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后门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后门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后门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后门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后门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后门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6分)三氯生(常作抗菌剂)的一种衍生物结构如下图所示。关于该衍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式为C12H6C14O B.其一溴代物有三种 C.是二氯苯的同系物 D.能发生加成反应参考答案:C【分析】A.由结构可知分子式;B.由结构对称性可知,含3种H;C.二者含苯环、﹣Cl原子数均不同;D.含苯环。【解答】解:A.由结构可知分子式为C12H6Cl4O,故A正确;B.由结构对称性可知,含3种H,一溴代物有三种,故B正确C.二者含苯环、﹣Cl原子数均不同,结构不相似,二者不是同系物,故C错误;D.含苯环,可发生加成反应,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C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用乙醇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

B.利用盐析或变性均可分离和提纯蛋白质C.加入稀HNO3和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溶液中一定含SO42-D.玻璃棒在配制0.1mol/LNaCl溶液与粗盐提纯的实验中所起的作用相同参考答案:D略3.化学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日本福岛核电站泄露的放射性物质131I和127I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相同B.“光化学烟雾”、“硝酸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C.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D.低碳生活注重节能减排,尽量使用太阳能等代替化石燃料,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参考答案:C4.夏令营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将易降解的垃圾掩埋,不易降解的垃圾带回放入分类垃圾箱。下列垃圾物品中,易降解的是①塑料袋

②餐巾纸

③瓜皮果壳

④矿泉水瓶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参考答案:D略5.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区别的是(

)

A.MnO2

CuO

FeO

B.(NH4)2SO4

K2SO4

NH4Cl

C.AgNO3

KNO3

Na2CO3

D.Na2CO3

NaHCO3

K2CO3参考答案:略6.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①NaOH固体②H2O

③NH4Cl固体

④CH3COONa固体⑤NaNO3固体

⑥KCl溶液A.②④⑥

B.①②

C.②③⑤

D.②④⑤⑥参考答案:A7..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B.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600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参考答案:C解析:题中有一明显的错误,就是C选项中平衡常数增大,增大压强不可能使平衡常数增大。其他选项均为平衡中的基础计算和基础知识,关键是根据表中数据(0.1-0.05)∶(0.2-0.05)∶(0.1-0)=1∶3∶2可推导出:X+3Y2Z。8.(08上海松江区期末)已知分子式为C5H12O的醇A共有8种属于醇类的同分异构体,其中能消去水生成烯的醇有

()

A.5种

B.6种

C.7种

D.8种参考答案:答案:C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澄清石灰水中滴加少量的小苏打溶液:Ca2++2OH-+2HCO3-=CaCO3↓+2H2O+CO32-B.铵明矾[NH4Al(SO4)2·12H2O]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Al3++2SO42-+2Ba2++4OH-=AlO2-+2BaSO4↓+2H2OC.过氧化钠和水反应:2O22-+2H2O=4OH-+O2↑D.H2O2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2MnO4-+5H2O2+6H+=2Mn2++5O2↑+8H2O参考答案:D解析:A、澄清石灰水中滴加少量的小苏打溶液,小苏打完全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2++OH-+HCO3-=CaCO3↓+2H2O,故A错误;B、缺少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反应,故B错误;C、过氧化钠应该保留化学式,故C错误;D、H2O2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科学合理,故D正确。故答案选D10.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A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B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C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一定是SO2D将少量某物质的溶液滴加到新制的银氨溶液中,水浴加热后有银镜生成该物质一定属于醛类

参考答案:B略11.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参考答案:C考点:常见阴离子的检验;常见阳离子的检验..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分析:根据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可知:A、盐酸能与含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氯化钡能与硫酸根离子或银离子结合生成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沉淀;C、湿润红色石蕊试纸遇碱性物质变蓝;D、碳酸钠能与含可溶性钙离子或钡离子的物质结合生成沉淀.解答:解:A、盐酸能与含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不一定有CO32﹣,故A错误;B、氯化钡能与硫酸根离子或银离子结合生成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沉淀,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故B错误;C、湿润红色石蕊试纸遇碱性物质变蓝,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故C正确;D、碳酸钠能与含可溶性钙离子或钡离子的物质结合生成沉淀,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离子的检验,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2H2(g)+O2(g)=2H2O(g)△H=﹣483.6kJ?mol﹣1,则H2燃烧热为241.8kJ?mol﹣1B.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kJ/mol,若将含0.6molH2SO4的稀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C.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D.由BaSO4(s)+4C(s)=4CO(g)+BaS(s)△H1=+571.2kJ?mol﹣1①BaSO4(s)+2C(s)=2CO2(g)+BaS(s)△H2=+226.2kJ?mol﹣1②可得反应C(s)+CO2(g)=2CO(g)的△H=+172.5kJ?mol﹣1参考答案:D考点:反应热和焓变;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H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B、中和热是指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C、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D、利用盖斯定律解答.解答:解:A、生成的是水蒸气,故A错误;B、含0.6molH2SO4的稀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生成1mol水,放热57.3KJ,故B错误;C、石墨生成金刚石吸热,石墨金刚石能量高,石墨稳定,故C错误;D、已知:BaSO4(s)+4C(s)=4CO(g)+BaS(s)△H1=+571.2kJ?mol﹣1①BaSO4(s)+2C(s)=2CO2(g)+BaS(s)△H2=+226.2kJ?mol﹣1②据盖斯定律,(①﹣②)÷2得:C(s)+CO2(g)=2CO(g)的△H=+172.5kJ?mol﹣1,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热、中和热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和盖斯定律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13.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

3C(g),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molA和2molB,达到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为a%。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超始物质,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小于a%的是

A.3molC

B.2molA、1molB和1molHe(He不参加反应)C.1molB和1molC

D.2molA、1molB和3molC参考答案:A略14.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①

④A.用装置①精炼铜,则a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B.装置②的总反应是:Cu+2Fe3+=Cu2++2Fe2+C.装置③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D.装置④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参考答案:D略15.化学与生活、科技、医药、工业生产均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化学叙述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可用浓硫酸刻蚀石英制艺术品B.我国预计2020年发射首颗火星探测器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二氧化硅C.《本草经集注》中关于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该方法应用了焰色反应D.误食重金属盐引起的人体中毒,可喝大量的食盐水解毒参考答案:C氢氟酸刻蚀石英制艺术品,故A错误;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晶体硅,故B错误;钾元素的焰色是紫色,所以“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故C正确;误食重金属盐引起的人体中毒,可喝大量的牛奶解毒,故D错误。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08惠州调研)某些同学在学习了氨的性质时探究讨论:既然氨气具有还原性,能否像H2那样还原CuO呢?

(一)制取氨气(1)

写出实验室实验制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2)有一同学模仿排饱和食盐水收集氯气的方法用排饱和氯化铵溶液的方法收集氨气。但另一同学认为他不能达到目的,理由是

(二)该小组中某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未画出)探究氨气的还原性:

(1)该装置在设计上有一定缺陷,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对该装置的改进措施是

;(2)利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CuO变为红色物质,无水CuSO4变蓝色,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写出氨气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药物菲那西汀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1)菲那西汀的分子式

(2)①~⑥反应过程中在苯环上发生取代反应的是

(3)反应②中生成的无机物的化学式为

(4)写出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菲那西汀水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6)菲那西汀的同分异构体中,符合下列条件的共有

种。①含苯环且只有对位两个取代基②苯环上含有氨基③能水解,水解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7)菲那西汀的同分异构体中,含苯环且只有对位两个取代基,两个取代基含有相同碳原子数,且含有α-氨基酸结构,写出这种同分异构体缩聚后高分子产物的结构简式

。参考答案:(1)C10H13NO2(2分)

(2)①③⑤(3分)(3)SO2、H2O(2分)(4)(2分)

(5)(2分)(6)5(2分)(7)(2分)18.(13分)CuCl2溶液中的铜主要以Cu(H2O)42+、CuCl42-形式存在,它们间有如下转化关系:Cu(H2O)42+(蓝色)+4Cl-CuCl42-(黄色)+4H2O;电解不同浓度的CuCl2溶液,均可看做Cu2+、Cl-直接放电。下图为电解浓度较大CuCl2溶液的装置,实验开始后,观察到丙中的KI-淀粉溶液慢慢变蓝。回答下列问题:(1)甲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2)丙中溶液变蓝是乙电极产物与KI反应导致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3)随电解的不断进行,U型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A.由黄色变为浅蓝色

B.由蓝色变为浅黄色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4)当电解到一定程度,甲电极附近出现蓝色Cu(OH)2絮状物。经测,甲电极附近溶液的pH=a,此时甲电极附近溶液中c(Cu2+)=______mol·L-1。(已知:Cu(OH)2的Ksp=2.2×10-20)。(5)电解较长时间后,丙中溶液的蓝色又会褪去,这是因为乙电极产物进一步将I2氧化为IO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1)Cu2++2e-=Cu(2分)(2)Cl2+2KI=2KCl+I2(2分)(3)A(1分)

随电解进行,Cl—不断消耗,CuCl42-转化为Cu(H2O)42+(2分)(4)2.2×10(8-2a)(3分)(5)5Cl2+I2+6H2O=10Cl-+2IO3-+12H+(3分)19.CH4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在工农业生产中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