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图和脑诱发电位演示文稿_第1页
肌电图和脑诱发电位演示文稿_第2页
肌电图和脑诱发电位演示文稿_第3页
肌电图和脑诱发电位演示文稿_第4页
肌电图和脑诱发电位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肌电图和脑诱发电位演示文稿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优选)肌电图和脑诱发电位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第一节肌电图(EMG)一、基本概念记录肌肉安静和随意收缩状态下及周围神经受刺激时各种电生理特性的一门技术。狭义EMG:常规EMG或同心针EMG广义EMG:神经传导速度、重复神经电刺激、运动电位计数、单纤维肌电图等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

二.运动单位(MU)概念:一个运动单位是指由一个前角细胞及其轴突所支配的肌纤维,是肌肉收缩的最小功能单位运动单位大小(神经支配比例):与肌肉的精细活动有关。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三.EMG检查的临床意义和适应症发现临床下病灶或易被忽略的病变鉴别诊断病变的节段定位适应症:前角细胞以下病变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四.EMG检查的步骤1.肌肉安静状态下:自发电位(终板电位和终板噪音)2.肌肉轻度自主收缩:MUAP3.肌肉大力收缩:募集电位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

五.异常EMG所见1.异常自发电位纤颤电位:神经源性和肌源性损害正锐波:同纤颤电位束颤:神经源性损害复合重复放电(CRD)复合重复放电:见于神经源性和肌源性损害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

2.肌强直放电肌肉受到机械刺激时产生的异常放电特点:频率、波幅、声音意义:萎缩性肌强直最常见,及其他肌强直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8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3.运动单位电位(肌肉轻收缩状态)测定指标:时限、波幅和多相波百分比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9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异常MUAPs(1)神经源性损害时限增宽20%高波幅多相波百分比增高

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10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肌源性损害时限缩短20%低波幅多相波百分比增高上图:正常MUAP下图:肌源性损害异常MUAPs(1)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11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运动单位小结:正常、神经源性损害和肌源性损害神经源性损害波幅高肌源性损害波幅低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12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4.肌肉大力收缩观察募集电位的相型和波幅正常:干扰相或混合相神经源性损害:单纯相肌源性损害:病理干扰相正常单纯相病理干扰相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13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六.异常EMG的意义1.神经源性损害自发电位(进行性失神经或病变早期)MAUP时限增宽、波幅升高和多相波百分比增高大力收缩单纯相(运动单位丢失)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14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2.肌源性损害自发电位(肌炎活动的标志)MAUP时限短、波幅降低和多相波百分比增高大力收缩病理干扰相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15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第二节神经传导速度(NCV)一.NCV测定1.MCV:波幅称为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s)CMAP波幅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16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2.SCV:波幅称为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s)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17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18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3.异常NCV的特点NCV:髓鞘损害波幅:轴索损害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19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4.临床意义诊断周围神经病鉴别髓鞘或轴索损害了解病变的程度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20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

二.F波F波概念:超强电刺激神经干在M波后的晚成分,是运动神经回返放电引起的首先在足部小肌肉记录故称为F波F波潜伏期主要反映运动神经近端的传导功能,补充

MCV的不足,有助于诊断神经根病变

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21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22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

第三节重复神经电刺激(RNS)

超强重复刺激周围神经在相应肌肉上记录动作电位的一种技术。主要用于检测NMJ的功能。常用神经:面N、腋N、尺N、副N。根据刺激频率分为低频和高频RNS。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23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一.低频RNS正常值计算及临床意义刺激频率:5c/s计算:第4,5波比第1波下降的百分比正常值:↓<58%或10%以内意义异常:波幅递减>10%~15%意义:诊断后膜病变—MG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24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二.高频RNS正常值计算及临床意义刺激频率:>10c/s计算:最后波比第1波上升的百分比正常值:<30%;>56%为可疑;>100%为异常意义:诊断突触前膜病变

Lambert-Eaton综合征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25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26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

第二部分脑诱发电位

一.诱发电位的定义指中枢神经系统在感觉外在或内在刺激过程中产生的生物电活动。代表中枢神经系统特定功能状态下的生物电活动。诱发一词对自发而言。EEG为自发电位。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27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

第一节视觉诱发电位(VEP)第二节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第三节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SEP)第四节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28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

诱发电位的记录部位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29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诱发电位的极性和命名1.向上-N波,向下-P波2.电位的命名电位出现的顺序:BAEP的I~V波极性+出现的顺序:P1、N1、P2、N2;极性+平均潜伏期:N75、P100、N145;P14、N20等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30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第一节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一.上肢正中神经SEP1.方法刺激:腕部正中神经记录:对侧顶点(C3'或C4')

C7、同侧Erb‘s点(Cz':Cz后2-2.5cm,C3':Cz'旁开7cm)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31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2.波形辨认Erb’s:N9(臂丛电位)C7-N11,N12(颈髓后索,颈髓后角突触后电位)顶(头参考):P14,N20,P25,N35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32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

3.各波起源N9:臂丛电位,属感觉神经动作电位N11:周围神经到脊髓的神经入口处P14:脑干内侧丘系,高颈髓或延髓处N18:丘脑N20、P25:顶叶后中央回P22:额叶4区;N30:辅助运动区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33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二.下肢胫后神经刺激SEP1.方法刺激:踝部胫后神经记录:Cz‘、T12、Glut、帼窝参考电极:耳垂,髂前上棘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34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2.波形辨认臀点:N16T12:N24Cz‘:N33,P40N48,P55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35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3.各波起源帼窝和Glut:周围神经T12:腰髓后角突触后电位N33:对侧头皮中央后回P40:同侧头皮中央后回N48:顶叶后方P55:顶叶?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36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

三.SEP的临床应用(感觉通路病变)周围神经病脊髓后索病变脊髓监护MS:发现临床下病灶脑死亡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37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第二节听觉脑干诱发电位一.方法刺激强度:主观听阈+70dB短声(click);频率:1030c/s刺激方式:单耳,对侧白噪音掩盖;每侧重复测定2次。记录电极:Cz,参考:乳突或耳垂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38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二.正常BAEP波性辨认及正常值波形辨认:由5个波组成;IV和V波的变异较大:融和骑跨分叉正常值:I波:1.5ms左右;V波:5.5ms左右;III波:I和V波之间异常的判断:潜伏期,波间期,I/V(波幅比)>200%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39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正常人BAEP结果IIIIIIIV+V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40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三.各波的起源I:听神经的颅外段II:A.耳蜗核;B.听神经颅内段;C.A+BIII:上橄榄核IV:外侧丘系腹侧核群

V:与外丘系及下丘的中央核有关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41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四.临床应用

1.听觉功能的评价听力检查不能合作者:歇斯底里和婴儿听力障碍的程度对重症、意识障碍及药物所致的早期听力损害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42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2.MS的诊断3.昏迷和脑死亡的判断:昏迷:通常BAEP是正常的,脑干结构破坏时BAEP才有变化脑死亡:BAEP消失,早期可能有I4.手术监护:桥脑小脑角肿瘤手术避免听神经不必要损害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43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F,32岁,多发性硬化,双侧中枢性损害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44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

双侧中枢性损害,脑干病变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45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

第三节视觉诱发电位(VEP)常用方法为棋盘格翻转VEP优点:重复性好、异常率高、波形简单易分析和解释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46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一.方法学1.电极种类和放置记录O1、Oz、O2参考Cz;地线FPz2.视力测定及校正:1.03.刺激方式:全视野、半视野4.重复测定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47页;编辑于星期六\15点9分二.波性辨认及正常值波形命名:极性+潜伏期(N75、P100、N145)波形辨认及正常值:由三相复合波组成异常:潜伏期>M+3SD;波幅<3V本文档共50页;当前第48页;编辑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