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本科312课件_第1页
针灸本科312课件_第2页
针灸本科312课件_第3页
针灸本科312课件_第4页
针灸本科312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灸

Acupuncture–Moxibustion授课班级:2010级全科医学班授课教师:1针灸学概念

(P214)针灸学—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通过针刺和艾灸作用于人体体表一定的部位。以调整脏腑、气血、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门学科。“针灸”-----是针刺和艾灸常合称。2针灸学内容1.经络学Meridian-Collaterals2.腧穴学Acupoins3.刺灸学Manipulation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4.针灸治疗学Treatment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3经络学

(P214)

Meridian-Collaterals

经络学说

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脏腑相互之间联系的一种理论学说。4一、经络

1、经络

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机能平衡的独特通路。52、经络系统的组成(P214)1)十二经脉

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十二经别、经筋、皮部。)

2)奇经八脉

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阳维,阴跷、阳跷。

3)络脉

十五络,孙络,浮络。

6

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7

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8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9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103、十二经脉名称、分布、体表循行规律表P217十二经脉名称、分布、体表循行规律阴经阳经四肢循行部位属脏属腑阳(外)阴(内)

手太阴肺经阳明大肠经上肢前线厥阴心包经少阳三焦经中线少阴心经太阳小肠经后线

足太阴脾经阳明胃经下肢前线*厥阴肝经少阳胆经中线*少阴肾经太阳膀胱经后线114、走向、交接规律(P217)

《灵枢,逆顺肥瘦》“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头胸足手腹手三阳经手三阴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125、奇经八脉(P217)

指十二经脉以外八条具有特殊作用的经脉。即: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阳维、阴跷、阳跷。

1)督脉——行于腰背正中,上至头顶,反折向下,至鼻尖,入上齿。“阳脉之海”。

2)任脉——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颌部。“阴脉之海”。

十四经脉——十二经脉加上督脉、任脉,合称“十四经脉”。13督脉的经脉循行14任脉的经脉循行15二、经络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P218)1、功能1)沟通表里上下,联系人体各组织、器官。2)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3)调节机能平衡

(经络能运行气血和协调阴阳,以维持人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4)感应传导作用。

(得气现象就是经络感应传导作用的表现。)162、应用1)阐明病理变化:经络是病邪入里的传变途径,也是脏腑与体表组织、病变相互影响的重要渠道。2)指导疾病的诊断:如:两胁痛,多是肝胆疾病。依循经起止辩病。3)指导疾病的治疗:(1)药物的选择作用。(2)循经取穴。

4)用于疾病的预防:如:针刺足三里可强壮身体.17腧穴学

(P219)腧穴

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也是临床上针灸施术之处)。18一.

腧穴的分类

(P219)1、经穴(十四经穴)

包括: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背俞穴,募穴,八会穴,下合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2、奇穴(经外奇穴)

对某些病症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有一定的穴名和明确的位置,尚未列入十四经的穴位。如:太阳;八邪。3、阿是穴(压痛点、天应穴、不定穴)

无固名,无定位,仅以压痛点或反应点为针刺部位。19二、腧穴的作用

(P222)1、近治作用—腧穴具有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症的作用。如:眼区的睛明可治疗眼疾。2、远治作用—腧穴具有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症的作用。如:合谷能治手腕疾病;又能治头颈部疾病.3、特殊作用—(1)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如:针天枢能止泻,又能通便。(2)某些腧穴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如:大椎退热、丰隆驱痰。20三、腧穴的定位法

(P222)1、体表标志法1)固定体表标志法—依骨胳、肌肉、肢体在体表上的特定突起及凹陷取穴的方法。如:挠骨茎突上寻列缺。2)动态体表标志法—利用关节、肌肉、肢体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如:屈肘,横纹尽头取曲池;张口,耳屏前方凹陷取听宫;咬牙,咬肌隆起最高点取颊车。212.骨度分寸法骨度分寸法—将人体不同部位规定出一定的长度,并将其折成若干个等份,每一个等份作“一寸”,以此“一寸”来作为量取穴位的方法,称之。(见下表)22骨度分寸法头部(1)前发际至后发际为12寸。(2)眉心至前发际为3寸。

胸部(1)天突至剑突之间为9寸。(2)两乳之间为8寸。(女性用锁骨中线)腹部(1)剑突至脐中为8寸。(2)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为5寸。腰背部(1)大椎以下至尾骶为21椎。(2)两肩胛骨脊柱缘之间为6寸

。(3)髂嵴高度相当于第四腰椎棘突。

上肢

(1)腋前纹头(腋前皱襞)至肘横纹为9寸。(2)肘横纹至腕横纹为12寸。下肢

(1)横骨上廉至内辅骨上廉(股骨内髁上缘)为18寸。(2)髀枢至膝中(犊鼻)为19寸。(3)内辅骨下廉(股骨内髁下缘)至内踝高点为13寸。(4)膝中(犊鼻)至外踝高点为16寸。

231)头部部位起止点:

前发际至后发际为12寸。说明:如:前后发际不明,从眉心量至大椎穴作18寸眉心至前发际3寸,大椎穴至后发际3寸。24胸腹部天突剑突联合脐中耻骨联合上缘253)

腰背部部位起止点:

大椎以下至尾骶为21椎(直寸);两肩胛骨脊柱缘之间为6寸(直寸)。说明:一般临床取穴,两肩胛骨下角联线相当于第七胸椎;髂嵴相当于第四腰椎棘突第七胸椎第四腰椎264)上肢部部位起止点:腋前纹头(腋前皱襞)至肘横纹为9寸(直寸);肘横纹至腕横纹为12寸(直寸)。275)下肢部部位起止点:横骨上廉至内辅骨上廉(股骨内髁上缘)为18寸;内辅骨下廉(股骨内髁下缘)至内踝高点为13寸;髀枢至膝中(犊鼻)为19寸;膝中(犊鼻)至外踝高点为16寸。283、手指比量法

(P224)

以患者手指为标准,作为测量取穴的尺寸。1)中指同身寸法—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之间为1寸。2)拇指同身寸法—拇指指关节宽度为1寸。3)横指同身寸法—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以中指指关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为3寸。29手指比量法中指同身寸法拇指同身寸法横指同身寸法304、简便取穴法以简单的动作取穴。如:风市、百会、血海、列缺等。31手太阴肺经

p224

ThelungmeridianofHand-Taiyin32尺泽(P224)[定位]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主治]

(1)咳嗽

(2)咽喉肿痛(3)肘关节痛

33列缺(P224)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主治]

(1)咽喉肿痛

(2)气喘

(3)腕关节痛

34手阳明大肠经

p225

Thelarge

intestine

meridianof

Hand-Yangming35合谷(P226)

[定位]手背第1,2掌骨之间,平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主治](1)各种痛症(头痛、腹痛)

(2)热症

(3)口眼歪斜

36曲池

(P226)

[定位]屈肘,当肘横纹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处。[主治](1)咽喉肿痛

(2)上肢不遂

(3)肘关节痛(4)腹痛

37肩髃(P226)

[定位]肩峰端下缘,在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主治](1)肩臂疼痛

(2)上肢不遂

(3)风疹38迎香(P226)

[定位]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当鼻唇沟中.[主治](1)鼻塞流涕

(2)面瘫

(3)上颌牙痛39足阳明胃经

p227

Thestomach

meridianof

Foot-Yangming40地仓(P227)

[定位]口角旁开0.4寸.[主治](1)口眼歪斜

(2)流涎

(3)面痛41颊车(P228)

[定位]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凹陷中,咬肌隆起最高点.[主治](1)口眼歪斜

(2)牙痛

(3)面痛42天枢(P228)

[定位]脐中(水平)旁开2寸.[主治](1)便秘

(2)泄泻

(3)腹胀腹痛43足三里(P228)

[定位]外膝眼下3寸,距

胫骨前脊一横指处。[主治](1)胃痛

(2)恶心呕吐(3)下肢痿痹

44足太阴脾经

p229

Thespleen

meridian

offoot-Taiyin45三阴交(P229)

[定位]内踝上3寸,胫骨内侧后缘。[主治](1)下肢痿痹

(2)不孕(3)月经不调

46阴陵泉(P229)

[定位]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主治](1)小便不利

(2)不孕(3)下肢痿痹

47手少阴心经

p230

Theheart

meridian

ofHand-Shaoyin48神门(P231)

[定位]腕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主治](1)失眠

(2)神经衰弱

(3)心悸

49手太阳小肠经

p231

ThesmallintestinemeridianofHand-Taiyang50后溪(P231)

[定位]

握拳,在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横纹头赤白肉际处。[主治](

1)头项痛

(2)盗汗

(3)掌中痛51听宫(P231)

[定位]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呈凹陷处.[主治](1)耳聋

(2)牙痛

(3)牙关不利52足太阳膀胱经

p232

Thebladdermeridianof

Foot-Taiyang53睛明(P233)

[定位]在目内眦外上方0.1寸处.(呈凹陷处)[主治](1)近视(2)目眩

(3)目赤肿痛54肾俞(P234)

[定位]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主治](1)腰痛

(2)月经不调(3)水肿

55委中(P234)

[定位]当腘窝横纹中央。[主治](1)腰痛

(2)膝关节痛(3)下肢痿痹

56承山(P234)

[定位]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主治](1)腰痛

(2)痔疮

(3)下肢痿痹

57足少阴肾经

p235

TheKidneymeridianof

Foot-Shaoyin58涌泉(P236)

[定位]足底(去趾),前1/3,足趾跖屈时呈凹陷处.[主治](1)昏厥

(2)癫狂

(3)惊风59太溪(P236)

[定位]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中。

[主治](1)月经不调

(2)耳聋

(3)踝关节痛(4)失眠

60手厥阴心包经

p237

ThepericardiummeridianofHand-Jieyin61曲泽(P238)

[定位]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主治](1)心悸

(2)上肢不遂

(3)肘关节痛62内关

(P238)

[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側腕屈肌腱之间。[主治](

1)胸闷心悸

(2)心痛

(3)恶心呕吐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外关

(P238)

[定位]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主治](1)头痛

(2)耳疾

(3)口眼歪斜76翳风(P239)

[定位]耳垂后方凹陷中.[主治](1)耳疾

(2)呃逆

(3)面瘫77足少阳胆经

p240

Thegallbladdermeridianof

Foot-Shaoyang78风池(P241)

[定位]入后发际1寸,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凹陷中。[主治](1)头痛

(2)目疾(3)颈项强痛

79环跳(P241)

[定位]股骨大转子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主治](1)腰胯痛

(2)下肢痹痛(3)半身不遂

80阳陵泉(P241)

[定位]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主治](1)腹肋痛

(2)口苦(3)半身不遂

81足厥阴肝经

p242

ThelivermeridianofFoot-Jueyin82太冲(P242)

[定位]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主治](1)头痛

(2)眩晕

(3)月经不调

(4)腹痛

83督脉

p243

TheDu

meridian84命门(P243)

[定位]第2腰椎棘突下。[主治](1)腰痛

(2)月经不调(3)遗精,阳痿85大椎(P243)

[定位]第七颈椎棘突下。[主治](1)热症(发热)

(2)咳喘(3)颈项强痛

86百会(P243)

[定位]前发际正中线上5寸,约当两耳廓尖过头顶连线的中点处。[主治](1)昏厥

(2)头痛,头晕(3)脏器下垂87

人中(P244)

[定位]人中沟上1/3与下2/3交点处。[主治](1)昏迷

(2)面瘫

(3)小儿惊风

88任脉

p244

TheRenmeridian89关元(P245)

[定位]

脐下3寸,腹正中线上。[主治](1)各种虚症

(2)月经不调(3)不孕90气海(P245)

[定位]脐下1.5寸,腹正中线上。[主治](1)气虚症

(2)月经不调(3)腹痛91承浆(P245)

[定位]颏唇沟的中点。[主治](1)口疮

(2)面瘫

(3)牙龈肿痛

92经外奇穴(P245)

经外奇穴----是指十四经穴以外,对某些疾病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腧穴.93四神聪(P245)

[定位]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处,共4穴.[主治](1)头痛

(2)健忘

(3)小儿弱智

94印堂(P246)

[定位]两眉头连线的中点。[主治](1)头痛

(2)眩晕

(3)鼻衄

(4)失眠95太阳

(P246)

[定位]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凹陷中.[主治](1)头痛

(2)目疾

(3)面瘫96针灸方法(P248)

1.针法:是利用金属针具,通过一定手法,刺激人体腧穴,以治疗人体多种疾病的方法.2.灸法:是通过点燃艾条(或艾炷),熏灼体表的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97一.针法(P248)

1、针刺前准备

1)选择体位

原则:〈1〉舒适〈2〉暴露穴位

2)选择针具根据穴位所在部位选取针具(包括针的长短\粗细)

3)穴位的消毒

常规消毒982、进针法

(P250)

1)单手进针法——用左手拇指甲切按在腧穴旁,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

用于:短针的进针。2)夹持进针法——用左手拇指、食指持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上,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

用于:长针的进针。993)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指、食指将所刺腧穴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将针从左手拇、食二指中间刺入。

用于:皮肤松驰部位的腧穴。4)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指、食指将针刺腧穴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将针从捏起的上端刺入。

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的进针。1003、针刺角度

(P251)

1)直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垂直刺入。

用于:肌肉丰厚处。2)斜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倾斜刺入。

用于:胸背及腹部。3)横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20度角沿皮刺入。

用于:皮肉浅处。1014、针刺手法

(P251)

基本手法:

1)提插法——当针进入一定深度后,将针上下提插。

2)捻转法——当针进入一定深度后,将针左右捻转。辅助手法:

3)刮针法——用指甲上下刮针柄。

4)震颤法——将针抖动震颤。目的:使针刺部位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即针感(也叫得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刺补泻。1025、补泻手法

(P252)

1)补法:

针法:提插程度小,捻转幅度小。

目的:能增强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2)泻法:

针法:提插程度大,捻转幅度大

。目的: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1036、留针出针(P252)

1)留针:

针法:将针留在穴内。

目的:加强针感的持续作用.2)出针:针法:将针取出。

1047、针刺注意事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