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散剂与颗粒剂_第1页
第五章 散剂与颗粒剂_第2页
第五章 散剂与颗粒剂_第3页
第五章 散剂与颗粒剂_第4页
第五章 散剂与颗粒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散剂与颗粒剂第一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固体制剂的吸收特点固体制剂的吸收过程:固体制剂→崩解(分散)→溶出→吸收固体制剂吸收快慢的次序:散剂>胶囊剂>片剂>丸剂Noyes-Whitney方程:

dc/dt=kSC第二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第一节散剂散剂是指一种或数种药物经粉碎、均匀混合或与适量辅料均匀混合而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可供内服或外用。散剂是我国中药传统的剂型之一。最早关于散剂的记载是在《五十二病方》,此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等医药典籍中均有记载。第三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五石散基本成分为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东汉著名的内科大夫张仲景先生研制的治疗伤寒的药魏晋时期,五石散成为士大夫津津乐道的时尚消费品《世说新语》是这样说的:“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

五石散是魏晋名士的“催情迷幻药”

第四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散剂的特点和分类金元时期的名医李东垣指出:“大抵汤者,荡也,去大病用多;散者,散也,去急病用多;丸者,缓也,不能速去之,其用药之舒缓,而治之意也。”

散剂服用方便,可以用水直接冲服或用开水直接泡服,适合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散剂可事先配伍加工好以备用,从而可为病人节省等待拣药和熬药的时间。第五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散剂进行分包装后,剂量准确,携带方便,便于使用者更好控制服用剂量。与同样处方的汤剂相比,病人的单次用药量减少,药材的利用程度较高,更为“节省”药材。汤剂中含有的主要是可溶性成分,而服用的散剂则含有药材的全部内容,包括各种粗纤维和不溶于水或醇的成分,更完整的保存了药材的药性。第六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与汤剂相比,更适宜于慢性病患者长期服用,相对于汤剂对胃肠道影响较小,不容易影响使用者的食欲和消化功能。散剂便于进行进一步加工成为其他剂型,如丸剂、胶囊、片剂等。药材经过分装后密闭保存,保存期延长,如经过射线照射消毒灭菌,则保存期可以极大延长。第七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根据散剂的用途不同,其粒径要求有所不同,一般的散剂能通过6号筛(100目,150μm)的细粉含量不少于95%难溶性药物、收敛剂、吸附剂、儿科或外用散剂能通过7号筛(120目,125μm)的细粉含量不少于95%眼用散剂应全部通过9号筛(200目,75μm)第八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四种分类方法按用途分类:有内服、外用散剂和煮散剂三大类。其中内服散剂又可分为:口服散剂、吸入散剂(肺或鼻)等;外用散剂包括撒布散剂(治疗皮肤或粘膜创伤)、吹入散剂(口腔、耳)、牙用散剂、杀虫散剂等;煮散剂为经过煎煮以后可供内服或外敷用。按组成分类:有单方和复方散剂两类。第九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按组成成分性质分类:有中药散剂、浸膏散剂、低共融组分散剂、泡腾散剂以及剧毒药散剂。按剂量分类:有分剂量和不分剂量散剂两类。外用散剂多为不分剂量散剂,内服散剂则两者都有,但剧毒药散剂必须分剂量。第十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散剂的一般制备过程散剂的制备过程包括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等。1、粉碎与过筛《名医别录》:“先切细曝燥乃捣,有各捣者,有合捣者”制备散剂的药物都需要经过适当粉碎,其目的是增加药物有效表面积,提高生物利用度;调节药物粉末的流动性;改善不同药物粉末的混合均匀性;降低刺激性等第十一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粉碎前需要考虑的问题粒度对于水溶性药物的溶出、吸收、疗效影响较小,而难溶性药物粒度越小,溶出、吸收、起效越快作用于胃肠道局部的药物,其粉末越细,分散作用面积越大,作用越强红霉素在胃中不稳定,降低其粒度会加速其在胃中的降解,影响疗效。呋喃坦啶因对胃肠道的刺激性随粒度降低而增加,故不宜制成较小的粒子服用。第十二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粉碎操作注意事项对于药材本身质量的要求

由于散剂包括了药材的全部内容,使用时常常要求使用者将所有药材包括残渣全部服下,所以与汤剂相比,对于进行加工的药材必须要求很高的质量,不得含有过多的杂质,包括金属、石头、泥土、塑料等,并且不能有药材生虫、发生霉变腐烂、农药化肥超标。第十三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由于药材本身性质的差别,软硬度不同,粘度和湿润度不同,所含纤维成分比例不同,一般药物在加工前都要尽量保持干燥以保证一定的脆性,便于加工。一般单味药加工难度大,混合的处方容易粉碎。比如生地、熟地这类药物过于湿润粘稠,如果进行烘烤则药性又会发生变化;又如丝瓜络这类药纤维成分多,韧性十足,单独加工无法打碎成细末,而通过配伍运用在复方中,则比较容易被粉碎为细末。对于药材本身性质的要求第十四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对于药材加工细度的要求一般内服为80-120目如果散剂加工的颗粒太粗,则药物溶解度相对低,残渣太多,服用时刺激咽喉,异物感重以致于吞咽困难。如果加工的细度过细,则药物溶解度高,开水泡服时会比较苦,口感不好而影响胃口。第十五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对于加工工艺的要求将药物进行粉碎有多种方法,例如破细胞壁技术、广泛运用在食品加工工业的冷冻粉碎技术等。实际应用中往往采用简单的机械粉碎机进行粉碎,一方面加工成本低,操作简便;另一方面能够完好保持药材本来的物理化学特性。第十六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不同类型散剂的粉碎方法外用散剂主要用于皮肤、粘膜和伤口,其中多为不溶性成分,如白陶土、滑石粉、磺胺、冰片等。这些药物均应粉碎成细粉,以减轻其对组织或粘膜的机械刺激性,提高分布性能煮散剂在应用时需先煎煮,为了防止因药物粉末过细,在煎煮时易糊化,不易过滤等,煮散剂一般粉碎成粗粉第十七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应用于肺、鼻的吸入散剂,应根据人体生理特征,给药部位,药物特性选择合适的粒度。过细粉末易随气流丢失,过粗粉末达不到病变部位,且易产生刺激性,甚至阻塞给药通道。第十八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2、混合散剂混合的要求是:保证制剂外观色泽一致、含量均匀,对含有贵重药物或剧毒药物的更应注意。第十九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3、分剂量目测法(估分法):将一定重量的散剂,根据目测分成若干等份。此法简便但不可靠,不适用于含有细料和剧毒药物的散剂。重量法:根据剂量要求,采用称量器具逐一称取。这是目前分剂量的机械中最常采用的定量方法,可有效避免由于散剂粒度和流动性差异造成的误差。容量法:根据剂量要求,采用适宜体积量具逐一称取。该法使用的关键在于能否确保散剂粒度均匀、流动性好。第二十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4、散剂的包装和贮藏散剂的分散度大,吸湿性或风化性显著,所以包装的防潮能力是保证散剂质量的重要措施。分剂量的散剂包装有五角包、四角包、塑料袋或纸袋;不分剂量的外用散剂或非单剂量的散剂,可用塑料袋、纸盒、玻璃瓶包装。散剂应密闭或密封贮存,还应防潮、防挥发,并注意温度、光线等的影响。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硫酸纸和普通白纸表面光滑,不易吸附药粉,价廉易得,但不牢固,能透油脂和气体,易被水或水蒸气浸透,适用于不易吸湿,不易挥发性质较稳定的散剂。玻璃纸透明,质软易折,适于包装挥发性和油脂性散剂。蜡纸不易透过气体和水蒸气,适用于易引湿的散剂。铝箔袋一般由塑料薄膜涂上铝层制成,密封性好,美观,性质稳定,是散剂包装材料的主要发展趋势。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散剂的质量检查均匀度

散剂应色泽一致,混合均匀。具体检查方法是:取散剂适量置光滑纸上平铺约5cm2,将其表面压平,应呈现均匀的色泽,无花纹、色斑。水分

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超过9%。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装量差异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第二节颗粒剂颗粒剂是将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的干燥颗粒状制剂,其中粒径范围在105~500μm的颗粒剂又称细颗粒剂。特点飞散性、附着性、团聚性、吸湿性等均较小服用方便,分为可溶性颗粒剂、混悬性颗粒剂、泡腾性颗粒剂必要时可对颗粒进行包衣,使得颗粒剂具有防潮、缓释或肠溶的性质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中药颗粒剂一般需要经过提取浓缩,去除了一些无效的杂质,提高了中药颗粒剂的质量多种药物的颗粒可以进行配伍,从而达到协同作用。颗粒剂成为中药进军国际市场的突破口。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中药颗粒剂由于经过提取分离,可以显著降低无效杂质的含量,更达到了五效(高效、速效、长效、稳效、专效)、五便(储存、携带、使用、生产、运输)和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的特点,这样的中药制剂的质量更符合国际要求。日本厚生省批准的汉方制剂有210种,其中医疗用汉方药制剂只有147种,不及我国中药制剂商品的3%,但在传统中成药的国际市场覆盖率据称达到了70%,其所用原料75%来自中国。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颗粒剂的制备粉碎→过筛→混合→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分级或包衣→分剂量→包装其中中药颗粒剂需要经过提取分离的步骤,药物的粉碎、过筛、混合操作与散剂完全相同。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1、制软材制软材是传统湿法制粒的关键技术,系将药物与适当的辅料,如淀粉、乳糖、蔗糖混合后,加入用水或有机溶剂溶解的粘合剂溶液进行混合,然后将具有粘性的软材捏合达到“握之成团,捏之即散”的程度。软材的质量直接影响药物溶出的快慢。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2、制湿颗粒湿颗粒的制备常采用挤出制粒法。将软材用机械挤压通过筛网,即可制得湿颗粒。还有很多新的基于新设备的制粒方法,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流化床制粒,因为可在一台机器内完成混合、制粒、干燥,又称为“一步制粒法”。第三十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3、颗粒的干燥除了流化、喷雾制粒以外,其他方法制得的颗粒均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干燥,常用的干燥方法有:烘箱干燥、真空干燥、沸腾干燥。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4、整粒与分级干燥后的颗粒可能发生粘连,甚至结块,因此对干燥后的颗粒应该给予适当的整理,将粘连的颗粒分开使得颗粒均匀。一般采用过筛的方法。第三十二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颗粒剂的质量检查外观

颗粒剂应干燥、均匀、色泽一致,无吸潮、软化、结块、潮解等现象。粒度

检查方法:取单剂量包装的颗粒剂5包或多剂量包装颗粒剂1包,称定重量,置药筛,轻轻筛动3分钟,不能通过1号筛(2000μm)粗粒和能通过4号筛(250μm)的细粒的总量不能超过8%。第三十三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干燥失重

干燥失重不得超过2%。溶化性

取供试颗粒10g,加热水200ml,搅拌5分钟,可溶性颗粒剂应全部溶化或可允许有轻微浑浊,但不得有焦屑等异物;混悬性颗粒剂应能混悬均匀;泡腾性颗粒剂遇水时应立即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并呈泡腾状。第三十四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装量差异

第三十五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国家标准有关规定供制备冲用的辅料蔗糖、糊精、淀粉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