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涂片的制备与染课件_第1页
血涂片的制备与染课件_第2页
血涂片的制备与染课件_第3页
血涂片的制备与染课件_第4页
血涂片的制备与染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涂片的制备与染色

血涂片血涂片的显微镜检查是血液细胞学检查的基本方法血片制备和染色不良,常使细胞鉴别发生困难,甚至导致错误结论血涂片的制备与染色实验目的:掌握普通手工制备血涂片的方法掌握瑞氏染料的特性和染色方法及瑞氏-吉姆萨复合染色方法

血涂片的制备实验器材:

EDTA-K2抗凝血、推片、载玻片(25mm*75mm,厚度为0.8~1.2mm)

载玻片的清洁要求:清洁、干燥、中性、无油腻新载玻片用1mol/LHCL浸泡24小时→用清水彻底冲洗→烘干备用。用过的玻片放入肥皂水或洗衣粉水中煮沸20分钟,再用热水将肥皂和血膜洗净,用清水反复冲洗后烘干备用。

制作血涂片的标本末梢血EDTA-K2抗凝静脉血操作1.采血2.推片左手持载玻片,右手持推片,在玻片近一端1/3处,加一滴(约0.05ml)充分混匀的血液,握住另一张边缘光滑的推片,以30°~45°角使血滴沿推片迅速散开,快速、平稳地推动推片至载玻片的另一端。3.干燥将推好的血涂片在空中晃动,使其迅速干燥

血涂片的制备

将推片向1的方向稍抽回,当血液充满推片的宽度后,以一定均匀的速度向2的方向滑动。一张良好的血涂片要求厚薄适宜头体尾明显边缘整齐,两侧留有空隙注意事项1.载玻片应清洁、干燥、中性、无尘、无油脂,表面平而光滑。新购置的载玻片常带有游离碱质,必须用约1mol/LHCL浸泡24小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燥后备用。2.推片与血液接触的边缘要光滑、整齐,推片使用后要及时把血擦干净。3.推好的血涂片应在空气中晃动,使其尽快干燥。天气寒冷或潮湿时,应与37℃恒温箱中保温促干,以免细胞变形缩小。4.血涂片应在1小时内染色或在1小时内用无水甲醇(含水量﹤3%)固定后染色。注意事项5.血涂片影响因素主要有:血滴大、血黏度高、推片角度大、速度快则血膜厚,反之则血膜薄。所以针对不同的患者应有的放矢,对红细胞比积高、血黏度高的患者应采用小血滴、小角度、慢推;而贫血患者则采用大血滴、大角度、快推。

血涂片染色

常用的染色方法瑞氏(Wright)染色法:

对胞浆染色效果好,特别是中性颗粒,对核着色较差。瑞氏-姬姆萨(Wright-Giemsa)复合染色法:

即以稀释吉姆萨液代替缓冲液。或先用瑞氏染色法染色后,再用稀释吉姆萨复染。

瑞氏染色法原理

瑞氏染色法使细胞着色既有化学亲和反应,又有物理吸附作用。各种细胞由于其所含化学成分不同,对染料的亲和力也不一样,因此,染色后各种细胞呈现出各自的染色特点。瑞氏染色法试剂1.瑞氏染液:(1)瑞氏染料0.1g

(2)甲醇60ml

(3)中性甘油2~3ml2.PH6.8磷酸盐缓冲液瑞氏染液(1)瑞氏染料: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美兰的氧化物(天青)组成。(2)甲醇:作为一种有机溶剂可使瑞氏染料保持在解离状态(M+E-);同时甲醇具有强大的脱水力,可将细胞固定为一定形态并使细胞内蛋白质沉淀,形成颗粒状或网状结构,增加细胞与染料接触的表面积,提高对染料的吸附作用,增加染色效果。(3)甘油:防止染色中染料过早挥发,并可使细胞着色清晰。染色方法1.用蜡笔在血膜两头画线,然后将血片平放在染色架上2.加瑞氏染液数滴,覆盖整个血膜,固定细胞约1分钟3.滴加等量或加倍的缓冲液,用洗耳球吹,使之与染液充分混匀,并染色5-10分钟4.清水在玻片无血膜处冲去染液,待干后镜检染色结果

血膜外观成紫红色,

红细胞呈粉红色,细胞核呈紫红色,嗜酸性颗粒呈桔红色,嗜碱性颗粒呈紫黑色。注意事项1.pH值对细胞染色有影响由于细胞中各种蛋白质均为两性电解质,所带电荷随溶液pH而定。对某一蛋白质而言,如环境pH﹤pI(蛋白质的等电点),则该蛋白质带正电荷,即在酸性环境中正电荷增多,易于酸性伊红结合,染色偏红;相反,则易于美兰天青结合,染色偏蓝。为此,应使用清洁中性的载玻片,稀释染液必须用pH6.8缓冲液。冲洗玻片必须用流水。偏酸合适偏碱注意事项2.未干透的血膜不能染色,否则染色时血膜会脱落。3.染色时间与染液浓度、染色时温度成反比;而与细胞数量成正比。4.冲洗时不能先倒掉染料,应用流水冲去,以防染料沉淀在血膜上。5.如血膜上有染料颗粒沉积,可加少许甲醇溶解,但需立即用水冲掉甲醇,以免脱色。注意事项6.染色过淡,可以复染。复染时应先加缓冲液,创造良好的染色环境,而后加染液,或加缓冲液与染液的混合液,不可先加染液。7.染色过深,可用水冲洗或浸泡水中一定时间,也可用甲醇脱色。8.染色偏碱或染色偏酸,均应更换缓冲液再重染。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法

姬姆萨染色原理与瑞氏染色相同,但提高了噻嗪染料的质量,加强了天青的作用,对细胞核着色效果较好,但对中性颗粒着色较瑞氏染色差。因此,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法可取长补短,使血细胞的颗粒及胞核均能获得满意的染色效果。染色方法

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试剂盒方法:

1.滴加瑞氏-姬姆萨A液(约0.5ml~0.8ml)于涂片上,并让染液覆盖整个标本涂片染色1分钟。

2.再将瑞氏-姬姆萨B液滴加于A液上面(滴加之量为A液的

2~3倍),以嘴或洗耳球吹出微风使液面产生涟漪状,使两液充分混匀,染色(3~10)分钟。

3.水洗(冲洗时不能先倒掉染液,应以流水冲去,以防有沉渣沉淀在标本上),干燥、镜检。

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实验目的:掌握显微镜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方法及各种白细胞的正常形态白细胞分类计数原理

将血液制成血涂片,用瑞氏-姬姆萨染液染色,根据各类细胞的形态特点和颜色差异将白细胞区别并进行计数。通常分类100个白细胞,计算得出各种白细胞所占的百分率。白细胞分类计数实验用品:

显微镜、香柏油、擦镜纸等已制备好的血涂片分类计数方法1.低倍镜观察白细胞的数量、分布和染色情况观察全片,包括白细胞的分布和染色情况2.选择血涂片体尾交界处染色良好的部位,用油镜分类100-200个细胞3.记录五种白细胞的细胞数血涂片的观察

镜检部位:一般体积小的细胞分布在头部和体部比较多;而尾部和两侧以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较多,异常大的细胞在片尾末端出现,所以在体尾交界处观察细胞。血涂片的观察

经染色后的血涂片先用低倍镜观察:1.染色情况(满意、偏酸、偏碱)2.观察细胞分布情况,选择细胞分布均匀之处转浸油镜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油镜分类时应按一定走向,不要重复计数。李四123血涂片的观察记录方法(1)手工完全记录法:将所见的白细胞按其分类用“正”或“++++”的方法记录至所需总数(2)手工半记录法:用上法记录除中性粒细胞以外的各种白细胞,同时默记总数至所需细胞数(3)分类记数器法参考值白细胞百分率(%)绝对值(x109/L)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50.04-0.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2-7嗜酸性粒细胞0.5-50.02-0.5嗜碱性粒细胞0-10-0.1淋巴细胞20-400.8-4单核细胞3-80.12-0.8外周血中白细胞形态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胞体圆形,直径10-15um,为红细胞的两倍胞质丰富,粉红色,含较多细小均匀的紫红色中性颗粒细胞核染色质粗糙不匀,排列紧密,为深紫红色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胞体圆形,直径10-15um,为红细胞的两倍胞质丰富,粉红色,含较多细小均匀的紫红色中性颗粒细胞核染色质粗糙不匀,排列紧密,为深紫红色标准:核径最窄处小于最宽处1/3为分叶核核径最窄处大于最宽处1/3为杆状核嗜酸性粒细胞细胞圆形,直径14-16um胞浆内充满粗大、整齐、均匀、排列紧密、有立体感的桔红色嗜酸性颗粒,偶见少许淡蓝或无色胞浆嗜酸性粒细胞容易破碎,颗粒可分散于细胞周围

嗜碱性粒细胞

细胞圆形,直径14-16um胞浆少,常呈淡红或淡紫红色,含少量粗大、不均匀、排列不规则的紫黑色嗜碱性颗粒,常盖于核上,及细胞边缘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细胞圆形,直径6-10um,胞浆很少,有的仅在核的一侧出现一线蓝色胞浆,甚至完全没有。细胞核圆形,偶见凹陷,染色质粗糙致密,可有块状。大淋巴细胞:体积较大,直径10-15um,胞浆丰富,呈透明蓝色,常有少量粗大、大小不均的紫红色嗜天青颗粒。细胞核染色质疏松单核细胞细胞圆形或不规则形,为外周血中最大的细胞,直径15-25um胞浆丰富,染淡蓝或灰蓝色,呈毛玻璃样半透明,含有大量细小、灰尘样嗜天青颗粒,可见空泡细胞核大,呈不规则圆形、肾形、马蹄形或不规则分叶,有时折叠扭曲染色质细致、疏松如网状

白细胞分类计数

概念

外周血中五种类型白细胞的

相对百分比和绝对计数一般情况计数100个白细胞,并计算出各种白细胞所占的比例。同时观察各种细胞的形态(大小、外形、胞质、胞核)有无变化。血常规检验流程样品采集静脉采血 毛细血管采血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WBC手工分类计数样品采集紫色真空采血管抗凝剂:EDTA-K21.5-2.0mg/mlHemocytometer试验原理Wright-Giemsa:甲醇:将细胞固定在玻片上美兰染液与RNA,DNA结合===蓝色/紫色伊红与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结合===粉色/红色磷酸盐缓冲液的pH值非常重要血涂片制作:推片载玻片血液将推片匀速向前,勿停顿。涂片的厚薄取决于速度和角度:快、大(厚)。慢、小(薄)一张满意的血涂片应厚薄均匀头体尾鲜明涂片干燥后用铅笔在血涂片的头部写上姓名和编号李四B123试验步骤血涂片的制备:推片角度30-40度血涂片的厚薄的影响因素:推片角度推片速度血样的粘滞度lowHCTsmallangle

尾体头血涂片染色Wright’sGiemsa染色:1-2min磷酸盐缓冲液:15min蒸馏水冲洗干净染色时间受染液浓度和室内温度影响血涂片染色勿冲洗再加瑞氏染色Ⅱ液5-8滴后将Ⅰ液和Ⅱ液充分混允静置10分钟直接流水冲洗3-5分钟(切勿先到掉染液)涂片经水洗干燥后用油镜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李四123涂片干燥后加瑞氏染色Ⅰ液5-8滴覆盖整个血膜1分钟显微镜镜检10倍镜:观察血涂片的质量、血细胞是否凝集、是否有寄生虫。100倍油镜:观察红细胞形态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血涂片的观察:

经染色后的血涂片先用低倍镜观察:1.染色情况(满意、偏酸、偏碱)2.观察细胞分布情况,选择细胞分布均匀之处转浸油镜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油镜分类时应按一定走向,不要重复计数。李四123外周血中白细胞形态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胞体圆形,直径10-15um,为红细胞的两倍胞质丰富,粉红色,含较多细小均匀的紫红色中性颗粒细胞核染色质粗糙不匀,排列紧密,为深紫红色Segmentedneutrophil胞体圆形,直径10-15um,为红细胞的两倍胞质丰富,粉红色,含较多细小均匀的紫红色中性颗粒细胞核染色质粗糙不匀,排列紧密,为深紫红色标准:核径最窄处小于最宽处1/3为分叶核核径最窄处大于最宽处1/3为杆状核Eosinophil细胞圆形,直径14-16um胞浆内充满粗大、整齐、均匀、排列紧密、有立体感的桔红色嗜酸性颗粒,偶见少许淡蓝或无色胞浆嗜酸性粒细胞容易破碎,颗粒可分散于细胞周围Basophil细胞圆形,直径14-16um胞浆少,常呈淡红或淡紫红色,含少量粗大、不均匀、排列不规则的紫黑色嗜碱性颗粒,常盖于核上,及细胞边缘Lymphocyte小淋巴细胞:细胞圆形,直径6-10um,胞浆很少,有的仅在核的一侧出现一线蓝色胞浆,甚至完全没有。细胞核圆形,偶见凹陷,染色质粗糙致密,可有块状。大淋巴细胞:体积较大,直径10-15um,胞浆丰富,呈透明蓝色,常有少量粗大、大小不均的紫红色嗜天青颗粒。细胞核染色质疏松Monocyte细胞圆形或不规则形,为外周血中最大的细胞,直径15-25um胞浆丰富,染淡蓝或灰蓝色,呈毛玻璃样半透明,含有大量细小、灰尘样嗜天青颗粒,可见空泡细胞核大,呈不规则圆形、肾形、马蹄形或不规则分叶,有时折叠扭曲染色质细致、疏松如网状中性分叶核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杆状核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参考值正常参考值

中性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0.5-5%嗜碱性粒细胞0-1%单核细胞3-8%淋巴细胞20-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