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文阅读综合训练第一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一)
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它们的特征区别很大。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之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依靠这些,细菌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
第二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整个家当也只是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如果拿人来做比喻,细菌最起码也有条裤子,有只讨饭碗,有根打狗棒。所以细茵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的良好环境中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的一段时间。而病毒则像个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生命和一张吃奶的嘴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一旦被排出体外,病毒就活不了几小时。
第三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胞繁殖,干扰它们形成新的遗传结构或者细胞壁。而正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所以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
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么弱,为什么还会那样猖獗呢?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80%。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变种”上。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它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然而我们不第四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如果有过,可能现在就没有我们的存在了。
必须指出的是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变种冠状病毒之所以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类还没有接触过这样变种后的新病毒。当人群有足够多的人产生了抗体之后,这种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也就小得多了。
第五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1、文章多处运用比喻说明的方法。下列比喻分别具有什么作用?
①(病毒)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说明病毒没有完整的生命结构。或“说明病毒没有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
②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说明病毒不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越来越大。)
第六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2、文章从哪几方面把病毒和细菌作比较?请分点概括回答。(四方面作比较:①体积大小②生命结构。或“生存的配套设施”③生存能力④对抗菌素的反应)3、根据病毒的特征,给病毒下一个定义。(不超过35个字)(病毒是没有完整生命结构的毫无独立生存能力的可以致病的微生物。)
4、本文说明的中心是什么?请简要回答。(说明病毒并不可怕。或:病毒具有致命的弱点,对人类的威胁是很小的。)
第七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二)
到火星上去种草
到火星上去种草,这话激动人心,也令人生疑。美国宇航局将于2007年发射一个探测器直飞火星,其使命之一就是在那遥远的、贫瘠的地方种植一种名为“拟南芥”的植物。当然,在火星上种草,是由机器人代劳的。这个机器人将随同着落器降落火星,对火星土壤状况进行数据采样,传给地面科学家分析,然后科学家们控制机器人通过施肥、浇水对火星土壤进行改良,营造出拟南芥能够生存的环境。拟南芥的种子,并非直接播入火星土壤,而是首先在着落器中的微型温室里萌芽,待长成幼苗后再移栽到火星的泥土中。
第八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拟南芥之所以被选为挺进火星的先锋,是因为它有独特的优点。它不但个头矮,最高不过二十多厘米,而且生长周期短,一个月内即可发芽抽叶。更重要的是这种杂草状的十字花科植物基因,在所有植物基因组中率先被完整破译。这种拟南芥非寻常种类,而是经过了转基因技术改造的。它被插入了一些所谓的“报告基因”,能够发出绿莹莹的光,报告自己在火星上是否生了病,是否遭遇高温、干旱等恶劣天气。科学家根据转基因拟南芥发回的种种报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使得它们在火星上更好地生长。第九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花这么大的气力到火星上去种草,主要是为了实践科学家们提出的“生态合成”理念。具体来说,是想验证能否通过植物来吸纳火星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制造出生命演进所需要的氧气。在那昼夜温差悬殊、湿度只有0.03%的火星上,草能种得活吗?科学家们十分乐观,信心十足地说:“我们对此毫不怀疑,我们将证明,地球上进化出的生物,也有能力在那遥远的世界里生存。”一旦转基因拟南芥在火星上扎下根,寂寞宇宙中的这片草,无疑将成为吸引人类登临火星的一种无声的号召。第十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1.根据上下文,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具体指代什么。①它被插入了一些所谓的“报告基因”。[指代“转基因拟南芥”或“经过转基因技术改造的拟南芥”。]②我们对此毫不怀疑。[指代“草(或拟南芥)能在火星上成活”。]2.第四段中所说的“这种拟南芥”具有哪些特点?请分点概括回答。[(1)个头矮(2)生长周期短(3)基因被破译(4)具有“报告基因”
]第十一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3.在火星上种植拟南芥的全过程,都是科学家控制机器人完成的。根据文意,写出科学家控制机器人完成哪几项具体工作。请分项概括回答。[(1)土壤数据采样(2)改良土壤(3)移栽幼苗(4)护理生长
]4.到火星上去种草,为什么这是“令人激动”的,又是“令人生疑”的?根据文意,作简要回答。[“令人激动”的原因是:如果这项实验成功,就可在火星上生成氧气,从而使人类登临火星成为现实;“令人生疑”的原因是:因为火星昼夜温差悬殊,湿度极低,土壤贫瘠,植物难以成活。
]第十二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三)用小行星撞击小行星在太空时代的地球保卫战中,法国科学家建议利用小行星来摧毁另外的小行星。这个有趣的想法并不完美,因为它有可能使地球“沐浴”在大量的小行星碎块当中。但是,比起让整个人类文明遭受小行星的攻击而最后毁灭来说,这仍是一个不错的想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哪一颗小行星会与地球发生碰撞。但从地球上发现的那些巨大的陨石坑来看,不可避免的,会有这样的小行星。虽然,科学家们一直在思索用各种方法来改变其轨道或摧毁它,比如用太阳帆移动它们,用火箭攻打它们,或者用核弹来对付它们,但一直还没有一个理想的方案。第十三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法国科学家的这个新构想就是捕捉一颗相对较小的小行星,至于如何捕捉它,科学家认为可以向它发送一个机器人。机器人在小行星的表面上将物质推向宇宙,所产生的反作用力会把小行星逐渐推向拉格朗治点。拉格朗治点是一个小物体在两个大物体的引力作用下的宇宙空间中的一个点。科学家就是计划将捕获的小行星推向地球和太阳之间的拉格朗治点。科学家知道天体在拉格朗治点不需要能量就能保持稳定。这个“岩石武器”就被控制在那里,它会在地球的前面或者后面绕着太阳转,直到我们需要使用它为止。第十四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假如哪天我们发现有一颗小行星将要碰撞地球,这颗捕捉到的小行星就会和机器人用最初所使用的一样的方法进入它的轨道,与威胁地球的小行星发生碰撞,将其分解成无数个碎块。碰撞后的碎块是分散的,大约只有10%到20%的碎块会撞向地球,但这些碎块会分布到整个地球表面,不会对地球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第十五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一颗大小正好适合作为保护地球武器的小行星,这颗小行星叫做2000SG344。可以利用的类似的小行星还有很多。研究人员承认,他们的方案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在捕捉小行星和用它撞击另外的小行星这两个问题上,我们对前者更有信心。在最后碰撞阶段,小行星必须经过的轨道,是非常不稳定的,对此我们还需要作深入研究。”第十六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分别指代什么?(1)这个“岩石武器”就被控制在那里。
[用来撞击威胁地球安全的小行星的那颗小行星。](2)我们对前者更有信心。
[捕捉小行星。]2、第4段中说,“这颗捕捉到的小行星就会和机器人用最初所使用的一样的方法进入它的轨道。”这“最初所使用的一样的方法”具体指怎样的方法?请作简要回答。
[机器人在小行星的表面上将物质推向宇宙,所产生的反作用力把这颗小行星推向威胁地球安全的小行星。]
第十七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3、科学家的新构想是利用小行星来摧毁另外的小行星,从而达到保护地球的目的。从文中筛选关键信息,概括地描述其实施过程。
[发现一颗合适的小行星;利用机器人推动物质时产生的反作用力把它控制在拉格朗治点;用同样的方法把这颗小行星推向将要撞击地球的小行星并击碎它。]第十八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4、下列判断都是错误的。请选择其中的一个,指出其错误所在,并简述理由。(3分)(1)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并捕捉到可作为保护地球武器的小行星,地球文明将免受毁灭性的打击。(目前只是发现,尚未捕捉到可作为保护地球武器的小行星。)(2)在众多的保卫地球的方案中,“用小行星撞击小行星”这一方案最为理想,它已经可以付诸实施。(此方案还没有完全准备好。用以撞击的小行星尚未捕捉到,其运行轨道不稳定的问题尚未解决。)第十九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四)话说地震
地震就是地兜的震动,引起地震的最大因素是地先运动。地球最上层的岩石圈并非紧密连成一片,而是几个坚硬而独立的单元在软流圈上漂,彼此似断非断,且有相对滑动,这就是“板块”。如同国家边境最易发生冲突,各个板块相接触的地方也是地质上最活跃的地点。可以想像,板块闽相对活动有三种:彼此远商则拉扯,彼此靠近则挤压,或者一个朝南一个朝北在交接处发生扭曲。与之相应的,地壳的反应便产生三种不同式样的断层:正断层、负断层和平行断层。第二十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由于地球不停地运动变化,其内部产生巨大的力,这种作用在地壳单位面积上的力,-1地应力。在地应力长期缓慢的作用下,造成地壳的岩层发生扭曲变形,进而产生能量,这就如同心中郁积起怒火,正蓄势待发。当地壳的“怒火”憋得越来越大,超过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强度时便使岩层断裂错动。在板块交界处这种断裂错动最容易产生,而一个小断层扭曲了,旁边的也不得安宁,因而最容易形成大规模的“断层带”。到一定的阶段。巨大的能量突然释放,并以波的形式传到地面,大地猛烈地哆嗦开来,这就是地震。一震起来,一传十十传百,短时间内震动便很可能连成一片。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地震一般在平静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强烈的地震可以在几秒或几十秒的短暂时间内造成巨大破坏。严重的顷刘之间可使一座城市变成废墟。在一个区域发生一次强烈地震后,为调整因地球不停运动而产生的内部力量,往往在某一时间内会发生多次余震,连续造成灾害。比如今年五月发生在四川汶川的大地震,余震几次使修复的公路垮塌,加剧了灾情。尤其令人关注的是,强烈的地震还往往引发一系列衍生性灾害,由地震诱发的泥石流、海啸等灾害时常出现,造成更大的破坏。2004年南亚地区地震引起海啸,使几十万人失去生命。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地震冷面无情,因此,准确预警可能发生的地震十分重要。很多国家的科学家都深入震区考察,搜集第一手资料,研究地震孕育、发生的规律,在地震预测和预报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防震减灾还应以预防为主,走综合防御之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加大投入,并加强监管力度,使房屋等建筑物的设计更为科学合理,提高抗震能力。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我们有必要充分认识地震灾害,学会“与灾相处”,保护自身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降低灾害程度。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1.请根据文意,简述地震产生的过程。[地球运动变化产生地应力;地应力造成地壳的岩层扭曲变形产生能量;能量增加使岩层断裂错动形成“断层带”;巨大的能量释放产生地震。]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所指的具体内容。①与之相应的,地壳的反应便产生三种不同式样的断层。[三种板块间的相对活动。]②当地壳的“怒火”憋得越来越大,超过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强度时便使岩层断裂错动。[地壳岩层扭曲变形产生的能量,或能量。]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3.地震造成灾害具有哪些特点?根据第3段文意,分点概括回答。
[地震往往突然发生;会发生多次余震,连续造成灾害;引发一系列衍生性灾害。]4.怎样科学地实施防震救灾?请根据文意和你的认识简要解答。
[加强地震预测和预报的研究;以预防为主,走综合防御之路;充分认识地震灾害,学会“与灾相处”。自我认识:如及时救护、灾后防疫、空降物资、防震演习等。]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五)
人类利用海水直接灌溉农作物的设想由来已久。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异想天开的科学幻想。因为l000千克的海水中平均含有35千克的盐,用来灌溉农作物,那不是在腌咸菜吗?生物学家告诉我们,植物细胞中的主要成分是淡水。细胞膜具有逆向的阻挡作用,使细胞内外的渗透压相差6个——8个大气压。浓度压力差促使细胞膜内的水分逆向交流,由低浓度流向高浓度,使细胞保持一定的形态和体积。如果用浓度和渗透压都很高的海水浇灌庄稼,就会破坏细胞膜的逆向阻挡作用,细胞内的水分外溢,使农作物失水而枯死。
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科学家们曾发现一些喜爱海水的植物,即“盐生植物”。这些植物的根部有一个奇特的过滤装置,能把海水中的盐分过滤掉,因此可用海水直接灌溉。科学家还用野生的盐生植物与各种农作物杂交,然后筛选出能够耐盐的作物。科学家们选择了一块沙质滩地进行海水灌溉农作物的试验,发现使用70%的海水灌溉后,有67%的西红柿和黄瓜仍能生长,并结出累累果实。近年来,基因工程异军突起,使抗盐农作物的培育进入了新的实施阶段。
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科学家们还将海水以一定流速通过特制的管道,管道内安装了强磁场装置,就可获得磁化海水。这种磁化海水具有促进农作物生长的生物活性,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它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土壤,可用来冲洗那些寸草不生的盐碱地,使之成为沃土良田。采用磁化海水灌溉海滩的农作物,效果相当惊人。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滩地平均可以生产茄子
15吨、高粱
30吨。西红柿33吨。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1、文中加点的“腌咸菜”比喻什么?“喜爱海水”的真实意思是什么?
[比喻用(含盐量高的)海水灌溉农作物;抗盐耐盐。]
2、有人认为,海水不能直接灌溉农作物,其原理是什么?根据文意作简要回答。
[海水的浓度和渗透压高,会破坏植物细胞膜的逆向阻挡作用,使细胞内的水分外溢。]
3、用海水灌溉农作物是21世纪海洋农业开发项目。科学家们是从哪几方面进行研究探索
的?请分点概括。(每点不超过10个字)
[(1)培育抗盐耐盐作物;(2)改造(磁化)海水。]4、第2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举例子;说明了用海水灌溉农作物是可能的。]
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六)
世界上的木材有软有硬,人们把坚硬无比的木材喻为“神木”。“
神木”生长在俄罗斯西部沃罗涅日市郊外。说起它的神奇之处,还得从300多年前发生的一场著名海战说起。
公元1696年,俄国舰队和土耳其舰队在亚速海面上激烈交战。当时的战舰都是木制的。土耳其舰队集中了所有的大炮,向俄国舰队猛烈轰击。不料炮弹刚碰到俄国战舰的船体,就反弹出去,扑通扑通地掉到水里。土耳其士兵大惊失色,没等他们清醒,就被反攻的俄国战舰打得落花流水。这场海战使俄国海军的威震欧洲。
第三十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俄国战舰为什么不怕炮弹?原来战舰是用沃罗涅日的神木做成的。神木为什么这么坚固?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其中奥秘,只知道这是一种带刺的橡树,看上去平平常常的,没什么奇异之处。
300多年过去了,关于神木的故事一直流传着,可谁也解不开这个谜。到了上世纪70年代,神木的传说引起了前苏联著名林学家谢尔盖博士的重视,他决心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解开神木之谜。他在野外圈起一个靶场,竖起2
000多个刺橡木做的靶子。他对着神木靶子发射了几万发子弹,结果绝大多数子弹都被坚硬的神木靶子弹了回来。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神木果然名不虚传!博士非常惊讶。他取下靶子的木纤维,拿到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在木纤维的外面包裹着一层表皮细胞分泌的半透明胶质,这种胶质遇到空气就会变硬,好像一层硬甲。用仪器分析胶质成分,结果表明,胶质中含有铜、铬、钴离子以及一些氯化物。正是由于这些物质的存在,才使得这种神木坚硬如铁,不怕子弹。
博士又用刺像木做了一个大水池,灌满海水,丢入各种形状的刺橡木小木块,然后将池子封闭好。过了三年,他打开水池,取出小木块,惊奇地发现,池子和小木块一点儿也没变形和腐烂。经分析得知,又是这层胶质的功劳。
博士还把一个用刺橡木做的房屋模型投入300℃高温的炉膛。一个小时后打开炉门,模型竟秋毫无损!原来,刺橡木分泌的胶质在高温下能生成一层防火层,并分解成一种不会燃烧的气体,它能抑制氧气的助燃作用,使火焰慢慢熄灭。
至此,神木的奥秘总算被全部揭开了。
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1、为了揭开神木的奥秘,谢尔盖博士做了哪几项科学实验?请概括回答。?[测试神木的硬度;
测试神木的防水防腐性能;
测试神木的防火能力。]2、概括文意,用自己话归纳神木的特点。请分点作答。[坚硬
、不变形;
抗腐蚀;
抗高温。]3、
神木具有神奇的功能,主要取决于哪个因素?[神木的木纤维中含有的胶质。]4、文章写了俄国和土尔其海战的传说,其作用是什么?[形象地说明神木的神秘、坚硬,引出下文。]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七)
高明的建筑大师
蜜蜂,不光为人们酿造甜美的蜂蜜,它那卓越的建筑技巧,也给了人们极大的启示。
18世纪初,一个名叫马拉尔奇的法国人,精确测算了蜜蜂蜂窝的大小。他发现,构成每个蜂窝底的三个菱形面的角度大小是一样的:锐角为70°32′,钝角为109°28′。马拉尔奇把测算的数据公布于世。
后来,物理学家列奥廖拉看到了这些数据。他对这个固定角度很感兴趣,于是请大数学家克尼格帮忙计算:在建筑上,要用多大角度的菱形面组成六角形蜂窝结构时,用料最省,而得到的容量却最大。
克尼格计算的结果是:锐角为70°34′,钝角为109°26′。它与马拉尔奇的测算结果很接近,虽说还有2′之差,但足以证明蜜蜂已经出色地解决了这个建筑学上的设计难题。
第三十四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但过了几年,苏格兰数学家马克洛林经过计算指出,克尼格算错了,数值恰好等于马拉尔奇的测算值。克尼格当然不承认,于是双方发生了争论。
不久,一艘英国军舰在离海岸不远的地方遇到风暴而沉没。调查人员查出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原来这艘军舰在结构计算上有差错,而发生差错的原因竟是设计时所使用的对数表有印刷错误。
克尼格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赶忙翻出自己使用的对数表,发现计算时正是使用了有印刷错误的对数表。他立刻按照正确的对数表再计算了一遍,发现马拉尔奇测算出的角度是正确的,1′也不差!
这一结果轰动了科学界,人们惊叹于蜜蜂高超的建筑技巧。这种六角柱状体的蜂窝,不仅消耗材料少,而且容量大,坚固结实。蜜蜂真是自然界最高明的“建筑师”啊!
第三十五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学习蜂窝的建筑结构,使现代航空事业受益匪浅。因为飞行器的质量是必须“斤斤计较”的,每减少1kg结构重量,就相当于减少几kg飞行重量。设计人员为了增加飞机的强度,减轻质量,节省材料,从蜜蜂那儿取经,采用了铝合金和塑料制作的“蜂窝夹层结构”。这种结构强度很大,而质量只有普通铝的1/5。
如果空心夹层结构用石棉或陶瓷来制作,还具有很好的隔音、隔热性能,可耐1000℃的高温,用它做火箭和导弹的壳体,是最好不过的了。
如今,有一种蜂窝结构的轻质塑料板,可用它来搭建质量轻、强度高的房屋。它的密度只有普通建筑材料的1/3到1/5,但坚固耐用,不易变形,还具有隔音、隔热等性能。
第三十六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1.第4段中说:“蜜蜂已经出色地解决了这个建筑学上的设计难题。”这个建筑学上的设计难题具体指什么?(在建筑上,用多大角度的菱形面组成六角形蜂窝结构,用料最省而容量最大。)2.文章引用了一艘英国军舰遇风浪沉没的实例,其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引发克尼格对蜂窝结构再作数学计算,突出蜂窝构筑具有高度的科学性。)3.根据文意,给“蜂窝结构”下一个定义。(不超过35个字)(底面都是由锐角为70°32′、钝角为109°28′的三个菱形面构成的六角柱状体。)
第三十七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4.下列判断,哪些是错误的?指出来,并简述理由。⑴从克尼格对蜂窝结构进行数学计算的全过程看,他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
⑵蜂窝结构用于飞行器制造和建筑材料,都具有质量轻、强度大、耐高温等性能。
⑶最终,马拉尔奇、马克洛林、克尼格三人对蜂窝结构的测算结果是一致的。
[⑴⑵错误。⑴得知对数表有错误“大吃一惊”,“立刻”再作计算,得出正确结论。可见他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⑵耐高温与蜂窝结构的制作材料有关。]第三十八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八)
洁身自好的莲花
一提到莲花,人们会自然地联想到莲叶上滚动的露珠,也许还会想到宋代文人周敦颐的《爱莲说》,对“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肃然起敬。
20世纪7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在研究植物叶面时发现,光滑的叶子表面有灰尘,要先清洗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而莲叶等叶面却总是干干净净。他们利用人造的灰尘粒子污染玉兰、林山毛榉、莲花、芋、甘蓝等植物的叶面,然后用人造雨清洗2分钟,使雨滴滑落,再观察叶面灰尘粒子残留状况。实验发现,有些植物叶面残留的污染物多达40%,而莲花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设计试题题库及答案
- 2025商业保险同城特约委托收款合同范本
- 2025年青海聚氨酯密封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参考
- 儿童散文试题 及答案
- 2025年注册计量师一级考试冲刺模拟试卷及答案
- 中国初级形状的硝酸纤维素项目创业投资方案
- 2025年运转技师考试题库附答案
- 文秘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供电工程项目介绍报告示范分析报告申请
- 2025年现场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标准
- 大学生素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 四年级劳动教育-学做水果拼盘(课件)
- 1二年级上册小学生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
- 2021年吉县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题及答案解析
- 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服务课件(完整版)
- 2022年公务员申论答题标准格子纸Word版A4打印版
-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理论知识竞赛题库
- 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故事编写思路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科学导论考研题库
- 学校总务后勤管理制度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