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弹力图课件_第1页
血栓弹力图课件_第2页
血栓弹力图课件_第3页
血栓弹力图课件_第4页
血栓弹力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栓弹力图课件第一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凝血理论之”瀑布”假说经典理论:凝血因子控制值凝血过程,细胞仅仅提供一个含磷脂的表面,为促凝血复合物的形成提供平台。经典的凝血理论受到“细胞水平”凝血理论的挑战。第二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新型细胞学理论凝血理论启动放大爆发KjalkeM,ThrombHaemost.1998;80:578-584.HoffmanM,ThrombHaemost.2001;85:958-965.MonroeDM,BrJHaematol.1994;88:364-371.MonroeDM,BloodCoagulFibrinolysis.1996;7:459-464.ButenasS,Blood.2002;99:923-930.DougaldM.Monroe,ArteriosclerThrombVascBiol2002;22:1381-1389对原有级联反应模式给予补充,阐述了血小板的关键作用新的细胞学基础的凝血模式:启动--放大--爆发第三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血凝块形成过程血凝块形成过程,

血凝块强度逐渐增强,是细胞和血浆成分相互作用的结果。如何监视这一复杂系统的工作状态呢?尤其当出凝血问题带来各种麻烦的时候。。。第四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出血患者输注成分血后,出血短暂改善,为何突然出血更加明显?为什么低分子量肝素代替肝素后,患者仍有出血?服用抗血小板药的患者手术出血,是否是药物所致?PCI术后患者,按照指南给药,为什么有的继续血栓,有的却明显出血?患者是否阿司匹林抵抗?患者是否DIC?处于哪个阶段?出凝血相关困扰第五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六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TEG®5000血栓弹力图仪检测原理

血样凝结,血块使杯子和盖耦合在一起,金属探针(悬垂丝)受到标本形成的切应力作用,随之出现左右旋动,金属针在旋动过程中由于切割磁力线而产生电流,系统检测电信号到的(凝血开始到纤维蛋白溶解过程)经电脑软件处理后,便形成TEG曲线。其对所有影响血块形成速率、结构、溶解的细胞和血浆成份之间的相互作用均很敏感。第七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血栓弹力图仪(Thrombelastography,TEG)血栓弹力图能提供从凝血启动—纤维蛋白形成—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联结—血块形成—溶解的连续过程的全部信息。是一种可检测凝血全貌的检测系统。

反映凝血过程中除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壁以外的所有出凝血因素。连续检测凝血全貌第八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Time(min)║║Time时间时间TEG描记图及凝血过程凝血启动血小板栓子形成纤维蛋白链形成血凝块增多最大血凝块血凝块降解血凝块溶解损伤修复第九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TEG更真实体现凝血全貌全血检测,综合凝血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凝血的贡献。血凝块形成速率血凝块强度凝块的稳定性

凝血状态检测整个凝血过程检测:∆血凝块强度/时间第十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TEG更真实体现凝血全貌PT/INRAPTT出血时间DD、FDPPLT计数

凝血全貌传统凝血检测难以评估凝血全貌,仅仅反映凝血过程的一些片段信息。启动血小板栓子形成纤维蛋白链形成血凝块增多最大血凝块血凝块降解血凝块溶解损伤修复第十一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参数意义R凝血时间反映凝血因子活性K凝血形成时间反映纤维蛋白原功能α-Angle弹力图最大切角MA最大振幅反映血小板功能LY30血块溶解速率参数反映纤溶活性EPL血块溶解速率预测值TEG描计图各阶段参数第十二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TEG参数分析R凝血时间IIa生成,纤维蛋白形成凝血旁路参数凝血状况凝血成分低凝高凝­R延长(min)R缩短(min)

K延长(min)a变小(deg)K缩短(min)­a增大(deg)

MA降低­MA增大血块稳定性血块强度减弱纤维蛋白溶解血块速率纤维蛋白血小板凝血旁路血小板Ka最大血块强度(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相互作用血小板(~80%)纤维蛋白原(~20%)MA30minLY30EPLLY30>7.5%EPL>15%N/A功能紊乱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功能纤维蛋白溶解第十三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凝血时间(R值):从加入血标本至检测到第一块纤维蛋白凝块所需的时间(描计图振幅达2mm)。反映参加凝血过程的所有凝血因子的活性。R参考范围:5-10minR值延长:凝血因子缺乏/功能减弱、抗凝治疗,低凝R值缩短:凝血因子功能增强,高凝TEG参数:R(凝血时间)反映凝血因子功能第十四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K值(1-3min)从R时间终点到振幅达20mm所需的时间(min),反映纤维蛋白和PLT在血凝块开始形成时的相互作用,及血凝块形成的速率TEG参数:K值和α角Α-angle(53-72)最大曲线弧度的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反映凝块形成的速率。重度低凝时,K值无法确认,使用α更有价值。反映纤维蛋白原功能第十五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MA(最大血块强度:50-70mm)反映纤维蛋白-PLT血凝块的最大强度。主要受纤维蛋白和PLT两个因素影响。其中PLT:80%,纤维蛋白:20%,PLT质或量的异常明显影响MA值。MA↓:PLT功能弱,易出血。PLT减低

或凝血因子减低时出现。MA↑:PLT功能强,易形成血栓TEG参数:MA(最大振幅)反映血小板功能第十六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TEG参数:LY30、EPL纤溶指标——反映血块稳定性LY30:血块溶解速率参数MA后30min的振幅衰减率,反映血块的溶解。参考范围:LY30<7.5%EPL:血块溶解速率预测值MA后30min内血凝块将要溶解的百分比(%)作用同LY30。参考范围:0-15%第十七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TEG参数分析R凝血时间IIa生成,纤维蛋白形成凝血旁路参数凝血状况凝血成分低凝高凝­R延长(min)R缩短(min)

K延长(min)a变小(deg)K缩短(min)­a增大(deg)

MA降低­MA增大血块稳定性血块强度减弱纤维蛋白溶解血块速率纤维蛋白血小板凝血旁路血小板Ka最大血块强度(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相互作用血小板(~80%)纤维蛋白原(~20%)MA30minLY30EPLLY30>7.5%EPL>15%N/A功能紊乱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功能纤维蛋白溶解第十八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TEG图形瘦长短胖第十九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病人术后出血,可能原因?图例分析1:正常TEG第二十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如病人出血,建议:

排除肝素影响后,输入FFP。图例分析2:凝血因子功能减低第二十一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如病人出血,建议:输入冷沉淀或FFP图例分析3:纤维蛋白原功能减低第二十二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如病人出血,建议:输入血小板图例分析4:PLT功能减低第二十三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正常凝血、异常纤溶,建议:抗纤溶处理,如6-氨基乙酸图例分析5:原发性纤溶亢进第二十四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异常凝血,正常纤溶,建议:抗凝处理(如肝素)图例分析6:继发性纤溶亢进第二十五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医嘱选择检测目的标本检测杯血栓弹力图组合1(普通检测)1.评估凝血功能,判断凝血状态2.指导成分输血3.早期诊断DIC4.判定促凝或抗凝药物疗效5.血栓风险评估,预防手术后血栓蓝帽管(枸橼酸)1管血栓弹力图组合2(肝素酶对比检测)1.评估肝素、低分子肝素疗效2.评估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的效果3.判断肝素抵抗(可监测0.005-0.05U/ml普通肝素)蓝帽管(枸橼酸)1管肝素酶可中和血液中6U/ml肝素血栓弹力图组合5(血小板图)1.测定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2.服抗PLT药后出血原因判断3.服药者手术时机选择4.评估纤维蛋白原活性蓝帽管(枸橼酸)1管绿帽管(肝素)1管开展项目第二十六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普通TEG检测—评估缺血风险MA值判断血小板功能R值判断凝血因子功能第二十七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普通TEG检测—识别术后血栓高危患者AnesthAnalg2005;100:1576–83.TEG检测的MA值与术后血栓并发症密切相关血栓事件发生率240例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术后2h内进行TEG检测;TEG检测发现MA>68mm的患者与MA68≤mm的患者术后血栓并发症(包括DVT,PE,MI和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8/95=8.4%vs.

2/145=1.4%)P=0.0157多因素分析MA>68mm会增加术后血栓并发症的发生风险(OR:1.16)第二十八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常规实验室检查诊断DIC的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低[17]TEG能够快速反映凝血全貌、血小板功能及是否存在纤溶亢进,因此能够协助诊断DIC。[18]TEG能够对DIC进行分期,协助治疗。17.TaylorFBJr,TohCH,HootsWK,WadaH,LeviM.Towardsdefinition,clinicalandlaboratorycriteria,andascoringsystemfor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ThrombHaemost.2001;86(5):1327-1330.18.NatesJL,AravindanN,Hirsch-GinsbergC,etal.Criticallyillcancerpatientsarenotconsistentlyhypercoagulableaftercraniotomy.NeurocritCare.2007;7(3):211-216.TEG协助诊断DIC第二十九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TEG图形---DIC各阶段第三十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62岁女性,左侧额叶脑瘤。患者术前行肿瘤栓塞术,随后立即开颅切除肿瘤。术

中并发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大量失血。给予10URBC,4UFFP,20UPLT,factorVII,

出血未能控制。行普通TEG检测。案例分析31Neurosurgery68:E1165–E1169,2011第三十一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给予5g6-氨基乙酸(Amicar)和10袋冷沉淀,出血显著减少。案例分析术后一年,病人完全康复,没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Neurosurgery68:E1165–E1169,2011第三十二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围手术期----凝血监测,判断出血原因病例分析患者,男,79岁,拟行左全髋关节置换术;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功能不全史;术前血红蛋白11g·dL-1给予2个单位悬红以纠正贫血,给予肝素治疗5天;术前检测:PT,APTT,INR,D-二聚体均正常肝功能正常AnaesthIntensiveCare.2000Feb;28(1)77-81第三十三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围手术期----凝血监测,判断出血原因术前检测TEG:显示凝血状态正常AnaesthIntensiveCare.2000Feb;28(1)77-81第三十四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术中,TEG显示低凝第三十五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后续给予传统凝血检测,除D-二聚体外,其它凝血指标无异常。给予抗纤溶治疗(氨基己酸5g)围手术期----凝血监测,判断出血原因术后30min监测TEG:提示纤溶亢进第三十六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围手术期----凝血监测,判断出血原因3h后监测TEG:提示患者仍处于低凝状态,但纤溶恢复正常5h后,TEG恢复正常第三十七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全面评估患者凝血状态外科系统、骨科、妇产科、介入手术等围术期内科系统评价血栓、出血风险危急重症凝血检测,如DIC普通TEG应用第三十八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肝素酶对比检测

---可明确患者体内肝素残留/过量绿色=高岭土+肝素酶(KH)黑色=高岭土(K)R时间KH=K

提示血样本中没有肝素存在R时间KH<K

提示血样本中有肝素存在R-R’R>10min,且R-R’>2min,提示患者体内有明显肝素残留判断出血原因是否与肝素残留有关(介入手术、透析、体外循环术后、置管)第三十九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四十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四十一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案例分析--手术切口出血患者,女性,65岁诊断:腹腔肿物待查手术:腹腔肿物(肝癌)切除术后2天。临床症状:手术切口处出血TEG检测结论:肝素残留拟行治疗:鱼精蛋白中和案例1绿色:普通杯检测黑色:肝素酶杯第四十二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案例分析--手术切口出血临床症状:手术切口处持续性出血TEG检测结论:肝素残留或凝血因子缺乏拟行检测:TEG肝素酶杯检测患者,男性,37岁诊断:粘液瘤手术:粘液瘤术后4天案例2第四十三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TEG检测结论:凝血因子缺乏输血治疗建议: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案例2案例分析--手术切口出血第四十四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病例分析—不明原因出血第四十五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四十六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四十七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连续给予20mg鱼精蛋白中和治疗,气管插管处只有少量出血。后再行TEG检测。检测结果:凝血功能正常第四十八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血小板图检测49第四十九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抗血小板治疗反应多样性国际国内对于血小板功能检测发布了专家共识/建议:JACC2013年国际专家共识2014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专家建议第五十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血小板功能检测推荐适用人群JACC国际专家共识2013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专家建议2014年推荐:大量证据支持对于PCI的患者,可以将血小板功能检测作为潜在的预后指标,推荐进行血小板功能检测MADONNA研究:基于血小板功能检测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缺血事件的发生;而不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推荐:ACS且接受PCI治疗的患者,建议行血小板功能检测以指导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尤其是以下高危患者PCI后:常规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时发生了支架血栓或血栓事件如心肌梗死临床和介入手术结果预测血栓风险明显增高(如肥胖、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术中出现夹层、无复流等)左主干、单支开放血管(左主干等同病变)、多支血管病变、桥血管病变及弥漫病变需多枚支架重叠置入第五十一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血小板图---血小板功能评估的可靠工具

监测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等药物疗效ADP(AdenosineDiphosphate)–检测ADP抑制剂氯吡格雷(波立维)普拉格雷(Effient®)替格瑞洛AA(ArachidonicAcid)–检测COX-1(环氧酶)抑制剂:阿司匹林

双抗检测(ADP&AA)TEG血小板图检测原理基线MA剩余MA

(ADP/AA)纤维蛋白MA药物抑制血小板活性基线MA基础状态下血小板功能(68)剩余MA药物抑制后剩余血小板功能纤维蛋白MA体现纤维蛋白的功能第五十二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血小板图参数解读参数作用AA抑制率AA抑制率<50%

,提示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不足ADP抑制率ADP抑制率<30%,提示氯吡格雷、普拉格雷等ADP受体抑制剂疗效不足MAADP31-47mm,可为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提供治疗窗MA(纤维蛋白原)>25mm,建议降低纤维蛋白原功能,如蚓激酶第五十三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血小板图检测---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第五十四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44岁男药物过量增加出血风险建议:视情况可减少药物剂量。第五十五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59岁女氯吡格雷未起效第五十六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61岁男药物剂量不足,存在血栓风险,建议:增加药物剂量。第五十七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60岁男抗凝效果理想第五十八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外科:PLT抑制率与手术出血100例CABG患者术前给予抗血小板治疗;其中50例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至术前1天,

50例使用至术前3天最终99例患者纳入分析(1例由于外科原因出血再次手术排除)主要终点:术后出血和输血需求与血小板抑制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后出血及输血量与停药时间没有显著相关性。血小板抑制率最高的组,其24h出血量最大,需要浓缩RBC和FFP的病人也显著增高,

因此术前高血小板抑制率是术后输血的独立风险因素3.此外,ROC曲线分析表明:

ADP抑制率75%是术后输血的最佳临界值,同时提示

术前ADP抑制率>75%,不宜立即手术术前血小板抑制率血小板抑制率(15.0%-43.4%)血小板抑制率(43.6%-75.9%)血小板抑制率(76.5%-100%)P值术后全部患者24h失血(ml)740±283623±249683±254914±264<0.001输RBC的患者数27(27)3(9)7(21)17(51)<0.001输RBC量(U)0.4±0.80.1±0.30.4±0.90.7±0.90.003输FFP的患者数11(12)1(3)3(9)7(21)0.019输FFP量(U)0.4±1.10.1±0.20.3±0.80.7±0.90.034JACCVol.56,No.24,2010:1994–2002第五十九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根据入院时MAADP值,预估术前停药时间目前2011年ACCF/AHA,推荐CABG术前停抗血小板药物5天;2012年由美国sina中心,Gurbel医生完成并发表在美国《Circulation》上的一项研究,证实使用TEG(MAADP)对服用P2Y12受体抑制剂并需要进行CABG术的患者手术时期进行选择(指导停药天数)按照此种停药方法,不会增加患者术后出血量显著减少患者等待手术的时间(由平均5天,减少至2.7天,减少将近50%)60CircCardiovascInterv2012;5;261-269;MAADP<35mm35mm<MAADP<50mmMAADP>50mm停药5天以上停药3-5天一天内手术第六十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血小板图应用内科:指导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外科:1.针对术前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患者选择手术时机2.功纤检测,指导术后血制品使用第六十一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TEG可对不明出血原因进行初筛D-dimer凝血四项纤维蛋白原PLT计数临床出血FDP凝血因子传统方式TEG检测纤溶功能血小板功能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新的方式肝素残留?肝素酶对比普通TEGAngleK时间R时间LY30、EPLMA药物抑制血小板功能?血小板图第六十二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手术出血原因分析----外科原因出血TEG显示:血小板功能正常,排除抗血小板药物引起出血。凝血因子功能正常,无肝素残留。排除由于凝血因子缺乏或肝素残留引起出血。未见明显纤溶亢进,排除纤溶亢进引起出血。排除vWF因子缺乏后考虑为外科原因出血第六十三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TEG检测---评估二次手术几率ISBTScienceSeries(2007)2,159–167n=35n=235其他:TEG低凝血TEG正常图形,但持续有输血的需求(考虑为血管原因的出血)再次手术34例均证实了确是血管原因的出血根据TEG的输血策略给予血制品,将TEG图形纠正为正常图形,能够达到成功止血(外科原因引起的出血除外)。第六十四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多个国内外指南在凝血监测、血制品管理、个体化抗血小板等多个领域强力推荐TEG指南应用建议备注美国红十字会输血指南(2010年)[1]TEG能够更好评估出血患者凝血功能TEG能指导最合理用血,减少不必要的输血第38页美国心脏病协会(ACCF/AHA)心外科手术指南(2011年)

[2]引用TEG指导输血证据说明输血策略,床旁检测,节约用血策略联合应用减少血制品的使用(1A)16页肝胆外科患者凝血功能的评价与凝血功能障碍的专家共识(2012年)

[3]TEG全面评价凝血状态TEG指导成分输血术中维持TEGMA>50mm,不足可输注血小板术前口服阿司匹林,在阿司匹林停药后5天应用TEG检测选择手术时机第3、4页严重创伤出血处理的欧洲指南(2013年)

[4-5]凝血功能监测推荐应用TEG诊断凝血病和指导止血治疗。(1C)PT、APTT只能检测凝血初级阶段,反映4%凝血酶的产生与常规检测相比,TEG尤其是快速TEG缩短检测时间出血和凝血病处理TEG检测凝血酶抑制剂的影响,预测大输血和血栓事件TEG指导输血,节省血制品的使用TEG指导纤维蛋白原输注,出血患者TEG表现为功能性纤维蛋白原缺乏或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于1.5一2.0g/L,应输注纤维蛋白原或冷沉淀(1C)第10页第六十五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多个国内外指南在凝血监测、血制品管理、个体化抗血小板等多个领域推荐TEG指南应用建议备注欧洲麻醉学会(ESA)“围手术期严重出血管理指南”(2013年)

[6-7]心外科复杂的心血管手术时,建议在床旁TEG指导下,输注纤维蛋白原浓缩物,以减少围术期出血(1B)产科出血

APTT和PT对严重产后出血(PPH)具有较小的预测意义(C)应用TEG可以鉴别产科凝血病和纤溶亢进,亦可指导止血治疗(C)儿科手术建议根据床旁TEG监测,对围术期凝血功能进行分析,以及时监测凝血功能缺陷,包括稀释性凝血病和纤溶亢进(2C)骨科与神经外科出血建议使用TEG来监测围术期止血情况(2C)内脏手术和移植手术出血建议根据TEG监测,对凝血病进行靶向管理(1C)对于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床旁血小板功能试验有助于量化患者风险,也可使血小板输注更合理化(C)在外伤、心脏手术和肝移植中,采取TEG指导输血与凝血管理能够减少输血相关费用(B)15页24行第六十六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多个国内外指南在凝血监测、血制品管理、个体化抗血小板等多个领域强力推荐TEG指南应用建议备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反应多样性与缺血和出血事件的相关性-------JACC专家共识/最新进展(2013年)[8]TEG血小板图MAADP31-47mm,给临床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窗,减少血栓和出血风险第8页产后出血的评估和管理--国际专家共识(2014年)[9]应用TEG检测凝血功能,能够快速指导产后出血(PPH)止血治疗第6、8页围术期输血指南(协和医院、华中科技附属同济医院等)(2014年)[10]围手术期凝血检测:除常规检测项目如血小板计数、PT、APTT、INR、纤维蛋白原等,必要时应进行TEG等床旁凝血监测第2页,第29行;第3页文末早期创伤复苏的输血原则专家共识(2014年)[11]TEG检测指标可预测死亡率TEG可指导血浆、纤维蛋白原浓缩液或冷沉淀、血小板输注、抗纤溶治疗并降低输血费用第2页第六十七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多个国内外指南在凝血监测、血制品管理、个体化抗血小板等多个领域强力推荐TEG指南应用建议备注全球体外生命支持组织(ELSO)

抗凝指南(2014年)[12]TEG监测凝血功能,分析出血原因诊断纤溶亢进早期诊断DIC,鉴别DIC高凝状态,对DIC早期治疗,如应用氨甲环酸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第7-8页美国麻醉学会(ASA)围手术期血液管理指南(2014年)[13]围术期凝血监测包括常规凝血检测及其他凝血功能监测方法,如血小板功能检测,TEG(A3-E推荐)TEG可有效减少输血量第8页,第31行英国皇家妇产科学会(RCOG)产科输血指南(2015年)[14]心脏和肝脏手术经验表明TEG可指导成分输血。苏格兰NHS成本效益报告显示TEG指导成分输血可节省费用推荐可以应用TEG用于产科出血凝血检测并指导输血治疗TEG指导产科输血是未来研究方向之一第15页,第7行第六十八页,共七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血栓/出血风险评估

患者初入院,作为基础评估或预测患者血栓风险,常规行普通检测。DIC/纤溶亢进协助诊治

严重外伤、重度感染、多器官衰竭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