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无渣生姜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常宁无渣生姜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常宁无渣生姜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常宁无渣生姜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常宁无渣生姜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渣生姜生产技术规程范围本文件规定了XX无渣生姜生产的基地选择和管理、种姜的选择与处理、整地播种、覆盖遮荫与培土、灌溉、施肥、病虫草害防治、采收、包装贮运、档案记录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XX无渣生姜的生产。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NY/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1056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NY525有机肥料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XX无渣生姜ChangningResidue-freeGingerXX无渣生姜,系XX省XX市白沙、西岭一带生姜品种。XX无渣生姜外表淡黄,姜芽为紫红色,地下茎一般有4-5级分枝,最多可达6级分枝,生姜块外形肥大,姜瓣粗壮,具有肉质脆,姜质细嫩,嚼之无渣,香味浓郁等特点。基地选择和管理基地选择基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宜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疏松深厚、有机质丰富、pH值中性或微酸性、远离污染源的田块作为姜田,不宜选择前茬为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等茄科作物的地块以及偏碱性土壤和黏重的涝洼地作为姜田。基地管理生产基地应张贴生产技术规范、病虫害防治措施一览表等。种姜选择与处理种姜选择从生长健壮、无病、高产的地块上选留种姜。收获后选择肥壮、芽头饱满、颜色鲜亮、无病虫害、无腐烂、无损伤、未受冻的姜块作为种姜。种姜处理5.2.1晾晒于播种前40d~45d,把种姜掰或切成50g~100g的小块,每块至少保留1个健壮的芽头,然后将其平铺在干净的地上晾晒。晾晒过程中及时喷药防治病虫害,将5%阿维菌素乳油30mL、325g/L苯甲·嘧菌酯悬浮液40mL添加入15kg水中混匀,均匀喷雾在种姜表面。晾晒1d~3d,至种姜外皮泛白时,傍晚收进室内。晾晒过程中,应剔除干瘪、瘦弱、发软、肉质变褐色的姜块。5.2.2催芽将晾晒后的种姜芽尖朝上催芽,催芽室温度控制在20℃~27℃,湿度控制在75%~80%,待姜芽生长至0.5cm~1cm备用。5.2.3掰块把已催好芽的种姜掰成小块,使每个种块上保留1个健壮的幼芽,伤口沾上草木灰或钙镁磷肥播种。施肥整地施肥整地前每667m2施生石灰50kg~75kg进行土壤消毒,而后施优质腐熟农家肥3000kg~4000kg,钙镁磷肥50kg,硫酸钾型三元复XX(N:P2O5:K2O=16:16:16)50kg作基肥,肥料质量及施用符合NY/T496、NY525要求。整地播种前整平耙细,高畦栽培,开好畦沟、腰沟、围沟,使沟沟相通、雨停田干。畦1.0m~1.2m,围沟深、宽均为0.4m~0.5m,畦沟宽0.3m~0.4m,深0.2m~0.3m。播种3月下旬至4月下旬播种,在畦面上按行距0.4m~0.5m开深0.1m种植沟,将姜芽朝下,按株距0.25m~0.3m逐一排放于种植沟内,随即盖4cm~5cm厚的细土。每667m2用种量200kg~250kg。覆盖遮荫播种后,用消毒处理后的茅草或稻草覆盖,以不见土面为宜,保持土壤湿度,防止杂草滋生,降低夏季土壤温度,预防因多雨导致的土壤板结;或在出苗率达50%左右时,采用搭拱棚架、扣遮阳网(遮阳率约为30%)的方式进行遮荫,并在8月下旬拆除遮阳网。田间管理中耕除草出苗后中耕1~2次,及时清除杂草。进入旺盛生长期,人工拔除杂草或覆盖黑色地膜除草。灌溉出苗前一般不进行灌溉。幼苗期应小水勤浇,浇后浅耕保墒。雨季田间积水过多,应及时排涝。立秋后,生姜进入旺盛生长期,应保持土壤相对湿度75%~80%。收获前3d,根据天气情况,选择是否浇最后一次水,以便确保收获时姜块上携带潮湿泥土,利于贮藏。追肥与培土幼苗期追施尿素10kg/667㎡。姜苗处于“三股杈”阶段,施入三元复XX15kg~20kg/667㎡。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施三元复XX30kg/667㎡,并进行培土,每次培土4cm~5cm厚,培土2~3次,逐渐将播种沟变成垄,防止根茎露出地表。病虫害防治XX区域内生姜主要病害有姜瘟病、叶枯病、姜斑点病和姜炭疽病等;主要虫害为姜螟等;生姜病虫害防治宜使用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优先使用生物源农药,严格遵循农药安全间隔期;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总之,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的所有规定。采收种姜采收植株长出4~5片叶时宜进行种姜采收,采收后需覆土掩盖根部,不宜采收过迟,以免伤根。仔姜采收播种后约120d时,进行仔姜采收,可将整株挖起,去根、茎后待用或销售。老姜采收当植株开始枯黄,根茎充分膨大,颜色变黄时,可选择晴好天气,齐地割除地上茎叶,挖取姜块,进行老姜采收。贮藏商品姜商品姜可采用窖藏或冷库储藏。窖藏宜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方挖窖,将姜块摆放好即可。冷库储藏用泡沫箱分装密封,控制温度在15℃左右,储藏期可达一年之久。种姜贮藏种姜应选择未烂过姜或新挖的姜窖,控制温度在11℃~15℃,湿度控制在90%左右。贮藏期间要勤观察,注意通风。包装运输生姜的包装材料应干燥、整洁、牢固、透气,无污染、无异味,内部无尖突物,外部无钉刺。运输工具应保持卫生及无污染;运输时应轻装、轻卸、严防机械损伤,并注意通风换气和防冻、防晒、防雨淋等。档案记录生产全过程应做好记录,并有专人保管,且至少保存2年。生产操作记录生产过程的各项农事及具体操作应如实记录,并及时分析、对比生产效果,内容按附录A.1执行。投入品使用记录应做好肥料、农药等投入品的使用记录,具体内容按附录A.2执行。附录A(资料性)生产管理档案园地名称面积:品种:工作日期内容方法实际效果操作者/记录人备注表A.1生产操作记录表表A.2投入品记录表园地名称面积:品种:使用日期名称剂型剂量登记证号施用方法防治对象效果操作者/记录人注:根据投入品使用顺序逐项记录;注:用量按每667㎡计算,肥料计算单位为公斤(kg),农药计算单位为毫升(mL)或克(g)。表A.3XX无渣生姜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编号防治对象防治方法防治要求1姜螟生物防治:性信息素诱杀药物防治:20%氯虫苯甲酰胺2000倍~3000倍液,或10%多杀霉素悬浮剂1000倍液,或25%灭幼脲悬浮剂1000倍液喷雾。生物防治:5月~6月,每667m2安装诱捕器3~5个,高出植株顶端20cm放置,每月更换一次诱蕊药物防治:每季施药1次,安全间隔期14天。2小地老虎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500倍~1000倍液喷施根茎部周围土壤。安全间隔期14天。3姜瘟病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1000倍~1500倍液,或50%氯溴异氰尿酸水溶性粉剂1000倍~1500倍液喷淋、灌根。每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