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社戏》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社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复习回顾作家、作品相关文学常识;掌握课后读读写写中生字的读音,字形及词义,并学会运用;
(2)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默读文章,梳理文章主要情节,整体感知;
(2)精读描写的文段,品析语言中的情味,领悟鲁迅作品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3)通过朗读和默读,理解当地民风民俗,感知旧时江南水乡村民的淳朴善良的品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他成长的足迹,体味童真、童趣;
(2)体会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和神往之意;
教学重点
(1)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2)精读文段,品析语言中的情味,领悟鲁迅作品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3)体会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和神往之意;
(4)理解当地民风民俗,感知旧时江南水乡村民的淳朴善良的品质;
教学难点
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他成长的足迹,体味童真、童趣;
2.精读文段,品析语言中的情味,领悟鲁迅作品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品析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复习回顾作家、作品相关文学常识;掌握课后读读写写中生字的读音,字形及词义,并学会运用;
(2)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一、导入
童年生活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犹如一个个欢快跳跃的音符,说不尽道不完。在鲁迅先生的笔下他的童年不仅有充满趣味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还有充满江南水乡独特韵味的“平桥村”。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社戏》,去看看在这篇文章中又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童年生活画面呢?
二、文学常识
过渡语:鲁迅算是我们的老朋友了,谁可以来帮助大家回顾一下鲁迅的相关文学常识?
作家作品: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浙江绍兴人。
作品有小说集《彷徨》、《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共十二篇),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集。
他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
过渡语:本篇文章的体裁为“小说”。
体裁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过渡语:了解了作家作品,我们一起来学习生字词;
识记生字
明确:
四、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师:本文题为《社戏》,“社戏”实是本文的线索。
问题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依据看“社戏”线索,给文章划分层次,理清文章主要情节。
【明确】(1-3)看戏前:“我”随母归省后,在平桥村的生活;
(4-30)看戏中:赵庄看戏全过程;
(31-40)看戏后:看社戏后的余波;
过渡:以“社戏”为线索,文章共写了三大部分的内容,而每一部分又向我们讲述了若干件小事,
问题二:请同学们通读全文,依据提示,完成对本文事件的概括。
【明确】平桥概况(1)、伙伴游玩(2—3)、(无船出行)(4—9)、月夜行船(10—13)、船头看戏(14—21)、月下归航(深夜返回)(22—23)、月下偷豆(24—30)、六一送豆(再谈送豆)(31—40)。
问题三:在这些事件中,哪些事是详写?哪些事是略写?
【明确】戏前波折,船头看戏,月下偷豆,六一送豆
总结:作者围绕看社戏,浓墨重彩地铺写着看社戏前的波折,船头看社戏的过程和看戏后归航月下偷豆,令人读来身临其境,深受感染,而对于看戏的机缘、看社戏后的余波,作者则简略带过,用笔非常高明,这种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也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篇文章。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精读描写的文段,品析语言中的情味,领悟鲁迅作品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2.通过朗读和默读,理解当地民风民俗,感知旧时江南水乡村民的淳朴善良的品质;
3.体会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和神往之意;
一、复习导入
听写生字,回顾文章主要内容
二、重点研读,文本探究
过渡语:作者围绕看社戏,浓墨重彩地铺写着看社戏前的波折,去看戏途中,看社戏的过程和看戏后归航偷豆,令人读来身临其境,深受感染。在这个过程中,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呢?
问题一:请你结合文章具体语句,说一说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物形象。
【示例】
双喜:
(1)当外祖母担心都是孩子们时,双喜大声打包票,说了三个理由——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善解人意
(2)归航偷豆是征求豆主人阿发的意见——考虑周到
(3)多喜认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挨骂的——聪明,细心
阿发:
归航偷豆时,“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通过对阿发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可以看出阿发是一个质朴、纯真、热心的人。
六一公公:
“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地摘,踏坏了不少。”——善良、宽厚、爱惜劳动果实;
六一公公送豆给我和母亲吃——好客、淳朴、热心
过渡:平桥村的“双喜”“六一公公”“阿发”不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给文中的“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至于多年后我会想念儿时的这段时光,其实,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止是村里老人孩子之间流露出的人情美,还有乡间的美丽的风景。
问题二:请找出文章中进行描写的句子进行朗读,并和大家分享。(朗读,齐读,分析)
【示例】
(1)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从听觉和嗅觉、视觉等角度描绘了作者坐船去看社戏时,河水两岸的夜景,渲染了静谧的气氛,烘托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焦急心情,为下文看到社戏的失望做铺垫。
(2)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比喻,写出了“我”当时愉悦的心情,同时这种半想象,半纪实,也表现了孩子浪漫的想象力。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像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比喻,这也是充满童真,浪漫的想象,富有诗意,“但我还以为船慢”表明我非常急于到赵庄看戏。
三、主旨探究
过渡:本文题为《社戏》,但通过阅读我们知道“我”所期待的“社戏”并非那样精彩,六一公公送来的豆也不再那么好吃,但作者在文章最后却说“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问题三:豆是很普通的豆,戏也是让“我”昏昏欲睡的戏,但是文章为什么最后却说是“好豆”“好戏”?
【明确】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老人和孩子们的那种淳朴、善良、真挚的情感。这一切都是“我”童年时代在城镇未曾见到过的,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也很少见到。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眷恋之情。
四、小结
小说中处处洋溢着夏天的温馨,一切都让人觉得那么和谐、自然、充满生机,作者采用多种表达方式:描写、抒情、议论、记叙,从视觉和听觉以及嗅觉等方面,描绘了几个画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初级软件测试技术实战教程与案例分析
- 临床老师教学规范课件
- 2025年汽车维修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集
- 2025年物业管理高级考试备考指南及模拟题答案
- 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工作制度
- 甲状腺疾病护理课件
- 甲状腺滤泡课件
-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
- 中文教学课件新年
- 甲流乙流课件
- 化妆品质量意识培训大纲
- 2024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低碳经济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八下单词表(Unit 1-10)大全
- YS-T 650-2020 医用气体和真空用无缝铜管
- JC-T 564-2000 纤维增强硅酸钙板
- 《建筑装饰工程质量检验与检测》课程标准
- PVC地胶板施工工艺流程图文
- 《数学分析》课件
- 子宫内膜息肉教学查房
- 氢氧化钠应急预案
- 工厂投产前工作计划部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