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气体放电的流注理论工程上感兴趣的是压强较高气体的击穿,如大气压强下空气的击穿特点:认为电子碰撞电离及空间光电离是维持自持放电的主要因素,并强调了空间电荷畸变电场的作用
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主要在电离室中进行的)说明放电发展的机理1当前第1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流注理论的要点电子崩阶段空间电荷畸变外电场
流注阶段
光电离形成二次电子崩,等离子体
2当前第2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1.电子崩阶段电子崩外形:电子崩中的电子数:n=ex例如,正常大气条件下,若E=30kV/cm,则
11cm-1,计算得到随着电子崩向阳极推进,崩头中的电子数目3当前第3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空间电荷的分布及电场的变化崩的头部集中了大量的电子,崩尾则是正离子。大大加强了崩头及崩尾的电场,削弱了崩头内正、负电荷区域之间的电场电子崩头部:电场明显增强,有利于发生激励或电离现象,当它们回复到正常状态时,放射出光子崩头内部正、负电荷区域:电场大大削弱,有助于发生复合过程,发射出光子4当前第4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2.流注阶段当电子崩走完整个间隙后,大密度的头部空间电荷大大加强了外部的电场,并向周围放射出大量光子光子引起空间光电离,其中的光电子被主电子崩头部的正空间电荷所吸引,在受到畸变而加强了的电场中,造成了新的电子崩,称为二次电子崩光电离、二次崩1—主电子崩2—二次电子崩3—流注5当前第5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正流注的形成二次电子崩中的电子进入主电子崩头部的正空间电荷区(电场强度较小),大多形成负离子。大量的正、负带电质点构成了等离子体,这就是正流注
流注通道导电性良好,其头部又是二次电子崩形成的正电荷,因此流注头部前方出现了很强的电场1—主电子崩2—二次电子崩3—流注6当前第6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正流注向阴极推进流注不断向阴极推进,且随着流注接近阴极,其头部电场越来越强,因而其发展也越来越快流注头部的电离放射出大量光子,继续引起空间光电离。流注前方出现新的二次电子崩,它们被吸引向流注头部,延长了流注通道流注发展到阴极,间隙被导电良好的等离子通道所贯通,间隙的击穿完成,这个电压就是击穿电压7当前第7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在电离室中得到的初始电子崩照片图a和图b的时间间隔为110-7秒p=270毫米汞柱,E=10.5千伏/厘米初始电子崩转变为流注瞬间照片p=273毫米汞柱E=12千伏/厘米电子崩在空气中的发展速度约为1.25107cm/s8当前第8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在电离室中得到的阳极流注发展过段的照片正流注的发展速度约为11082108cm/s9当前第9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负流注当间隙上所加电压较高,间隙中电场很强时,电子崩在离开阴极不远就已经发展到畸变电场的程度了。这种情况下流注将在阴极附近形成并向阳极推进,最后击穿间隙。我们称之为阴极流注或负流注。10当前第10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一旦形成流注,放电就进入了新的阶段,放电可以由本身产生的空间光电离而自行维持,即转入自持放电了。如果电场均匀,间隙就将被击穿。所以流注形成的条件就是自持放电条件,在均匀电场中也就是导致击穿的条件11当前第11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流注理论的自持放电条件12当前第12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3.流注理论对pd很大时放电现象的解释1.放电外形Pd很大时,放电具有通道形式流注出现后,对周围空间内的电场有屏蔽作用当某个流注由于偶然原因发展更快时,将抑制其它流注的形成和发展,并且随着流注向前推进而越来越强烈二次电子崩在空间的形成和发展带有统计性,所以火花通道常是曲折的,并带有分枝电子崩不致影响到邻近空间内的电场,不会影响其它电子崩的发展,因此汤逊放电呈连续一片-辉光放电13当前第13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2.放电时间光子以光速传播,所以流注发展速度极快,这就可以说明pd很大时放电时间特别短的现象。3.阴极材料的影响根据流注理论,维持放电自持的是空间光电离,而不是阴极表面的电离过程,这可说明为何很大Pd下击穿电压和阴极材料基本无关了。14当前第14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1.1.5不均匀电场中的气体放电均匀电场是很少见的情况,工程中遇到的电场大多数是不均匀电场,特别是极不均匀电场。比如,高压输电线路线间的电场或导线对地的电场。另外还存在一些稍不均与电场。由于极不均匀电场的种类较多,我们不能一一进行讨论,只能选择典型的电场进行研究,然后将结论加以推广。15当前第15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最典型的极不均匀电场尖板电场尖尖电场16当前第16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1.稍不均匀电场和极不均匀电场的划分为了区分各种不同的电场,引入电场不均匀系数f表示各种结构的电场的均匀程度f<2时,稍不均匀电场f>4后,极不均匀电场17当前第17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根据电场均匀程度和气体状态,可出现不同情况电场比较均匀的情况放电达到自持时,在整个间隙中部巳达到相当数值。这时和均匀电场中情况类似电场不均匀程度增加但仍比较均匀的情况当大曲率电极附近达到足够数值时,间隙中很大一部分区域也都已达相当数值,流注一经产生,随即发展至贯通整个间隙,导致间隙完全击穿电场极不均匀的情况当大曲率电极附近很小范围内已达相当数值时,间隙中大部分区域值都仍然很小,放电达到自持放电后,间隙没有击穿。电场越不均匀,击穿电压和电晕起始电压间的差别也越大18当前第18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极不均匀电场的放电特征1.存在有局部放电现象2.放点存在明显的极性效应19当前第19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1.局部放电现象—电晕极不均匀电场所特有的一种局部放电现象。它既可能是一种长期存在的局部放电,也可能是间隙击穿的第一阶段。20当前第20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实验室内观察到的电晕21当前第21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电晕放电现象及危害电晕放电现象电离区的放电过程造成。咝咝的声音,臭氧的气味,回路电流明显增加(绝对值仍很小),可以测量到能量损失脉冲现象(a)时间刻度T=125s(b)0.7A电晕电流平均值(c)2A电晕电流平均值22当前第22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电晕放电会引起线路周围的物理效应和化学反应物理效应:光、声、电风、噪声化学反应:产生具有强氧化性和强腐蚀性的物质电磁脉冲:干扰无线通讯和广播电视信号能量损耗:产生能量损耗,降低线路经济效益
有利方面:电晕可削弱输电线上雷电冲击电压波的幅值及陡度;利用电晕放电改善电场分布,提高击穿电压;利用电晕放电除尘等
23当前第23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降低电晕危害的措施基本出发点是增加导线表面的曲率半径,提高电晕起始电压。采用大直径导线或扩径导线采用分裂导线24当前第24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分裂导线输电线路上的电晕25当前第25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扩径导线26当前第26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六分裂导线导线位于正六边形的顶点27当前第27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四分裂导线导线间距450毫米28当前第28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三分裂导线29当前第29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二分裂30当前第30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2.极性效应以棒-板间隙为例1.非自持放电阶段当棒具有正极性时在棒极附近,积聚起正空间电荷,减少了紧贴棒极附近的电场,而略微加强了外部空间的电场,棒极附近难以造成流注,使得自持放电、即电晕放电难以形成
Eex—外电场
Esp—空间电荷的电场31当前第31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当棒具有负极性时
电子崩中电子离开强电场区后,不再引起电离,正离子逐渐向棒极运动,在棒极附近出现了比较集中的正空间电荷,使电场畸变棒极附近的电场得到增强,因而自持放电条件就易于得到满足、易于转入流注而形成电晕放电
Eex—外电场
Esp—空间电荷的电场32当前第32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极性效应
实验表明:
棒—板间隙中棒为正极性时电晕起始电压比负极性时略高U+(电晕)>U-(电晕)33当前第33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2.流注发展阶段当棒具有正极性时流注等离子体头部的正电荷减弱等离子体中的电场,而加强其头部电场(曲线2)电场加强的流注头部前方产生新电子崩,其电子吸引入流注头部正电荷区内,加强并延长流注通道,其尾部的正离子构成流注头部的正电荷
流注及其头部的正电荷使强电场区更向前移(曲线3),促进流注通道进一步发展,逐渐向阴极推进34当前第34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当棒具有负极性时棒极的强电场区产生大量的电子崩,汇入围绕棒极的正空间电荷,等离子体层呈扩散状分布,削弱前方电场(曲线2)在相当一段电压升高的范围内,电离只在棒极和等离子体层外沿之间的空间内发展等离子体层前方电场足够强后,发展新电子崩,其正电荷加强等离子体层前沿的电场,形成了大量二次电子崩,汇集起来后使得等离子体层向阳极推进35当前第35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极性效应
实验表明:
棒—板间隙中棒为负极性时击穿电压比正极性时高U+(击穿)<U-(击穿)36当前第36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极不均匀电场中的放电过程(长间隙)非自持放电阶段流注发展阶段先导放电
热电离过程主放电阶段37当前第37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3.先导放电正棒—负板间隙中先导通道的发展(a)先导和其头部的流注km;(b)流注头部电子崩的形成;(c)km由流注转变为先导和形成流注mn;(d)流注头部电子崩的形成;(e)沿着先导和空气间隙电场强度的分布38当前第38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流注根部温度升高热电离过程先导通道电离加强,更为明亮电导增大轴向场强更低发展速度更快长空气间隙的平均击穿场强远低于短间隙39当前第39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4.主放电当先导通道头部极为接近板极时,间隙场强可达极大数值,引起强烈的电离,间隙中出现离子浓度远大于先导通道的等离子体新出现的通道大致具有极板的电位,在它与先导通道交界处保持极高的电场强度,继续引起强烈的电离高场强区(强电离区)迅速向阳极传播,强电离通道也迅速向前推进,这就是主放电过程。
1——主放电通道2——主放电和先导通道的交界区3——先导通道主放电发展和通道中轴向电场强度分布图40当前第40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1.2气体介质的电气强度1.2.1持续作用电压下的击穿什么是持续作用电压?1.均匀电场:无极性效应击穿时间短不同性质电压作用下击穿电压基本相同,在间隙不太长的情况下约为30kV/cm。2.稍不均匀电场:情况类似于均匀电场。41当前第41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3.极不均匀电场:与前两者有很大的不同,电场不均匀度对击穿的影响减弱,极间距离对击穿电压的影响增大。而且电场和电压的形式不同,击穿的形式也不尽相同。42当前第42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1.2.2雷电冲击电压下的击穿除了前述的持续作用的电压外,电力系统中还会出现另外一种电压,称为冲击电压,其特点是作用时间极短,电压幅值较高。冲击电压可分为雷电冲击电压和操作冲击电压43当前第43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1.雷电冲击电压的标准波形雷电是自然界中最宏伟壮观的现象之一,也是间隙最长的空气击穿现象。为了对雷电现象进行科学研究要规定雷电冲击波的标准波形44当前第44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
(三)标准雷电冲击电压波
用来模拟雷电过电压波,采用非周期性双指数波。T1——视在波前时间;
T2——视在半峰值时间;Um——冲击电压峰值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为:T1=1.2μs±30%;T2=50μs±20%通常写成1.2/50μs。
(四)标准雷电截波用来模拟雷电过电压引起气隙击穿或外绝缘闪落后出现的截尾冲击波,如图。IEC标准和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为:T1=1.2μs±30%;Tc=2~5μs。可写成1.2/2~5μs.0.30.50.9100’T1T2
u/Umt0.900.31
u/Um0’T1Tct45当前第45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2.放电时延
最低静态击穿电压U0击穿时间tb
升压时间t0
、统计时延ts
、放电发展时间tf、放电时延tl
短间隙(1厘米以下)tf<<ts
,平均统计时延
较长的间隙中
tl主要决定于tf间隙上外施电压增加,放电发展时间也会减小
46当前第46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3.50%击穿电压50%冲击击穿电压(U50%)——指某气隙被击穿的概率为50%的冲击电压峰值。47当前第47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4.伏秒特性气隙的伏秒特性——在同一波形,不同幅值的冲击电压作用下,气隙上出现的电压最大值和放电时间的关系,称为该气隙的伏秒特性。48当前第48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一)伏秒特性曲线的制作保持一定的冲击电压波形不变,而逐级升高电压,以电压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电压较低时,击穿一般发生在波尾,取该电压的峰值与击穿时刻,得到相应的点电压较高时,击穿一般发生在波头,取击穿时刻的电压值及该时刻,得到相应的点u0t12349当前第49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
实际上伏秒特性具有统计分散性,是一个以上下包线为界的带状区域。工程上,通常取“50%伏秒特性曲线”来表征一个气隙的冲击击穿特性。U50%u0t2313-U0%2-U50%1-U100%50当前第50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二)伏秒特性的用途间隙伏秒特性的形状决定于电极间电场分布伏秒特性对于比较不同设备绝缘的冲击击穿特性具有重要意义3-2-6S2对S1起保护作用3-2-7在高幅值冲击电压作用下,S2不起保护作用51当前第51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各种间隙的伏秒特性形状由于间隙的放电时间都不会太长,所以随着时间的延伸,一切间隙的伏秒特性最后都将趋于平坦。这时击穿电压就与时间无关了。但是特性曲线变平的时间与间隙电场的形式有很大的关系,均匀或稍不均匀电场的放电时延短,其特性曲线很快就会变平,而不均匀电场放电时延较长,曲线变平的时间也就较长了,换句话说不均匀电场的伏秒特性曲线“较陡”52当前第52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50%冲击击穿电压与50%伏秒特性之间的关系50%冲击击穿电压就是50%伏秒特性变平时所对应的电压53当前第53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1.2.3操作冲击电压下空气的绝缘特性操作冲击电压是由于电力系统在发生变化时出现电磁振荡所引起的,它的幅值大小与系统的电压等级有关,最大可达到相电压峰值的3—4倍。54当前第54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
1.标准操作冲击电压波波形用来等效模拟电力系统中操作过电压波,一般也用非周期性双指数波。波前时间Tcr=250μs±20%;半峰值时间T2=2500μs±60%。可写成250/2500μs冲击波。当在试验中上述波形不能满足要求时,推荐采用100/2500μs和500/2500μs冲击波。此外还建议采用一种衰减震荡波[下右图],第一个半波的持续时间在2000~3000μs之间,极性相反的第二个半波的峰值约为第一个半波峰值的80%0.510
u/UmTcrT2tu0UmTcrtTcr=1000~1500us标准操作冲击电压波55当前第55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2.操作冲击放电电压的特点U型曲线极性效应饱和现象分散性大邻近效应56当前第56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1.2.4大气条件对气体击穿的影响前面分析的不同间隙在各种不同电压下的击穿特性均对应于标准大气条件和正常海拔高度。由于大气的压力、温度、湿度等均会影响到空气的密度、电子的自由行长度碰撞电离以及附着过程,所以也必然会影响到间隙的击穿电压,海拔高度亦如此。为了进行比较,所有的实验数据都必须必须换算到标准条件下。57当前第57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我国的国家标准规定的标准大气条件压力:温度绝对湿度58当前第58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1.2.5提高气体击穿电压的措施两个途径:一、改善电场分布,使之尽量均匀改进电极形状利用空间电荷畸变电场的作用
二、利用其它方法来削弱气体中的电离过程59当前第59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1.电极形状的改进增大电极曲率半径(简称屏蔽)
减小表面场强。如变压器套管端部加球形屏蔽罩;采用扩径导线等改善电极边缘电极边缘做成弧形使电极具有最佳外形如穿墙高压引线上加金属扁球60当前第60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2.空间电荷对原电场的作用由于极不均匀电场在击穿前一定先出现电晕放电,所以可以利用放电本身所产生的空间电荷61当前第61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3.极不均匀电场中屏障的采用62当前第62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由于大气压下空气的电气强度约为30kV/cm,即使采用以上措施,尽量提高电场的均匀度,其平均击穿场强也不会超过上述数值,要想进一步提高气体的电气强度就要想别的办法。63当前第63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4.提高气体压力的作用减小电子的平均自由行程,消弱电离过程例:大气压力下空气的电气强度仅约为变压器油的1/51/8,提高压力至11.5MPa,空气的电气强度和一般的液、固态绝缘材料如变压器油、电瓷、云母等的电气强度相接近压缩空气绝缘及其它压缩气体绝缘在一些电气设备中已得到采用如:高压空气断路器、高压标准电容器等64当前第64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5.高真空和高电气强度气体的采用65当前第65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1)高真空削弱间隙中的碰撞电离过程,从而显著增高间隙的击穿电压
高真空中击穿机理发生了改变:撞击电离的机制不起主要作用,而击穿与强场发射有关66当前第66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2)高电气强度气体含有卤族元素的强电负性气体,其电气强度特别高,我们称之为高电气强度气体。如六氟化硫;氟利昂;四氯化碳等但能应用在电力工程中的只有六氟化硫及其混合气体。67当前第67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六氟化硫气体的特点:无色、无味、无嗅、无毒、不燃分子量146密度大,同样条件下为空气的五倍)耐热性好液化温度较低电气强度为空气的两倍,灭弧能力是空气的100倍以上可以与氮气混合使用,降低成本68当前第68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69当前第69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70当前第70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1.3固体绝缘表面的气体沿面放电电力系统中使用着大量的绝缘子。这些绝缘子的作用是将导电部分支撑、悬挂并固定起来。绝缘子和空气共同构成电气设备的外绝缘。71当前第71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绝缘子的分类线路绝缘子电站绝缘子电气绝缘子72当前第72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
沿面放电的一般概念沿固体介质表面发生的气体放电击穿通道未贯通两极称沿面放电贯通两极时称沿面闪络
实验表明:沿固体表面的闪落电压不但比固体介质本身的击穿电压低得多,而且也比极间距离相同的纯气隙的击穿电压低不少。一般:U(固)>U(气)>U(沿面)在表面潮湿污染的情况下,沿面闪落电压会更低。
73当前第73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1)平行:固体介质处于均匀电场中,且界面与电力线平行,此时的沿面放电特性与均匀电场的情况有些相似。E固体介质与气体介质交界面上的电场分布状况对沿面放电特性有很大影响。界面电场分布可分为典型二种情况。
二、沿面放电的类型与特点74当前第74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下面就三种情况分别介绍放电特性。
情况一中,虽界面与电力线平行,但沿面闪落电压仍要比空气间隙的击穿电压低很多。说明电场发生了畸变,主要原因如下:
(2)强法线:固体介质处于极不均匀电场中,且界面电场的垂直分量En
比平行于表面的切线分量Et大得多。如右上图EtEnE(3)弱法线:固体介质处于极不均匀电场中,但大部分分界面上的电场切线分量Et大于垂直分量En
。右下图。EtEnE(一)均匀和稍不均匀电场中的沿面放电75当前第75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1)固体介质与电极表面接触不良,存在小气隙。小气隙中的电场强度很大,首先发生放电,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沿固体介质表面移动,畸变了原有电场。(2)大气的湿度影响。大气中的潮气吸附在固体介质表面形成水膜,其中的离子受电场的驱动而沿着介质表面移动,降低了闪落电压。与固体介质吸附水分的性能也有关。(3)固体介质表面电阻的不均匀和表面的粗糙不平也会造成沿面电场畸变。76当前第76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
当U升高的过程中:1法兰处电晕放电,如右a图2平行的火花细线组成的光带,如b图3细线突然迅速增长,转为分叉的树枝状明亮火花通道(滑闪放电),如c图4完成表面气体的完全击穿,称为沿面闪络或简称“闪络”导杆法兰(二)极不均匀电场具有强垂直分量时的沿面放电。77当前第77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
支柱绝缘子的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较长,其间固体介质本身不可能被击穿,只可能出现沿面闪络。干闪络电压随极间距离的增大而提高,平均闪络场强大于前一种有滑闪放电时的情况。
三、沿面放电电压的影响因素和提高方法影响因素:
(一)固体介质材料主要取决于该材料的亲水性或憎水性。
(二)电场形式同样的表面闪落距离下均匀与稍不均匀电场闪落电压最高弱垂直分量极不均匀电场则低(距离,绝缘子)界面电场主要为强垂直分量的极不均匀电场中,闪落电压更低(电场最强处厚度,套管)(三)极不均匀电场垂直分量很弱时的沿面放电78当前第78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
主要是增大极间距离(横向),防止或推迟滑闪放电。以瓷套管为例,加大法兰处瓷套的外直径和壁厚或涂半导体漆或半导体釉,防止滑闪放电过早出现。四、固体表面有水膜时的沿面放电此处讨论的是洁净的瓷表面被雨水淋湿时的沿面放电,相应的电压称为湿闪电压。绝缘子表面有湿污层时的闪落电压称为污闪电压,将在后面再作专门探讨。
提高方法(强垂直分量的极不均匀电场):79当前第79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部分淋湿,绝缘子表面的水膜是不连续的(AB湿BCA’干)有水膜覆盖的表面电导大,无水膜处的表面电导小大多数外加电压将由干表面(图中的BCA’)段来承受。或者空气间隙BA’先击穿或者干表面BCA’先闪落,但结果都是形成ABA’电弧放电通道——闪络如雨量特别大时,伞间(BB’)被雨水短接构成电弧通道——闪络ABCA’B’①沿湿表面AB和干表面BCA’发展②沿湿表面AB和空气间隙BA’发展③沿湿表面AB和水流BB’发展80当前第80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湿闪只有干闪电压的40%~50%,还受雨水电导率的影响。绝缘子的湿闪电压不会降低太多。湿闪电压将降低到很低的数值。
在设计时对各级电压的绝缘子应有的伞裙数、伞的倾角、伞裙直径应仔细考虑、合理选择。绝缘子污染通常可分为积污、受潮、干区形成、局部电弧的出现和发展等四个阶段。采取措施抑制或阻止其中任何一个阶段的完成就能防止污闪事故的发生。五、绝缘子污染状态下的沿面放电81当前第81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积污:气候条件:包括雨、露、霜、雪、风等环境作用:和工业粉尘、废气、自然盐碱、灰尘、鸟粪等污秽外绝缘被污染的过程一般是渐进的。染污绝缘子表面上的污层在干燥状态下一般不导电。污层湿润:遇到雨、雾、露等不利天气时,污层被湿润,电导增大,在工作电压下的泄漏电流大增。干区形成:电流所产生的焦耳热,既可能使污层电导增大,又可能使水分蒸发、污层变干而减小其电导。电场畸变:干区的电阻比其余湿区的电阻大的多。整个绝缘子上的电压都集中到干区上,一般干区宽度不大,所以电场强度很大。82当前第82页\共有86页\编于星期一\17点局部电弧:如果电场强度已足已引起表面空气的电离,开始出现电晕放电或辉光放电,由于此时泄漏电流较大,电晕或辉光放电很容易转为绝缘子局部表面的有明亮通道的电弧击穿:随着干区的扩大,电弧被拉长。在雾、露天,污层湿润度不断增大,泄漏电流也随之增大,在一定电压下能维持的局部电弧长度也不断增大。自动延伸直至贯穿两极完成沿面闪落
污闪后果严重:由于一个区域内绝缘子积污受潮情况差不多,所以容易发生大面积污闪事故。自动重合闸成功率远低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考试新课标试卷及答案
- 2025年金沙职校考试题目及答案
- 施工场地防火安全管理方案
- 低VOC涂料技术-洞察与解读
- 家庭健康数据实时监测技术-洞察与解读
- 2025年网站健康评估题库及答案
- 公共服务空间配置-第1篇-洞察与解读
- 2025年佛山市市级机关公开遴选考试真题
- 2025年安义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安全考试试题及答案
- 道路运输岗位管理制度
- 保密知识课件下载
- 典型故障波形分析(电力系统故障分析课件)
- 2025监理工程师教材水利
- 江苏高中英语牛津译林版新教材必修一词汇(默写版)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完整版
-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课件新人教选修
- 土石方运输合同协议
- 2025年江苏启晟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医疗设备与工业互联网的整合运营模式
- 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岗位职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