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病危害及防护1例子开胸验肺张海潮梧州市慢性铅中毒2目录一、职业病危害与职业病二、职业卫生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三、职业危害因素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四、职业危害因素控制五、个体防护用品3一、职业病危害与职业病
4从职业病危害说起:全球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每年掠走200万人生命。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4%。工伤事故和职业病不容无视,国际劳工局呼吁关注!5我国职业病危害:职业病分布在30多个行业,以煤炭、冶金、建材、有色金属、机械、化工行业等最为严重。2007年,根据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共诊断各类职业病14296例。其中,尘肺病10963例,占新职业病病例总数的76.69%;急、慢性职业中毒分别为600例和1638例。2007年职业病报告具有三个特点:尘肺病发病形势依然严峻,发病居高不下,工龄缩短,说明粉尘作业场所卫生条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急慢性职业中毒呈上升趋势;行业集中趋势明显,职业病病例数名列前三位的行业依次为煤炭、有色金属和建材行业。6我国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原因:一是企业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造成对职业危害的无视。全国近2000万家乡镇企业中,有82℅的企业存在有害作业问题,其中60℅没有任何尘毒防护措施。二是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职业卫生法规不完备,监督力度不够。有些企业不执行工伤保险制度,既不给职工投保,职工患上了职业病,又不付医治费,让职工回家休养了事。三是监管体制不顺,监管观念有偏差。企业职业平安卫生监管人员也应转变过去只重视“一针见血〞的硬工伤,不重视职业病软工伤管理。7一、职业病的概念职业病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病称为法定职业病。界定法定职业病的4个根本条件是:(1)在职业活动中产生。(2)接触职业危害因素。(3)列人国家职业病范围。(4)与劳动用工行为相联系。8二、职业病的分类
卫生部卫监发2002第108号的职业病目录规定的职业病为十大类115种。具体分类名单如下:①尘肺(13种);②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③职业中毒(56种);④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⑤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⑥职业性皮肤病(8种);⑦职业性眼病(3种);⑧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⑨职业性肿瘤(8种);⑩其他职业病(5种)。
9凡属法定职业病的患者,在治疗和休息期间及在确定为伤残或治疗无效而死亡时,均应按劳动保险条例有关规定给予劳保待遇。有的国家对患职业病的工人,给予经济上的补偿,故也称为需赔偿的疾病。为保证遵循科学、公正、公开、公平、及时、便民的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的原那么,卫生部发布了?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方法?及一系列?职业病诊断标准?,要求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依据法定的标准与程序进行。10职业病诊断的工作原那么1.凡慢性职业病的诊断,职工应持有本单位的介绍信及详细职业史,到当地职防机构或指定医疗机构进行诊断。2.职业病诊断实行以当地为主和以职业防治机构或职业病诊断组的集体诊断为准的原那么,任何医生的个人诊断、非指定医疗机构的诊断无效。3.诊断机构必须按国家公布的职业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凡国家无统一标准的职业病,省级行政部门可制定地区的职业病暂行诊断标准,并报卫生部备案。经同意从外省市转来的同类可疑职业病患者,可按本地区暂行标准进行诊断。既无国家标准也无地区暂行诊断标准,但疑为职业病的患者,必须由省级职防机构进行诊断。114.职业病确诊后,诊断单位应出具诊断证明书。诊断证明书必须注明复查日期,到期未复查者,原诊断证明书即作废。复查期有规定的,那么按规定执行,商务规定的可有诊断单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5.凡初次诊断为职业病的患者,诊断单位应按国家现行的职业病报告方法报告。6.凡生前诊断不明而疑心是因职业病死亡或生前疑心患有职业病而由于其他原因死亡者,诊断单位经证得死者家属同意后,应做尸解病理诊断。确定诊断的有效期从尸解确诊之日算起。12三、职业病的特点1.病因明确,病因即职业性有害因素,在控制病因或作用条件后,可予消除或减少发病;2.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是可检测和识别的,切其强度或浓度需到达一定的程度,才能使劳动者致病,一般可有接触水平〔剂量〕—反响关系;3.在接触同一有害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数量的发病,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人;职业病早期的病理生理变化往往是可逆的,故早期治疗效果好,费用少。4.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妥善处理,愈后较好,康复较易。13四、相关职业疾病
职业相关疾病又称职业性多发病、工作相关疾病,是发生在职业人群中,由多因素引起的一类疾病。他的发生与职业因素有关,但职业因素不是该病的唯一原因,而是导致该病发生的因素之一,非职业因素也能引起发病。14
1.肌肉和骨骼疾患腰背痛、颈肩痛、职业性痉挛2.呼吸系统疾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咽喉疾患3.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冠心病4.消化系统相关疾病溃疡病常见的相关职业疾病15二、职业卫生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16?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国家主席令第60号〕?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2002年5月12日国务院令第352号〕?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1989年10月24日国务院令第44号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1987年12月3日国务院发布)17?职业病危害工程申报管理方法??建设工程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方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方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方法??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方法??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方法??职业病目录??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建设工程职业病危害评价标准??高毒物品目录??职业卫生技术效劳机构管理方法?18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立法宗旨预防、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开展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通过,江泽民主席签署第六十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19内容共6章,79条:第一章总那么第二章前期预防第三章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第四章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总那么目的: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21用人单位劳动者履行保护健康义务
主张健康权利政府监管部门职业卫生服务机构职业病防治法有关当事方法律关系22用人单位劳动者权利:获得职业卫生培训教育获得职业卫生防护接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效劳知情权:危害、危害后果、防护条件要求改善工作条件拒绝强令违章操作、冒险作业批评、检举、控告参与民主管理享受国家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要求并获得健康损害赔偿义务:配备防护设施、治理职业危害作业场所危害评价与管理劳动者健康监护〔上岗前、在岗中、离岗时〕危害告知〔合同、工作场所、培训教育〕建立危害监测和劳动者健康档案职业病报告义务对患职业病者的救治、安置依法参加工伤劳动保险落实职业危害治理和职业病防治经费未成年工、女工保护23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方法
卫生部24号令
立法宗旨:标准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加强职业病诊断、鉴定管理主要内容:→对诊断机构的批准和管理〔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对诊断医师的要求〔培训合格〕→规定诊断程序和诊断原那么→规定鉴定程序和具体要求→鉴定组织和专家库的管理→法律责任24劳动者的诊断选择本法第四十条规定:“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依据本条规定,患职业病的劳动者申请职业病诊断时有诊断地的选择权:1、劳动者可以申请在用人单位所在地进行职业病诊断;25劳动者的诊断选择权〔续〕
2、劳动者也可以申请在本人居住地进行职业病诊断;3、用人单位所在地和本人居住地有多家取得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劳动者有权选择其中任何一家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26职业病报告制度
?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确诊为职业病的,用人单位还应当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依法作出处理。〞27职业病报告责任主体〔人〕
根据本法规定,职业病报告责任人或责任主体应包括下述机构:1、诊断职业病医疗卫生机构;2、接诊急性职业病的综合医疗卫生机构;3、用人单位以上机构依法承担职业病报告的义28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以下职业卫生要求: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2.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3.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那么4.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5.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6.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29三、职业危害因素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0一、职业危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危害因素的分类31
(一)生产过程1.物理因素不良的物理因素,或异常的气象条件如高温、低温、噪声、振动、上下气压、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等,这些都可以对人产生危害。2.化学因素生产过程中使用和接触到的原料、中间产品、成品及这些物质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等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也称为工业毒物。第一类是有毒物质:如铅、汞、苯、氯、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等;第二类是生产性粉尘:如铁尘、铝尘、石棉尘、煤尘、水泥尘、玻璃纤维尘等无机尘;皮毛尘、谷物尘、烟草尘、棉尘、合成纤维尘等有机粉尘。323.生物因素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料及在作业环境中都可存在某些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如霉菌、蘑菇孢子、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动物分泌物及羽毛等。33
(二)劳动过程1.劳动组织和制度的不合理,如劳动时间过长、劳动休息制度不健全或不合理等;2.劳动中精神过度紧张,如长期固定姿势造成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单调或较长时间的重复操作,由于光线缺乏而引起的视力紧张等;3.劳动强度过大或劳动安排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的生理状况不相适应,或生产定额过高,或超负荷的加班加点等;4.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的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设备等。34
(三)生产环境主要是作业场所的环境、自然环境因素,如室外不良气象条件,如夏季太阳辐射、冬季寒冷;室内由于厂房狭小、车间位置不合理,如有害和无害工段安排在一起,无防尘、毒设施;照明不良与通风不畅等因素;平安防护设备或个人防护用品有缺陷;由不合理生产过程造成的环境污染等这些影响都会对作业人员产生影响。35
(四)其他因素个人因素,如个人生活习惯的不良,如过度饮酒、缺乏锻炼等。社会经济因素,如国家的经济开展速度、国民的文化教育程度、生态环境、管理水平等因素都会对企业的平安、卫生的投入和管理带来影响。另外,如职业卫生法制的健全、职业卫生效劳和管理系统化,对于控制职业危害的发生和减少作业人员的职业伤害,也是十分重要的。36二、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一〕引起职业病劳动者长期在有职业病危害的环境条件下作业,有毒有害物质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体内,天长日久,超过了人体代偿功能所承受的限度,造成机体特定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并出现相应的临床病症,甚至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劳动能力,这种疾病就称为职业病。不同的危害因素可引起临床病症不同的职业病。37〔二〕引起职业性多发病劳动者长期在有毒有害物质环境下作业,虽没有引起的职业病,但可能引起人体免疫功能下降,对非职业病危害因素所致的疾病抵抗力降低,使发病率增高或病情加重,如:矿工中消化性溃疡、肺结核等。〔三〕引起生产性伤亡如空气中的易燃易爆粉尘浓度过高,遇火发生爆炸而发生工伤事故。〔四〕致癌和致畸胎据目前所知,物理因素中的放射性物质,如X射线和紫外线;化学因素中的多环芳香烃类、有机醚类和有机酯类化合物;一些金属和盐类等都有比较明显的致癌作用或是能使人体遗传基因发生改变,而导致不孕、早产和胎儿畸形,甚至遗传给下一代。383、职业病危害的致病条件
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造成损害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1、接触时机。2、一定的接触方式。3、有一定的接触时间。4、有一定的接触强度(浓度)。劳动强度的大小也影响损害程度。强体力劳动可以使劳动者呼吸量增加,血液循环加快,从而增加人体对有害物质的吸入量。39在同一生产环境从事同一种作业的工人中,发生职业性危害的时机和程度有极大差异,这主要取决于如下因素:1、遗传差异。2、年龄、性别的差异。3、身体营养状况差异。4、文化水平和生活习惯差异。40四、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41一、控制职业危害因素的组织管理1.明确职业卫生责任制2.严格执行职业卫生法规标准严格执行职业卫生法规、标准是做好职业卫生工作的根本保证,凡违反职业卫生法规、标准的,都应追究其法律责任。3.加强职业卫生教育劳动者应当依法“在劳动过程中遵守职业卫生制度,增强职业危害防护意识,严格执行职业卫生操作规程〞。4.制定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凡有毒有害的的企业单位,都应依据本企业职业危害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有效的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包括有毒有害物质的报关、储存、领取、使用,平安操作程序,劳动防护设施的配置、使用、保养,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管理等。42二、控制职业危害因素的技术措施〔一〕职业卫生预评价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工业企业建设工程预评价标准?,在建厂和改变工艺、更换产品的设计或施工的同时,对生产过程可能产生职业有害因素的各个环节提出控制方案,并采取切实有效的卫生技术措施。43〔二〕消除或控制产生职业有害因素的操作环节1.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高毒物质无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是有限度的,尽量使用低毒物质代替高毒物质。如用二甲苯、甲苯代替苯作为工业原料和溶剂,以防苯中毒,油漆生产中用锌钡代替铅白,用铁红代替铅丹,以预防铅中毒;温度计生产用酒精代替汞,以预防汞中毒等。2.改革工艺,减少职业有害因素如高温作业设计工艺流程时,尽量将热源不知在车间外面或主导风向的下方向;纺机、风开工具、铸造机械等车间,易焊接代替铆焊,以压铸代替铸造,以减轻噪声危害;喷漆作业采用静电喷漆、水性电泳漆自动化淋、浸漆等工艺,以减少苯的危害。44〔三〕密闭和隔离措施1.密闭通过机械化、管道化生产,防止粉尘和毒气外逸,是最先进的方法。如物质的粉碎、筛分、输送、包装等工序采取密闭措施,科有效地防止粉尘飞扬;金属冶炼过程,在加料、出料和熔炼过程中采取密闭措施,可防止金属中毒。许多中毒都是由于密闭措施不好,造成毒气“跑、冒、滴、漏〞所致。2.隔离隔离是将生产设备和工人操作地点分割开来,从而减少职业危害。如将操作地点放在隔离室,通过仪表操作生产,使工人操作点远离生产设备;高温作业,对车间内不能消除的热源,利用水和玻璃纤维等导热性小的材料进行隔热等。45〔四〕湿式作业主要用于粉尘作业,是防止粉尘飞扬的有效措施。如矿山开采采用水心风钻,打眼用水冲洗炮眼中的岩粉,爆破时预先用朔料水袋代替局部跑泥装入炮眼,矿石粉碎时喷淋洒水等。46〔五〕通风1.自然通风〔1〕利用风压原理通风借助外界风力造成的风雅和室内外空气的温度差及进、排气口高差造成的热压使空气流动,从而到达自然通风的目的。〔2〕利用热压原理通风多用于冶炼、轧钢、断崖、铸造、热处理等高温车间。由于车间内温度较高,较重的室外冷空气由车间下部进入车间,车间内较轻的热空气那么从车间的天窗流出,形成车间全面的自然通风。47
2.机械通风〔1〕全面通风主要用于对高温车间进行全面通风换气及对有毒气体的车间输送新鲜空气,以使整个车间的空气环境符合卫生条件。〔2〕局部通风分为局部送风和局部排风两类。局部送风一般用于高温车间,天车操纵室一类的流开工地往往也需要局部送风。局部送风的温度一般低于车间环境温度。局部排风又称局部抽风,旨在将有毒有害物质在生产源处就地排走或控制住一定范围内。48三、工业毒物危害治理措施生产过程的密闭化、自动化是解决毒物危害的根本途径。采用无毒、低毒物质代替剧毒物质是从根本上解决毒物危害的首选方法,但是,不是所有毒物都能找到无毒、低毒的代替物。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控制毒物的卫生工程技术措施很重要。常用的控制措施有:(1)密闭、通风排毒系统;(2)局部排气罩:就地密闭,就地排出,就地净化;(3)排出气体的净化:工业生产中的无害化排放;(4)个体防护:接触毒物作业工人作业规定个人卫生制度和操作规程,如不准在作业场所吸烟、吃东西,班后洗澡,不准将工作服带回家中等等。保护自身也防止家人受害。作业场所保护用品有防腐服装,防尘口罩和防毒面具。49四、物理因素治理措施(一)噪声、振动的控制措施控制生产性噪声与振动三个原那么:(1)消除或降低噪声、振动源,如铆接改为焊接、锤击成型改为液压成型等。防止振动使用隔绝的物质如橡皮、软木、砂石等。(2)消除减少噪声、振动的传播,如吸声、隔声、隔振、阻尼。(3)加强个人防护,对吊车司机、拖拉机、汽车司机等,应有良好的弹簧座椅,以减少振动对机体的影响。加强个人防护,配备耳塞、耳罩、防声帽等。50(二)电离辐射的防护1.控制辐射源的质和量。2.外照射防护的根本方法有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通称“外防护三原那么〞。3.内照射防护的根本防护法有围封隔离、除污保洁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具等综合性防护措施。51(三)非电离辐射的控制与防护高频电磁场的防护,屏蔽高频产生源。微波辐射的防护直接减少辐射源、屏蔽辐射源、个人防护及平安规那么。红外辐射线的防护重点是对眼睛的保护,生产操作中应戴绿色防护镜。紫外辐射的防护必须佩戴专用的防护用品,如:防护面罩、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激光的防护,使用吸光材料,个体防护用品及强化平安教育与制度等。(四)防暑降温措施主要是隔热、通风和个体防护。暑季供给清凉饮料具有特殊意义。52五、个体防护措施53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注意个人卫生可防止某些毒物通过皮肤或消化道进入人体。如不要在车间内吸烟、吃饭;下班后要沐浴、更衣,切忌把未洗消的工作服带回家,进食前要洗手,不可用苯、香蕉水洗消皮肤上沾染的油漆等物质;保持良好的牙刷牙习惯等。54二、正确选用防护用品
个人防护用品在预防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综合措施中,属于三级预防中的一级预防,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不能从设备上改善进行预防时,还是保障健康的主要防护手段。
个体防护用品有一个重大的局限性,就是它并不能从源头来消除有关的危害。个体防护品既不能降低工作场所中有害化学品的浓度,也不能消除工作场所的有害化学品,而只是一道阻止有害物进入人体的屏障。防护用品本身的失效就意味着保护屏障的消失,因此个体防护不能被视为控制危害的主要手段,而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措施。没有一种个体防护用品能在100%的时间内做到100%的有效55防护用品的种类各类个体防护用品,具有不同的功能,如眼睛保护、听力保护、呼吸防护、皮肤防护以及防护服等常见的保护用具。
〔一〕听力保护
〔二〕呼吸保护
〔三〕眼睛保护
〔四〕个体防护
〔五〕鞋类
〔六〕皮肤保护56〔一〕听力保护听力保护的器具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置放于耳道内的耳塞,用于阻止声能进入;另一类是置于外耳外的耳罩,限制声能通过外耳进入耳鼓及中耳和内耳。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保护器具均不能阻止相当一局部的声能通过头部传导到听觉器官。57〔二〕呼吸保护装置据统计,职业中毒的95%左右是吸入毒物所致,因此预防尘肺、职业中毒、缺氧窒息的关键是防止毒物从呼吸器官侵入。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过滤呼吸保护器,它通过将空气吸入过滤装置,去除污染而使空气净化;另一类是供气式呼吸保护器,它是从一个未经过污染的外部气源,向戴者提供洁净空气的。绝大多数设备尚不能提供完全的保护,总有少量的污染物仍会不可防止地进入到呼吸区。58
过滤式呼吸器只能在不缺氧的劳动环境〔即环境空气中氧的含量不低于18%〕和低浓度毒污染使用,一般不能用于罐、槽等密闭狭小容器中作业人员的防护。过滤式呼吸器分为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和过滤式防毒呼吸器。59供气式呼吸器能使戴用者的呼吸器官与污染环境隔离,由呼吸器自身供气〔空气或氧气〕,或从清洁环境中引入空气维持人体的正常呼吸。可在缺氧、尘毒严重污染、情况不明的有生命危险的工作场所使用,一般不受环境条件限制。按供气形式分为自给式和长管式两种类型。60保护眼睛免受毒物侵害所采用的防护措施。主要包括:化学平安防护眼镜、平安面罩、平安防护眼镜、平安护目镜等。
〔三〕眼睛保护61〔四〕个体防护服防止皮肤受到损伤所作的防护。根据毒物毒性、可能接触的浓度大小选择:带面罩式胶布防毒衣、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橡胶工作服、防毒物渗透工作服、透气型防毒服、一般作业防护服等。
62鞋类各种保护鞋设计是有其特殊保护功能的,普通的防砸鞋就是防止当材料下落时对脚的砸伤,特别是对脚趾的保护。皮肤防护全身防护用品根据生产条件和工作性质,适中选择防护服、头巾、面罩、围裙、袖套、手套、胶靴等。防护手套主要选用各种防护手套,如橡胶手套、乳胶手套、耐酸碱手套、防化学品手套、一般作业防护手套等,另外还建议使用皮肤防护膜。皮肤防护剂使用防护剂必须在工作前涂上,工作结束后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掉。63三、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平安生产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规那么佩带、使用。〞?职业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64〔一〕选用原那么
1.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选用;2.根据生产作业环境、劳动强度以及生产岗位接触有害因素的存在形式、性质、浓度(或强度)和防护用品的防护性能进行选用;3.穿戴要舒适方便,不影响工作。652000年,国家经贸委公布了?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经贸平安【2000】189号),规定了国家工种分类目录中的116个典型工种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标准,根据不同工种和劳动条件发给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用人单位发放劳动防护用品的具体责任为:1.用人单位应根据工作场所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按照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为从业人员免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护品。不得以货币或其他物品替代应当配备的护品。〔二〕劳动防护用品发放要求662.用人单位应到定点经营单位或生产企业购置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三证〞和“一标志〞,即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平安鉴定证和平安标志。购置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须经本单位平安管理部门验收,并应按照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要求,在使用前对其防护功能进行必要的检查。
673.用人单位应教育从业人员,按照护品的使用规那么和防护要求正确使用护品,使职工做到“三会〞:会检查护品的可靠性,会正确使用护品,会正确维护保养护品。用人单位应定期进行监督检查。4.用人单位应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及时更换、报废过期和失效的护品。5.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护品的购置、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等管理制度和使用档案,并进行必要的监督检查。68四、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一般要求是:1.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前应首先做一次外观检查。检查的目的是确认防护用品对危险有害因素防护效能的程度。检查的内容包括外观有无缺陷或损坏,各部件组装是否严密,启动是否灵活等。2.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必须在其性能范围内,不得超极限使用;不得使用未经国家指定、未经监测部门认可(国家标准)和检测还达不到标准的产品;不得使用无平安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不能随便代替,更不能以次充好。3.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69与大家密切相关的院前急救1.急性中毒事故的发生,使大批人员受到毒害,病情往往较重。因此,现场及时有效的处理与急救,对挽救患者的生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防止毒物继续吸收。吸入中毒者应立即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度计算机四级题库检测试题打印含完整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个人歌唱活动策划与执行要点
- 物料能量衡算精要
- 酒店微笑问好服务培训纲要
- 2026届山东省曲阜市石门山镇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东省德州市六校化学九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东滨州阳信县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河南省驻马店九上化学期中预测试题含解析
-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等2地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英语试题(含答案)
- 2025年腔镜技能大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四川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考试仿真试题及答案一
-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 中学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实务》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职业卫生标准试题及答案
- 2025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和民族危机加剧(大单元教学设计)
- 药械知识培训计划课件
- 2025年气瓶检验员闭卷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医院环境感染监测制度
- 面试求职表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