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部分-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地理-第一部分-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地理-第一部分-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地理-第一部分-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地理-第一部分-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把握(bǎwò)热点考向应用(yìngyòng)创新演练第二章地球(dìqiú)上的大气知识点一理解教材新知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知识点二随堂基础巩固课时跟踪训练考向晨背关键语句第一页,共41页。第二页,共41页。第三页,共41页。第四页,共41页。歌诀记忆全球(quánqiú)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及解决措施燃烧矿物森林砍,全球(quánqiú)气候在变暖。海水膨胀冰川融,海面上升低地淹。温度上升干旱重,极端天气频频现。节能减排把树种,生产生活要低碳。第五页,共41页。第六页,共41页。[自读教材·抓基础]1.气候变化(1)含义:长期状态(zhuàngtài)变化的一种反映。(2)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和变化。大气(dàqì)冷暖(lěngnuǎn)干湿第七页,共41页。(3)时间(shíjiān)上的差异:时间尺度特点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千年、万年甚至上亿年时间跨度大,

长近现代气候变化

年至

年目前人们最为关心的气候变化周期(zhōuqī)十百第八页,共41页。2.近现代气候变化(1)时间尺度:世纪末至今(zhìjīn)。(2)变化特征:虽有波动,但总的趋势是在。(3)主要原因:人为排放的的数量增加,主要是。19变暖温室(wēnshì)气体温室(wēnshì)气体第九页,共41页。[跟随(ɡēnsuí)名师·解疑难]1.近现代气候变化的表现从19世纪末至今,全球气候虽然有波动,但总的趋势是在变暖。全球平均气温在20世纪升高了0.4°C~0.8°C,如下图:第十页,共41页。第十一页,共41页。2.近现代全球气温升高的原因(1)自然原因:太阳辐射的变化、火山活动等对全球变暖有着影响。(2)人为原因(主要原因):由于人类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再加上森林被大量砍伐,导致(dǎozhì)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与日俱增,“温室效应”增强,二氧化碳能够强烈地吸收地面红外线长波辐射,故使气温升高。第十二页,共41页。1.气候变化并不一定都是人类(rénlèi)活动引起的研究发现,在人类(rénlèi)未出现之前的地质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就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主要表现为冷暖干湿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可见,没有人类(rénlèi)活动,地球气候照样变化。第十三页,共41页。2.气候变化不等于气候变暖一提到全球气候变化,很多人自然而然地想到全球气候变暖,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分析全球气候变化一定要考虑到时间尺度,在地球发展的地质时期、人类(rénlèi)历史时期和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是不同的。我们通常所说的全球气候变暖指的是近现代即最近一、二百年的气温升高现象。第十四页,共41页。[活学巧用·大冲关]1.读“全球气温(qìwēn)变化曲线图”,回答(1)~(2)题。第十五页,共41页。(1)图中显示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biànhuà)与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biànhuà)呈现出 ()A.正比例关系 B.反比例关系C.正相关 D.负相关第十六页,共41页。(2)全球二氧化碳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 ()A.非洲人口(rénkǒu)迅速增加B.火山、地震频繁发生C.石油价格上扬,导致各国大量使用燃烧值低的煤炭D.森林的大量破坏和高能耗工业的飞速发展第十七页,共41页。解析(jiěxī):第(1)题,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呈现出近似直线上升的状态,而全球平均气温呈现出总体上升,但也有个别年份下降的状态,故二者不呈正比例关系,应该呈正相关。第(2)题,本题考查全球变暖的原因。A、B、C三个选项内容均可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但均不是最主要原因。森林的大量破坏,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第十八页,共41页。造成植物光合作用减弱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高能耗工业迅速(xùnsù)发展,会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答案:(1)C(2)D第十九页,共41页。[自读教材·抓基础]1.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1)使海平面上升:①原因(yuányīn):冰川融化和。②影响:改变,海拔较低的地区面临被淹没的危险。海水热膨胀海岸线沿海(yánhǎi)第二十页,共41页。(2)影响(yǐngxiǎng)农业生产:具体影响分布有利积温增加,

延长,作物产量提高

地区、国家不利使某些地区

加重,造成供水不足,农作物减产

地区、国家作物(zuòwù)生长期高纬度干旱(gānhàn)低纬度第二十一页,共41页。(3)影响水循环: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加剧(jiājù)水资源的和矛盾。不稳定性供需(ɡònɡxū)第二十二页,共41页。清洁(qīngjié)能源森林(sēnlín)火灾气候(qìhòu)公共交通工具危害第二十三页,共41页。[跟随名师·解疑难(yínán)]1.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1)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第二十四页,共41页。第二十五页,共41页。(2)对农业生产的影响(yǐngxiǎng):①有利影响(yǐngxiǎng):第二十六页,共41页。②不利(bùlì)影响:第二十七页,共41页。(3)影响(yǐngxiǎng)水循环过程:第二十八页,共41页。气候变暖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气候变暖会带来一系列危害,如全球海平面上升,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将被淹没,将导致大量物种灭绝;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干旱、洪涝、热浪)频繁发生,使某些疫病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等。除了这些(zhèxiē)危害之外,我们也必须看到,高纬地区气温上升,农作物生长的热量条件得到改善,产量将增加。第二十九页,共41页。2.应对(yìngduì)气候变化的措施第三十页,共41页。[活学巧用·大冲关]2.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预计到2100年全球将平均增温4℃~5℃,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chǎnshēng)重大影响。据此完成(1)~(2)题。(1)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C.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D.北欧受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第三十一页,共41页。(2)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xíngdòng)是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袋第三十二页,共41页。解析:第(1)题,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后,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可能(kěnéng)会增加,许多地区降水会增加,有的地区降水会减少;许多动物的栖息地会发生改变,但变化并不是特别明显。全球变暖对热带国家影响最大。中国自然带因为温度的上升会相应北移。第(2)题,全球温度升高,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而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向大气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有利于控制全球变暖。答案:(1)B(2)A第三十三页,共41页。第三十四页,共41页。第三十五页,共41页。考向全球气候变暖命题视角1.以不同气候变暖的统计图和景观图为背景,

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及解决措施。2.侧重考查学生的读图判断和综合分析能力。第三十六页,共41页。[例](2011·江苏高考(ɡāokǎo))下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1)~(2)题。第三十七页,共41页。(1)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fǎnyìng)了()A.地壳活动加剧B.日地距离缩短C.黄赤交角增大D.全球气候变暖第三十八页,共41页。(2)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B.冰川融水增多(zēnɡduō),全球水量增加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D.热量消耗增多(zēnɡdu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