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于儿童使用抗生素认知行为的调查分析_第1页
家长对于儿童使用抗生素认知行为的调查分析_第2页
家长对于儿童使用抗生素认知行为的调查分析_第3页
家长对于儿童使用抗生素认知行为的调查分析_第4页
家长对于儿童使用抗生素认知行为的调查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长对于儿童使用抗生素认知行为的调查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患儿家长对于儿童使用抗生素的认知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减少细菌耐药和不良反应的产生。方法:对2008年10月1日~10月27日来我院就诊的180位患儿的家长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67份,调查结果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家长对儿童使用抗生素的正确认知率为%,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的家庭备有抗生素,%的家长自主对子女使用过抗生素,18%的家长会给子女服用成人抗生素;自主用药行为主要与性别相关,以女性比例为高。结论:家长在儿童使用抗生素的认知和行为方面均存在严重的问题,需要开展有效的合理用药宣传教育。

【关键词】抗生素儿童认知行为问卷调查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urrentsituationandthemainfactorsofcognitivebehaviorofchildrensguardiansaboutantibioticuseinchildren,soastopromoteitsrationaluse,andreducebacterialresistanceandadversedrugreactions.Methods:Anonthespotquestionnairesurveywasconductedin180randomlyselectedchildrensguardiansfromourhospitalduring~in2008.Among180questionnaires,167(%)werejudgedsuitableforfurtheranalysis.Allthedatawereanalyzedwithstat.Results:Thecorrectnessrateofrelatedknowledgewas%,whichwaspositivelycorrelatedwiththeeducationlevel(R=,).%offamilykeptantibioticsathome,%oftheguardiansusedantibioticsfortreatmentoftheirchildrenwithoutdoctorsprescriptions,and1/3ofwhomusedadultsantibiotics.Thissituationofselfmedicationwasrelatedtosextocertaindegree(R=,).Conclusions:Seriousproblemsexistinbothcognitionandbehavior,thereforeitisessentialtopromotehealthpropagandaofrationalmedicationofantibioticsinchildren.

[Keywords]Antibiotic;Children;Cognitivebehavior;Questionnairesurvey

随着细菌耐药和抗生素不良反应等问题的产生,特别是一些多重耐药细菌的出现[1,2],人们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日益重视。虽然目前已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但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仍不容乐观[3]。儿童是抗生素应用的主要人群之一,且就诊前多服用过抗生素[4],可见家长对于抗生素使用的认知行为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因素分析,了解家长对儿童使用抗生素的认知行为现状及特点,以便于更有效地开展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健康教育,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1调查对象与方法1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2008年10月1日~10月27日来我院就诊的部分患儿家长为调查对象,每户家庭选择一位家长进行问卷填写。2调查方法

通过查询文献和分析预调查自行设计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被调查者基本信息和调查内容两部分,后者涉及抗生素的购买、使用及不合理使用后果的认知和行为情况,题型分为判断题和多选题。经统一印刷的问卷进行随机发放,在使用统一的指导语后由被调查者独立填写,问卷当场收回。3统计方法

用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以正确认知值和自主用药行为值为因变量,对家长性别、文化程度、与患儿关系、患儿年龄等因素用backward法分别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

2结果

基本情况

共发放问卷180份,全部收回后剔除信息填写不全或错误的无效问卷13份,有效率%。在有效问卷的167位被调查者中,男58人,占%,女109人,占%;年龄最小22岁,最大58岁,年龄分布为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8人,占%,高中、中专59人,占%,大专、大学及以上62人,占%;159人为患儿父母,4人为患儿祖父母或外祖父母,4人为患儿家庭其他人员。患儿年龄最小13d,最大15岁。

家长对于儿童使用抗生素认知情况的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家长的文化程度与对儿童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认知度呈正相关。单因素分析结果见表1。其中回答正确率最低的是“是否认为静脉滴注效果比口服好”;在“细菌是否会产生耐药性”和“购买抗生素是否需要医生处方”这两个问题上,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回答正确率较高。

表1不同文化程度患儿家长的认知情况分析

注:第1~3题以否定回答作为正确答案,第4~5题以肯定回答作为正确答案

认为细菌会产生耐药性的130位家长,在多项选择题“减少细菌产生耐药主要靠什么部门”的答案中,选择医院的有102人,选择国家政策的有32人,选择服药患者的有27人。

家长对于儿童使用抗生素的行为情况分析

167户家庭中有120户都备有抗生素,且各因素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91位家长对子女有过抗生素的自我药疗行为,其中30位家长会把成人的抗生素给小孩服用。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家长的自主用药行为主要受性别因素的影响,而以女性比例为高。家长性别对各题的单因素分析结果参见表2。

表2家长性别与自主给子女使用抗生素行为的关系

*在167位有效问卷的被调查者中占18%

91位曾自主使用抗生素的家长对多项选择题“出现哪些症状时会自己给小孩服用抗生素”和“自己给药时按什么剂量给药”的回答显示:自主给子女使用抗生素中66人用于咳嗽,64人用于发烧,32人用于流涕,18人用于外伤;在确定给药剂量中83人按说明书,14人打电话向医院咨询,8人按前一次的用法。

3讨论

调查显示抗生素的合理给药途径是最欠了解的问题,在不同文化程度之间都普遍认为静脉输液的效果好于口服给药。静脉给药是一种创伤性给药方式,虽然能迅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但也存在着潜在的感染危险和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口服给药方便易行,在治疗某些疾病时也能达到静脉输液的效果[5]。张灵恩[6]认为对中、轻度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或泌尿系统感染采用口服给药可作为预防细菌耐药性的策略之一。同时由于应用最广的β内酰胺类药物多为时间依赖型抗生素,它们的血清清除半衰期较短,而它的抗菌效应取决于超过MIC的时间,与之不相适应的是现行的输液频率多以每日一次为主[7],在用药3~4h后90%已代谢,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不能起到有效的杀菌作用。所以应根据病人、病情确定合适的给药途径。

对于细菌耐药性问题,家长并未引起重视。有%的家长存在错误认知或不清楚细菌耐药性的具体含义,回答正确的家长也基本认为减少细菌耐药的产生主要靠医院行为,而与服药患者关系不大。宗青等[8]的调查也显示,家长对细菌耐药性的知识排在所有抗生素相关知识需求的最末。对抗生素耐药性认识不足容易导致家长的自主用药行为,而家长自行对子女使用抗生素又是产生抗生素耐药和不良反应的隐患之一。加强细菌耐药知识的宣传教育,控制家长的不合理自主用药,对预防细菌耐药将大有益处。

调查发现多数患儿家中备有抗生素,这是家长对儿童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础。应根据病原菌的药敏实验和患儿的个体情况选用合适的药物,制定相应的给药方案,包括给药剂量、给药频率、给药途径和疗程。家长自行用药时往往只是凭借自己的经验用药,存在着联合用药和疗程过短的现象[9]。从家长自行给子女服用抗生素治疗的疾病看,上呼吸道感染所占的比例最高。上呼吸道感染多为病毒所引起,服用抗生素非但起不到治疗作用,反而会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导致进一步的感染,只有当合并细菌感染时才宜使用抗生素。有临床实践表明对无明确细菌感染依据及其他需要立即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者,采取优先不用或延迟使用抗生素的做法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10]。除了不能掌握抗生素的应用指征外,家长在药物选择和剂量确定上也是随机和盲目的,难以结合病因病情,有部分家长还把成人的抗生素减量后给小孩服用,容易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产生。

刘喜梅等[4]发现就诊前未有过自主用药行为的以小年龄患儿为主,但本次多元回归分析时并未发现两者呈显着相关,这可能与样本量小有关。

调查结果提示:多角度多途径的开展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抗生素耐药、减少不良反应产生的宣传教育工作已是迫在眉睫,特别是对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患儿家长。为了减少不安全的自主用药行为,除了要正面倡导合理使用抗生素外,还要宣传不合理用药带来的巨大危害如耐药性问题和药物不良反应。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任重而道远,为避免后抗生素时代的来临,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闵秀全,苟莉,向稚丹.儿科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4):513514.

[2]胡锡池,严子禾,周晓明,等.高产AmpC酶肠杆菌科细菌对12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8,33(4):252254.

[3]汪循东.门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处方分析[J].中华临床医学实践杂志,2007,6(2):177178.

[4]刘喜梅,周剑峰,柴建农,等.儿科门诊病儿就诊前用药情况调查[J].儿科药学杂志,2002,8(3):61.

[5]AtkinsonM,LakhanpaulM,SmythA,etal.Comparisonoforalamoxicillinandintravenousbenzylpenicillinfor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inchildren(PIVOTTrial):amulticentrepragmaticrandomisedcontrolledequivalencetrial[J].Thorax,2007,62(12):11021106.

[6]张彗芬,郦柏平,王珏,等.住院患儿抗菌药物应用大样本调查与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2007,42(l6):12681270.

[7]张灵恩.儿科产生耐药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