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三章-1弱电解质的电离MadebySandinia07六月2023以做学霸为荣,做学渣为耻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说明:考试时间60分钟单选:7题×6分,共42分非选择题:4题,共58分1.实验题: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等。
2.有关反应热的题目:设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盖斯定律的应用等问题,最好有图像。
3.有关平衡的题目(2题):需要有一小问是5分的三段式计算,需学生写详细的计算过程,以及通过图表和数据讨论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和平衡移动等问题。认真审题划好关键词一、判断吸热、放热反应的几种方法?考点1.
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燃烧热等概念。△H<0:△H>0:放热吸热断键:成键:放热吸热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1)常见的放热反应
燃烧(氧化)
中和反应酸或水与金属的反应铝热反应大多数的化合反应
(2)常见的吸热反应
铵盐与碱的反应
Ba(OH)2·8H2O与NH4Cl
金属氧化物的还原反应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1、化学反应事实总结2、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大小的比较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吸热
放热
3、断键吸收的能量与成键放出的能量比较断键时吸收的能量>成键时放出的能量,断键时吸收的能量<成键时放出的能量,吸热
放热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2)单位:kJ/mol
1.定义: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二.反应热注意事项:(1)标准:(2)(3)(4)三.燃烧热1.定义:在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1mol纯物质(燃料)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若有水生成,为液态H2O(l)△H<0H2(g)+1/2O2(g)=H2O(l);=-285.8kJ/molHH2(g)+1/2O2(g)=H2O(g);=-241.8kJ/molH2H2(g)+O2(g)=2H2O(g);=-483.6kJ/molH2H2(g)+O2(g)=2H2O(l);=-571.6kJ/molH练习:已知热化学方程式:则氢气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H=-285.8kJ/mol注意事项:(1)标准:(2)反应:(3)要求:(4)△H四.中和热生成1molH2O(l)强酸和强碱中和稀溶液<01.定义:在稀溶液里,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所释放的热量叫做中和热。理论上:H+(aq)+OH-(aq)=H2O(l)ΔH=-57.3kJ/mol11[练习]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图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4)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盐酸跟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用50mL0.50mol/L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环形玻璃搅拌棒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偏小不相等相等
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能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偏小偏小1.热化学方程式右边必须写上△H(别漏+或-),单位是kJ/mol2.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如不注明条件,则指25℃,101kPa3.物质后需标聚集状态(s、l、g、aq)4.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5.根据焓的性质,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加倍,则△H的数值也加倍。考点2.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H2(g)+I2(g)2HI
(g)200℃101KPa△H=-14.9kJ/mol含义: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考点3.理解盖斯定律,能利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1.盖斯定律:
不管化学反应是分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1.已知25℃、101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石墨)+O2(g)=CO2(g)△H1=-393.51kJ·mol-1C(金刚石)+O2(g)=CO2(g)△H2=-395.41kJ·mol-1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A考点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常规能源——新能源——一级能源——二级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煤、石油、天然气、电能、水能、柴草。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水能、风能、煤炭、石油、天然气、太阳能、地热能等电能,核能,电力、煤气、汽油、氢气等太阳能、氢能、风能、酒精等考点5.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3、单位:2、公式:mol/(L·min)或mol/(L·s)mol·L-1·min-1或mol·L-1·s-11、概念:对于一般反应aA+bB=cC+dD来说有:VA
:VB
:VC
:VD=a:b:c:d=△CA
:△CB
:△CC
:△CD1.可逆反应2A+3B2C+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分别是:
A.v(A)=0.5mol/(L·min) B.v(B)=0.6mol/(L·min) C.v(C)=0.35mol/(L·min) D.v(D)=0.4mol/(L·min)则该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最快的是()v(D)=0.175mol/(L·min)v(D)=0.25mol/(L·min)v(D)=0.2mol/(L·min)D考点6.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1.内因(主要因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2.外因(1)浓度: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V正
,V逆
。若减小反应物浓度,V正
,V逆
。增大也逐渐增大减小逐渐减小注意: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可视为常数,故反应速率与其加入量多少无关微观: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
,有效碰撞几率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数目增多,百分数不变(2)压强: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通过缩小反应容器,增大压强,V正
,V逆
。通过扩大反应容器,压强减小,V逆
,V正
。加快加快减慢减慢1.改变压强的实质是改变浓度,若反应体系中无气体参加,故对该类的反应速率无影响。2.恒容时,气体反应体系中充入稀有气体(或无关气体)时,气体总压增大,物质的浓度
,反应速率
。3.恒压时,充入稀有气体,反应体系体积增大,浓度
,反应速率
。不变不变减小减慢微观: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活化分子
,有效碰撞几率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数目增多,百分数不变(3)温度: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V正
,V逆
。降温,V逆
,V正
。加快加快减慢减慢(4)催化剂: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V正
,V逆
。加快加快并且是同等程度地加快。微观:升高温度,活化分子
,有效碰撞几率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数目增多,百分数增大微观:加入催化剂,活化分子
,有效碰撞几率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数目剧增,百分数剧增1.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C(s)+CO2(g)2CO(g)△H>0,达到平衡状态,进行如下操作: ①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②增加反应物C的用量; ③缩小反应体系的体积;④减少体系中CO的量。上述措施中一定能使反应的正反应速率显著加快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②D.①③④B考点7.了解化学平衡状态及其建立过程。1.化学平衡的标志:(1)V正=V逆,它是化学平衡的本质特征。(2)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质量、体积分数、反应物的转化率等均不再改变,这是外部特点。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③NO2、NO、O2反应速率之比为2∶2∶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⑦NO2的转化率保持不变⑧混合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⑨V正(NO2)=2V逆(O2)1.可逆反应:2NO22NO+O2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改为恒压呢√改为2HI(g)
H2(g)+I2(g)呢×改为C(s)+H2O(g)
H2(g)+CO(g)呢√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平衡逆向移动温度: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压强:增大压强——平衡向气态物质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态物质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无影响考点8.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N2+3H22NH3ΔH<0,建立平衡后(填改变的条件)___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升温1.V-t图一、几种典型的图象类型
由图像可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2A+3B2、C-t图2233.含量-时间图象(A%t图)反应mA(g)+nB(g)
pC(g)+qD(g)ΔH>0m+n>p+qm+n=p+qm+n<p+q4.转化率-时间图象[α(A)t图]反应mA(g)+nB(g)
pC(g)+qD(g)ΔH>0m+n>p+qm+n<p+qm+n=p+qC5.转化率或百分含量与压强、温度的图象对反应mA(g)+nB(g)
pC(g)+qD(s)m+n
p,△H
0<>m+n
p,△H
0><对于化学反应mA(g)+nB(g)
pC(g)+qD(g)L线为平衡线,即L线上所有的点都是平衡点E点:v(正)
v(逆)F点:v(正)
v(逆)><对于化学反应mA(g)+nB(g)
pC(g)+qD(g)M点前:化学反应从反应物开始,v(正)>v(逆)M点:达到平衡(平衡点)M点后:升高温度A%增大(C%减小),平衡左移,H﹤0△H
0<小结:解答图像题的一般步骤:第一步:看图像——明白坐标轴代表的是什么量,弄清图中曲线的形状和涵义⑴一看面——坐标含义:坐标代表的物理量和单位是什么;是反应物、生成物;原点是否为0。⑵二看线——即线的斜率大小,平与陡的含义;函数的增减性。(看图像的走向,即变化趋势)⑶三看点——即起点、终点、转折点、交叉点。(转折点是解题重要依据)⑷四看要不要作辅助线——等温线、等压线等。⑸五看量——定量图像中有关量的问题。第二步:想规律——联想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第三步:作判断——认准某些关键数据在解题中的特定作用。全面、准确地从图中找出直接或隐含的化学相关知识。第四步:技巧解题(1)先拐先平:在转化率—时间曲线中,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代表温度高、压强大);(2)定一议二:勒夏特列原理只适用于1个条件的改变,图象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考点9.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对于化学反应mA(g)+nB(g)
pC(g)+qD(g)平衡常数表达式:生成物反应物注意:平衡常数K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平衡常数K不变。平衡时浓度①Qc=K②Qc<K③Qc>K达到平衡状态,V(正)=V(逆)→,V(正)>V(逆)←,V(正)<V(逆)练习:不同温度时,以下反应:Fe3O4(s)+4H2(g)3Fe(s)+4H2O(g)的化学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温度623K698K763K化学平衡常数66.954.445.9(2)根据表格数据,得出反应的△H
0(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例1:一氧化碳变换反应CO(g)+H2O(g)CO2(g)+H2(g)在773K时,平衡常数K=9,如反应开始时CO和H2O的浓度都是0.020mol/L,计算在这条件下,CO的转化率最大是多少?三段式的计算:起始浓度(mol/L):转化浓度(mol/L)
:平衡浓度(mol/L)
:x=0.015(mol/L)解:设平衡时CO2和H2的浓度为xCO(g)+H2O(g)CO2(g)+H2(g)0.0200.02000xxxx0.020-x0.20-xxx答:CO的转化率最大为75%。考点10.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一定自发进行:一定非自发进行
:
△H<0、△S>0
(焓减,熵增)△H>0、△S<0
(焓增,熵减)考点11.理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B1.下列溶液导电性最强的是()A.1L0.1mol/L醋酸B.0.1L0.1mol/LH2SO4溶液
C.0.5L0.1mol/L盐酸D.2L0.1mol/LH3PO4溶液
2.把0.05molNaOH固体分别加入100mL下列液体中,溶液的导电性变化不大的是()A.自来水B.0.5mol/LNH4Cl溶液
C.0.5mol/L醋酸D.0.5mol/L盐酸
BD导电能力只和离子浓度及所带电荷有关
在水分子作用下,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弱酸、弱碱(包括难溶性碱)。强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能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包括难溶性盐)。弱电解质:判断依据:考点12.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是否完全电离电解质非电解质相同点分类都是化合物酸、碱、盐、水、活泼金属氧化物等
非金属氧化物、某些非金属氢化物、绝大多数有机物等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分类完全电离部分电离强酸:HCl、H2SO4、HNO3
、HBr、HI强碱:NaOH、KOH、Ba(OH)2、Ca(OH)2盐:NaCl、CaCO3等(包括难溶性盐)弱酸:醋酸、碳酸、磷酸弱碱:氨水、难溶性碱水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氨气的水溶液能导电,故氨气属于电解质B.固态NaCl不能导电,因此NaCl不属于电解质
C.硫酸钡难溶于水,因此硫酸钡属于弱电解质D.醋酸易溶于水,但醋酸是弱电解质
D2.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______,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a.铜丝b.金刚石c.石墨d.NaCle.盐酸f.蔗糖g.CO2h.NaOHi.BaSO4j.冰醋酸k.碳酸l.碳酸氢铵m.氢氧化铝n.氯气acedhiljkmfg3、醋酸的下列性质中,不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的是()A、0.1mol/L醋酸溶液的PH值约为3B、醋酸能与水任何比例互溶C、相同浓度的醋酸溶液导电能力比盐酸弱D、溶液中存在着醋酸分子B考点13.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电离方程式的书写:NaHSO4
、NaHCO3、NH3·H2O、H2S、Al(OH)32.已知25℃时:K(HF)=7.2×10-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劳动合同强化对哺乳期妇女权益的保护
- 中级经济师决胜关键试题及答案
- 公共关系研究方法解析试题及答案
- 水利水电工程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
-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现实意义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经济法掌握要点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程经济相关法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私车共享租赁合同协议
- 2025年市政工程考试全面提升与试题答案
- 市政工程改造案例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考试题库
- 2020-2024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标点符号使用题】汇集练附答案解析
- 数据分析师历年考试真题试题库(含答案)
- 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物质的量说课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全册
- 企业网络设备资产清查合同
- 2024年北京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 C语言程序设计 课件 第5章-数组
- 住家护工聘用合同协议书
-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说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