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泌阳市虎村铝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方案_第1页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泌阳市虎村铝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方案_第2页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泌阳市虎村铝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方案_第3页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泌阳市虎村铝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方案_第4页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泌阳市虎村铝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 1一、任务的由来 1二、编制目的 1三、编制依据 2四、方案服务年限及适用年限 7五、编制工作概况 7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 11一、矿山简介 11二、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 11三、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14四、开采历史与现状 30五、相邻矿山分布 33第二章矿山基础信息 35然地理 35二、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39社会经济概况 52四、矿区土地利用现状 53五、矿山及周边其它人类重大工程活动 58六、矿山及周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分析 58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 62一、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调查概述 62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63三、矿山土地损毁预测与评估 81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土地复垦范围 94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100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 100二、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102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 119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预防 119二、矿山地质灾害治理 124三、矿区土地复垦 134四、含水层破坏修复 146五、水土环境污染修复 147六、矿山地质环境监测 148七、矿区土地复垦监测和管护 151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 155一、总体工作部署 155二、近期年度工作安排 166第七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 173一、经费估算编制说明 173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经费估算 184三、土地复垦工程经费估算 190四、总费用汇总与年度安排 196第八章保障措施和效益分析 201一、组织保障 201二、技术保障 202三、资金保障 204四、监管保障 206五、效益分析 207六、公众参与 208第九章结论与建议 214一、结论 214二、建议 2141、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2、方案报告表3、复垦责任范围表4、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投资估算通用表1、县级主管单位初审意见2、方案编制委托书3、采矿许可证副本复印件4、编制单位对《方案》资料真实性的承诺5、矿业权人履行义务承诺书6、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7、开发利用方案备案证明8、矿山原恢复治理方案批复9、矿山恢复治理基金缴存证明10、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批复11、2017年度储量动态检测备案表12、公众参与相关资料13、造价信息相关资料1前言一、任务的由来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沁阳市虎村铝土矿位于沁阳市西万镇北西4km处,行政上主要属常平乡管辖,部分归西万镇管辖。2009年4月,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首***,有效期自2012年5月至2022年2月,矿区面积7.0025km2 hm为10×104t/a,开采标高+430m~+100m。2009年中铝中州矿业有限公司委托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察总院编制了《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沁阳市虎村铝土矿生产补充勘查报告》,并取得了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豫储评字[2010]7号)及备案证明(豫国土资储备字[2010]55号);2012年2月,中铝中州矿业公司委托河南省冶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了《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沁阳市虎村铝土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并通过评审且备案(豫国土资方案备字[2011]106号);2010年6月,委托河南省焦作地质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了《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沁阳市虎村铝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并通过评审且备案,矿山已缴纳环境治理基金85.72万元,矿山未编制土地复垦方案。该矿山原恢复治理方案已过适用期,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土地复垦条例》、《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号)等相关规定,矿山企业在本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的编制过程中,应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中铝中州矿业有限公司通过招标形式,委托河南宏程矿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承担《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沁阳市虎村铝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编制工作。二、编制目的《方案》编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矿山地质环境和土地复垦现状调查与评估,制定虎村铝土矿在开采阶段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明确虎村铝土矿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的目标、任务、措施、实施步骤和费用等,确保将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2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减轻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实现矿山地质环境的有效保护、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以及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落实虎村铝土矿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的义务,为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的有效监督管理提供依据。具体内容如下:1、通过矿山地质环境和土地资源调查,查明矿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确定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与评估范围。2、查明矿山地质灾害类型、发育程度、危害程度、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3、根据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在现状评估的基础上,根据矿山开发利用方案、采矿地质环境条件,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4、根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预防和恢复治理技术措施,明确恢复治理的目标任务。安排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制定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方案。5、通过资料收集、矿山开采情况调查,分析矿山建设和开采过程中对土地资源的损毁区域、损毁时序、损毁方式、损毁地类、损毁程度和损毁面积。6、明确土地复垦的范围、复垦利用方向、治理措施、质量标准,指导矿山土地复垦工作,促使土地复垦工作质量达到要求。7、根据工程设计和监测方案,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工程、土地复垦工程、监测工程的经费估算。三、编制依据(一)法律法规28日修订通过,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重新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8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第三次修正);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4年7月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9年8月修订);3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1年3月修订);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4年4月修订);7、《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2年12月修订);8、《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810月修订);9、《土地复垦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1年2月国务院第145次常务会议通过施行);11、《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1年1月修订);12、《河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2012年3月29日经河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1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8年8月3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全票通过,2019年1月1日施行);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2018年6月1日施行)。(二)政策性文件1、《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号);2、《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改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通知》(自然资源规[2019]1号);3、《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4、《贯彻实施<土地复垦条例>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50号);《自然资源部关于第一批废止修改的部门规章的决定》第三次修正);《自然资源部关于第一批废止和修改的部门规章的决定》修正);47、《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暂行办法的8、《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土地复垦方案审查工作的通知》(豫国土资发[2018]9号);9、《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豫国土资发[2014]79号);10、国土资源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6]63号);11、《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取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的通知》(豫财环[2017]111号);12、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关于取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的指导意见》(财建[2017]638号);13、《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调增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费的通知(试行)》(豫建设标[2016]47号);14、《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201915、《国土资源部关于全面实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的通知》(国土资规[2018]1号);16、《国土资源部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国土资发17、《自然资源部关于第一批废止和修改的部门规章的决定修改矿山地质环境18、《国土资源部关于修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等5部规62号令);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规章的决定》(国土资源部第64号令)。20、《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印发生产建设土地复垦方案初审意见文本格式和土地复垦监管协议参考文本的通知》(豫国土资办发[2018]65号文);21、《河南省重要矿山资源管理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印发河南省露天矿山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实施方案的通知》;22、《河南省露天矿山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实施方案》(河南省重要矿产资源联席会议;523、《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国土资规[2017]4号)。(三)技术标准与规范TDT031.1-2011);2、《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2部分:露天煤矿》(TD/T1031.2-2011);3、《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4部分:金属矿》(TD/T1031.4-2011);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6、《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1036-2013);7、《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15);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GB5288-2018);9、《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10、《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11、《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12、《生产项目土地复垦验收规程》(TD/T1044-2015);13、《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DZ/T0261-2014);14、《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规程》(DZ/T0287-2015);1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16、《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192-2015);17、《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规程》(GB/T15766-2006);19、《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16);20、《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GB/T32864-2016);21、《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22、《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20-2006);23、《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06);24、《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规程》(DZ/T0288-2015);25、《地下水监测工程技术规范》(GB/T51040-2014);26、《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27、《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施工监理规范》(BD41/T1154-2015);628、《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技术规范》(TD/T1048-2016);29、《矿山土地复垦基础信息调查规范》(TD/T1049-2016);30、《河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技术要求(试行)》(豫国土资发[2014]99号);31、《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Z/T0320-2018);32、《河南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豫国土资发[2010]105号);33、《河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制图标准》(河南省国土资源厅,2010年);34、《河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豫财综[2014]80号);(GB15618-2018)。(四)相关资料1、《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沁阳市虎村铝土矿生产补充勘查报告》(2009年,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察总院);2、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沁阳市虎村铝土矿生产补3、《〈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沁阳市虎村铝土矿生产补充勘查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豫储评字[2010]7号);资源开发利用方案》(2011年2月,河南冶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5、《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沁阳市虎村铝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2010年6月,河南省焦作地质勘察设计有限公司);6、《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沁阳市虎村铝土矿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2016年2月,河南有色岩土工程公司);7、《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沁阳市虎村铝土矿2019年资源储量零动用情况说明》(2019年12月,河南宏程矿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8、采矿许可证(证号:*******************);9、沁阳市土地利用现状图:I49G019079、I49G020079(2017年12月调查);10、《沁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方案》(2010-2020年);11、《常平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712、《西万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五)主要计量单位本方案编制过程中采用国际通用单位制,主要计量单位见表0-1。表0-1主要计量单位表序号名称计量名称计量符号1面积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亩2长度厘米;米;千米m3体积立方米;万立方米m3;104m34数量万株;微克;千克5产量吨;千吨;万吨;百万吨t;kt;104t;Mt6单价元/亩;万元/公顷;元/吨7金额元;万元(人民币)-8间9温度摄氏度℃速度米/秒m/s流量立方米/秒m3/s吨/立方米t/mt/压强兆帕MPa四、方案服务年限及适用年限根据《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沁阳市虎村铝土矿2017年度矿山储量动态检测报告》,截止2017年年底,矿山累计查明铝土矿资源储量283.88×104t,保有储量192.98×104t,保有共生粘土矿资源储量126.23×104t,2018年至今矿山未进行开采,矿山生产规模10×104t/a,剩余服务年限11.7a。《方案》编制以矿山剩余服务年限11.7a为依据,考虑塌陷稳沉期1a,治理复垦《方案》的适用年限为5年(2020年1月至2024年12月)。本方案严格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当矿山企业变更矿区范围和开采方式、扩大开采规模,或变更开采矿种,或没有按照开发利用方案进行开采的,矿山企业负责对本方案进行修订或重编。若在本方案服务期限内矿业权发生变更,则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的责任与义务将随之转移。五、编制工作概况(一)编制背景8为保护矿山地质环境、矿区内土地及生态环境,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及土地复垦费用,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号)文件精神,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提交《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沁阳市虎村铝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2019年7月起,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沁阳市虎村铝土矿开始着手本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的招标工作,并于2019年7月28日与河南宏程矿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签订报告编制合同。(二)编制过程接受采矿权人委托后,河南宏程矿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按照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知》 (国土资规[2016]21号)文件精神,制定如下工作程序(图0-1)。、资料收集与分析2019年8月2日起资料收集,开展野外现场调查之前,收集的主要资料有该矿的储量报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等,以了解矿山地质环境概况;收集矿山总平面布置图等图件作为野外调查工作手图。根据收集的资料确定现场调查方法、工作路线和现场调查内容。收集了矿区的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土壤植被分布、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等相关资料。2、现场野外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图、项目区GoogleEarth截图作为底图,结合手持GPS、光电测距仪对矿区内的损毁土地进行定点、上图并对土地利用现状、地貌及人文景观、地质灾害、地下水等进行调查;对已损毁场地、地质灾害、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定点、上图;填写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3、室内综合分析整理2019年10月29日-11月10日,拟定初步方案。在综合分析研究现有资料及野外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编制《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图》(1:10000)、《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图》(1:10000)、《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测图》(1:10000),《矿区土地损毁预测图》(1:10000),《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图》(1:10000),《矿区土地复垦规划图》(1:10000)以及插图,同时编制《方案》。9图0-1工作程序图进入到西向镇虎村、西万镇校尉营村等村庄采用问卷调查走访的形式,调查了公众对土地复垦利用方向的意图,以及对复垦标准与措施的意见;选定了土地复垦标准、措施,明确土地复垦目标,确定复垦费用来源,初步拟定了矿山土地复垦方案,并广泛征询各方意见,从各方面进行了可行性论证。根据公众意见进行复垦方案、图纸的修改。为保障本次工作质量,项目组严格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国土资源部)中的“工作程序框图”开展工作。本次工作采用了资料收集、野外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室内资料整理综合研究、文本的编制设计、计算机成图、公众参与调查、专家审核等技术手段和方法。外业调查中,采用实地测量、采访、拍照等多种工作手段相结合,调查内容全面,真实地反映了项目区地质环境问题和土地利用现状,所获取的资料真实可靠;公众参与调查征求了沁阳市国土、地质环境及土地所有权人的意见,公众参与度较高,满足规范要求;内业工作中,项目组按照成员专业进行分工,内部邀请专家给予指导,还经单位内部组织的专家评审,保证了成果质量。提交的成果基本满足了工作要求,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方案》编制过程中完成的主要工作量,见表0-2。表0-2完成主要工作量一览表间工作内容完成工作量2019.8.2资料收集1、《生产补充勘查报告》(豫国土资储备字[2010]55号;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豫国土资方案备字[2011]106号);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4、采矿许可证;5、《2017年矿产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报告》及备案表;6、土地利用现状图(图幅:I49G019079、I49G020079)7、土地利用规划图(沁阳市、西向镇、西万镇及常平乡)2019.10.25-28野外勘察核实测量调查范围矿区及周边影响区地形地貌调查点个地质灾害调查点8个,主要位于区内老采坑及遗留民采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图对项目区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核实对比土地损毁区内遗留采坑及已开采区现状调查村庄访问调查主要调查校尉营村、煤窑庄村、西万村土壤调查挖掘(利用)土壤剖面3处数码拍照86张拟定、论证和方案编制根据资料分析确定评估区和复垦区的面积,并根据村民意见和建议确定复垦方向,进行初步方案的编制。公众参与开展公众参与调查座谈,发放调查表并回收内审、修改内部审查并对方案进行修改成果提交文本报告书1本(含正文、附表及附件)6幅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一、矿山简介1、矿山名称: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沁阳市虎村铝土矿;2、采矿权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3、地理位置:沁阳市西万镇北西4km处;4、经济类型:股份有限公司;5、项目类型:生产类项目;6、开采方式:露天/地下开采;7、开采矿种:铝土矿、粘土矿;8、生产规模:10×104t/a;9、矿区面积:7.0025km2(700.25hm2);10、剩余服务年限:11.7年;11、产品方案:原矿供给中铝中州矿业有限公司用于生产氧化铝;12、地理位置及交通:矿区位于沁阳市北部靠近河南省、山西省边界,直线距离约13km,位于西万镇北西4km处,行政上主要属常平乡管辖,部分归西万镇管辖。阳)公路为晋豫省际主干公路,在矿区东部通过。往南至西万镇与焦(作)济(源)公路相交。焦(作)枝(城)铁路在矿区南部经过,往西南100km至洛阳与陇海铁路联结,焦枝铁路沁阳车站即在西万镇。焦(作)太(原)铁路于九府坟往北可直达山西省太原市。月(山)侯(马)铁路于济源市往西可直达山西省侯马市。此外,区内还有四通八达的简易公路。除矿区内局部地段外,交通十分便利。详见交通位置图二、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根据河南省自然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开采深度为+430m~+100m,矿区范围由18个拐点圈定,矿区面积7.0025km2,矿区拐图1-1矿区交通位置图表1-1矿区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点号1980西安坐标系2000国家地理坐标系X坐标Y坐标X坐标Y坐标1************************************2************************************3************************************4************************************5************************************6************************************7************************************8************************************9************************************************************************************************************************************************************************************************************************************************************************************************************************************************************************开采深度:+430m~+100m图1-2矿区拐点坐标投影图三、开发利用方案概述(一)矿山建设规模依据《开发利用方案》,本矿山开采矿种为铝土矿、粘土矿,开采方式为露天/地下开采,矿山生产规模为10×104t/a,属于小型矿山。(二)采矿用地组成本项目采矿用地包括现状已损毁区域及未来矿山开采形成的露天采场、塌陷影响区、表土堆场、工业场地及矿山道路。采矿用地组成表见表1-2。表1-2采矿用地组成表损毁区域面积(hm2)备注民采坑0.32170.57631.04910.71521.8375露天采场三采区四采区1.5819五采区3.7249六采区1.4639七采区3.8299地采塌陷影响区一采区27.7764二采区3.7346表土堆场与一采区塌陷影响区重叠工业场地一采区0.2495二采区0.2441矿山道路1.5786合计49.8288(三)矿区总平面布置根据《开发利用方案》,本矿山设计开采10个铝土矿体和2个粘土矿体,根据矿体赋存情况共划分为7个采区,其中一、二采区为地下开采,其它采区为露天开采。矿山主要由露天采场、工业场地、矿山道路等部分组成,矿区总平面布置见图1-3。三采区的开拓,共分为365m、355m、345m、335m、325m五个台阶。根据露天境界圈定的情况,矿山为山坡露天矿。各段沟布置在采场西南侧,各段沟直接与外部公路相通。经计算采剥总量为6.82×104m3,19.16×104t;其中剥离量4.11×104m3,10.68×104t;可采出矿石量8.48×104t。八个台阶。根据露天境界圈定的情况,矿山为山坡露天矿。各段沟布置在采场西南侧,直接与外部公路相通。经计算采剥总量为19.52×104m3,52.31×104t;其中剥离量16.57×104m3,43.08×104t;可采出矿石量9.23×104t。阶。根据露天境界圈定的情况,矿山为山坡露天矿。各段沟布置在采场西南侧,直接25.99×104m3,67.57×104t;可采出矿石量24.13×104t。阶。根据露天境界圈定的情况,矿山为山坡露天矿。各段沟布置在采场东南侧,与外部公路相通。经计算采剥总量为23.15×104m3,61.65×104t;其中剥离量20.36×104m3,52.93×104t;可采出矿石量8.72×104t。七采区为露天残采,矿体已采大半,其中采区南部两个矿块较大,可分为390m、380m、370m、360m四个台阶开采。采区北部的六个矿块较小,可分405m、400m、390m三个台阶残采。根据露天境界圈定的情况,矿山为山坡露天矿。各段沟布置在采场东南侧,直接与外部公路相通。经计算采剥总量为9.89×104m3,27.26×104t;其中mt9.16×104t。露采区办公用房为租赁周边村庄民房,无其它工业场地建设。地采系统的井口工业场地主要布置提升绞车房、空压机房、变配电室等井口用房和风机房以及矿石堆场、废石堆场等,提升绞车房、空压机房、变配电室等围绕主井口布置,绞车房垂直出车方向布置,距离主井20—30m,空压机房距离主井30m以外,距离绞车房不小于30m,变配电室距离主井20m左右,距离绞车房10—20m;矿石堆场设于距离主井30m左右的地势略低处。本项目不设计外排土场,前期生产活动产生的废石直接用于回填矿区内的民采坑和老采坑,后期生产过程中实现循环导运内排,七采区露天采场分台阶排土,台阶高度10m,采用自上而下排土方式,排土场底部最低标高为+360m,排土场上部标高为mmm用于堆存四、五、六采区剥离的废石。矿山开采剥离表土大部分调运后直接利用,富余表土在预测塌陷区内空地堆存,用于地采塌陷区裂缝充填及复垦,投影面积0.12hm2,堆存高度4-6m,容积约0.5万m3。损毁方式为压占,损毁地类以采矿用地为主。根据《开发利用方案》,矿区内的运输道路按矿用三级公路标准设置,采用20m度4m,最大纵坡不大于9%,限矿区运输道路与周边村庄农村道路相连,矿石和所需物资经该运输道路运出入。区内矿山道路长度约为3.5km。(四)开拓运输方案,M7、M8、M13、B4、B1等5个矿体为露天开采,自上而下分台阶逐层采剥,工作面近东西向布置;H2、H3、H4、H5、M3等5个铝土矿体和C、D两个粘土矿体为地采,采用房柱法开采。矿区内共圈出七个独立的采区,形成七个开拓运输系统。其中:2个地下开采开拓系统,分别为一采区、二采区;5个露天开采开拓系统,分别为三采区、四采区、五采区、六采区、七采区。1、露天开采开拓运输方案根据各矿体赋存情况、矿区地形及批准的采矿权范围,矿区内的M7、M8、M13、B4、B1等五个铝土矿体采用露天开采,依次命名为三采区、四采区、五采区、六采区、七采区。五个露天采区均为山坡露天开采。露采区采用公路开拓、汽车运输方案,采场内采用挖掘机直接挖装,局部坚硬岩石由气锤破碎配合挖掘。矿山属小型露天矿,矿体为缓倾斜矿体,由于矿山附近周边环境复杂,有村庄及其它厂矿,不能搬迁,故设计露天采剥工艺为挖掘机直接挖掘,局部硬岩采用液压破碎锤破碎。设计采用露天采场的工作台阶高5m,最终合并台阶,高度为10m。第四系黄土台阶工作及最终坡面角45°,矿体和基岩工作及最终台阶坡面角70°。设计隔两图1-3矿区总平面布置图表1-3露天采场结构要素表项目单位参数最终台阶高度m工作台阶高度m5工作台阶坡面角度最终台阶坡面角度安全平台宽度m3清扫平台宽度m采场内运输道路:宽度m4.5坡度%≤9最小工作平台宽度m20最终边坡角度<55°2、地下开采开拓运输方案井下采矿采用房柱法,采场采幅、采高、矿柱尺寸等采场结构参数,在回采前通过采矿方法试验研究最终确定;中段矿房回采完毕后,要对采空区进行封堵。因铝土矿石价值不高,所留矿柱将作为永久性矿柱支撑顶板,不回收。因矿体倾角很缓,采空区难以用废石充填,仅作密闭处理。(1)一采区1)开拓方案一采区开采的矿体六个,东西长近1000m,根据矿体的赋存特征,采用竖井-盲斜井联合开拓方案,形成中央-两翼式开拓运输系统。竖井、通风井均布置在矿体下盘,同样形成中央-两翼式通风系统。规格为Φ4.0m,井筒安装罐笼提升设备和人行梯子间,作为井下第一安全出口。225m、185m三个副中段,170m中段西端与风井2连通,170m与150m之间设160m副中段,副中段矿石通过溜井下放到下面的主中段,经矿车运输到主井提升到地表。各中段、副中段之间通过行人通风上山连接,最终通过285m、170m回风巷道分别与风井1、风井2连通,形成两翼对角式通风系统与安全出口。160m副中段与150m中段,因为矿体较缓,10m中段间矿体斜长分别超过80m、170m,160m副中段与150m中段分别掘进环形运输道,将矿体划分为两或三个盘区。图1-4三、四采区终了平面图20图1-5五、六、七采区终了平面图21图1-6五采区终了剖面图(A-A’)150m中段西端,采用盲斜井开拓H2和C矿体,设计盲斜井坡度为28°,斜井全长47m,规格为2.5×3.0m,井筒中设人行踏步,作为井下第一安全出口。斜井底部至128m中段。128m中段通过行人通风上山与150m回风巷道连接,在150m回风巷道与盲斜井叉口处设一风门,隔离污风和新鲜风流,保证污风和新鲜风畅通。2)风井与安全出口风井1选择在矿体东侧崩落移动范围20m以外,井口坐标为X:3899247.10,Y:38399845.74;井口标高为+399m,井底标高为+285m,井深114m。在井口设置风机房,井筒直径ø2.5m,安装梯子间,并作为东翼的安全出口,以及东翼回风井。风井2选择在矿体西侧崩落移动范围20m以外,井口坐标为X:3899020.66,Y:38399071.65;井口标高为+326m,井底标高为+170m,井深156m。在井口设置风机房,井筒直径ø2.5m,安装梯子间,并作为西翼的安全出口,以及西翼回风井。3)提升运输系统主井提升设备选用Φ1600mm提升绞车,0.7m3侧卸式矿车;采用2#单层单罐笼带平衡锤提升,钢丝绳罐道。矿井最大提升高度为211m,设计的生产规模为10.0×104t/年,年最大提升量为12.4×104t。矿石经中段码头门推入罐笼,提升至地表后,倒入井口卸矿仓后由汽车外运。人员、材料、设备也由主(竖)井提升。运输巷道敷设12kg/m轻轨,矿石和废石采用0.7m3侧卸式矿车运输,因井下大部分中段运距不足500m(150m、128m中段运距800~1000m),采用人力推车,运至主井后,由罐笼提升至地表,再运至矿石堆场或废石堆场。盲斜井坡度为28°,盲斜井提升设备选用Φ1200mm提升绞车,0.7m3侧卸式矿车;斜井全长47m,规格为2.5×3.0m,井内铺设12kg/m单轨道,附设各种管道和电缆,设人行踏步及护栏,作为井下主要安全出口,盲斜井采用串车提升。矿岩通过盲22斜井提升到150m中段运输平巷,再由人力推车至主井口,由罐笼提升至地表,再运至矿石场。(2)二采区1)开拓方案二采区采用斜井开拓,竖井通风,为单翼式开拓方案。斜井、通风井布置在矿体两侧的下盘,形成单翼对角式通风系统。主斜井:选择在矿体东南侧开采崩落移动范围130m以外,井口坐标为X:6,Y:38400749.79;井口标高为+268m,斜井坡度为28°,斜井全长230m,规格为2.5×3.0m,主斜井共设计200m、180m、160m三个中段,200m、180m中段采用甩车道与斜井相接,160m中段斜井井底采用平车场。各中段之间通过行人通风上山连接,最终通过220m回风巷道与风井3连通,形成单翼通风系统与安全出口。2)风井与安全出口风井3选择在矿体北侧崩落移动范围20m以外,井口坐标为X:3898701.74,Y:38400557.64;井口标高为+275m,井底标高为+220m,井深55m。在井口设置风机房,安装主扇风机。井筒直径ø2.5m,安装梯子间,并作为安全出口及回风井。3)提升运输系统斜井坡度为28°,斜井提升选用Φ1200mm提升绞车,0.7m3侧卸式矿车;斜井全长230m,规格为2.5×3.0m,井内铺设12kg/m单轨道,附设各种管道和电缆,设人行踏步及护栏,作为井下主要安全出口,斜井采用串车提升。矿岩通过斜井提升到井口,分别运到矿石堆场。23图1-7一采区地下开拓系统平面图24图1-8二采区地下开拓系统平面图25图1-9一采区开拓系统纵投影图26图1-10二采区开拓系统纵投影图27(五)资源储量及服务年限根据采矿许可证的矿区范围及《关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沁阳市虎村铝土矿生产补充勘查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豫国土资储备字[2010]55号),虎村铝土矿区共有铝土矿23个,估算铝土矿资源储量矿石量(111b)+(122b)+(2M22)+(333)283.88×104t,其中已采储量(111b)类79.06×104t,保有工业矿体资源储量(122b)+(333)类147.40×104t,保有边界矿体资源储量(2M22)+(333)类57.42×104t。总计保有资源储量(122b)+(2M22)+(333)204.82×104t。虎村铝土矿区共生粘土矿8个,估算粘土矿资源储量矿石量(333)126.23×104t。截止2017年底,矿山保有铝土矿资源储量192.98×104t,其中:(122b)3.48×104t,(2M22)11.55×104t、(333)177.95×104t。保有共生粘土矿资源储量(333)126.23边界、村庄压覆及暂不利用低品位铝土矿44.35×104t,粘土矿78.76×104t,全矿剩余设计铝土矿储量148.63×104t,粘土矿47.47×104t;(122b)类资源储量直接设计利用,(333)级资源储量以可信度系数按0.6折算利用,综合确定剩余设计利用储量共ta定开采损失率5%,贫化率5%。地下矿山生产服务年限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其中:T—矿山服务年限;(年)Q—设计开采矿石量;q—设计年采出矿石量;K—开采回采率,(取90.07%);综合确定矿山剩余服务年限11.7年。(六)矿体开采顺序矿山开采首采矿体选择的原则主要是投资少、见效快、质量好、生产稳定,即选择矿体储量大、埋藏浅、矿石品位高,开采条件好,周围环境简单的为首采矿体,首采矿体选择为五采区M13矿体及七采区B1矿体。依照上述原则,开采顺序为:开采28七采区→同时开采三、五采区→同时开采四、六采区→开采一采区→同时开采一、二采区。矿山设计生产接替情况见表1-4。表1-4矿山设计生产顺序接替图表采区开采方式设计利用储量生产规模服务年限基建期生产年限(a)(a)(a)1234567-11一地采85.618.700.5二地采3.323.3三露采5.092.6四露采5.544.6五露采7.4六露采6.625.4七露采5.500.55生产规模(104t/a)(七)露采边坡防护矿山应有专人负责边帮管理工作,及时清除隐患,在暴雨或春融季节应加强对边帮、采场的检查,发现边坡有塌滑特征时,及时制止采剥作业,撤出人员或设备,并向矿山负责人报告。禁止在悬崖陡壁的危险处作业,禁止任何人在边坡底部休息或停留。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动态监测,以便发现边坡滑动或滑落隐患,及时进行防治和撤离现场人员和设备。在生产过程中,根据揭露边帮的岩体情况和积累的经验对边坡及时平整和刷帮,改变边坡的轮廓和形状,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八)防治水方案1、露天开采防治水方案矿山露天开采的矿体,埋藏较浅,均处在地下水位以上,地势较高,未来矿坑充水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设计的露采采区,处于地势较高部位,附近冲沟发育,有利于大气降水的自然排泄,矿体周围几乎均无汇水面积存在,故矿坑充水形式单一,只考虑直接降入采场面积内的集水量。矿山五个露天采区,均为山坡露天矿,在露天坑最终开采境界外,修筑排水沟,防止地表水流入露天坑内,大气降水可自然顺利地排入山沟,设计在露天部分台阶挖截水沟拦截流入采坑的流水。2、地下开采防治水方案(1)地表水防治29矿区位于太行山南缘与华北平原的接壤部位,属北高南低的低山区,呈沟谷相间的地形地貌特征,沟谷中有季节性河流发育,较长沟谷多发源于山西境内,平时无水,仅夏季暴雨时有短时洪水通过。比较重要的有石河、龙门河、丹河,矿区有龙门河通过,矿区东有丹河、西有石河流过,均流入沁河属黄河水系。设计地采井口位置最低在268m标高,位于流水冲沟以外,并高出井口所在地面标高1.0~2.0m,能有效防止地表水灌入井下。(2)矿井水防治矿区密布的废弃煤矿,雨季可能积水,且多位于铝土矿体上部,是矿山生产的安全隐患,在建设工作中应对其进行调查研究。今后开采时,在雨季应严加注意,以免和开采坑道连通,影响矿山的生产和安全,预测矿井涌水量正常在40m3/d左右,最大涌水量为60m3/d。矿山坑道掘进过程中,采取控制爆破、打超前钻孔放水等防治水措施。严格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进行掘进。(九)固废及废水排放与处置矿区内存在多处民采坑,总投影占地面积4.4998hm2,采坑最大深度26m,治理过程中需要回填大量的废石,根据现场条件预测共需回填7.92万m3,因此本矿山不需要设置废石场,生产前期剥离的废石直接用于回填民采坑,既减少了对土地的破坏,又利于对民采坑进行复垦,且节约生产成本,一举多得。为了充分利用民采坑,设计将首采七采区产生废土石回填至民采坑4。随后开采所剥离的废石满足本采区阶段复垦覆土后,按设计标高循环排放至前期形成的露天采坑内,实现内排。按照内排高度为露天采场的封闭圈,对于某些开采深度不大,占地面积不大的露天采坑回填至地表的原则,对矿区的民采坑和露天采场可充填废石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详见表1-4所示。m3(不含地采矿石),需回填废石73.93万m3,各民采坑和露天采坑可回填废石量73.29万m3,另开采过程中剥离部分石料可综合利用,因此该排土方案基本可行。矿山开采前对表土进行剥离,根据现场地形条件和矿山治理复垦计划,剥离的表土直接转运至拟复垦区空地堆存,并采用防尘网进行临时覆盖,场地回填平整后进行30表土回覆。方案补充表土堆场一处,用于堆放地采塌陷区治理与复垦所需土方。表1-4采坑废石充填量估算表采场编号矿岩总量剥离量表土量废渣量回填量回填标高废石来源备注 (万m3)(万m3)m3)(万m3)至地表五采区依地形走向平整为缓坡至地表现场堆积废石2.022.022.02至地表现场散乱堆积及削放坡0至地表0.650.6522.97至地表散乱堆积废石七采区、六采区一采区井巷掘进废石二采区0.320.32三采区6.820.473.64局部回填三采区终了平台覆渣土及遗留采坑回填四采区9.526.570.68892.37四采区五采区33.725.9924.044.68五采区六采区20.360.88480.26六采区七采区9.896.960.476.497.65分级回填个缓坡合计93.0879.894.4575.4473.29注:民采坑剥离量为现场调查估算,其它采区矿岩及剥离量来自开发利用方案。工程废水主要为开采过程中产生的采场渗水。采场渗水包括少量采矿废水,因该水主要为雨水和边坡中的渗透水,开采过程中混入少量悬浮物和油类,废水中各类污染物浓度远低于排放标准的要求。施工人员约为20人左右,生活污水产生量为0.48m3/d。主要污染因子为COD、SS、BOD5等,其特点是废水量不稳定,间歇式产生,可作为地面降尘用水,自然蒸发,不外排。各采场设置旱厕一所进行收集,定期清掏。四、开采历史与现状沁阳市虎村铝土矿为一露天/地下开采矿山,本矿区内铝土矿、粘土矿开采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以往民采现象较严重,矿区内几乎所有铝土矿露头上均有采坑出现。矿方在2009年取得采矿许可证后进行了间断开采,2013年以来由于矿石品质差等原因,矿方未进行开采。经野外调查,矿区北部存在5个较大的遗留采坑,采坑均为掌子面:其中采坑131占地面积约3217m2,最大坑深16m;采坑2占地面积约5763m2,山坡型露天开采,废石集中堆放;采坑3占地面积约10491m2,山坡型露天开采,现状正在削放坡治理;局部有凹陷采坑,最大坑深约25m,现场有废石堆积;矿山建矿至今进行间断开采,并对民采坑遗留储量进行回采,其中三采区露天采场采坑面积约3604m2,四采区露天采场采坑面积4506m2,五采区露天采场采坑面积4700m2,七采区露天采场已基本采空,露采面积30489m2,现场有多处不规则采坑。由于矿山开采使岩石裸露,以至于水土流失较严重,对当地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较严重,同时由于采坑的存在会对矿山以后的开采造成一定的地质灾害隐患。民采坑及遗留采坑分布见图1-11,采坑现状见照片1~8。图1-11民采坑及遗留采坑分布图32照片6三采区临时堆土33照片7五采区遗留采坑照片8七采区遗留采坑五、相邻矿山分布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沁阳常平铝土矿位于虎村铝土矿北部,采矿证号为矿山开采不会受到常平铝土矿影响。相邻矿山分布见图1-12。图1-12相邻矿山分布图34该矿山2008年开始基建,2009年下半年开始投产,该矿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年生产能力为19万t/a。矿体铝土矿、高铝粘土矿赋存于石炭系上统本溪组地层中,先开采Ⅰ采区,矿山目前处于停产状态。常平矿早期存在严重民采现象,其中部分区域矿石埋藏较浅,矿层较薄,已开采完毕,没有继续开采的价值,矿山对这部分区域进行恢复治理,并交付给附近村民使侧设置浆砌石拦挡墙。矿山治理复垦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缺少植被后期管护,苗木成活率偏低,生长缓慢,复垦效果不明显。治理复垦现场详见照片9、10。照片9复垦平台(核桃树)照片10排土场挡墙35第二章矿山基础信息(一)气象沁阳市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昼季温变化明显,春季平均气温14.7°C,夏季平均气温26.4°C,秋季平均气温14.6°C,冬季平均气温1.3°C。年平均降水量576.5毫米,其中冬季降水量最少,平均降水28.1毫米,占全年的4.9%,春季降水量稍多,平均降水100.0毫米,占全年的17.3%,秋季降水量较多,平均降水147.3毫米,占全年的25.6%;夏季降水量最多,平均降水301.1毫米,占全年的52.2%,年最大降水量1101.1毫米,最小降水量262.9毫米,降水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降水强度大,往往造成洪涝灾害。平均年无霜期210天。(二)水文沁阳境内河流属黄河水系,主要有沁河、丹河等,以沁河最大,其它尚有仙神河、云阳河、逍遥河等季节性河流。矿区位于太行山南麓向平原过渡位置,总体地势北高南低,沟谷近南北向,呈沟谷相间的地形地貌特征,沟谷中有季节性河流(杨河)发育,较长沟谷多发源于山西境内,平时无水,仅夏季暴雨时有短时洪水通过。区域比较重要的有石河、龙门河、丹河,矿区有龙门河通过,东部有丹河,西部有石河,均汇入沁河。龙门河属季节性河流,在矿区附近平时无水,仅夏季暴雨期间有短时山洪通过。丹河为矿区附近最大河流,源于山西,东距矿区5km,常年有水,年均径流量为0.283m3/s;石河从矿区西约1km处通过,下游平原上常年有水,水量不大。项目区水系详见图2-1所示。(三)地形地貌矿区处于太行山南缘与华北平原的接壤部位,属北高南低的丘陵区。区内地形起伏较大,沟谷切割剧烈,多呈“V”字形,海拔最高点位于矿区北部,标高为+430m,.5m。最大高差214.5m,一般高差100-150m。36可视为当地侵蚀基准面。图2-1项目区水系图37区内地貌以沟谷山梁为特征,沟谷陡峻,但山顶圆滑平坦;植被覆盖区高大树木稀少,以低矮密集的带刺灌木为主,穿越困难,不利于开展地表地质工作;碳酸盐岩分布区岩石裸露,基岩出露较好;二叠系分布区,地势相对较低、平缓,黄士覆盖率较高,基岩出露面积较小,区域地貌图见图2-2,照片11、12。图2-2区域地貌图照片11项目区地貌照片12项目区地貌(四)植被沁阳全市植被种类1199种,主要是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其中木本植物由自然植被、阔叶林、针叶林组成,草本植物中野生的主要有羊故草、竹叶青等,栽培的有药用作物花卉等。植被类型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及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混交林38区,山区主要优势树种有油松、侧柏等,平原优势树种有白毛杨。泡桐、国槐、旱柳、香椿,栽培的经济树种有苹果、梨、桃、山楂、柿子、核桃、花椒、山茱萸等。矿区地处沁阳市北部浅山丘陵地区,为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以灌木、栽植落叶阔叶树种和农业植被群落为主。种植业以小麦、玉米、豆类为主,林业以刺槐、油松为主。天然林木多以灌草地为主,占比80%以上,呈团簇状,多为禾本科、菊科、豆科、蔷薇科等,如苜蓿、丝茅草、扫帚草等。间照片13、14。照片13灌木林地照片14草地(五)土壤沁阳市土壤分为潮土、褐土和棕壤三个土类,典型褐土、潮褐土、淋溶性褐土、黄潮土等八个亚类,23个土属,72个土种。其中棕壤和褐土分布在北部山区和丘陵区,平原地区以潮土为主,是我市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耕作土壤,占全市总区域面积的58.4%,也是平原绿化的全部区域。项目区土壤类型为褐土。大多发育在第四纪中更新黄土上,为熟化度较低的土壤。酸性,PH值6.0~7.0,容重1.36g/cm3,有机含量10~20g/kg左右,土壤中碱解氮含量70~100mg/kg,供氮能力属中等水平,一般水溶性磷含量在10mg/kg左右,钾元素含量在100mg/kg以上,母质为黄土及黄土状红土,质地为中、重壤,土壤较肥沃,大部分适耕性好,少部分红粘土,质地重,透水、透气性差,适耕期短,适宜多种作物和林果生长。39位置三采区南部地类灌木林地土层厚度底土层厚度200cm采集时间2019年10月26日理化性质照片15土壤结构剖面(一)地层岩性区域地层属华北地层区豫西小区,以太行山山前的行口断裂为界,北为太行山,出露从太华群到三叠系各类变质岩、沉积岩主要有太古宇林山群、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及第四系,缺失早古生代志留系、泥盆系地层。其中寒武系、奥陶系沉积岩大面积出露,石炭系、二叠系地层呈剥蚀残留状分布于奥陶系灰岩出露区,太华群变质岩在普查区以西有小面积出露;东南为华北平原,为第四系沉积物覆。矿区出露地层有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峰峰组,石炭系上统本溪组、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及第四系。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的地层是石炭系本溪组,下伏地层为峰峰组和上覆地层太原组,矿区地质图见图2-3。矿区出露地层由新到老分述如下:(1)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O2m):仅在勘查区北部和南部有部分出露,主要岩性为厚层灰岩、白云岩、砾状灰岩和薄层泥灰岩,厚度大于200m。在勘查区北部大面积出露。(2)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主要为角砾状灰岩、白云岩和泥灰岩互层,厚40度大于20m。在勘查区含矿岩系附近出露。为含矿岩系底板。(3)石炭系上统本溪组(C2b):该组地层在勘查区出露较好,从上到下可分为三层,上部为深灰色粘土岩或粘土矿,厚度一般0.5m—1.0m,中部为巨厚层状深灰色铝土矿,厚度一般3.93m—23.40m,底部为黄褐色绿泥石化铁质粘土岩,厚度一般8.00m—20.00m。其中上下两层层位较稳定。中间铝土矿厚度变化较大,常常缺失。地表分布于煤窑庄矿段沟谷两侧、北部露头、孤岛状露头四周、西万矿段的中心位置及边部。本组为含矿岩系,为找矿目标层位层,铝土矿产出于该组地层中。(4)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2t):本组地层由于受断裂构造影响,出露不全,主要岩性是:上部为灰至绿色中粒长石石英砂岩、灰黑色粉砂质页岩、碳质页岩、粘土质页岩,下部为3—15m厚的深灰色燧石条带生物碎屑灰岩,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局部为不整合接触。主要分布于煤窑沟两侧、甘泉附近、西万矿段及孤岛状石炭系地层的顶部。在煤窑庄矿段灰岩出露普遍,在西万矿段部分地段灰岩缺失。(5)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上部为深灰色砂岩与页岩互层,产植物化石碎片,中部夹煤层,下部为深灰色页岩,底部为含砾细砂岩,含较多云母片。厚度80—110m。分布于煤窑庄、前步窑、甘泉一带及矿区东南角。(6)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由石英砂岩、砂质泥岩及砂页岩组成韵律重复出现,厚度大于55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分布于虎村矿段及煤窑庄矿段山梁较高位置,总体上呈近东西向。为矿区含矿岩系指示地层。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在勘查区南侧太行山和华北平原过渡部位呈近东西向小面积出露。(8)第四系(Q):黄土、亚粘土、砂石,厚0-28m,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分布于矿区二叠系山梁上、沟谷中。山梁以黄土、砂土为主,沟谷中为河流冲积砂、砾层。(二)地质构造矿区新构造运动强烈,“V”字形沟谷发育,黄土残留于高山顶上。断裂构造规模大、延伸远,特征明显,对地形地貌影响较大,褶皱不发育。断裂以高角度正断层为主要特征。近EW——NEE向最为发育,其中规模较大的断裂有甘泉断裂构造、簸箕掌断裂构造和煤窑庄断裂构造。甘泉断裂构造倾向南东,煤窑庄断裂构造和簸箕掌41断裂构造倾向北,形成走向近于平行倾向相对的阶梯状断块和地堑,由正断裂构造所构成的SW—NE方向展布的狭长条形地堑,使石炭系上统本溪组(C2b)得以较好保存。区内主要断裂分述如下:(1)甘泉断层:位于矿区北部,横贯工作区,东西长约5km。以西气东输管道为界,该断层可分为东西两段,西段为单支断裂,东段分叉分为两支,为一复式断裂。该断层控制着地层的分界,其北部为较老地层奥陶系马家沟组,南部为较新地层石炭降,为一正断层。该断层为成矿期后断层,对铝土矿体的保存起着积极作用。东段复式断层之间的地带分布着O2f、C2t、C2b和P1s,铝土矿体在地表出露,矿体埋深较浅,适于露天开采。(2)煤窑庄断层:位于矿区中部煤窑庄矿段,勘查区地质图图幅范围内断层长为一正断层。该断层也是地层分界断层,其北部为较新地层二叠系P1x和P1s,南部为较老地层奥陶系峰峰组O2f。该断层在煤窑庄东南400m处向西分为两支,一支向北西延伸约600m后穿过龙门河,向西延伸。另一支向西延伸,地表出露不太明显。(3)簸箕掌断层:位于矿区东南部,勘查区地质图图幅范围内长约5km,向西延伸至图外。断层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倾角70º,北盘下降,南盘上升,为一正断层。该断层规模较大,也是地层的分界断层,为普查区内狭长地堑的南界。此外,勘查区东南部发育有NNE向的断裂构造,规模较小,且为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所截断。矿区断裂构造形成于铝土矿沉积之后,对矿区铝土矿体有保护和破坏的双重作用,区域断裂构造形成地堑使得铝土矿体得以保存,但次级断裂又破坏矿体的完整性,本次资源储量计算,多个矿体以断裂为边界。(三)区域稳定性区域稳定性反映了现今地应力作用引起的构造活动在一定区域内对建筑物的危害程度,而现今的构造活动主要表现为地震。据河南省地震局资料,本区历史上未发生过大的地震,按照《中国地震动值参数42基本烈度为Ⅵ度。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根据中国区域地壳稳定第8.5.2条规定,矿区区域地壳稳定性属于稳定区(见表2-1)。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一览表:表2-1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表地震基本烈度≤ⅥⅦⅧ≥Ⅸ区域地壳稳定性稳定较稳定较不稳定不稳定(四)水文地质矿区所处水文地质单元为黄河地下水系统的沁阳岩溶水子系统,矿区北为太行山南麓,南为黄河水系支流沁河冲洪积平原,地形北高南低,新构造运动对地形切割影响较大,沟谷多呈“V”字形,有利于地表水的排泄,故地表水对矿区地下水无大的影响。(1)地表水矿区内沟谷中有季节性河流(杨河)发育,平时无水,仅夏季暴雨时有短时洪水通过,四采区南部紧邻河道,开采前要做好拦挡措施,以防土石方滑落堵塞河道。矿区周边比较重要的有石河、龙门河、丹河,矿区有龙门河通过,东部有丹河,西部有石河,均汇入沁河。龙门河属季节性河流,在矿区附近平时无水,仅夏季暴雨期间有短时山洪通过。丹河为矿区附近最大河流,源于山西,东距矿区5km,常年有水,年均径流量为0.283m3/s,年径流量为8924688m3,可采用水车拉水用于矿山生产。矿山开采固废为一般固废,一般不会造成水体污染,但开采后水土流失加剧,会造成区内沟谷雨季洪流泥沙含量增加。43图2-3矿区地形地质图44(2)含水层第四系(Q)松散沉积物含水层:主要岩性为残坡积(Qeld)形成的粘性土夹碎石及冲洪积(Qal)形成的砂卵石。残坡积形成的粘性土夹碎石分布较为广泛,受地形切割影响,主要分布矿区二叠系山梁上、沟谷中。卵石呈浑圆状及次棱角状。最大直径800mm左右,一般50-200mm。砂卵石主要分布于龙门河河谷中,沿河谷呈条带状展布。据勘查区钻孔资料统计,其厚度0-8.00m;该层透水性良好,山梁上大部平时不含水,山洪来临之时,由于沟谷底部局部含孔隙潜水,直接接受龙门河河水及大气降水补给,砂卵石含水层与铝土矿矿体之间少有水力联系。二叠系(P)砂岩裂隙含水层:该岩组在矿区内出露比较连续,南北宽约0.8km-1.0km,东西长约4.5km,倾向SE,厚度由数十米到百余米,岩性以灰黄色、灰白色砂岩、灰白色石英砂岩、砖灰色粘土页岩及砂质页岩为主。砂岩中细粒结构,块状、层状构造,裂隙较发育;粘土页岩泥质结构,页理构造;砂质页岩砂泥质结构,页理构造。粘土页岩及砂质页岩为隔水层,部分地段阻隔了该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它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局部可受第四系含水层及地表水补给。石炭系(C2t)灰岩、砂岩含水层:该岩组在虎村矿段、煤窑庄矿段仅在岛弧状地带少量出露,在西万矿段较大范围出露,主要岩性由1-3层灰岩及砂岩组成,砂岩胶结较好,灰岩致密,该层地下水主要为裂隙、岩溶水。该层灰岩岩溶裂隙发育,钻探时遇此层多漏水,有时可将冲洗液全部漏掉。该层透水性良好,主要含裂隙水、局部发育岩溶水,水量有限。在矿区范围内该层多处于较高位置,多透水而不含水;本含水组的总厚度虽然大,但具含水意义的部位较少。在潜水面下该层是铝土矿的透水、含水层。直接接受大气降水及局部地表水补给,属补给~迳流区。奥陶系(O2)灰岩含水层:该岩组矿区南北部外围都有出露,在矿区内局部出露,出露厚度由数十米到数百米不等,矿区北部外围灰岩出露范围较大,矿区南部外围灰岩出露宽度较窄,宽约0.3km-0.5km,出露厚度仅数十米,岩性主要为厚层灰岩、泥灰岩、角砾状灰岩、白云岩和泥灰岩,岩溶裂隙发育不均匀。该层在潜水面上,由于含水性差而透水性较好,含水性较差,但在深部,此层含岩溶裂隙承压水,属中-强富水性岩层。该层为铝土矿底板间接充水含水层,根据供水井MK1化学元素分析结果得知,地下水化学类型属SO4·HCO3-Ca·Mg型水,矿化度为1.11g/L,不适宜直接饮用,应经过处理后才可与生活用水。在区内该组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属补给45—迳流区。构造裂隙水:区内北东向断裂构造发育,该组断裂规模大、延伸远,切割不同的水文地质单元,由于岩石破碎,常构成地下水流通的通道,是矿区深部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来源。在西万矿段,煤窑庄断层构造影响,在断层交接带有一下降泉水溢出,流量较小,常年不干涸。(3)隔水层石炭系本溪组粘土页岩(C2b3)隔水层: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