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病变的MRI诊断_第1页
垂体病变的MRI诊断_第2页
垂体病变的MRI诊断_第3页
垂体病变的MRI诊断_第4页
垂体病变的MRI诊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选垂体病变的MRI诊断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垂体影像检查方法X线正侧位平片及蝶鞍体层像蝶鞍CT冠状平扫及增强扫描蝶鞍(垂体)磁共振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蝶鞍的X线影像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正常垂体的CT表现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垂体影像检查方法MRI为首选的影像学方法冠状位及矢状位薄层、小FOV2~3mm层厚,FOV=15cmT1WI及T2WI动态增强成像(Dynamicscan)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正常垂体的图示AnneG.Osborn,Brain,2004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垂体的解剖腺垂体(adenohypophysis,AH)垂体前叶,占4/5起源:原凹(primitivestomodeum)口腔顶的上皮(Rathke囊)功能:嗜酸细胞:STH,LTH嗜碱细胞:ACTH,TSH,FSH,LH,etc嫌色细胞:功能不清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垂体的解剖神经垂体(neurohypophysis,NH)垂体后叶,占1/5包括:垂体后叶、漏斗柄、灰结节正中突起源:胚胎前脑(间脑)功能:储存血管加压素、催产素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8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垂体的解剖中间部(parsintermedia,PI)位于垂体前叶与后叶之间大小:<5%起源:Rathke裂功能:下丘脑轴突经垂体蒂终于此部,释放激素到垂体前叶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9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垂体的解剖垂体蒂(pituitarystalk)下丘脑垂体束:传送下丘脑视上核及室旁核产生的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及催产素(oxytocin)垂体门静脉系统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10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垂体周围结构海绵窦(cavernoussinus,CS)脑膜垂体干(MHT)→CS,Pit,etc下外侧干(ILT)→CNs3/4/6,Gasserianganglion,etc垂体下动脉→NH鞍上池ICA床突上段→正中突,stalk,NH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11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垂体周围结构颅神经(Cranialnerves,CNs)动眼神经(Oculomotornerve,CN3)滑车神经(Trochlearnerve,CN4)展神经(Abducensnerve,CN6)三叉神经(Trigeminalnerve,CN5)眼神经,CNV1上颌神经,CNV2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12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垂体周围结构骨结构鞍结节、前(后)床突、鞍底、鞍背鞍隔硬膜脑脊液腔隙鞍上池、三脑室视隐窝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13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正常垂体的MRI表现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14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正常垂体的MRI表现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15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视NIIIIVVIV1颈内A蝶窦V2蝶鞍MRI解剖海绵窦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16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正常垂体的MRI测量儿童=6mm男性、绝经后女性=8mm年轻女性=10mm妊娠、哺乳女性=12mm垂体的高度是重要的诊断指标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17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垂体病变垂体发育低下和垂体侏儒

(pituitaryhypoplasia&dwarfism)垂体增生(pituitaryhyperplasia)垂体腺瘤

(pituitaryadenoma)垂体囊肿(Rathke’scleftcyst)空泡蝶鞍(empitysellaturcica)垂体炎症

(inflammation&infection)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18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Pituitaryhypoplasia机制:前或后叶发育异常均可导致临床:一种或多种激素缺乏的症状诊断:垂体矢、冠、轴径线均小于正常,通常高度<4mm垂体发育低下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19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Pituitarydwarfism为特殊的垂体发育低下(生长激素缺乏,GHD)机制:后叶下降过程阻断——使发育过程中垂体和蒂血供中断——前叶缺血激素缺乏MRI:垂体小、垂体蒂缺如、

后叶高信号消失或异位垂体侏儒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20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M/21身材矮小垂体侏儒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21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男/18,生长迟缓,无第二性征57864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22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男,20岁,个矮10余年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23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垂体增生Pituritaryhyperplasia生理性增生继发增生甲状腺功能低下(hypothyroidism)终器官功能低下(end-organfailure)神经内分泌肿瘤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24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垂体增生MRI表现垂体增大,上缘凸起位于鞍内,向鞍上发展垂体高度:>10mm,达到15mmT1WI:等信号;T2WI:等信号C+:多为弥漫均匀强化可为局灶结节状强化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25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F/18圆脸,月经不规律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26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F/18垂体增生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27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57885F/23甲低,闭经,紫纹12mm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28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F/11甲低治疗前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29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F/11甲低治疗前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30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F/11甲低治疗后3月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31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垂体增生鉴别诊断垂体大腺瘤垂体微腺瘤淋巴细胞性垂体炎静脉性充血发生于颅内低血压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32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垂体腺瘤Pituitaryadenoma病理:前叶良性上皮样腺瘤临床:分泌症状:闭经、溢乳、肢端肥大巨人症等压迫症状:视力、视野改变等大小:微腺瘤<1cm;大腺瘤>1cm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33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腺瘤功能无功能营养性激素促激素性腺瘤泌乳素瘤PRL生长激素腺瘤GHACTH腺瘤

TSH腺瘤

促性腺激素腺瘤垂体瘤分类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34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垂体微腺瘤Pituitarymicroadenoma占颅内肿瘤的10~15%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0~20%,多为无功能的MRI偶然发现的占6~27%Pituitaryincidentaloma1%为多发微腺瘤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35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垂体微腺瘤泌乳素瘤占有症状微腺瘤的30~40%生长激素异常腺瘤成人: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青春期:巨人症(gigantism)GH及PRL微腺瘤常偏侧生长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36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MRI表现瘤高度<10mmT1WI:通常为等信号,出血、坏死囊变信号改变T2WI:通常为等信号C+:70~90%多为相对低信号,比正常腺体组织强化延迟10~30%仅能在动态增强的序列上显示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37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F/20,圆脸1年,月经不规律半年Cushingsyn54159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38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ACTH微腺瘤54159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39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56471F/64,手足粗大就诊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40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F/24,泌乳5年,停经1年55609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41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PRL微腺瘤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42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F/50微腺瘤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43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动态增强序列显示更清晰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44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垂体微腺瘤主要鉴别诊断Rathke囊肿垂体增生颅咽管瘤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45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垂体大腺瘤Pituitarymacroadenoma鞍内及鞍上占位,20~40岁高发常见症状:内分泌异常视野缺损“异位垂体腺瘤”很少见,但可在蝶窦、海绵窦、垂体蒂、三脑室及斜坡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46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垂体大腺瘤大小:>10mm巨腺瘤:>4cm(占腺瘤<0.5%)典型征象:“8”字或“雪人”征少见征象:分叶状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47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垂体大腺瘤信号特点:T1:与GM等信号,垂体后叶移位(80%)或消失(20%),海绵窦受侵犯T2:与GM等信号,囊变或出血信号改变C+:多呈早期显著不均匀强化;某些可见轻度硬膜增厚“尾”征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48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M/52垂体大腺瘤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49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M/52垂体大腺瘤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50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F/50,泌乳10年,视力模糊2年泌乳素瘤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51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垂体大腺瘤主要鉴别诊断垂体增生动脉瘤脑膜瘤转移淋巴细胞性垂体炎颅咽管瘤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52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垂体瘤卒中Pituitaryapoplexy急性临床表现:头痛、危及生命的垂体功能低下、DIC、视力缺损、眼肌麻痹、精神改变、各异的内分泌异常病理:垂体出血及缺血梗死改变MRI:根据出血时间的不同,信号不同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53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男,36岁,双颞侧偏盲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54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

F/26垂体瘤卒中

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55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

垂体无功能大腺瘤瘤体上半部合并出血,可见液液平面(箭头)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56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垂体瘤卒中主要鉴别诊断垂体大腺瘤颅咽管瘤Rathke裂囊肿垂体脓肿原发性垂体出血鞍内动脉瘤血栓形成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57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58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F/49侵袭性垂体瘤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59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F/49侵袭性垂体瘤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60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F19,CushingSyn2年,ACTH126pg/dl,鞍上占位04-9-21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61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04-9-21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62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04-10-8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63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04-10-8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64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动态增强04-10-8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65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04-10-26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66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垂体囊肿Rathke’scleftcyst,RCC非肿瘤性囊肿,是垂体胚胎发育的遗留临床多无症状,常为偶然发现有症状者多为:垂体功能不全、头痛、视力受损、尿崩症等女性略多见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67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Rathke囊肿40%完全在鞍内,60%有鞍上扩展有症状的RCC大小多在5~15mm边界清晰,圆形或分叶状鞍内/鞍上肿块,无钙化,有时可见囊内不强化结节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68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Rathke囊肿常较稳定,但可见自发缩小或出现无恶变倾向,但术后经常再发免疫组化染色表达细胞角蛋白8,20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69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Rathke囊肿MRI信号特点:T1:50%低信号,50%高信号T2:70%高信号,30%等低信号Flair:高信号T1+C:无强化,周围受压垂体组织呈边缘强化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70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F/38Ratheke’s囊肿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71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F/50Rathke’s囊肿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72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F/16Ratheke’s囊肿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73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M/43视物不清,乏力,多尿,性功能减退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74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Rathke囊肿主要鉴别诊断颅咽管瘤:+C,常钙化囊性垂体腺瘤蛛网膜囊肿:无囊内结节表皮样囊肿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75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空泡蝶鞍Emptysellaturcica垂体通常随年龄增长而缩小MRI:应注意找垂体蒂;若找不到垂体蒂应考虑鞍内囊肿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76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M/15个矮空泡蝶鞍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77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M/67空泡蝶鞍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78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垂体感染及炎症Infection&Inflammation垂体脓肿(化脓性炎症)TB、真菌和结节病组织学和影像相似,发生在此区定性诊断困难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特发性肉芽肿性垂体炎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79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54980F/34,口干,多饮多尿2月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80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M/43,头痛,发热,多尿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81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M/41垂体炎症治疗前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82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M/41垂体炎症治疗前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83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

M/41垂体炎症治疗后2个月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84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

F/39,闭经4月,泌乳2月

垂体特发性肉芽肿性炎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85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M/25,多饮多尿,淋巴细胞性垂体炎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86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F/47,头痛,尿崩,LyH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87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55098男/48,头痛,尿崩病理:慢性炎细胞浸润,并少量化脓性组织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88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鞍区病变的鉴别诊断颅咽管瘤鞍旁脑膜瘤鞍区动脉瘤鞍上生殖细胞瘤灰结节错构瘤其他(组织细胞增生症、皮样囊肿、TB、结节病、垂体转移瘤等)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89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颅咽管瘤Craniopharyngioma良性发育不良性上皮肿瘤,起源自Rathke囊鳞状上皮第一发病高峰期为8-12岁,第二高峰为40-60岁鞍上占75%,鞍上+鞍内21%,鞍内4%分叶状,多囊状囊性、囊实性占位病理:造釉细胞型,乳头型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90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颅咽管瘤CT上常见钙化MRI信号多种多样:T1:信号与囊性成分密切相关短T1由高蛋白成分所致T2:囊性为高信号;实性成分信号复杂T1+C:实性成分强化,囊壁强化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91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M/3颅咽管瘤

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92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M/4颅咽管瘤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93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囊液含蛋白成分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94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女/23岁,饮水增多10余年,月经不调近1年,停经6月余颅咽管瘤

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95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鞍旁脑膜瘤Parasellameningioma部位:鞍结节处常见形态:脑膜上宽基底增强:均匀一致强化其他:CT可显示骨质硬化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96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M/44脑膜瘤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97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M/44脑膜瘤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98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99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59432女/49,视力下降2月手术:鞍结节脑膜瘤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100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101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鞍上生殖细胞瘤Suprasellagerminoma常发生在中线,松果体为最好发部位,鞍区次之,亦可见于基底节区,可多发多发于30岁以下临床可以表现为中枢性尿崩症或垂体功能低下T1等信号,T2高信号,+C明显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102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男,15岁,生长迟滞3年,多饮多尿1年鞍上、松果体区病变梗阻性脑积水50839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103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放疗3周后,病变缩小,有出血50839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104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放疗6月后,病变消失50839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105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53508F/13,尿崩症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106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F/13,放疗20天后复查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107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F/13,放疗3月后复查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108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少见,占生殖细胞瘤的5~16%均见于男性,10~20岁好发,混合信号,以稍长T1、长T2为主,不均匀强化,较少占位效应常发生一侧大脑半球萎缩和一侧脑干萎缩常囊变和钙化,囊变的对放疗反应慢可沿脑脊液种植播散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109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53394M/15,左上下肢无力,肌萎缩半年05/01/04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110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5339405/06/22手术病理征实为生殖细胞瘤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111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视交叉星形细胞瘤Chiasmaticastrocytoma多见于儿童,占儿童鞍旁肿瘤的25~30%,儿童脑原发肿瘤的5%低分级的星形细胞瘤,常为毛细胞型T1低信号,T2高信号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112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F/13,视力逐渐下降7年,头痛3月视神经星形细胞瘤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113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视神经星形细胞瘤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114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鞍旁动脉瘤ICAaneurysm成人多见因瘤内有否血栓形成或涡流的不同,MRI上信号不同,MRA显示更清晰意义:鉴别诊断主要是找流空信号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115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F/51鞍上动脉瘤CT表现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116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F/51动脉瘤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117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F/51动脉瘤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118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CT平扫及增强诊断为鞍区脑膜瘤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119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MR诊断为动脉瘤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120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MRA可见动脉瘤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121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灰结节错构瘤Tubercinereumhamartoma下丘脑(灰结节)错构瘤属先天性、非肿瘤性灰质异位临床:性早熟、可出现痴笑样癫痫、智力低下,M>FMRI:实性肿块,位于漏斗与乳头体之间T1等信号,T2高信号,无对比强化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122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M/3,性早熟,灰结节错构瘤本文档共137页;当前第123页;编辑于星期六\2点8分蛛网膜囊肿Arachnoidcyst意义:主要是鉴别诊断MRI:找薄壁,内容物同CSF无垂体蒂,可与空泡蝶鞍鉴别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