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元·王实甫长亭送别2023/6/121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人,元杂剧作家,约生活于1260-1336年间元杂剧的鼎盛时期。剧作有《西厢记》《破窑记》、与《丽春堂》等传世,大都以青年女性反抗封建礼教为题材,塑造了崔莺莺、红娘、刘月娥等不同妇女的典型形象。
《西厢记》是元杂剧的“压卷”之作,是中国古典戏曲的典范作品,也是以爱情为题材的元代杂剧的高峰。一、王实甫与《西厢记》2023/6/122唐·元稹《莺莺传》(亦名《会真记》)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亦名《董西厢》)元·王实甫《西厢记》(亦名《王西厢》)
王实甫《西厢记》全名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5本21折,该剧取材于唐人元稹的《莺莺传》和金人董解元改编的《西厢记诸宫调》(习称《董西厢》)。二、《西厢记》的形成2023/6/123▲赶赴长亭:
表现崔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长亭饯别:
主要刻画崔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崔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临别叮嘱:
主要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关心和担心。▲夫妻分别:
描写崔莺莺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三、《长亭送别》的情节思路2023/6/124戏曲之美故事之美人物之美曲词之美意境之美欣赏一段《长亭送别》,整体感悟四、研讨课文
2023/6/125结尾两句莺莺自问自答。在莺莺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为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用夸张手法表现了崔莺莺因张生即将远离而无限感伤的心境。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意境悲凉,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前五句,一句一景,点染了一幅空间广阔、色彩斑斓的图画:蓝天白云,黄花满地,西风凄紧,北雁南飞,霜林染红。以一组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
选取了哪些意象?艺术效果如何?(学生小组讨论)赏析2023/6/126
一曲【端正好】,诗意浓郁,哀愁绵长,通晓流畅和秀丽华美相互统一,堪称“情景交融”的元曲绝唱:一在意象的组合,典雅华美一在情感的抒发,委婉含蓄一在动词的运用,恰到好处因景生情2023/6/127【滚绣球】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恨恨恨2023/6/128滚绣球1、恨归去得疾2、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3、此恨谁知直抒胸臆由情及景为伊消得人憔悴依恋惜别2023/6/129
【叨叨令】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几个叠词?这种手法和这些叠词的运用有何艺术效果?
排比,叠词。排比和叠词的运用音韵和谐,回环流转,产生了“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合作讨论:2023/6/1210
【脱布衫】中也有环境描写,这里有何作用?
渲染莺莺内心因离别而产生的惆怅凄凉之情。2023/6/1211“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一句采用了什么手法?与哪一诗句所表情意手法相同?
夸张手法,意思是说因为离愁别恨而消瘦了;与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同。【幺篇】2023/6/1212“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表现了崔莺莺怎样的思想感情?重爱情轻功利2023/6/1213【满庭芳】中用了几个典故?其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①举案齐眉:表现崔莺莺
张生的体贴之心。②“望夫石”:表现崔莺莺
对张生的爱之深切。2023/6/1214
【朝天子】“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这个典故出于何处?用此典故表明了怎样的意思?语出苏轼《满庭芳》词。表明了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痛恨态度。2023/6/1215
怎样理解[耍孩儿]中的典故?提示:“红泪”借王嘉《拾遗记》的典故,司马青衫借白居易《琵琶行》的典故,表现主人公因离别而生的伤心之情。“伯劳飞去燕西归”则用牛郎织女的典故表现两人缠绵难舍的心情。2023/6/1216[五煞]表明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提示:对张生的生活的关心,千叮万嘱,真情自现。2023/6/1217[二煞]曲终人散,四顾无人之际,莺莺与张生倾诉私情。同学们能否从这曲中找出一个字来描绘莺莺离别之时的心理活动?“怕”
为何“怕”?“怕”什么?2023/6/1218“怕”:莺莺的担心是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是有现实基础的。【小结】莺莺这个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及时代局限性:莺莺的倔强与叛逆的行为表现了她的轻功名,重爱情的反封建精神,但是我们也可以窥见封建时代妇女身上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以及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妇女悲惨屈辱的地位。莺莺的痛苦是一种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痛苦,所以让人无限同情;她的倔强与叛逆让人无限佩服。2023/6/1219.[一煞]中再写环境,其作用是否与开头[端正好]所写相同?一曲以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和【端正好】中的清晨景象相比,氛围更加萧瑟凄凉。这支曲子以景衬情,化情入景,情景交融,生动展现了莺莺离愁渐远渐无穷的心境。2023/6/1220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斜阳”点出所状乃薄暮之秋景,此句将青山摄入画面,并使天、地、山、水融为一体,交相辉映。此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别绪则隐寓其中。埋怨“芳草”无情,正见出作者多情、重情。“碧云天,黄叶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秋色与秋波相连于天边,而依偎着秋波的则是空翠而略带寒意的秋烟。这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对比《苏幕遮》和《长亭送别》在写景抒情方面的异同拓展探究:2023/6/1221送别
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回,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2023/6/1222课堂检测: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谂知(niàn)暮霭(ǎi)胸臆(yì)B.泠泠(líng)相偎(wèi)栖迟(qi)C.赓续(gēng)玉醅(pèi)揾做(wèn)D.萧瑟(s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市中医院自身抗体临床解读考核
- 中国天然橡胶项目投资计划书
- 中国可溶性聚四氟乙烯项目创业计划书
- 中国氰乙酸正辛酯项目商业计划书
- 运城市人民医院管理决策能力考核
- 鹤岗市中医院复杂颅底肿瘤多学科协作考核
- 廊坊市中医院质量检查组织考核
- 2025年颗粒剂工艺操作流程风险评估方案
- 中国高性能沥青基碳纤维项目投资计划书
- 中国水性环氧漆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全国公开课一等奖四年级上册数学新人教版《条形统计图》课件
- 盆底级考试题及答案
- 性窒息的预防与应对
- 《会计职业道德》第2版 课件 第六章会计核算的法律规定
- DBJ51T 181-2021 地下工程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应用技术标准
- ALK阳性NSCLC诊断方法更新
- 南京大屠杀:历史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 小学数学教育与未来教育趋势
- 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解读
- 软件维护与管理操作手册
- 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 中职语文 口语交际《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