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安塞腰鼓 课文课件_第1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安塞腰鼓 课文课件_第2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安塞腰鼓 课文课件_第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安塞腰鼓 课文课件_第4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安塞腰鼓 课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散文安塞腰鼓3

广袤的黄土高原,这里是黄帝轩辕氏书写华夏民族第一部史诗的地方,这里的子民自古以来就在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在数千年的抗争史上,产生了许多展现着西部粗犷,豪放的民风民俗的艺术形式。今天,我们文化之旅的脚步将随着刘成章先生的生花妙笔踏上这片黄土,去欣赏有“天下第一鼓”之称的黄土高原之魂——安塞腰鼓!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中短句的运用及排比句、感叹句的作用。2.学生能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3.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重点)(难点)刘成章(1937~),陕西延安人,散文集《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他最早写诗,后来写散文。他的散文多以黄土高原为背景,具有浓郁的黄土高原特色。20世纪80年代中期,正是中华民族改革开放“高歌猛进”和“阵痛”的关键时期,整个民族情绪处于“沸腾”的状态。一个民族的希望,在于她的生机和活力,在于她的梦想和荣光,在于她的义无反顾一往无前,在于她的坚忍不拔和百折不挠,这是一个民族的真气、正气、浩气和骨气,也就是一个民族的气节和气魄。贫血缺钙的民族,何以立足于世界?“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这正是中华民族艰难坎坷的历史进程的一种写照,也是作者美好的期待和祈愿。一读一读字音亢()奋晦()暗蓦()然瞳()仁羁绊()冗()杂kàngmòhuìtóngjībànrǒng二写一写字形磅礴pángbó()飞jiàn()bó()击大chè()大悟溅搏彻三记一记词义1.茂腾腾:2.亢奋:3.晦暗:生命力旺盛,生机勃发的样子。极度兴奋。昏暗。这里是迷惘、糊涂的意思。4.羁绊:5.蓦然:缠住不能脱身,束缚。羁绊、牵绊辨析两个词语都有“被束缚住”的意思。牵绊:牵扯,纠缠使不能脱开。很多情况下指感情的牵挂,如:他本想趁这个机会出国深造,可妻儿成了他的牵绊。羁绊一般与情感无关。如:人生在世不能被名利羁绊。突然,猛然。6.冗杂:7.戛然而止:繁杂。冗杂、冗长辨析两个词语都有“繁多”的意思。“冗杂”指繁杂,侧重于杂而乱,一般用于事务方面。如:他一直忙于冗杂的事务。“冗长”指繁多而长,一般用于文章或讲话。如:这番冗长的讲话使人听得昏昏欲睡。声音突然中止。导思1.安塞腰鼓表演前,后生们有怎样的神情?突出了什么?导思2:在表演的过程中,文章从哪几个角度描绘了安塞腰鼓?表演前表演中导思3.表演结束后,周围是怎样的情景?表演后导思4.本文通过写安塞腰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美好情感关键词:激昂豪放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圈点要求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第二部分(5-27):第一部分(1—4):从五个角度赞美安塞腰鼓热烈、豪放的特点。写打鼓前的寂静,为下文蓄势。第三部分(28-30):写鼓声停止后,世界出奇地寂静。与文章开头照应,突出了安塞腰鼓的感染力。【答案】此句为全文确立了基本的氛围和主要的精神走向,无论上下文怎样摇曳、生发、文采飞扬,都不会走得太远。文中此句每一次出现,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内涵,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的民间文化艺术,是黄土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现象,也是陕北人精神风貌的象征和符号。成片的高粱地是陕北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以高粱地为背景,衬托后生朴实的形象,为下文后生们的表演作铺垫。1.文章开头为什么以高粱地为背景?【答案】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把后生们比喻成“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让人感觉安塞腰鼓表演时的磅礴的力量和疯狂的舞蹈如在眼前。腰鼓表演像骤雨、像旋风、像乱蛙、像火花、像斗虎,排比和比喻结合使用,让我们感受到鼓声的急促、舞步的活跃、身形的变幻、目光的闪射、舞姿的强健。安塞腰鼓骤响时的声、形、光、力震撼人心,气吞山河,这就是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2.“百十个……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这句话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怎样的作用?3.【答案】“冰冷”与“燥热”,“恬静”与“飞溅”,“困倦”与“亢奋”,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写出了表演给现场气氛带来的变化,突出了安塞腰鼓热烈奔放、壮阔豪迈的特点。4.“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

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

痛的发生和排解……”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答案】本句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表现出安塞腰鼓舞动时震撼人心的响声给人带来的感受,包含着力量与情感。“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5.【答案】本题运用反复修辞表达效果分析法。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形成了回环往复的气势,起突出强调作用,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安塞腰鼓的赞颂之情。【难点探究】这篇文章想要表达什么?【答案】关于这篇文章的主旨,有多种见解:(1)歌颂奔腾的生命力量。这股力量从西北汉子热情奔放的腰鼓表现出来。(2)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生活在贫瘠的黄土地上的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压抑、羁绊。安塞腰鼓表现了挣脱、冲破、撞开这一切的力量。(3)歌颂阳刚之美。“一群”“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的“茂腾腾的后生”,他们“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表现了一种独特的美;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现。安塞腰鼓气势雄浑响声震天搏击心灵舞姿奇丽鼓点激昂寂静激昂寂静打鼓时打鼓后世界出奇地寂静打鼓前似乎从来不曾响过文章通过对安塞腰鼓的描写,赞美了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体现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陕北高原人民粗犷、豪迈等性格的赞美。1.铿锵的短句。课文多用短句来表现内容。如“一群茂腾腾的后生”,间接地表现了年轻生命的热烈奔放;“忘情了,没命了”,有力地表现了生命沸腾、力量喷涌不可遏止的情景。2.多样的修辞。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气势磅礴、酣畅淋漓、生动形象。如“使人想起……”“愈捶愈烈……”都是连用三个排比段落,犹如江河一泻千里,不可遏止。3.疾猛的节奏。课文自始至终,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节奏。一个排比接一个排比,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不让人有半点喘息的机会。快节奏使得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赏析】“大弦嘈嘈如急雨”,既用“嘈嘈”这个叠词摹声,又用“如急雨”使它形象化。“嘈嘈切切错杂弹”,再现了“如急雨”“如私语”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再用“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比,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就同时显露出来,令人耳目应接不睱。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被压扁的沙子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阿西莫夫

新课导入第一节新课导入整体感知深入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延伸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新课导入——“被压扁的沙子”

阿西莫夫在《恐龙无处不在》中说明了恐龙灭绝的事实,但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它们的突然灭绝呢?是彗星撞击地球,地震,火山喷发还是龙卷风呢?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继续跟随作家的笔触一探究竟吧!整体感知第二节整体感知——学习目标1.了解文中揭示的恐龙灭绝的原因,把握作者在两篇短文中阐释的观点。2.理清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体会文章严谨的论证思路。3.激发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培养主动探究科学的精神。新课导入整体感知深入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延伸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整体感知——背景链接新课导入整体感知深入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延伸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为了地球生命史上的一大悬案。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恐龙灭绝的假说纷纷出现,展开了一场大争论。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从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中受到启发,追寻恐龙灭绝原因,写成此文。yīqī整体感知——字词学习遗骸

褶皱

铱zhětún臀

流逝

携带

两栖骨骼

新课导入整体感知深入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延伸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漂移整体感知——理解词语新课导入整体感知深入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延伸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俯冲:(飞机等)以高速度和大角度向下飞。天衣无缝: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力而形成的波状弯曲构造形式。劫难:灾难,灾祸。致密:细致精密。膨胀:由于温度升高或其他因素,物体的长度增加或体积增长。熔化: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变为液体。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整体感知新课导入整体感知深入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延伸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1.本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证明了大陆漂移假说。2.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两个学科,即:生物学(恐龙)、地质学(板块理论)。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新课导入整体感知深入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延伸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第一部分(1):不同科学领域是紧密相连的。

第二部分(2—14):举例说明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证明大陆漂移假说,印证主旨。

第三部分(15):总结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大陆漂移假说提供新的证据,结束全文,突出了主旨。深入探究第三节深入探究——科学家是怎样证明“撞击说”的?

新课导入整体感知深入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延伸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分析科学家的证明思路,推断:普通的沙子在超高压的状态下会成为致密的“斯石英”。“斯石英”在自然状态下经历数百万年的反弹,又会变成沙子。结论:在自然界,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受到过巨大的撞击,产生了高压,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1.举斯石英和金刚石的例子:深入探究——科学家是怎样证明“撞击说”的?

新课导入整体感知深入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延伸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了斯石英。2.举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石例子:深入探究——恐龙灭绝

新课导入整体感知深入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延伸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由于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的撞击,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使许多尘埃进入平流层,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而导致了恐龙的灭绝。3.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深入探究——恐龙灭绝

新课导入整体感知深入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延伸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希望将来一旦面临这种事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4.我们研究恐龙灭绝的原因有什么现实意义?(用文中原话回答)深入探究——体味语言

新课导入整体感知深入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延伸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也许”表示推测,说明现在的结论只是大胆的推测,目前还没有十分确凿的证据。1.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深入探究——体味语言

新课导入整体感知深入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延伸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可能”表示推测,并不完全肯定,这样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1980年,曾经有报道说,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深入探究——体味语言

新课导入整体感知深入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延伸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不能删。删去后就不能强调只是一部分科学家持这种观点,就不能突出作者在下文的说明内容,不符合实际情况。3.“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能否把这句话中“所有”删去?为什么?深入探究——体味语言

新课导入整体感知深入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延伸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确实”一词充分肯定了科学家们的检测结果,语言严谨。4.他们在1989年3月1日宣布,利用测试固体物质中的原子排列的现代技术,即核磁共振和X光衍射,他们确实检测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课堂小结第四节课堂小结新课导入整体感知深入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延伸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被压扁的沙子》一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产生、分布和特性等的介绍,证明了外星撞击地球导致了恐龙灭绝的观点。表明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板书设计第六节板书设计新课导入整体感知深入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布置作业1.南极发现恐龙化石→大陆漂移说(生物学)(地质学)2.一个科学领域的发展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恐龙无处不在板书设计新课导入整体感知深入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布置作业1.提出问题:恐龙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