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沉醉的自述:解读郁达夫经典_第1页
春风沉醉的自述:解读郁达夫经典_第2页
春风沉醉的自述:解读郁达夫经典_第3页
春风沉醉的自述:解读郁达夫经典_第4页
春风沉醉的自述:解读郁达夫经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5年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春风沉醉的自述:解读郁达夫经典01内容简介作者简介文摘图书目录媒体推荐序言目录0305020406基本信息这是一套名家视角丛书。由2l世纪中国著名学府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解读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名著。丛书以教育部最新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将经常入选中学课本,又能代表中国现代文学成就的10位大师级作家作为介绍对象,其作品篇目的选择、书前导言及篇末的解读文章,反映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最新研究水平,并且贴近青少年读者的砍赏口味,好读、耐看、有吸引力,充分体现了权威性、当代性、青年性、知识性和新鲜活泼的编选风格。丛书既是广大文学爱好者的良师益友,也是青少年学生课外阅读的最佳选择。内容简介内容简介郁达夫是以专情而放任的矛盾形象留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他个人的情感经历,充满传奇、怪诞和自我中心的色彩,带有五四那代人的心灵轨迹,曾是媒体的炒作热点,更是当时书商热烈追逐的对象……本书将在这里向大家解读这个现代文人的部分经典作品图书目录图书目录现代"自叙传"小说的开山者程光炜1第一辑个人的抒情沉沦2银灰色的死32南迁44采石矶80第二辑忏悔之作迷羊98春风沉醉的晚上164迟桂花177过去203作者简介作者简介郁达夫,名文,字达夫,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1913年9月随长兄赴日本留学,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郁达夫是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他的第一本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沦》,被公认是震世骇俗的作品,他的散文、旧体诗词、文艺评论和杂文政论也都自成一家,不同凡响。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8年底,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救亡,星洲沦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1945年8月29日,被日本宪兵残酷杀害,终年四十九岁。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郁达夫的一生,胡愈之先生曾作这样的评价: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媒体推荐媒体推荐书评文摘文摘在五四时代,《沉沦》是一篇惊世之作。它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是作者在当时传统的读者界,第一次大胆地披露了自己的性心理,并把这吓人的“隐私”以小说的形式公诸社会。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这是一篇现代心理小说。作品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叙述了主人公在异国他乡所经历的一连串人生挫败,而他的心理活动则成为小说的中心,正是这极其矛盾、隐秘、复杂和丰富的心理活动,起到了组织作品结构、推动情节发展的核心作用。一般而言,心理小说分为两种基本形态:一是作者站在中性的角度,对人物的心理做外部的、客观的叙述,通过这种分析,达到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另一是作者与叙述者难分仲伯,彼此相混,角色同一。因此,这与其叫心理分析,莫如说实际是一种心理展示,或说心理流动。正是人物心理的无规则的、自由散漫的流动,构成了作品的基本架构和叙述特点。后者更具有现代心理小说的艺术特征。“孤独自卑”与“性苦闷”,是《沉沦》的两个主要视点,正是两者的前后连接和相互激发,最后导致了主人公精神的“沉沦”。在学校,他感到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一声日本同学的“说笑”,就能触动他“局外人”的敏感意识,从身旁擦过的两个“穿红裙子”的当地女学生,也能在他心灵深处点燃自卑的火种,使他的“忧郁症”一发而不可收拾。“上课的时候,他虽然坐在全班学生的中间,然而总觉得孤独得很;在稠人广众之中,感得的这种孤独,倒比一个人在冷清的地方,感得的那种孤独,还更难受。看看他的同学看,一个个都是兴高采烈的在那里听先生的讲义,只有他一个人身体虽然坐在讲堂里头,心想却同飞云逝电一般,在那里作无边无际的空想。序言序言现代“自叙传”小说的开山者程光炜郁达夫是以专情而放任的矛盾形象留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他个人的情感经历,充满传奇、怪诞和自我中心的色彩,带有五四那代人的心灵轨迹,曾是媒体的炒作热点,更是当时书商热烈追逐的对象。他客死南洋本身就是一个谜,但他个人生活所具有的神秘形态,也因为战争阻隔、音讯的断绝和个人文字的缺失而成为一个永远的悬案。当然,这或者可以说是郁达夫的个人魅力——一个崇尚个性的现代文人,社会的多余人。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他出生在一个衰落的世家,父亲早亡,身边只有母亲和—个丫环。破败的家世和体弱的身躯,养成了他内心忧郁与躁动不安相交杂的性格。他中学就读于著名的杭州府中学。1913年东渡日本,1922年毕业于东京大学经济学部。此间与郭沫若发起成立创造社,为该社的重要作家之一。1926年,因与创造社成员意见相左而宣布退出。两年后,与鲁迅合编《奔流》,并过从甚密。1930年加入左联,不久又退出。抗战爆发后,他辗转马来西亚、新加坡一带,做过报刊编辑和其他职业,1945年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郁达夫早年有过婚姻经历,与王映霞相遇后,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