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上_第1页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上_第2页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上_第3页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上_第4页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上第一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概述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由于光学显微镜下近乎相同的形态表现,GIST过去常被诊断为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或神经鞘膜瘤等近年来随着免疫组化技术的发展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大突破,人们对GIST的起源、基因表达及突变、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组化)检测、组织学诊断标准有了较明确的认识第二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概述当前,GIST被定义为原发于消化道,表达c-kit蛋白(CD117),富于梭形、上皮样、偶或多形性细胞的间叶性肿瘤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gastrointestinalmesenchymaltumor,GIMT)是指胃肠道所有非淋巴、非上皮的软组织肿瘤。包括GIST、平滑肌肿瘤、神经源性肿瘤以及少见的纤维母/肌纤维母细胞、脉管、脂肪源性肿瘤等GIST最常见,约占GIMT的70%左右

第三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概述GIST是一类独立的来源约胃肠道间叶组织的非定向分化的肿瘤。部分可伴有平滑肌或(和)神经鞘细胞的不完全分行。也就是说GIST不包括由平滑肌起源的平滑肌类肿瘤和由神经细胞或神经鞘细胞起源的神经源性肿瘤第四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病理GIST起源于原始间叶组织,多数学者认为是胃肠道卡哈尔间质细胞(interstitialcellofCajal,ICC)或起源于幼稚细胞向ICC分化发生于食管至肛门的整个胃肠道,也可发生于网膜、肠系膜或后腹膜中空胃肠道最常累及固有肌层,由于GIST多累及外部肌层,固具有外向性生长趋势肿瘤一部分通常可向粘膜面生长,半数病例可出现粘膜溃疡GIST小者几毫米,大者超过30cm第五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病理肿块多呈球形,也可呈分叶状,一般境界清楚,可压迫邻近组织,无真正包膜切开后肿瘤表面呈粉红色、棕褐色或灰白色。较大病变出现局灶性出血、囊变或坏死,大量出血或坏死可形成空腔,有时与胃肠道相通60%GIST有出血或囊变,出血、囊变是其特点之一少数病变可出现节段性动脉瘤样扩张第六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病理第七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男,70岁,黑便,空肠带蒂GIST病理第八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空肠纤维照片,固有肌层的壁内GIST病理第九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病理第十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根据生长方式分为3型腔内型,肿瘤位于粘膜下,主要向腔内生长和形成肿块,表面常有溃疡形成,易出血腔外型肿瘤位于浆膜下,主要向腔外生长和发展,不突向胃肠腔,有时可有蒂挂于胃肠壁,少见壁间型(腔内腔外型),多发生于肌层,向浆膜下级粘膜下生长,形成中间有瘤组织相连的哑铃状肿物病理第十一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超微结构该类肿瘤有丰富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胞浆指突状突起免疫组化CD117阳性率95~97%。CD34阳性率75~80%,多为弥漫性强表达约50%的GIST发生c-kit基因突变第十二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生物学行为包括良性、交界性、恶性(良性、潜在恶性、恶性)文献较多良恶性参照标准,但事实上GIST良恶性的判断比较困难最可靠的恶性征象是术中发现肿瘤侵润邻近器官或出现腹腔及腹膜转移,淋巴转移较少见胃GIST以良性和交界性多见,小肠以恶性多见第十三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GIST中恶性10~30%潜在恶性70~9%潜在恶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转变为恶性没有GIST是真正良性的,低度恶性和高度恶性更为确切生物学行为第十四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男性多于女性,好发年龄范围55岁~65岁胃(60~70%,最常见),小肠(20~30%),结直肠(<5%),食管(<5%),胃肠道外腹腔内网膜、肠系膜、腹膜后(3~4%)发生于胃肠道外腹腔内网膜、肠系膜、腹膜后又称为胃肠道外间质瘤(extragastroinestinalstromaltumorEGIST),此型恶性者居多生物学行为第十五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临床症状患者多以上腹部不适、消化道出血或腹痛就诊,部分患者呕血、腹腔出血、发热或腹部触及包块位于小肠的GIST可以出现肠梗阻、肠套叠、肠穿孔一些病例无任何症状和体征,而于体检时发现多数与平滑肌类肿瘤、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症状没有太大区别第十六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影像学表现-X线X线平片及胃肠道造影检查对GIST诊断和评价价值极为有限食管病变在胸片上表现为中后纵膈肿块腹部平片可以显示软组织肿块,也可以显示胃泡变形或肠袢移位,肿瘤坏死时偶可见病变内积气第十七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影像学表现-X线第十八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影像学表现-X线第十九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影像学表现-X线钡餐或灌肠检查表现为粘膜下肿瘤的特点,并可提示其外生性生长。病变境界清楚,边缘光滑,表面偶可不规则,与起源于粘膜的腺癌不同,GIST一般无粘膜破坏,但是半数可见粘膜溃疡肿瘤坏死形成的空腔与胃肠道交通时可见钡剂进入其中部分病变可完全位于腔外,此时钡餐或灌肠检查可以完全正常或仅可见局部外压性改变第二十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X线平片及胃肠道造影检查对GIST诊断和评价价值极为有限影像学表现-X线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影像学表现-X线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影像学表现-X线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影像学表现-MRIT1WI上肿块实质部分多与肌肉信号相当,呈低信号,T2WI多呈高信号GIST的MRI表现多样,坏死和出血的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信号特点MRI的组织对比好,具有多平面成像功能,使其对病变的定位和定性更有效,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男,70岁,直肠后GIST影像学表现-MRI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影像学表现-MRI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影像学表现-MRI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影像学表现-MRI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T1WI上肿块实质部分多与肌肉信号相当,呈低信号,T2WI多呈高信号GIST的MRI表现多样,坏死和出血的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信号特点MRI的组织对比好,具有多平面成像功能,使其对病变的定位和定性更有效,影像学表现-MRI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影像学表现MRI的组织对比好,具有多平面成像功能,使其对病变的定位和定性更有效但随着MSCT的普及,MRI优势不在明显,应用也不及MSCT广泛

以下重点阐述胃肠道间质瘤的MSCT表现第三十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影像学表现-胃GIST全部胃肿瘤的2%-3%,多数位于胃体,胃窦部少见小至1cm以下,大者超过25cm起源于胃壁的不均匀性强化的外向型肿块,小的病变可以均匀强化多数病变主体位于胃外或可向胃外生长,可向肝胃韧带、脾胃韧带、小网膜囊、腹腔或腹膜后蔓延许多病变位于胃外,CT有时难以确定其胃壁起源,肿瘤也可经蒂与胃壁相连,仔细观察局部胃壁增厚,有助于确定肿块起源于胃壁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影像学表现-胃GIST

腔内病变有时呈息肉状钙化,少见,表现为斑点状或广泛钙化半数可见粘膜溃疡,较大病变可见出血、坏死,大量出血或坏死后可形成较大的腔或空洞,可与胃腔相通,其中可含液体、气体甚至出现气液平面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影像学表现-胃GIST

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影像学表现-胃GIST

第三十四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影像学表现-胃GIST第三十五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影像学表现-胃GIST第三十六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影像学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