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讲义与习题精讲(电子教案)_第1页
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讲义与习题精讲(电子教案)_第2页
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讲义与习题精讲(电子教案)_第3页
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讲义与习题精讲(电子教案)_第4页
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讲义与习题精讲(电子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讲义与习题精讲(电子教案)第一章微型计算机概述

§1.1微型计算机的特点和进展

一、分类:

电子计算机通常按体积、性能和价格分类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五类.从系统构造和根本工作上说,微型机和其他几类计算机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分.所不同的是微型机广泛采纳了集成度相当高的器件和部件,因此带来了以下一系列的特点.

二、微型机的特点

1.体积小,质量轻.2.价格低廉.

3.牢靠性高,构造敏捷.4.应用面广.

三、微型机的进展:

从1974年至今仅30余年时间,微处理器经受了四代的进展.

1.第一代(1971年开头)

这是4位μp的时期,典型产品为:

1971年10月,Intel4004(4位),1972年3月,Intel8008(8位),其集成度为2022管子/片,采纳P-MOS工艺,10μm光刻技术.

时钟频率为1MHZ.平均指令执行时间约为20μs2.其次代(1973年开头)这是8位μp的时期,典型产品为:

1973年,Intel8080;1974年3月,Motorola的MC6800.这两种是中档的8位μp。1975年至1976年,ZILOG的Z80;1976年Intel8085,这两档是高档的8位μp.其中Intel8080的集成度为5400管子/片,它采纳了N-MOS工艺,6μm光刻技术。时钟频率为2~4MHZ.平均指令执行时间约为1~2μs。

这一时期还消失了8位单片微型计算机,以Intel8048/8748、MC6801、Z8为代表,用于工业掌握和智能仪表.3.第三代(1978年开头)这是16位μp的时期,典型产品为:

1978年,Intel8086;1979年,Zilogo的Z8000;1979年,Motorola的MC68000,其集成度为68000管子/片,它采纳了H-MOS工艺,3μm光刻技术,时钟频率为4~8MHZ.平均指令执行时间约为0.5μs.

4.第四代(1981年开头)这是32位μp时期,典型产品为:

1983年,Zilogo的Z80000;1984年7月,Motorola的MC68020,集成度为7万管子/片,采纳CHMOS工艺,2μm光刻技术。1985年夏,Intel80386,集成度为27.5万管子/片,采纳

1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

CHMOS工艺,1.2μm光刻技术,时刻频率为16~20MHZ左右,平均指令执行时间约为0.1μs.1989-1995年,Intel又相继推出了80486和Pentium,其中Pentium的集成度已高达3100000管子/片,时钟频率高达150MHZ.

§1.2微型机的分类

可以以不同的角度对微型机进展分类.最通常的做法是把微处理器的字长作为微型机的分类标准.

一.4位微处理器二.8位微处理器三.16位微处理器四.32位微处理器五.64位微处理器

六.分层的存储系统

存储器分为5层,从0层到4层.

0层:0层通常是CPU内部存放器,离CPU最近,存储速度最快,单数量有限.

1层:①空间局部性.②时间局部性

片内CACHE称为第一级CACHE,片外CACHE称为其次级CACHE.

2层:2层是主存储器.通常是由动态RAM(DRAM)组成.

3层:3层是大容量的虚拟存储器,普遍使用的是磁盘存储器。

4层:4层存储器用来存储一个时期内用不着的数据或者因其重要而需要保存的数据。

这种归档(数据库)存放往往采纳磁带或可更换的磁盘和光盘。

§1.3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

一、计算机的根本组成和根本工作原理(雷P12)

1、计算机的根本组成(雷P12)2、存储程序工作原理(雷P13)

二、名词术语(雷P13)

1、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也称为中心处理单元CPU。2、微机

通过总线(BUS)和I/O(输入/输出)接口

电路,把CPU和半导体存储器(ROM、RAM)有机的地组合在一起,即构成一台计算机的物理装置,称为微机。

?1.单板机(雷P13)?按组装的构造不同,微机可分为??2.单片机?3.多板机??共97页第2页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

3、微机系统(雷P14)

微机配上外部设备、系统电源和系统软件就构成一个微机系统,简称系统。4、微机多机系统(雷P14)

由多台微机或/和多片微处理器组合而成的微机复合系统。5、微机开发系统MDS(雷P14)6、计算机网络系统(雷P14)7、多媒体(雷P14)

多媒体是指文、图、声、像等单媒体与计算机程序融合在一起形成的信息传播体。

三、微机构造(雷P14)

1、总线(雷P15)

(1)地址总线(AB)(2)数据总线(DB)(3)掌握总线(CB)

2、微处理器(CPU或MPU)(雷P15)

?存放器阵列RS?CPU一般由?算术规律运算单元ALU

?掌握器和内部总线及缓冲器?PC:程序计数器AR:地址存放器A:累加器RS:存放器阵列PLA:掌握信号产生电路

ID:指令译码器IR:指令存放器

3、存贮器(雷P16)

4、微型计算机(雷P15)

共97页第3页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

5、微型计算机系统

§1.3微型计算机的应用

一、科学计算

二、信息处理和事务治理三、过程掌握、工业掌握四、仪器、仪表掌握五、家用电器和民用产品掌握六、事务处理、教学培训

七、计算机帮助设计和帮助制造CAD/CAM

§1.4微型计算机中数的表示和编码(略)作业:2、3、8

共97页第4页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

其次章8086微处理器

§2.18086的编程构造

一、总线接口单元BIU

总线接口单元的功能是负责完成CPU与存储器或I/O端口传送数据。总线接口部件有以下局部组成:●4个段地址存放器,即

CS-16位的代码段存放器;DS-16位的数据段存放器;ES-16位的扩展段存放器;SS-16位的堆栈段存放器●16位的指令指针存放器IP●20位的地址加法器●6字节的指令队列

二、执行单元部件EU

执行单元部件的功能就是负责指令的执行。

由内部构造图可以看到,执行单元部件由以下几个局部组成:●四个通用存放器,即AX,BX,CX,DX;

●4个专用存放器,即基数指针存放器BP,堆栈指针存放器SP,源变址存放器SI,目的源变址存放器DI;●标志存放器(FR);●算术规律单元(ALU);

BIU负责完成取指令与存取操作数,即CPU全部与外部总线有关的操作均有其(BIU)完成,EU则负责分析、执行指令,并不需要与CPU外部总线直接发生联系,其(EU)所需的数据和所产生的结果都通过BIU接收或传送到外部总线。BIU与EU两个单元一起并行工作,使得取指令与执行指令的操作并行进展,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各通用存放器的特别用途和隐含性质如下表所示:

通用存放器的特别用途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