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教材】厌氧性细菌所致疾病的发病机理防治原则(破伤风)PPT_第1页
【培训教材】厌氧性细菌所致疾病的发病机理防治原则(破伤风)PPT_第2页
【培训教材】厌氧性细菌所致疾病的发病机理防治原则(破伤风)PPT_第3页
【培训教材】厌氧性细菌所致疾病的发病机理防治原则(破伤风)PPT_第4页
【培训教材】厌氧性细菌所致疾病的发病机理防治原则(破伤风)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厌氧性细菌(anaerobicbacteria)学习要求:1、掌握破伤风杆菌的致病物质、致病条件与入侵途径,发病机理,防治原则。2、掌握产气荚膜杆菌致病物质,所致疾病、临床特征,熟悉生物学性状。

3、熟悉肉毒杆菌致病物质,所致疾病。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三\0点5分概述必须在无氧环境下,才能生长繁殖根据能否形成芽胞,可分为厌氧芽胞梭菌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无芽胞厌氧菌—正常肠道优势菌群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三\0点5分第一节厌氧芽孢梭菌

(Clostridium)

一群专性厌氧、革兰阳性的粗大杆菌形成芽胞,细菌膨胀呈梭形产生外毒素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破伤风梭菌--破伤风产气荚膜梭菌-气性坏疽、食物中毒、坏死性肠炎肉毒梭菌--肉毒中毒艰难梭菌--假膜性结肠炎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三\0点5分破伤风梭菌革兰阳性形成芽胞有鞭毛专性厌氧芽胞抵抗力很强疱肉培养基:肉渣部分消化呈微黑色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三\0点5分致病条件该菌无侵袭力,仅在局部繁殖,其致病作用完全有赖于病菌所产生的外毒素条件—具无氧环境的伤口致病物质—破伤风痉挛毒素(外毒素)属神经毒素(neurotoxin),毒性极强(小鼠LD50为0.015ng,对人致死量<1µg)为蛋白质,不耐热;可被蛋白酶破坏经0.3%甲醛溶液作用四周后可脱毒成类毒素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三\0点5分

破伤风痉挛毒素对脑干神经和脊髓前角细胞有高度亲和力

局部感染毒素脊髓前角神经细胞与神经节苷脂结合封闭抑制性突触阻止抑制突触释放介质伸、屈肌同时强烈收缩全身肌肉痉挛血、淋巴外周神经间隙阻断上下神经元间正常抑制性神经冲动传递致病机制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三\0点5分破伤风痉挛毒素作用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三\0点5分所致疾病潜伏期可从几天至几周,平均1-2周典型的症状苦笑面容角弓反张牙关紧闭其它:呼吸肌痉挛、窒息、死亡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8页;编辑于星期三\0点5分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9页;编辑于星期三\0点5分C.tetani破伤风Thisbabyhasneonataltetanus.Itiscompletelyrigid.Tetanuskillsmostofthebabieswhogetit.InfectionusuallyhappenswhennewlycutumbilicalcordisexposedtodirtCDC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10页;编辑于星期三\0点5分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11页;编辑于星期三\0点5分小鼠注射破伤风外毒素本图片由微生物学教研室提供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12页;编辑于星期三\0点5分本图片由微生物学教研室提供正常小鼠注射破伤风外毒素小鼠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13页;编辑于星期三\0点5分

免疫性

破伤风免疫是典型的抗毒素免疫不能有效地刺激免疫系统引起免疫应答有效地获得抗毒素的途径是:主动免疫,注射类毒素被动免疫,通过注入大剂量抗毒素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14页;编辑于星期三\0点5分微生物学检查法临床诊断主要结合创伤史和特有体征微生物学检查对早期诊断意义不大必要时可取伤口渗出物或坏死组织涂片染色镜检及厌氧菌培养,并以培养物滤液做动物试验,以确定有无毒素产生。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15页;编辑于星期三\0点5分防治原则防止创口厌氧微环境的形成人工主动免疫—白百破(DPT)制剂:精制破伤风类毒素对象:婴幼儿、部队战士、建筑工人及其他易受外伤的人群方法:基础免疫--加强免疫对3~6个月儿童可采用白-百-破(DPT)三联疫苗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16页;编辑于星期三\0点5分

防治原则人工被动免疫

制剂: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用途:紧急预防:T.A.T1500-3000U皮下或肌内注射;同时给予类毒素自动免疫特异治疗:早期足量使用抗毒素(T.A.T1-2万Uivdrip可维持7-14天,一次大量5-10万U可引起III型超敏反应-初次注射血清病)注意事项:注射前应做皮肤过敏试验。抗生素的使用:青霉素、甲硝唑等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17页;编辑于星期三\0点5分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18页;编辑于星期三\0点5分思考题破伤风属于A、呼吸道感染B、消化道感染C、创伤感染D、接触感染E、动物及节肢动物感染破伤风的致病条件

。破伤风的特异性预防

。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19页;编辑于星期三\0点5分产气荚膜梭菌革兰阳性大杆菌卵圆形芽胞荚膜无鞭毛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20页;编辑于星期三\0点5分厌氧。繁殖迅速,周期为8分钟代谢活跃牛乳培养基中

酪蛋白凝固乳糖-产酸产气汹涌发酵

冲开棉塞致病物质外毒素侵袭性酶荚膜本菌特征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21页;编辑于星期三\0点5分所致疾病1、气性坏疽潜伏期短,发展迅速,以小时计算,病情险恶,好发于下肢本菌污染伤口后迅速繁殖,产生毒素及侵袭性酶—分解破坏组织—气肿及组织坏死表现:局部:肌肉失去弹性,紫黑色、疼痛剧烈,病灶组织有稔发感,气味恶臭。全身状况:毒血症、血管内溶血死亡率高达30%左右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22页;编辑于星期三\0点5分所致疾病

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23页;编辑于星期三\0点5分所致疾病2、食物中毒感染方式--误食该菌所产肠毒素污染的食物腹痛、腹胀、水样腹泻;无热、无恶心呕吐,可自愈3、坏死性肠炎剧烈腹痛、腹泻、便血,循环衰竭、肠梗阻、腹膜炎,病死率40%。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24页;编辑于星期三\0点5分微生物学检查法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与动物实验

血平板或疱肉培养厌氧培养涂片镜检生化鉴定取细菌培养液给小鼠或家兔静脉注射防治原则及时处理伤口扩创、清创早期可用多价抗毒素血清抗生素使用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25页;编辑于星期三\0点5分

肉毒梭菌

(C.botulinum

)革兰阳性粗大杆菌周鞭毛无荚膜椭圆形芽胞,细菌呈网拍状专性厌氧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26页;编辑于星期三\0点5分致病物质肉毒毒素对人致死量为0.1μg肉毒毒素具有嗜神经性,进入机体后作用于脑及周围神经末梢的神经肌肉接头处,阻止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肌肉麻痹。所致疾病食物肉毒中毒婴儿肉毒中毒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27页;编辑于星期三\0点5分肉毒食物中毒食用肉毒毒素污染的食物多见于发酵豆制品(臭豆腐、豆瓣酱、豆豉)及罐头、火腿、香肠等症状:以神经症状为主—眼睑下垂、眼球肌麻痹、眼斜、吞咽困难,呼吸肌及心肌麻痹而死亡。防治:食品加热消毒尽早注射多价肉毒抗毒素。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28页;编辑于星期三\0点5分微生物学检查法检出毒素防治原则

加强食品管理和监督,定期抽样检查。食品进食前加热煮沸即可破坏毒素。治疗应尽早注射A、B、E三型多价抗血清。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29页;编辑于星期三\0点5分病例分析(casestudy)患者,男,16岁。1周前右足不慎被铁钉扎伤,当时疼痛、血流不多,而后伤口红肿,未经任何治疗。近2天来病人乏力、头痛、头晕,两侧咬肌酸胀,爱打呵欠,烦躁不安。体格检查:体温36.8,脉搏88次/min,呼吸22次/min。神志清楚,表情紧张,张口困难,苦笑面容,面孔潮红,大汗淋漓,颈部强直,呼吸频率和幅度均增加。诊断及其依据如何预防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30页;编辑于星期三\0点5分诊断:破伤风依据:1、有外伤史2、有典型的前驱期症状3、典型的肌肉收缩症状4、并发症:肺部感染、窒息、循环衰竭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31页;编辑于星期三\0点5分多选题产气荚膜杆菌的形态和培养特点是A有荚膜和芽胞B有荚膜无芽胞C繁殖极快D在牛奶培养基中汹涌发酵E菌落易自溶答案:ACD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32页;编辑于星期三\0点5分多选题产气荚膜杆菌所致疾病是A气性坏疽B食物中毒C假膜性肠炎D坏死性肠炎E肉毒中毒答案:ABD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33页;编辑于星期三\0点5分小结破伤风梭菌产生痉挛毒素,阻止抑制性介质释放,引起骨骼肌强直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