方法不同的缘故啊。无定代词,有的人文意疏通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用绳结缀可以拴在身上的一种凫水工具,俗称腰舟表转折,却草名,其状弯曲不直,心被蓬草塞闭,比喻见识浅陋,不通达的见识。表顺承译文:现在你有五石容量的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用绳系着当作大樽而在江湖之上浮游,反而愁它太大无处可容呢?可见你还是见识不通达啊!”比喻知识浅薄,不能通达事理。后亦常作自喻浅陋的谦词文意疏通海南黎族原始特有的渡水工具

渡水腰舟虚词总结以为与以盛水浆介词用来吾为其无用而掊之介词凭着请与之动词给剖之以为瓢介词把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动词制作与越人水战介词和客得之,以说吴王介词凭着一词多义举其坚不能自举也举世无双不过数金动词,举起形容词,全动词,超过过过故人庄雷霆乍惊,宫车过也动词,拜访动词,经过或或以封而或长烟一空代词,有的人副词,有时冀君实或见恕也副词,或许固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必固其根本副词,实在动词,稳固固不如也副词,本来形容词,顽固独夫之心,日益骄固一词多义陈涉亡,众豪杰举(推举)项羽为帅。约定先入咸阳者为王。不意刘邦先举(攻取)咸阳,项羽设宴于鸿门,欲杀刘邦,然意不决,范增举(举起)玉玦促之。樊哙闯入,声讨秦王杀人如不能举(尽,全都),且举(举出)沛公待项王之事,告项王莫令事不举(成功)。一词多义信陵君过(经过)侯生门,闻侯生有才,欲过(拜访)之。令仆从访之,未果,信陵君督过(责备),仆从以为过(过分)矣。又令访之,仆从再访,乃闻侯生外出,不过(超过)几日便归。信陵君见侯生曰:“吾未能先闻之,是吾之过(过错)也。”特殊句式介词结构后置句动词+以+宾语介词结构后置句动词+于(乎)+宾语介词结构后置句形容词+于(乎)+宾语加之以师旅。有(别的)军队来攻打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师不必贤于弟子。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德。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懂得道理也早于我。文本解读划分层次第一层(惠子曰……无为其无用而剖之):

惠子认为大瓠无用。第二层(庄子曰……则所用之异也):

庄子举例说明“所用之异”的道理。第三层(今子……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庄子批评惠子。文本解读这则寓言里,惠子和庄子各自引用了“大瓠之种”

和“不龟手之药”的事例,有什么用意?惠子用“大瓠之种”的事例,意在讥讽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庄子用“不龟手之药”的事例,意在说明:(1)说明使用方法不同,结果完全不同。(2)批评忠子见识不通达,只看到无用,看不到无用之用。(3)讥讽惠子做法本质与宋人做法一样,从“利”的角度看待有用与无用,看不到无用之“大用”。文本解读《五石之瓠》的寓意?(1)万物皆有所用,同样一件东西,由于人们的眼光和见识不同,它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同。(2)说明事物大有大的用处,小有小的用途,关键的问题在于必须善用不同的事物。(3)要善于转换视角,独辟蹊径,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能够超越他人,发现事物不一样的价值。……文本解读结合《逍遥游》其他文段理解本文。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chū。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人不顾。今子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