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内一科护理查房
预激综合征
合并心房颤动当前第1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心室预激伴心房颤动概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越来越高,据统计,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心室预激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心律失常,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称为预激综合征。单纯预激综合征或房颤都不可怕,但是预激综合征伴发房颤则是严重的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常有发生室颤而猝死的危险。2014.3月我科收治一位预激综合征伴发房颤的患者,今天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这个病例。当前第2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病历汇报
患者××,女63岁。
主诉:因突发胸闷,胸痛2天入院。
现病史:患者2014-2-2823:00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胸痛,休息2小时未缓解,到外院就诊。心电图检查示房颤伴心室预激,心率172次/分,血压60/40mmHg,遂行“同步电复律”治疗,患者恢复窦性心律,胸闷、胸痛症状缓解。此后反复发作2次,分别给予同步电复律治疗,复律后心电图均为窦律,心室预激。为进一步治疗于2014-3-2转至我科。
当前第3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既往史:既往“发作性心悸、黑曚”病史30年,每次持续数秒
钟,突发突止。高血压病史5年。查体:T37.1℃P72次/分
R19次/分
BP160/94mmHg
心率72次/分,律整,其余未见阳性体征入院诊断:
1.心律失常
预激综合征
阵发性心房颤动
2.高血压病病历汇报
当前第4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辅助检查:
超声心动图:LVEF73%(正常为50%),未见明显室壁运动异常。
动态心电图:窦性心律,预激综合征,ST-T改变。
入院化验:三大常规、肝功、肾功、电解质、血脂、血糖、凝血功能等指标未见异常。
胸片:
未见明显异常。病历汇报
当前第5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治疗:
03-0615:00在局麻下行预激综合征射频消融术,手术顺利,旁道射频消融成功,
16:45安返病房。给予持续心电、血压监测,生命体征平稳,常规补液,右侧股动脉穿刺处加压包扎,沙袋压迫。
17:50患者出现胸闷、大汗,心率41次/分,血压66/41mmHg,考虑迷走反射,立即给予阿托品0.5mg静推2次、多巴胺10mg静推、多巴胺静脉泵入,
19:00心率90次/分,血压119/77mmHg。多巴胺稀释液持续静脉泵入至术后第三天血压平稳。
2014-3-11患者病情平稳,出院。病历汇报
当前第6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心室预激及预激综合征的定义定义:1.心室预激是一种房室传导的异常现象,心房冲动经附加通道下传,提早兴奋心室的一部分或全部,引起部分心室肌提前激动,称为“预激”。
2.预激综合征:预激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者称为预激综合征(WPW)。当前第7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病因:预激的病因是正常房室传导系统以外的先天性房
室附加通道(简称旁路)存在,患者大多无器质
性心脏病。预激综合征的病因当前第8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预激综合征的机制当前第9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心房颤动定义定义:简称房颤,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消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或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后者称为孤立性心房颤动。当前第10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病因:1.心血管系统病变:(风湿性)心瓣膜疾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窦房结疾病2.非心源性疾病:肺部疾患、甲亢、中毒(酒精、咖啡)3.“孤立性”房颤:青年患者,占房颤总发病率的15-30%心房颤动的病因当前第11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分类:按其发作特点和对治疗的反应,可将心房颤动分为五种类型:1.阵发性房颤——本病人属于此种类型2.持续性房颤3.长期持续性房颤4.持久性房颤5.初发房颤心房颤动的分类当前第12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预激综合征伴房颤
1.心室预激:单纯预激并无症状。
2.预激综合征:在发病时心率快,频率可达180~200次/分左右。突然发病,突然消失。每次发病短则几分钟,长则数小时、数天,病人除感觉心悸外,还有胸闷、胸痛
、头晕、甚至晕厥。本病人黑曚病史30年,突发突止。
3.预激综合征伴房颤:此类房颤冲动大部或全部经旁路传至心室,心室率多在200次/min左右,个别可达到300次/min。除心悸等不适外尚可发生休克、心力衰竭、室颤甚至猝死。
当前第13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诊断主要靠心电图表现。预激综合征伴房颤的诊断当前第14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正常心电图当前第15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QRS≥0.11秒P-R<0.12秒T波倒置Delta波心室预激的典型心电图特征——Delta波当前第16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当前第17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心室预激心电图特征(1)有预激波(δ波);(2)P-R间期缩短,<0.12秒,P波正常;(3)QRS波群时限延长,>0.11秒;(4)继发性ST-T改变。
心室预激分为A、B两型。当前第18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A型预激预激波和QRS波群在V1导联向上,其旁道位于左侧房室瓣环周围。(本病人属于此种类型)当前第19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B型预激预激波和QRS波群的主波V1导联向下,在左胸导联V5向上,其旁道位于右侧房室瓣环的周围。当前第20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房颤心电图表现ECG特征:P波消失出现小而不规则的f波,振幅间隔不定,频率350~600次/分钟心室律极不规则QRS波群形态一般正常当前第21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预激综合征伴房颤心电图1.P波消失2.心室率极快3.QRS波群宽大畸形,三不等:振幅不等、宽度不等、R-R间期不等,有时可伴预激波;当前第22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预激综合征伴房颤诊断1.预激综合征伴房颤心电图需与室性心动过速鉴别,因为当预激综合征伴房颤心室率极快时,也可貌似规整。2.如患者有明确的预激综合征病史,心电图出现以上波形,可明确诊断为预激综合征伴房颤。3.凡是房颤患者的心电图,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考虑预激综合征伴房颤:未见到典型的房颤波;心室率快(200次/min左右),QRS波群宽大畸形,RR间距明显不等并缩短。当前第23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预激伴房颤治疗原则及方法一、治疗原则:首先判断血液动力学状态。若不稳定,有进行性低血压、休克、急性心力衰竭、进行性缺血性胸痛、晕厥、意识障碍等,直接行同步电复律。二、治疗方法:1、同步直流电复律: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短时间内不能自行终止者首选。2、药物复律:血流动力学稳定,心动过速尚能耐受者首选。3、射频消融术:根治。当前第24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治疗——同步直流电复律一、电复律前评估
1.电复律前急查电解质、凝血功能情况,检查是否合并有器质性心脏病及心功能不全。
2.评估血栓栓塞的风险,给予抗凝治疗。房颤发作<48小时不必抗凝,>48小时应用华法林抗凝。当前第25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二、方法:采用同步直流电复律,能量选择:双向波100-200J单向波200J开始再次复律时,最大可用到双向波200J,单向波300J。一般不超过3次。治疗——同步直流电复律当前第26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治疗——药物复律一、药物选择:1.常用药物:首选心律平,其次可达龙,可延长旁路不应期,抑制其传导。
2.禁用药物:洋地黄类、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异搏定、合心爽、合贝爽),延长房室结传导时间和不应期,加速旁路传导,诱发室颤。
当前第27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二、用药方法:1.普罗帕酮(心律平):一般70mg于10min内缓慢静注。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140mg。无效者10~15min后重复一次,总量不宜超过210mg,心动过速终止后即停止注射。2.胺碘酮(可达龙):先给予负荷量150mg,一般5%GS20ml+可达龙0.15g缓慢静脉推注10-20分钟,继之以5%GS47ml+可达龙0.15g,20ml/h泵入,6小时后根据病情减量。治疗——药物复律当前第28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治疗——心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一、定义:是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腔特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凝固性坏死,以阻断快速心律失常异常传导束和起源点的介入性技术。损伤范围在1-3mm,不会造成机体危害,痛苦小,恢复快。目前已经成为根治阵发性心动过速最有效的方法。当前第29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二、适应症:1.阵发性室上速:98%以上2.
预激综合征:98%以上3.
房早、房扑、房速:90%以上4.
特发性室速:90%以上5.
药物治疗不能满意控制心室率快的房颤:阵发性房颤达到80~90%,持续性和慢性房颤也可达到60~80%,再次消融成功率将进一步提高。治疗——心导管射频消融术当前第30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治疗——心导管射频消融术三、操作过程:局麻,分别将3~4根电极导管经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送入高位右心房、希氏束、右心室、冠状静脉窦,刺激心房和心室诱发心动过速,定位参与心动过速的房室旁道,然后应用消融导管进行局部消融治疗,重复电生理检查,若不能诱发心动过速,证实消融成功。当前第31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射频消融术前术后心电图比较术前:术后:当前第32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术前:1.紧张、恐惧
2.活动无耐力
与心律失常导致心排出量减少有关3.知识缺乏缺乏疾病诱因、预防及治疗等相关知识4.有受伤的危险与心律失常引起的头晕、晕厥有关5.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室颤、猝死、栓塞术后:1.血管迷走反射2.潜在并发症心包填塞、房室传导阻滞、心肌穿孔、术后
栓塞、穿刺处出血、血肿、下肢静脉血栓、
尿潴留等护理问题当前第33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护理措施——心理护理1.态度热情和蔼,详细入院介绍,并介绍同室病友,帮助尽快熟悉环境。2.加强与病人沟通,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告知本病可以治愈,讲解治疗方法及配合注意事项,解除紧张恐惧,增强病人的信心和勇气。当前第34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护理措施——一般护理1.卧位:协助病人舒适卧位,尽量避免左侧卧位。2.休息:保证病室安静舒适,避免劳累,保持情绪稳定。3.饮食:低脂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不喝刺激性饮料,如浓茶、咖啡、可乐等;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4.安全护理:24小时留陪人,讲解安全注意事项,头晕不适时立即卧床,避免跌倒、摔伤。当前第35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护理措施——用药护理1、正确用药:备好心律平、可达龙,注意药物浓度、用药速度,严密心电监护。2、观察药物不良反应:(1)心律平: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心率、心律变化,注意有无长间歇。(2)可达龙:不良反应有低血压、心动过缓、静脉炎、肝功能损害。特别注意预防静脉炎。(3)抗血小板、抗凝药物:观察出血倾向。(4)及时关注患者化验检查结果,如凝血全项、肝功、电解质等,及时汇报调整用药。当前第36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护理措施——专科护理和病情观察1.加强巡视:重视患者主诉,警惕房颤发作。2.持续心电监护:严密监测心率、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波形变化,电极片放置应避开除颤部位。3.注意有无休克早期表现:严密观察神志、面色、肢端温度、尿量。4.备好抢救物品、药品、除颤仪、心电图机,做好抢救准备。5.观察电复律术后并发症。6.观察射频术后并发症。当前第37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同步直流电复律术前准备1.解释目的,取得配合并签字同意;术前禁食4-6h,排空大小便;建立静脉通路。2.尽可能校正酸碱或电解质平衡紊乱,确定没有地戈辛过量或中毒,房颤有栓塞者抗凝治疗2周。3.物品准备:除颤器、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抢救车、临时起搏器等。4.病人仰卧于硬木板床上,勿与金属导电物相接,取下假牙,松解衣扣与腰带,非操作人员远离床边。5.记录常规心电图,连接除颤仪导联线,电极片避开除颤部位,选择R波最高的导联,以确保同步。当前第38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6.测血压、吸氧5-10分钟。7.给予地西泮10~20mg或力月西IV,直到病人处于嗜睡状,注意病人呼吸。8.两电极板涂满导电糊,置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及心尖部。在放电前,应将两极板之间的皮肤擦干。9.选择同步直流电复律。同步直流电复律术前准备当前第39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同步直流电复律术后护理1.复律成功,记录12导联心电图,继续心电监护至少24h。2.保护呼吸道畅通,观察呼吸情况。3.观察四肢活动,动脉搏动,注意有无血栓脱落情况。4.清醒后2小时内暂不进食,之后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5.复律成功后,指导病人坚持用药物来维持疗效。6.烧伤的皮肤应使用湿润烧伤膏缓解症状。7.观察有无并发症:心律失常、低血压、急性肺水肿、栓塞、皮肤灼伤、心肌损伤。当前第40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心导管射频消融术前准备1.常规术前检查。2.备皮:常规颈部、腋下、双侧腹股沟间备皮。3.练习床上大小便。4.检查病人的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做好标记。5.建立静脉通路。6.饮食:术前4-6h禁饮食,按医嘱照常服药。7.术前3-5天停用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8.睡眠:如失眠或精神紧张者可服用安定片。术前可遵医嘱给予地西泮10mg肌肉注射。9.心理护理:使其放松心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当前第41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射频术后护理——护理措施1.安置病人:应保持穿刺肢体平伸,不屈膝。2.监测生命体征:心电监护24小时。3.肢体活动:病情允许应尽快下床活动,防止静脉血栓形成。4.穿刺处避免抓挠,防止感染。5.术后饮食: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清淡饮食,禁食牛奶,豆制品及产气的饮料,防止出现腹胀。6.心理护理:24h内患者可能会有胸部隐痛不适,告知患者正常反应,指导放松。7.术后常规静脉补液1000-1500ml。8.房颤消融治疗的病人术后常规抗凝治疗。服药过程中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当前第42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射频术后护理——术后负效应观察与护理1.血气胸、血栓栓塞、房室传导阻滞、心脏压塞:术后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持续心电监护,加强巡视,观察有无胸闷、心悸、胸痛、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及时通知医生,以便早期发现以上并发症。2.穿刺处有无渗血、血肿和血栓栓塞: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肢体远端皮肤颜色、温度和感觉。3.尿潴留:观察排尿情况,一旦发生尿潴留要及时诱导排尿或导尿。当前第43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射频术后迷走反射的观察和护理一、血管迷走反射:迷走神经反射亦称血管抑制性(迷走性)晕厥或单纯性晕厥,发生率3%~5%。二、临床表现:1、心率减慢,<50次/分;
2、血压下降,<90/60mmHg;
3、面色苍白;
4、恶心、呕吐;
5、出冷汗、头面部湿冷;
6、严重者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当前第44页\共有49页\编于星期四\13点射频术后迷走反射的观察和护理三、发病原因: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