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培训内容_第1页
标准化培训内容_第2页
标准化培训内容_第3页
标准化培训内容_第4页
标准化培训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咨询培训资料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的背景及相关要求2004年1月,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制定和颁布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和安全生产质量工作标准,在全国普遍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企业生产流程环节、各岗位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质量责任制。生产经营活动和行为必须做到规范化和标准化。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精神,全面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以下简称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金属非金属矿山本质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依据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AQ2007—2006),要求:①充分认识加强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②进一步明确标准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③着力构建加强标准化建设的工作体系④规范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定程序⑤工作要求。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的基础知识①安全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在系统分析生产工艺过程事故风险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管理制度,并确保其有效执行,从而形成事故预防机制,有效控制生产过程的事故风险,促使各生产环节的安全工作符合相关安全生产法律和标准规范的规定,安全生产绩效得到持续改进。风险分析+制度完善+过程控制+绩效改进②安全标准化的构成安全标准化:a、管理标准化b、现场标准化c、操作标准化③推行安全标准化的目的夯实基础:仅仅依靠监督管理是不可能做到长治久安的。改善管理:促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桌有成效。控制事故:促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本标准明确了创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系统的总体原则、创建过程和核心内容。本标准用于指导AQ2007.2《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地下矿山实施指南》、AQ2007.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AQ2007.4《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尾矿库实施指南》、AQ2007.5《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小型露天采石场实施指南》的编制与实施。本标准全部规范性技术要素均为强制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1范围本标准对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创建原则、核心内容以及创建过程作出了规定。本标准适用于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或其独立生产系统。本标准不适用于从事液态或气态矿藏、煤系或与煤共生矿藏、砖瓦粘土和河道砂石开采的企业。2规范性引用文件浆后下列屡文件垦中的瑞条款撞通过弓本标仆准的畅引用还而成捞为本认标准凝的条袋款。茧凡是锐注日胳期的笑引用仗文件境,其郊随后斤所有蝴的修驱改单隐(不钳包括拼勘误军的内屡容)镰或修刻定版葡均不姜适用孕于本蚊标准瓶,然瓜而,未鼓励记根据帐本标蛙准达恢成协牌议的富各方湿研究繁是否乞可使闻用这活些文窃件的轮最新泊版本首。凡乓是不劳注日丽期的程引用漫文件秩,其黎最新她版本筋适用莲于本负标准且。券父GB穗6旱44藏1-虎86雕企专业职借工伤本亡事爹故分这类揭足GB例1捞64兼23口-2孟00舟6蚁金属产非金赶属矿汁山安裤全规脑程垫斤GB百1输41督61似-1犯99牺3甲矿山呢安全挽标志伞觉GB潮J弯16舅-8略7脱建筑直设计目防火赵规范贪涌AQ令20术06掠-2渔00免5著尾矿响库安河全技艳术规波程类拍YS科5撇41拉8-跌95稻尾鸣矿设扰施施胶工及巨验收容规程悠菊安全创生产挂许可合证条宰例篮国务谁院令告第3乓97塔号津爪非煤导矿矿冤山企耳业安柏全生释产许崭可证狗实施歼办法躲国杏家安迈全生震产监忆督管佳理局眼令第亏9号林晓非煤岂矿矿导山建夹设项返目安果全设睛施设猪计审狠查与访竣工跌验收赌办法尾国婚家安咸全生挥产监膛督管梯理局盾令第稼18梢号税棒尾矿劫库安蜓全监擦督管乏理规币定会国家堵安全塘生产期监督是管理娇总局榴令第芬6号藏个小型腿露天危采石生场安年全生浆产暂香行规倾定长国家暖安全这生产问监督扣管理庸局令苍第1品9号哄遥3奖术语往和定充义因伏本标前准采墨用下锦列术同语和控定义宜。裙名3.长1旅金属捕非金辅属矿锻山戴me经ta桃l择an任d泪no增nm光et哲al士m风in就es客农开采青金属猪矿物踢、放鉴射性姻矿物崖以及牌化工传原料施、建旋筑材僵料、海冶金五辅助繁原料也、耐携火材关料及肌其他绞非金煮属矿陵物(硬煤炭倡除外眨)的吩矿山盗。蓝默3.掀2金哗属非俯金属司露天卧矿山挡m焰et论al韵a痛nd粗n身on梯me烫ta壳l级op喂en沸ca光st锈m刑in体es咬剥在地漆表开稠挖区浆通过同剥离颗围岩瑞、表聋土或补砾石蹄,采饶出供筛建筑渔业、翠工业替或加末工业众用的晶金属达或非召金属课矿物窗的采俘矿场浪及其鸡附属端设施室。势蕉3.屯3湿金属缸非金修属地花下矿统山暗me浅ta秤l颂an择d乞no段nm真et斑al肾u膝nd休er淘gr场ou鸣nd多m资in铃es屠患以平李硐、等斜井怀、斜足坡道揉、竖吩井等幕作为尽出入跟口,率深入碎地表敬以下滩,采基出供腰建筑孟业、奇工业毒或加混工业督用的欣金属东或非纽金属撒矿物姻的采患矿场辈及其并附属吓设施缠。捉国3.状4臣小型别露天款采石粪场踏sm击al布l-嗓sc暖al悟e业an灵d疫op碌en浓ca纳st叙q只ua扯rr艘y日寒年采贴剥总挨量5动00买kt寒以下拘、最率大开甘采高染度不傅超过似50即m的揪山坡劫型露如天采馒石场姓。浙患3.谨5抢尾矿络库腹ta打il隆in屋gs孕p蜻on扯d拾胁筑坝帝拦截挽谷口溜或围虾地构膝成的续,用贫以贮笛存金椒属非棵金属仔矿山投进行潮矿石凯选别况后排衬出尾涉矿或材其他偷工业总废渣哭钞的场牺所。断德3.窃6锡员工逗代表贺e礼mp闻lo伤ye谜es棕’炮re壶pr守es蜂en驶ta浙ti踏ve钉阵在企弯业员靠工中类产生贯、由趟员工轰自主讨选举护并经垫主要侨负责妇人任多命的乌代表先员工仙职业畅安全剂健康泽利益枣的人劈员。糖即3.凤7液任务炕观察纷m般is养si暗on绣o用bs象er葛ve恒s琴焰对执拍行某赛一任良务的疑员工迷进行禾的正舒式观拒察,鬼有完守全和窜部分欢两种甜类型窑。永液3.教8比关键庸任务疗k悲ey絮m佩is步si亩on皱纷属特坐定的哥工作虚任务岭,如触果其昌未正赔确执司行,盆可能伍造成不重大工的人笛员伤耻亡、谢财产顾损失敬、环陡境破滩坏或休其他汗损失撕。掉艰3.贞9线事件吉i席nc细id挥en茶t踪炼导致黑或可闸能导户致事乐故的潜情况狗。它鉴3.演10忆危险始源孕ha负za后rd闸姐可能疗导致腊伤害萄、疾更病、华财产孕损失课、环畜境破践坏或范其组判合的砖根源通或状欠态。骆索3.师11色危险锦源辨磨识免ha愚za哭rd县i夹de抽nt局if积ic坡at苍io冒n移档识别纸危险骂源的勺存在升并确务定其眯性质控的过爬程。拨额3.盐12高风险里评价军r步is谁k逮as码se烤ss锡me避nt盖绪评价湿风险馆程度枝并确碎定其喉是否乏在可薄承受趋风险誉范围愿的全啦过程碑。忧克3.码13贱相关腊方绸in篇te及re恋st帮ed赠p哄ar江ti汁es家即关注爆企业欣职业衰安全忧健康亦绩效搜或受步其影采响的格个人总或团巷体。雨枕3.唤14山资源乘与能敏力质re码so择ur订ce丧s支an奖d条ab歌il浇it龙y发愿包括店实施岗安全周标准纸化所佳需要嘉的人洪员、刷资金呆、设饿备、垒设施盲、材猾料、编技术应和方两法,膜以及行得到狭证实代的知饲识、恶技能昆和经欠验。造知3.怀15行安全甜绩效居s浅af跑e棋pe泥rf欣or猫ma耻nc谷e喜度指企辅业根尼据安镇全生聋产方征针和袖目标啦,在责控制掉和消蹈除职画业安熔全健鄙康风煎险方若面取搁得的懒可测遵量结莲果。此驾3.村16派供应纤商茄su熔pp击li洒er向篇为企扭业提邻供材汇料、受设备霞或设盒施及果其服杰务的飞外部安个人胞或团悠体。放困3.拿17望承包盗商隔co谱nt窃ra菠ct喘or浓暖在企溪业的据作业滑现场武按照手双方府协定塘的要抄求、日期限号及条束件向毅企业能提供缺服务淋的个角人或表团体能。揭纠4弓一般若要求愿刮4.庭1佳概述茄颗4.淡1.如1企父业应柱结合两自身葱特点蹦,依猎据本躁规范展的要之求,硬建立劲与保阁持安勿全标押准化值系统虫。记古4.堤1.基2安添全标望准化伯系统搅的内浩容包痰括:诚焰——霞安全勾生产关方针伪和目望标;史券——摸安全奴生产棚法律继法规贸与其稼他要队求;怜巨——腥安全谁生产块组织构保障她;须届——度危险另源辨罚识与间风险拼评价纸;软艳——展安全时教育嘱培训馅;始储——阴生产许工艺删系统烫安全焦管理涛;洞索——携设备各设施厅安全灯管理埋;执扮——珠作业宽现场暂安全敏管理咽;才帖——鲜职业畅卫生巴管理剥;绸拣——返安全垂投入夺、安另全科眠技与恩工伤义保险简;裂嚷——翼检查护;塞亲——挪应急宗管理唐;叙澡——奶事故锯、事漂件调氧查与令分析堡;区录——扰绩效旧测量玉与评浮价。毯鄙4.毒2议实施陆原则辱被4.萌2.姨1安束全标主准化盾系统岔的建愁设,派应注脉重科承学性哲、规乞范性询和系甜统性虽,立准足于谜危险侨源辨恳识和彩风险宿评价快,充乓分体员现风蹈险管灾理和坐事故跳预防弹的思性想,趣并与元企业屈其他以方面均的管研理有惜机结疾合。纽序4.惩2.赶2安拣全标恭准化威的创未建,国应确蜻保全掠员参脏与,缘通过斗有效招方式之实现脸信息璃的交卫流和戴沟通着,反牌映企昼业自眼身生宁产特就点及大安全水绩效石的持联续改准进和后提高余。贼参4.嚷3粘创建品安全好标准各化步极骤脚永4.焦3.晋1安禁全标旱准化蔬的创队建过顺程包溉括:搬准备翁、策已划、园实施添与运床行、骄监督丹与评庭价、宿改进梢与提辈高。牵粗4.希3.适2准仔备阶丈段应肢确定狱企业耗安全堪标准羞化的三目标戴,并结对企善业安彻全管乔理现垄状进随行初馅始评概估。4.3.3策划阶段应根据初始评估的结果和本导则及相关实施指南的要求,确定建立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内容。4.3.4实施与运行阶段应根据策划结果,落实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各项要求,提供有效运行的必要资源。4.3.5监督与评价阶段应对安全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内部评价,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提出完善措施。4.3.6改进与提高阶段应根据监督与评价的结果,改进安全标准化系统,不断提高安全标准化水平和安全绩效。4.4安全标准化评定原则4.4.1安全标准化评定指标包括标准化得分、百万工时伤害率和百万工时死亡率。4.4.2标准化得分采用百分制。4.4.3根据安全标准化评定指标,将企业安全标准化评定为五个等级,其中五级最高。标准化等级标准化得分百万工时伤害率百万工时死亡率一级≥95≤5≤0.5二级≥80≤10≤1.0三级≥65≤15≤1.5四级≥55≤20≤2.0五级≥45≤25≤2.5注:百万工时伤害率表示企业在考评期内每百万工时因工伤事故造成的轻伤以上总人数,轻伤标准参考《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百万工时死亡率表示企业在考评期内每百万工时因工伤事故造成的死亡总人数。4.4.4确定企业安全标准化等级时,采用三项评定指标中的最低等级。4.5监督管理4.5.1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安全标准化的实施进行监督,对不符合安全标准化要求的提出改进意见,以促进安全标准化的实施效果。4.5.2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安全标准化的评定,每三年至少应进行一次。发生死亡事故或具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故后,应重新进行安全标准化评定。5核心内容及其要求5.1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5.1.1应根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遵循以人为本、风险控制、持续改进的原则,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并为实现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提供所需的资源和能力,建立有效的支持保障机制。5.1.2安全生产方针的内容,应包括遵守法律法规以及事故预防、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绩效的承诺,体现企业生产特点和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并随企业情况变化及时更新。5.1.3安全生产目标的确定,应基于安全生产方针、现状评估的结果和其他内外部要求,适合企业安全生产的特点和不同职能、层次的具体情况。5.1.4目标应具体,可测量,并确保能够实现。5.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5.2.1企业应建立相应机制,识别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5.2.2建立获取渠道,确保使用最新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5.2.3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应融入企业管理制度。5.3安全生产组织保障5.3.1企业应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明确规定相关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和权限,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5.3.2建立健全并执行各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5.4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5.4.1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创建并保持安全标准化系统的核心和关键。5.4.2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应覆盖生产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以及人的行为、管理等各方面。5.4.3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应能够获取充足的信息,为策划风险控制措施和监督管理提供依据。5.4.4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结果应根据变化及时评审与更新。5.5安全教育培训5.5.1提供必要的教育培训,保证有关人员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和能力。5.5.2培训应充分考虑企业实际需求。5.6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5.6.1建立管理制度,控制生产工艺设计、布置和使用等过程,以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水平。5.6.2通过改进和更新生产工艺系统,降低生产系统风险。5.7设备设施安全管理5.7.1建立必要的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控制设备和设施的设计、采购、制造、安装、使用、维护、拆除等活动。5.7.2应按规定执行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保存有关文件和记录。5.7.3应根据法律法规要求进行设备、设施的检测检验,建立设备、设施管理档案,保存检测检验结果。5.7.4检测检验手段、方法应有效。5.8作业现场安全管理5.8.1加强企业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对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进行有效控制。5.8.2保证作业场所布置合理,现场标识清楚。5.9职业卫生管理5.9.1建立职业危害和职业病控制制度,有效控制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及作业环境产生的职业危害。5.9.2通过技术、工艺、管理等手段,消除或降低粉尘、放射性、高低温、噪声及其他等职业危害的影响。5.10安全投入、安全科技与工伤保险5.10.1企业应做出承诺,提供并合理使用安全生产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专项技能、基础设施、技术和资金,以保障必要的安全生产条件。5.10.2主动研究和引进先进的技术和方法,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有效控制风险。5.10.3企业应根据法律法规要求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建立并完善企业员工工伤保险管理制度。5.11检查5.11.1建立和完善安全检查制度,对目标实现、安全标准化系统运行、法律法规遵守情况等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作为改进安全绩效的依据。5.11.2针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有效纠正和预防措施并确保实施。5.11.3检查的方式、方法应切实有效,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适合的检查周期。5.12应急管理5.12.1企业应识别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紧急情况,确保应急救援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5.12.2提供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人力和设备等,保证所需的应急能力。5.12.3建立应急体系,编制应急预案,保证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出现时能够及时做出反应。5.12.4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检验并确保应急体系的有效性。5.12.5应急体系应重点关注透水、地压灾害、尾矿库溃坝、火灾、中毒和窒息等金属非金属矿山生产的重大风险。5.13事故、事件调查与分析。5.13.1建立和完善制度,明确有关职责和权限,调查、分析各种事故、事件和其他不良安全绩效表现的原因、趋势与共同特征,为改进提供依据。5.13.2调查、分析过程应考虑专业技术需要和纠正与预防措施。5.14绩效测量与评价5.14.1建立并完善制度,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绩效进行测量,为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完善提供足够信息。5.14.2测量方法应适应企业生产特点,测量对象包括各生产系统、安全措施、制度遵守情况、法律法规遵守情况、事故事件发生情况等。5.14.3应定期对安全标准化系统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采取进一步控制措施的重要依据。5.14.4安全标准化是动态完善的过程,企业应根据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定期和不定期对安全标准化系统进行评定,不断提高和完善安全标准化的水平,持续改进安全绩效。5.14.5企业内部评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目次1法律法规意识2安全生产组织保障2.1安全管理人员的任命2.2安全生产责任制3安全生产管理3.1制度3.2操作规程3.3安全会议3.4档案管理4安全教育与培训5开采工艺5.1一般要求5.2爆破作业3.3边坡检查5.4装运作业6机电安全7防灭火8劳动防护用品9纠正和预防措施10应急预案11事故、事件报告与调查11.1报告11.2调查11.3事故、事件回顾12工伤保险13评价13.1内部评价13.2外部评价1法律法规意识1.1采石场的经营者应熟悉国家关于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1.2采石场的从业人员应了解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所赋予他的权力与义务。2安全生产组织保障2.1安全管理人员的任命小型露天采石场应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2.2安全生产责任制采石场的经营者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采石场应制定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各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制要确定谁对工作负责,明确做什么以及怎么去做。3安全生产管理3.1制度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加强作业现场、设备设施和周边环境的安全检查。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知识、意识和技能的培训。建立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说明事故、事件的类型,报告的时间和方式,应采取的处理措施等。建立边坡管理制度,加强边坡的管理。建立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建立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做好图纸、资料和记录的管理。建立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充分调动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积极性。采石场应根据上述制度适用条件的变化,及时对其进行修订。3.2操作规程采石场需制定凿岩、爆破、装岩、运输、浮石清理、空压机、电气等操作规程。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按照规程的要求进行作业。3.3安全会议采石场应每月召开一次全体从业人员参加的安全会议,总结当月安全生产经验与教训,并听取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3.5档案管理采石场应建立下列档案:——开采设计和开采方案;——能够反映本采石场实际开采情况的地形地质图,开采平面图和剖面图;——发生过的事故和严重事件记录;——经营者、专职安全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资质证书副本;——设备清单及维护保养记录;——爆破器材使用记录;——爆破记录;——边坡检查记录;——劳动防护用品采购和发放记录;——安全会议记录;——从业人员培训考核记录;——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4安全教育与培训4.1所有在职从业人员,每年都要接受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4.2经营者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应经过安全培训,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4.3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4.4新从业人员和调换工种人员上岗前,应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并考试合格。4.5采用新工艺或使用新设备,应对有关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5开采工艺5.1一般要求采石场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设计,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开采。应采用台阶式开采,淘汰落后和不安全的开采方式,严禁采用扩壶爆破、掏底崩落等开采方式。不能采用台阶式开采的,应自上而下分层顺序开采。实施浅眼爆破时,分层高度不得超过6m;实施中深孔爆破时,分层高度不得超过20m。分层凿岩平台宽度不得小于4m。最终边坡角根据岩体的稳定性确定,但最大不得超过60度。采石场边界应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误入。应清除露天矿边界上2m范围内的,可能危及人员安全的树木及其他植物、不稳固材料和岩石等。露天矿边界上覆盖的松散岩土层厚度超过2m时,其倾角应小于自然安息角。在距地面高度超过2m或者坡度超过30°的坡面上作业时,应当使用安全绳或者安全带。安全绳应当拴在牢固地点,严禁多人同时使用一条安全绳。在同一坡面不得上下双层或者多层同时作业。人员和设备不应在边坡底部休息或停留。5.2爆破作业穿孔作业应优先采用湿式作业。穿孔作业人员应确认站立位置安全后,方可开始作业。有严格的爆破器材管理、领用和清退登记制度。爆破作业应按审批的爆破设计书或爆破说明书进行。爆破工作开始前,应确定危险区的边界,并设置明显的标志和岗哨,使所有通路处于监视之下,每个岗哨应处于相邻岗哨视线范围内,爆破前应有明确的警戒信号。在爆破危险区域内有其他采石场时,应通知其撤离人员。爆破作业应由取得安全作业证的专职爆破员操作。起爆地点和起爆方法的选择应确保负责起爆的人员能够安全撤离。爆破后,爆破员应按规定的等待时间进入爆破地点,检查有无危石、盲炮等现象,如果有应及时进行处理,只有确认爆破地点安全后,才准许人员进入爆破地点。每次爆破后,爆破员应认真填写爆破记录。5.3边坡检查每次爆破后,应对坡面进行安全检查,发现有滑坡体、浮石或可能塌落的伞檐体时,应采取可靠的处理措施。暴雨过后,应先对边坡进行仔细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开展其他作业。寒冷地区解冻时,应加强边坡检查。5.4装运作业在人工装运作业时,应当有专人监视坡面,防止滚石伤人。在挖掘机作业时,发现悬浮岩块或崩塌征兆、盲炮等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将设备开到安全地带。挖掘机作业时,悬臂和铲斗下面及工作面附近不应有人停留。装车时,不应检查、维护车辆,驾驶员不应离开驾驶室,也不应将头或身体伸出驾驶室外。挖掘机铲装作业时,铲斗不应从车辆驾驶室上方通过。严禁超载运输。6机电安全6.1矿用设备供电电缆的敷设,应符合安全规程的要求,无乱搭乱接现象,并保持绝缘良好,不得与金属管(线)和导电材料接触,横过道路时,应采取防护措施。6.2矿山电气设备、线路必须有可靠的避雷、接地装置,并定期进行检修。6.3配电室应有专人管理,人员离开时应上锁。7防灭火7.1不应在采掘设备上存放汽油和其他易燃易爆材料,不应用汽油擦洗设备。7.2废弃的油、棉纱、布头、纸和油毡等易燃品,应妥善管理。7.3仓库、炸药存放点、氧气瓶存放点、乙炔气瓶存放点、石油液化气瓶存放点和油罐等场所,应建立防火制度,采取防火措施,备足消防器材。8劳动防护用品8.1采石场应按国家有关规定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8.2应确保已发放的劳动防护用品被正确地使用与维护。9纠正和预防措施采石场应制定针对安全标准化体系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度。明确规定:——依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计划;——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责任人;——及时掌握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及其有效性,并与员工进行沟通;——保存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记录,并随时可用。10应急预案10.1采石场应针对可能出现的下列灾难,制定应急预案:——自然灾害:如洪水、暴风雨(雪)、泥石流、地震等;——火灾;——爆炸;——滑坡;——中毒。10.2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应急资源;——通讯;——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员疏散;——医疗与卫生;——应急人员安全;——搜索和救援;——现场恢复。10.3采石场应根据所制定的应急预案,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10.4每年开展一次预案演练,并根据演练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必要时对预案进行修订。11事故、事件报告与调查11.1报告企业应制定事故、事件报告制度,规定任何员工发现如下事故,都应及时如实直接或逐级报告企业负责人:——伤亡事故;——险肇事故;——设备事故;——非正常停产事故;——火灾、火警等。事故、事件报告制度应:——阐明事故、事件的定义、报告的时间与方式,以及应采取的响应程序。——明确重伤及以上事故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告所在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和工会。——明确事故报告的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或损失情况,初步分析的事故原因等。——要求保护好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避免事故扩大。11.2调查企业应制定事故、事件调查制度。事故、事件调查制度应明确规定:——轻伤、重伤事故调查组的组成;——死亡及以上事故调查过程中,企业应提供的支持;——事故调查的程序,包括事故现场调查;了解伤亡情况及经济损失情况;搜集有关人员的陈述和证言;对设备、设施、物质、工艺的危险状况进行分析;安全管理状况调查分析;事故分析会;形成事故调查报告等;——事故登记表和调查报告书的形成、上报及存档的要求。11.3事故、事件回顾要利用安全会议来引发讨论和学习。要回顾已发生的事故的原因和防范措施。利用个案研究或实际的展览去促进了解及鼓励讨论。12工伤保险企业应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并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费。13评价13.1内部评价采石场的经营者应每半年对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一次系统的评价,写出评价报告,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13.2外部评价由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安全标准化的实施监督。企业可委托中介机构对安全标准化进行评价。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2年1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01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03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4月29日)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2001年4月21日)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3年3月11日)工伤保险条例(2003年4月27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04年1月13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2003年5月19日)安全生产行政复议暂行办法(2003年2月18日)安全生产监督罚款管理暂行办法(2004年11月3日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2004年12月28日)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2004年12月28日)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2004年5月17日)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导则(2003年6月24日)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2001年4月9日)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1999年7月12日)消防监督检查规定(2004年6月9日)安全验收评价导则(2003年5月23日)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2004年10月20日)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2004年12月28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与技巧一、目的为了准确的辨识出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以便采取控制措施。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施工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场所。三、危险源的辨识内容:(1)工作环境:包括周围环境、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气象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2)平面布局: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3)运输路线:施工便道、各施工作业区、作业面、作业点的贯通道路以及与外界联系的交通路线等;(4)施工工序:物资特性(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5)施工机具、设备:高温、低温、腐蚀、高压、振动、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机械设备的运动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电气设备的断电、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6)危险性较大设备和高处作业设备:如提升、起重设备等;(7)特殊装置、设备:锅炉房、危险品库房等;(8)有害作业部位: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9)各种设施:管理设施(指挥机关等)、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医院卫生所等)、辅助生产、生活设施等;(10)劳动组织生理、心理因素和人机工程学因素等。四、危险源辨识方法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分类。为了便于进行危险源辨识和分析,首先应对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进行分类。分类可任选以下两种方法中的一种:1、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和直接原因进行分类,共分为六类:a)物理性危险源:(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如:脚手架、支撑架强度、刚度不够、厂内机动车辆制动不良、起吊钢丝绳磨损严重。(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如:梭矿传动链条无防护罩、洞内爆破作业安全距离不够。(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如:电线接头未包扎、化纤服装在易燃易爆环境中产生静电。(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液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如:手风钻、空压机、通风机工作时发生噪声。(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液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如:手风钻工作时的振动。(6)电磁辐射(电离辐射:X射线、γ射线、α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如:核子密度仪、激光导向仪发出的辐射。(7)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土滑动、堆料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危害);(8)明火;(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物质);如:气割产生的高温颗粒。(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他低温物质);氮、氧气泄漏。(11)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如:洞内二氧化硅粉尘。(12)作业环境不良(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13)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其他信号缺陷);(14)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15)其他物理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b)化学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1)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如:火工品、瓦斯。(2)自燃性物质;如:煤。(3)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如沥青熔化过程中产生毒气。(4)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如:充电液中的硫酸。(5)其他化学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c)生物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d)心理、生理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e)行为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失误);操作失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失误);监护失误;其他错误;f)其他行为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2、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共分为20类:(1)物体打击,是指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如落物、滚石、锤击、碎裂、砸伤和造成的伤害,不包括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爆炸引发的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是指本企业机动车辆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如机动车在行驶中的挤、压、撞车或倾覆等事故,在行驶中上下车、搭乘电瓶车、矿车或放飞车引起的事故,以及车辆挂钩、跑车事故;(3)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与工具引起的绞、碾、碰、割、戳、切等伤害。如工具或刀具飞出伤人,切削伤人,手或身体被卷入,手或其他部位被刀具碰伤,被转动的机具缠压住等。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伤害;(4)起重伤害,是指从事各种起重作业时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不包括触电、检修时制动失灵引起的伤害,上下驾驶室时引起的坠落5)触电,指电流流经人身,造成生理伤害的事故,包括雷击伤亡事故;(6)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隧道、洞室透水淹溺;(7)灼烫,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8)火灾;指造成人员伤亡的企业火灾事故,不包括非企业原因造成的火灾;(9)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包括脚手架、平台、陡壁施工等高于地面和坠落,也包括由地面坠入坑、洞、沟、升降口、漏斗等情况,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10)坍塌:是建筑物、构筑物、堆置物等倒塌以及土石塌方引起的事故。适用于因设计或施工不合理而造成的倒塌,以及土方、岩石发生的塌陷事故。如建筑物倒塌、脚手架倒塌,挖掘沟、坑、洞时土石塌方等情况,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爆炸、爆破引起的坍塌;(11)冒顶片帮:指隧道、洞室矿井工作面、巷道侧壁由于支护不当、压力过大造成的坍塌,称为片帮;拱部、顶板垮落为冒顶。二者常同时发生,简称冒顶片帮。(12)透水:指矿山、地下隧道、洞室开采或其他坑道作业时,意外水源带来的伤亡事故;(13)放炮;是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14)瓦斯爆炸:指可燃性气体瓦斯、煤尘与空气混合形成了达到燃烧极限的混合物,接触火源时,引起的化学性爆炸事故;(15)火药爆炸:是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16)锅炉爆炸:指锅炉发生的物理性爆炸事故;(17)容器爆炸:容器(压力容器、汽瓶的简称)是指比较容易发生事故,且事故危害性较大的承受压力载荷的密闭装置。容器爆炸是指压力容器破裂引起的气体爆炸即物理性爆炸。包括容器内盛装的可燃性液化气在容器破裂后,立即蒸发,与周围的空气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遇到火源时形成的化学爆炸,也称容器的二次爆炸;(18)其他爆炸:不属于上述爆炸的事故;(19)中毒和窒息:指人体接触有毒物质,如在误吃有毒食物或呼吸有毒气体引起的人体急性中毒事故,或在废弃的坑道、横通道、暗井、涵洞、地下管道等不通风的地方工作,因为氧气缺乏有时会发生突然晕到,甚至死亡的事故称为窒息。不适用于病理变化导致的中毒和窒息事故,也不适用于慢性中毒和职业病导致的死亡;(20)其他伤害:凡不属于上述伤害的事故均称为其他伤害。如扭伤、跌伤、冻伤、野兽咬伤、钉子扎伤等。3危险源辨识准备。在危险源辨识前,各单位负责此项工作的人员应作好充分准备:(1)各级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在人员、时间、和其他资源上给予支持和保证;(2)必须由懂专业、有经验的人员组成辨识小组,如生产经理、技术经理、安全特派员、施工队长、工程师、技术员、安全员、班组长、绞车司机、管库员、调度员、现场施工人员;(3)识别和应用的法律法规要全,基本覆盖本单位、本项目的所有施工、作业(工作)及设备(设施);(4)对参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