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美苏争锋课件_第1页
第23课美苏争锋课件_第2页
第23课美苏争锋课件_第3页
第23课美苏争锋课件_第4页
第23课美苏争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3课美苏争锋美苏争锋、两分天下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冷战”的背景(1)二战后确立的雅尔塔体系奠定两极格局的框架(2)二战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3)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2、序幕:

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1、历史背景:1947年杜鲁门演说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3、开始标志: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访问美国,在富尔敦发表演说,称苏联进行扩张,“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美国苏联政治经济军事二、美苏“冷战”3、表现:2、目的:遏制共产主义杜鲁门主义帮助东欧建立无产阶级政权马歇尔计划经互会北约华约1、含义: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英国的国民财富减少了1/4,对外贸易削减了2/3。战争给法国经济造成1.4万亿法郎的惨重损失,工业产值仅为战前水平的20%,农业产量降至战前的50%。铁路运输大部遭到破坏,约50万建筑物被毁。战争结束时,西欧国家普遍存在财政危机,物资贫乏等问题,国民经济呈现出一片衰微破败的现象。西欧衰落战后西欧的苍凉战后美国力量介绍:经济

军事

政治武装部队300万国防预算超800亿美元在全球有480多个军事基地拥有控制操纵联合国原子弹工业产量占53.4%出口贸易占32.4%黄金储备占74.5%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苏联虽在二战期间受到严重破坏,但它的军事力量却大大增强,军队人数到1945年5月接近1140万,战后仍保留三四百万人。1943-1945年每年平均生产12万门火炮、19390万发炮弹、3万辆坦克、4万架飞机,这些数字仅次于美国,但远远超过其他国家。战后苏军驻扎在从欧洲中部的易北河到亚洲的三八线的广大地区。苏联的强大引起美国的不安冷战

“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等。一般认为丘吉尔的《和平砥柱》演说是“冷战”的第一枪。

丘吉尔在杜鲁门陪同下前往富尔敦发表《和平砥柱》演说。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宣读咨文:

要求美国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并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此即“杜鲁门主义”冷战的开始“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对美国的外交政策有什么影响?影响:是美国向全球扩张的宣言书,标志美苏由战时同盟走向公开对抗和全面“冷战”的开始。

乔治·卡特里克·马歇尔(GeorgeCatlettMarshall)美国五星上将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的目的是什么?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小结1、“马歇尔计划”目的:复兴欧洲经济稳定资本主义秩序控制西欧遏制苏联推行霸权政策实现称霸战略2、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联系3、评价马歇尔计划共同点:反共反苏不同点:杜鲁门主义公开反共,马歇尔计划则是隐蔽的反共反苏。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继续和扩大。

“杜鲁门主义的意识形态——军事承诺与马歇尔计划的经济义务是一个胡桃的两半”。

——杜鲁门实质: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具体运用和重要支柱,两者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施步骤评价:1、使西欧国家经济恢复,实力增强2、实现了美国战后控制西欧,发动对苏冷战的目的3、但从长远看,西欧经济的恢复,最终增强其独立自主倾向,削弱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为了与西方咄咄逼人的经济封锁和遏制政策相抗衡,1949年1月,苏、保、匈、波、罗、捷六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的经济会议上协议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同年4月,该组织正式宣布成立,总部设在莫斯科。经互会的宗旨是,通过经济互助、技术合作和交流经验,促进会员国的经济发展。经互会1949年,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12个国家的代表在集会,签定了《》,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大西洋公约华盛顿

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全球的得力工具,它是遏制苏联的集团。军事政治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1、德国分裂(1949)

2、朝鲜分裂(1948)

3、侵越战争(1961-1973)

4、古巴导弹危机(1962)美苏采取分裂德国政策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先后合并,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苏占区单独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柏林墙修建柏林一分为二居民要冲过柏林墙拆毁柏林墙柏林墙的拆除志愿军入朝参战彭德华在前线志愿军烈士纪念碑板门店鉴订停战协定1954年,越南北方解放。图为胡志明(中)到达巴黎同法国谈判越南独立问题。

1965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在越南岘港登陆。美军运送伤员越军炮击美军美国在越战期间先后投入250多万部队,动用了除核武器外的所有尖端武器,耗资1000多亿美元,死亡5—6万人,伤30万人以上,前后12年,是美国历史上最长的对外战争,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和整个印度支那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古巴导弹事件的结局反映了什么?USA

USSR12战略优势在美国冷战的影响?1、在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2、客观上两强竞争促进了科技的发展1、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2、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3、破坏了世界的和平,爆发了局部的“热战”积极影响消极影响为什么“冷战”成为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1、战争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2、各国人民反对;3、双方均拥有核武器,一旦战争爆发,将两败俱伤。四、“冷战”的影响1、那么局部“热战”是指哪些战争?2、结果如何?3、它对美国的霸权地位产生了什么影响?耗费了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而苏联在此时在军事实力上大体赶上美国。美国失败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思考:“冷战”当中为什么又会发生热战?

1.双方较量和争夺激烈,只能通过热战来解决;2.美国自认为在亚洲占有军事优势,所以敢于军事介入。课后小结

两极世界的形成背景雅尔塔体系战后各国实力对比变化形成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经互会北约华约影响德国分裂朝鲜分裂;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当堂练习1.北约组织与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A.

由一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B.

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军事集团C.

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D.

由两大阵营分别组成的军事政治集团A2.标志“冷战”正式开始的是:A.“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B.两大军事集团的出现C.两大阵营的出现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D当堂练习3.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德国分裂B.杜鲁门主义出现C.北约组织建立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D当堂练习4.美国在对欧洲实施马歇尔计划的同时,对亚洲则是:A.扶助蒋介石挑起内战A.发动了朝鲜战争B.发动了侵略越南的战争C.从亚洲撤退兵力充实欧洲A当堂练习5.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美国侵略越南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