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流行与防治_第1页
诊断流行与防治_第2页
诊断流行与防治_第3页
诊断流行与防治_第4页
诊断流行与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诊断流行与防治第一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一、寄生虫病诊断(1)询问病史:感染史、排虫史及临床症状(2)体格检查:皮下包块、皮疹第二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第三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一、寄生虫病诊断(1)询问病史:感染史、排虫史及临床症状(2)体格检查:皮下包块、皮疹(3)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免疫学检查第四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寄生虫病的实验室检查

1、实验室检查的基本原则

2、实验室检查的注意事项3、病原学检查方法

第五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1)寄生虫通过宿主的排泄物、分泌物、血液离开人体,繁殖力强,感染较重——直接到宿主的排泄物、分泌物、血液中查找离体阶段。1、实验室检查的基本原则第六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2)寄生虫通过宿主的排泄物、分泌物、血液离开人体,但繁殖力不强、感染较轻或离体阶段个体太小——采取浓集法对排泄物、分泌物、血液进行检查,查找离体阶段。1、实验室检查的基本原则第七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3)寄生于体内却在肛周产卵或虫卵在经过肛门时粘附在肛门周围——采用肛门拭子法查虫卵。1、实验室检查的基本原则第八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4)有离体阶段的寄生虫在查不到离体阶段时,又高度怀疑为感染者或进行大面积人群调查——可采用免疫学检查。

1、实验室检查的基本原则第九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5)寄生于体内却无离体阶段或呈隐性感染——可采用组织活检法查寄生阶段和血清学检查。1、实验室检查的基本原则第十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1)注意蠕虫卵之间和原虫包囊之间的鉴别,以及蠕虫卵与各种相似物之间的鉴别;

2、实验室检查的注意事项第十一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钩虫卵的形态不能区别虫种,如需鉴别虫种可采用钩蚴培养法,通过丝状蚴的形态完成;或采用药物驱虫,通过成虫的形态完成。姜片虫卵与肝片形吸虫卵形态相似;肝吸虫卵与异形吸虫卵、横川后殖吸虫卵相似;第十二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1)注意蠕虫卵之间和原虫包囊之间的鉴别,以及蠕虫卵与各种相似物之间的鉴别;

2、实验室检查的注意事项(2)注意各种检查方法的适应对象。(3)有些寄生虫要注意采集标本的时间及送检的时间。第十三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4)有些寄生虫的离体阶段有间隙性排放的特点,应反复多次检查。(5)有些寄生虫的离体阶段具有感染性,实验室检查时应防止实验室感染。(6)血清学检查应考虑交叉反应、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存在,仅有辅助诊断意义。2、实验室检查的注意事项第十四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3、病原学检查方法(1)粪便检查a.直接涂片法:查蠕虫卵、原虫包囊和滋养体b.改良加藤法:蠕虫卵的定量检查c.浓集法:沉淀法——查蠕虫卵浮聚法——查钩虫卵、原虫包囊尼龙绢筛集卵法——查血吸虫卵d.培养、孵化法:毛蚴孵化法——查血吸虫卵钩蚴培养法——查钩虫卵第十五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3、病原学检查方法e.肛门拭子法:查蛲虫卵、带绦虫卵f.孕节检查法:查带绦虫孕节g.淘虫法:肠道蠕虫的疗效考核(2)血液检查a.疟原虫的厚薄血片检查b.丝虫微丝蚴的厚血膜检查第十六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3、病原学检查方法(3)排泄分泌物检查a.痰液检查:查肺吸虫卵、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蛔蚴、钩蚴、尘螨等b.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查肝吸虫卵、贾第虫c.尿液检查:查阴道毛滴虫、丝虫微丝蚴d.鞘膜积液检查:查丝虫微丝蚴e.阴道分泌物检查:查阴道毛滴虫第十七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3、病原学检查方法(4)组织活检a.骨髓穿刺:查利什曼原虫b.淋巴结活检:查利什曼原虫、弓形虫、丝虫c.肌肉活检:查旋毛虫d.皮肤活检:查囊尾蚴、裂头蚴、肺吸虫、疥螨e.直肠粘膜活检:查血吸虫卵、溶组织内阿米巴f.肺组织活检:查卡氏肺孢子虫第十八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二.

寄生虫病流行(一)我国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分类虫种数全国调查病例报告合计原虫202141

线虫132235

吸虫173047

绦虫9716

棘头虫123

节肢动物6666

自由生活动物2121

合计60169229我国已报道的人体寄生虫虫种数第十九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省(区、市)检查人数感染率(%)推算感染人数(万)北京4163334.778376.3

天津2214238.574338.3

黑龙江5213117.521617.0

上海6213445.704609.8

江苏6369963.5324260.2

湖南6379476.7054652.9

广东6151772.1264531.6

广西5188386.1653640.1

海南795894.735621.2

西藏1030352.033114.3

新疆2630142.976651.3

总计147774259.690我国各省、区、市的人体寄生虫总感染率(1992)第二十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感染虫种数感染人数平均感染率(%)构成比(%)

149987133.826756.6709225668417.370029.10053962257.300910.90914241091.63152.7332543720.29590.495766860.04640.07787950.00640.01088160.00110.0018920.00010.0002单一与多虫感染的感染率及构成比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二)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1、地方性:a.中间宿主与媒介昆虫的分布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二)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1、地方性:a.中间宿主与媒介昆虫的分布b.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血吸虫的感染方式)c.气候

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2、季节性:

a.媒介昆虫的季节性所致

b.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形成感染季节性

c.寄生虫在外界发育及活动的季节性(二)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3、自然疫源性

a.基本概念:有些人体寄生虫无明显宿主特异性,可寄生于多种动物,这些寄生虫可在无人参与的情况下在动物之间相互传播。这种性状称自然疫源性。

b.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脊椎动物与人之间自然传播的寄生虫病。如日本血吸虫病。

c.意义:(a)反映寄生虫在自然界的演化过程;

(b)反映寄生虫病在流行病学和防治中的复杂性;(二)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三)流行三环节

1、传染源体内有寄生虫生存、繁殖,并能将寄生虫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2、传播途径

寄生虫由传染源排出以后,经过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经口感染——蛔虫、蛲虫、溶组织内阿米巴、肺吸虫、肝吸虫、带绦虫等感染方式小结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第三十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第三十四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第三十五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第三十六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经口感染——自体外感染——自体内感染——输血感染——经胎盘感染——直接接触传播——由节肢动物传播——经皮肤、粘膜感染——蛔虫、蛲虫、溶组织内阿米巴、肺吸虫、肝吸虫、带绦虫等钩虫、血吸虫、丝虫、等丝虫、疟原虫、利氏曼原虫阴道毛滴虫、疥螨弓形虫疟原虫猪带绦虫蛲虫感染方式小结第三十七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三)流行三环节

1、传染源体内有寄生虫生存、繁殖,并能将寄生虫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2、传播途径

寄生虫由传染源排出以后,经过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

3、易感人群

对寄生虫有较高感受性的人群。

第三十八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四)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

1、自然因素温度、湿度、雨量、植被、地理环境等。第三十九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各省(区、市)总感染率分级标化感染率(%)省(区、市)17.0~29.9黑龙江、内蒙古北30.0~39.9吉林、宁夏、北京、天津、山西40.0~49.9河北、新疆、甘肃、青海、陕西、上海50.0~59.9湖北、西藏、山东、辽宁60.0~69.9江苏、河南、安徽70.0~79.9广东、云南、湖南、江西80.0~89.9浙江、贵州、四川、福建、广西90.0~海南南第四十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第四十一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四)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

1、自然因素温度、湿度、雨量、植被、地理环境等。3、社会因素国家政策、经济状况、科学水平、

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防疫保健、生产方式。2、生物因素中间宿主、媒介昆虫。第四十二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三、寄生虫病防治原则:切断寄生虫病流行的三环节(一)消灭传染源

普查、普治病人、带虫者以及保虫宿主第四十三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寄生虫病的化学治疗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