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王楼乡第一中学高一地理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根据自然带分布规律,南北纬30-40度之间大陆西部的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荒漠带C.温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参考答案:D2.下图中甲为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一年),图乙为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部分)。当地球公转速度为M时,完成下列问题。27.此时有关太阳直射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北半球,并向北运动
B.南半球,并向南运动C.北半球,并向南运动
D.南半球,并向北运动28.若此时乙图中的AB弧表示夜弧,则乙图外圆圆圈的纬度最接近A.0°
B.70°S
C.10°N
D.70°N参考答案:27.D
28.B27.读图分析可知,甲为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当地球公转速度位于M时,速度最快,因此在1月初,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故答案选D项。28.1月初北半球昼短夜长,根据AB弧表示夜弧,可以判断乙图外圆圈为南纬度,排除CD;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1月初,大概直射20°S附近,此时80°S应该处于极昼时期,排除选项A,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3.“白露”(9月8日前后)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白露一到,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季已过,凉爽的秋季将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从物候学标准米看,连续五日均温稳定在22℃以下时就算进入了秋季。但我国东部各地的入秋时间不尽相同,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植被覆盖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太阳辐射5.诗经有云:蒹葭萋萋,白露未晞。“白露”节气一到,清晨多露水的原因主要是A.夜间地面辐射弱
B.白天太阳辐射弱C.夜间大气逆辐射弱
D.白天大气辐射弱6.“一夜西风一夜凉”是华北地区白露节气过后天气的真实写照,与之相关的天气系统是A.暖锋
B.冷锋
C.准静止锋
D.气旋参考答案:4.D
5.C
6.B4.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我国东部,纬度低的地区太阳辐射量大,温度高,入秋晚,纬度高的地区太阳辐射量小,温度低,入秋晚,所以导致我国东部各地的入秋时间不尽相同,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ABC错误,故选D。5.清晨多露水,是因为夜间气温低,水汽发生凝结行成露水。夜间气温低是由于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ABD错误,故选C。6.白露时节过后,气温降低。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这个时节的西风是西北风,气温低,因此一场秋风一场凉指的是冷气团势力强,过境形成的冷锋天气。ACD错误,故选B。4.若图中间直线代表赤道,则从A至B,从C至D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A.都向东偏
B.都向西偏
C.都向低纬度偏
D.都向高纬度偏参考答案:A若图中间直线代表赤道,则从A至B,物体在北半球运动,向右偏,是向东偏。从C至D物体在南半球运动,向左偏,是向东偏。水平运动的方向都向东偏,A对。B、C、D错。5.下图是每隔5年世界人口年龄构成变化图(含预测)。年龄分为未满14岁、15岁到65岁、65岁以上三个区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3.图中甲表示的是A.未满14岁的人口比重B.15岁到65岁的人口比重C.未满65岁的人口比重D.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24.人口负担系数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世界人口老龄化使得人口总负担系数逐渐升高B.在图示的时间内老年负担系数和人口负担系数呈正相关C.人口负担系数的变化趋势是先升高后降低D.人口负担系数的变化趋势是先降低后升高参考答案:23.B
24.C试题分析:23.世界人口的年龄构成应该是15—65岁的人口比重最大。24.人口负担系数应为劳动力人口承担的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的比重。即可通过15—65岁人口的比重判断,该年龄段人口比重越大,则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比重越小,则人口负担较小,而15—65岁人口比重越小,则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比重越大,即人口负担越大,读图可知,人口负担系数是先升高后降低的。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人口年龄比重的一般特征,并能结合劳动力人口的比重变化判断人口负担系数的变化。6.下图中,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造成平直河道两岸冲刷与堆积的差异(阴影部分为堆积物),若河流由西向东流,则正确的图示是
A
B
C
D参考答案:B7.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①离太阳近
②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角小
③云层厚而且夜晚长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
⑤白天太阳辐射强⑥夜间大气逆辐射弱(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⑤⑥
D.①⑤⑥参考答案:B8.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地区某地连续三天的天气状况,叙述正确的是A.三天中最低气温都出现在子夜
B.10月4日白天气温最高C.10月5日昼夜温差最大
D.10月6日晚上易出现霜冻参考答案:C一天中气温最低出现在凌晨前后,A错。10月6日,白天晴天,夜晚阴天,平均气温最高,B错。5日白天晴天,大气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晴天,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昼夜温差大,C对。6日夜晚阴天,大气逆辐射强,气温高,不易发生霜冻,D错。故选C。【点睛】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a)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节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b)季节
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c)地形
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低凹地形,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下沉汇合之处,故气温日较差大。而凸出地形因风速较大,湍流作用较强,热量交换迅速,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d)下垫面性质
由于下垫面的热特性和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的不同,气温日较差也不同。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且距海越远,日较差越大。沙土、深色土、干松土壤上的气温日较差分别比粘土、浅色土和潮湿紧密土壤大。(e)天气
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的气温日较差,因为晴天时,白天太阳辐射强烈,地面增温强烈,夜晚地面有效辐射强降温强烈。大风天的气温日较差较小。9.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大约为15天。据图回答下面小题。25.读图思考,北京昼长时间最接近的两个节气是(
)A.谷雨与立夏
B.小满与大暑C.雨水与处暑
D.立冬与立秋26.由惊蛰到清明这段时间,嘉峪关(
)A.昼长不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减小B.昼长先增长后缩短,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C.日出越来越晚,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D.日落越来越晚,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参考答案:25.B
26.D26.读图可知,由惊蛰到清明,越过春分日,即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越过赤道到达北半球。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嘉峪关的昼长不断增长,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变大,日出越来越早,日落越来越晚,D正确,ABC错误。故选D。10.下列时间中地球与太阳距离最近的是A.夏至日
B.冬至日
C.1月初
D.7月初参考答案:C11.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三种城市地域结构共同的特点是()A.都是以中心商务区作为模式核心B.高级住宅区都沿着交通线向外延伸C.城市结构模式都服从于统治权力的需要D.这些模式都充分考虑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参考答案:A解析:三种模式是西方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三种模式具有共同点,即都是以中心商务区作为模式的核心。沿交通线向外延伸的是高租金住宅区,是扇形模式的特点;服从于统治权力需要的是封建社会形成的模式所具有的特点;体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的是未来城市发展特点,这些特点也反映了人地关系的发展历程。12.图是地球上无线电短波传播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图3
3.当太阳活动强烈时,图3中的C电波可能会()A.强度加强 B.强度减弱或消失C.强度没有变化 D.以上选项均不可能发生4.上题中所说的太阳活动最有可能是()A.黑子 B.磁暴 C.日珥 D.耀斑参考答案:BD3.【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解答】解:图3中的C电波是无线电短波,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扰动电离层,使干扰无线电短波强度减弱或消失,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4.【分析】太阳耀斑是发生在太阳大气局部区域的一种最剧烈的爆发现象.它能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能量,引起局部区域瞬时加热,向外发射各种电磁辐射,并伴随粒子辐射突然增强.【解答】解:太阳活动包括黑子、耀斑、太阳风和日珥,当耀斑强烈时,大量带电粒子会到达地球大气层,扰动电离层,会发生无线电短波减弱或者消失.13.2016年2月6日03时57分,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在台湾高雄市(北纬22.94度,东经120.54度)发生6.7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完成下列问题。15.据材料可知,这次地震震源最有可能位于A.地壳
B.地幔顶部
C.地幔底部
D.软流层16.关于此次地震图示成因正确的是A
BC
D17.对下列区域地震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南美洲的智利多地震与其处在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有关②我国台湾多地震与其处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有关③印尼南侧多地震与其处于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有关④美国西海岸多地震与其处在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有关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参考答案:15.A
16.D
17.D【知识拓展】板块构造学说(1)基本内容:①岩石圈(地壳和地幔上部软流层以上)被一些断裂构造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全球六大板块:亚欧、非洲、美洲、印度洋、南极洲、太平洋(全部是大洋板块)。大板块内部又由许多小板块组成;②板块在软流层上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注意板块同地壳不是一个概念,板块同大陆或大洋的范围也有区别,只不过借用了大洲和大洋的名称而已。特别强调印度洋板块的范围,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都归属于印度洋板块;③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板块内部比较稳定。(2)运动规律: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交界处地壳比较活;(3)运动结果:板块张裂(生长边界)地区:裂谷或海洋(例证:大西洋、东非大裂谷)板块相撞(消亡边界)地区: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大陆边缘受挤压隆起为岛孤和海岸山脉,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例证:喜马拉雅山系、阿尔卑斯山系)
14.下图是“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22~24题。22.图中D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
B.赤道低气压带C.信风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23.图中F处盛行的风向是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24.关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规律,叙述正确的是A.夏季向南移动,冬季向北移动
B.夏季向北移动,冬季向南移动C.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D.北半球夏季南移,冬季北移参考答案:22-24BDC15.“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其主要原因是A.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
B.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C.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减弱
D.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加强参考答案:B16.北半球某地某日测得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北京时间6∶40、16∶40,则(
)A.该地的经度约为115°E
B.该地的经度约为125°EC.该地的经度约为120°E
D.该地的经度约为124°E参考答案:B首先用日出和日落时间求出昼长:16:40-6:40=10小时;用日出时间=12:00-昼长/2可得该地日出的地方时间=12:00-10/2=7:00;由以上可得当北京时间为6:40时,该地为7:00,即该地与北京时间(120°E)相差20分钟,即经度相差5个经度.由于该题中该地较北京时间早20分钟,所以该地应位于120°E以东5个经度,所以为125°E,故本题选B。17.下图为“某海岛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及两地气候统计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23.该岛甲、乙两地A.1月降水最大
B.7月气温最高C.甲为热带草原气候,乙为热带雨林气候
D.8月—12月气温逐月递减24.甲地比乙地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是A.距海较远
B.海拔较高
C.受沿岸寒流影响
D.地处背风地带参考答案:23.C
24.D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的类型和成因。要求学会利用气温和降水判断气候类型。结合当地的具体条件判断气候的成因。23.从图中的降水图可以判断乙地2月降水最大,从气温变化看7月气温最低;最冷月气温在20℃以上,可判断为热带气候,再从降水可以判断甲降水季节变化大是热带草原气候,乙各月降水都比较多为热带雨林气候;8月—12月气温逐月升高。选择C。
24.从气温各月变化可以判断为南半球,结合该岛屿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岛屿表示马达加斯加岛。该岛位于南半球低纬,故受东南信风影响,乙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故降水丰富。而甲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选择D。18.人口性别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两性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它通常由性别比这个指标加以度量。性别比为平均每100个女性所相应男性人口数量。读下图并回答11~13题:11.曲线①表示俄罗斯(原苏联)性别比,造成1950年这一时期性别比较低的原因主要A.战争
B。移民
C。疾病
D。国家政策12.曲线②代表我国珠江三角洲工业区的性别比曲线,造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性别比较低的原因主要是A.重工业发达,大量男性劳动力迁入
B。轻工业发达,大量女性劳动力迁入C.男性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上升
D。女性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上升13.曲线③峰值出现时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有①人口老龄化②男女比例失调③社会秩序混乱④缺乏劳动力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参考答案:A
B
B19.下图是山西省耕地资源与人口承载力示意图。数据分别为人口、可承载人口数、人均粮食消费和人均耕地随时间变化(含预测)。读图回答下列小题。7.导致2015~2025年山西省人口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数量增加 B.消费水平提高 C.科学技术进步 D.土地资源减少8.提高山西人口承载力的可行性措施是()A.鼓励人口外迁,减少耕地面积 B.加大煤炭资源开采C.控制人口数量,发展科技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D.限制消费水平,降低生活内需参考答案:7.B
8.C【7题详解】本题考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与人口承载力呈正相关,消费水平与人口承载力呈负相关。材料所示时间段,山西人均粮食消费量增加,可承载人口数量减少,所以导致承载力下降的因素为消费水平提高,故选B【8题详解】山西实际人口数量超过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这与区域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能够利用山西以外的资源有关,因此山西提高人口承载力应该控制人口数量,发展科技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鼓励人们外迁不现实,降低生活标准不符合社会发展准则,大力开采煤炭资源会导致资源枯竭加速,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故选C。20.下图为“甲、乙、丙三个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完成6~8题。6.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服务中心甲、乙、丙的服务职能依次对应正确的是()A.汽车销售、珠宝商行、星级宾馆B.高档电器、早点铺、星级宾馆C.星级宾馆、家用电器、早点铺D.早点铺、星级宾馆、家用电器7.有关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对顾客的吸引力超过乙,人们寻求服务总是优先考虑甲B.到乙地寻求服务的人不会再到甲地寻求服务C.位于丙地的人寻求较低等级的服务时会优先选择乙D.实际情况下,甲、乙两地的服务范围都不是固定的8.该地区未来的道路规划如图中所示,有关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地的城市等级将来会赶上甚至超过甲地B.导致甲地未来衰落的原因是资源的枯竭C.合肥的兴起与乙地情况类似D.乙地的城市等级将来绝不会超过甲地参考答案:CDA21.距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A.北极星
B.金星
C.太阳
D.月球参考答案:C22.读美国农业带略图,回答12-14题。12.图中序号代表的地域中,属于冬小麦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3.图中序号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中,可能形成谷物生产和饲养牲畜相结合的农业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4.该区域的商品谷物生产比欧洲具有竞争的优势体现在
A.地广人稀
B.交通便利
C.工业发达
D.科技先进参考答案:C
B
A23.“绿色食品”是当今热门话题。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①使用有剧毒的农药防治病虫害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质③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④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病虫害等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参考答案:D使用有剧毒的农药防治病虫害,会造成农药残留,故①错误;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会导致面粉受到污染,不利于身体健康,故③错误;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病虫害等是生产“绿色食品”的有效措施,故D项正确。24.近些年来,不断有叙利亚居民大量外迁,导致这种外迁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参考答案:C近些年来,叙利亚冲突不断,一直处于战争状态,为躲避战火,不断有叙利亚居民大量外迁。战争属于政治因素,故C正确。25.目前人类已经到达的天体是A.火星
B.月球
C.太阳
D.金星参考答案:B26.读我国某海滨地区不同时间旗帜主要飘动方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5.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的是该地一日内主要风向的变化,则(
)A.甲为白天,吹海风
B.乙为白天,吹陆风C.甲为夜晚,吹陆风
D.乙为夜晚,吹海风16.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的是该地一年中盛行风向的变化,则(
)A.甲为春季
B.甲为夏季
C.乙为冬季
D.乙为夏季参考答案:15.C
16.D15.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的是该地一日内主要风向的变化,则甲为夜晚,吹陆风,C对。乙为白天,吹海风,A、B、D错。16.我国季风气候区,夏季吹东南风,是海风,冬季吹西北风,是陆风。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的是该地一年中盛行风向的变化,则甲为冬季,乙为夏季,D对。A、B、C错。点睛:了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吸收相同的能量,海洋升温慢,陆地升温快。白天陆地气温高,是低压区。海洋气温低,气压高,吹海风。夜晚吹陆风。我国季风气候区,夏季吹东南风,是海风,冬季吹西北风,是陆风。二、判断题(共10分)27.(判断题)太阳外部结构从里到外依次为日冕、色球、光球。(
)参考答案:错误【详解】太阳大气层结构从里往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所以题目说法错误。28.(判断题)当代人口城市化的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参考答案:正确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主流,故目前当代人口城市化的主流是发展中国家的变化。29.(判断题)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有一个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参考答案:正确【详解】八大行星都围绕太阳周期运动,公转方向一致,公转轨道面近乎在同一平面上。行星及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得地球所处宇宙环境安全,说法正确。三、综合题(共38分)30.下图示意北大西洋局部海区洋流分布,N地渔业资源丰富。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判断图中洋流①的流向及寒暖性质。(2)比较S、L两地年均温的大小,并说明理由。(3)从洋流角度,分析N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参考答案:(1)由西南向东北流(或者由南向北流);暖流(2)S地年均温大于L地。两地大致位于同一纬度,S地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L地沿岸有寒流经过,降温)。(3)N海域处于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易受扰动,将下层营养物质带至表层,利于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故渔业资源丰富。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以及性质,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以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1)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以及性质。读图分析可知,①洋流自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属于暖流,根据其所在大洋的位置以及经纬度可以判断该洋流为墨西哥湾暖流。(2)读图分析可知,S、L两地纬度大致相同,L受寒流的影响,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温度较低;S地受沿岸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温度较高;因此S的年均温大于L。(3)本题主要考查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N地为寒暖流的交汇处,海水易受扰动,将下层营养物质带至表层,利于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故渔业资源丰富。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环境影响举例气候高低纬间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分布(影响全球)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洋流性质: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影响局部地区)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沿岸荒漠环境海洋生物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大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面→著名渔场秘鲁渔场海洋污染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油船泄漏、陆地近海污染海洋航行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对航运不利顺流加速、逆流减速;拉布拉多寒流常携带冰山,且其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海雾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IUX设计的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法学概论考试中的法律责任解析与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法学概论考试的学习策略选择与试题与答案
- 法学概论考试的特定法律领域及试题与答案
- 2025年市场营销变化与企业战略适应探讨试题及答案
- NEt框架使用与应用测试试题及答案
- 法学概论考试课程设计及试题及答案
- 了解计算机二级VB考试的未来动向及试题及答案
- 跨平台开发中的技术选型分析试题及答案
- 现代国际法的发展与挑战试题及答案
- 十岁生日宴流程
- DB3307T 128-2023 共富工坊建设与星级评价规范
- 《推进乡村振兴中的的政府行为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5100字
- 康养休闲旅游服务基础知识单选题及答案解析
- 公司师徒制、导师制管理办法(完整版方案)
- 解剖学公开课课件内分泌
- 家族财富管理
- 高中必修一英语单词湘教版
- 森林防火预警监测
- 银屑病临床病例讨论
- 涉密人员审查备案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