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篇: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记承天寺夜记承天寺夜游苏轼【人物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概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全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翻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格外奇特,我快活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院中闲逛。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清亮,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穿插的藻、荇。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重点注释】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念:考虑、想到。遂:于是。至:到2、相与步于中庭相与:共同,一起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只是;闲人:闲适的人4、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交横:穿插,纵横。盖:原来是56、欣然起行欣然:快活地【重点句子翻译】1、念无与为乐者。译文: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2、相与步于中庭。译文:一起在院里闲逛。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文: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闲适的人。【常考点】1、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答:月光〔月色〕2、描写月夜庭中风光的句子是哪一句?3、全文分几层,请用“/”划分,并写出层意全文分三层:答:第一层记事,交代了赏月闲逛的时间,缘由。其次层写景,写了月下庭中景物。第三层抒情,抒发了对月光,竹柏蔬影的感受。4、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答:表达了作者旷达的心境。5、中心思想是什么?答:本文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乐观乐观的情怀。6、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能表达友情的句子①遂至承天 ②相与步于中庭 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理由:①唯张怀民可以同乐②关系亲切③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命运一样7、作者称自己是“闲人”,有什么深意?逸致的人,自此我们又可看出苏轼不以被贬为意,照旧有乐观乐观旷达的人生情怀。8答:表达了苏轼乐观旷达的阔大胸襟。9、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被贬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闲逛的闲适--种种微妙简单的感情尽在其中。10、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作者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答:借景抒情,表达和张怀民的深厚友情。【整体把握】《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文章仅84字,却制造了一个清幽安静的艺术境地,传达了作者简单微妙的心境。.,转化而来,写出心理活动的变化过程,文情也显得跌宕起伏。作者或许在想:到底与谁一起赏月,才不致辜负如此良夜?在这贬居的孤独中,谁又能与我共同赏月呢?“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这是作者“念”的结果,下笔格外轻淡,实则意味深长与步于中庭”,月光下的闲逛,该是如何一种心情!赏月的欣喜,闲逛的闲适──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语言凝练,含蓄浅薄,精巧传神。本文由索罗学院整理其次篇:记承天寺夜游学问点记承天寺夜游一、重点字解释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欲:想要户:门欣然:快活的样子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念:考虑,想到与:和为乐:游乐遂:于是,就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相与:共同,一起步:闲逛于: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空明:形容水的清亮交横:穿插纵横盖:或许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只耳:罢了二、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想要睡觉时,月光照进门来,我开心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查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在庭院中闲逛。庭院中的月光就像一泓积水那样清亮透亮,水中藻、荇穿插纵横,或许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只是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三、品读赏识,把握情感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孤独无聊,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由于月色很美,想去赏月。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比方,把月色比作积水,正面描写,“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比方,把竹子柏树的影子比作交横的藻荇,侧面描写动静结合,生动写出月光的皎洁皎洁、空明、清丽、淡雅。3、揣摩以下句子,分析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欣喜之情念无与为乐者——有点圆满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有点感动?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沉着闲适4不汲汲于名利,能够寄情山水,有心赏识自然美景的人,旷达乐观的人。是一种欣喜;失落孤独的人。自己本当为国家奉献,而现在却无用武之地,沦落至此,有一种失落。赏月的欣喜,贬官的悲凉、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第三篇:八年级语文《记承天寺夜游》东营区一中八年级语文导学案课题:记承天寺夜游课型:授时间:2023.11.16执笔:周光学八年级备课组学习目标:1.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文章的韵味。背诵课文2.积存:把握重点文言词汇,理解文意。3.感悟:感受作者的特别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学习重点:目标1、23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写在下面。大声朗读课文三遍以上,要求读准句子的字音、读出停顿。☆正音:藻〔〕荇〔〕怀民亦未寝〔〕遂〔〕☆划分节奏: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请比照注释,独立翻译课文,圈划出疑难字词。把不清楚的词语、不理解的句子写在下面。☆结合语境解释以下加粗的词语: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闲人耳☆翻译以下句子①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③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我的困惑:曾有过的一次类似的经受。并写出自己从中获得的启发。二.学习·研讨1.沟通预习状况初读文章,感知内容,理解文意。①有味地朗读课文②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问题探究:①作者笔下的月色有何特点?作者用妙笔绘美景,你认为用笔的奇异之处表达在哪里?②有人认为:作者叙事,写景,抒情都扣住一个“闲”字,对此,你怎么看?试说说你的理由。三.稳固·拓展.积存:背诵课文.拓展:写一句阅读小结〔启发或收获3.赏识:阅读古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期,千里共蝉娟。助读资料:资料一:2023年法国《世界报》这样评论苏轼:“居庙堂之高,心忧黎民,勤于政务;处江湖之远,尽职尽责,为善一方。在朝期间,他直言敢谏,不惧权贵;在贬期间,他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他俯仰无愧于天地,心无名利杂念,,确实,21岁中进士,13岁以前绝大局部时间过着书房生活。他从青少年起便抱有济世之志,可是仕途坎坷,随着北宋的政治风浪,几上几下,43岁(元丰二年)因作诗挖苦王安石的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任职上苏轼备受监视,近乎流放。这期间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闲暇时尽情山水,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张怀民:1083年被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绝不挂怀于贬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元丰二年9年使,但不得“签书公事第四篇《记承天寺夜游》学问点总结一、把以下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闲逛。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那样清亮透亮,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穿插的藻和荇。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二、构造形式: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次大意。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谈论。2、构造层次:3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院闲逛〔者、游历的缘由〕4句〕〔写景、描绘月夜庭中美景〕〔最终3句〕月夜问天,自喻闲人〔庭中月色或月光如水,谈论,点出作者旷达乐观的襟怀〕3、写作技巧:比方传神: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抓住了瞬间的感受: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三、理解填空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2、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表达作者微妙简单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主旨句〕4〔旷达胸怀1贬谪悲凉2人生感慨3赏月喜悦闲逛闲适。四、思考:1、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闲逛的闲适,种种微妙简单的感情尽在其中〔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开心的简单心情。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骄傲自慰,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2、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旷达〔豁达〕乐观的胸怀。3、作者游承天寺的缘由:月色入户,无与为乐。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奇特的境地?〔〕4、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月光〔月色〕5、描写月夜庭中风光的句子是哪一句?“庭下如积水空明……影也”五、中心思想:本文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乐观乐观的情怀。第五篇: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的翻译《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简单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闲逛的闲适都包含其中。下面是我整理的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的翻译,欢送来参考!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预备睡觉时,恰好观察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快活地起床出门闲逛。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寺查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闲逛。然后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清亮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穿插,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闲适的人罢了。注释选自>。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然后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龙江物流面试题及答案
- 高考疫情测试题及答案
- java中垃圾回收面试题及答案
- 导图揭秘文言文难题
- 家电公司客户服务管理细则
- 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北大培文学校2026届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springboot教学管理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现
- 21.2.2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第1课时)(教学课件)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 保安队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保安灭火器知识培训课件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课件-电梯安全知识
- 车辆转让合同电子版下载可打印
- 深圳填海工程施工实施方案
- BB/T 0023-2017纸护角
-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
-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校本教材
- 疫苗运输温度记录表
- 医院定岗定编要点
- logopress3培训视频教程整套模具大纲
- DB32-T 2945-2016硬质合金刀具PVD涂层测试方法-(高清现行)
- TB∕T 3526-2018 机车车辆电气设备 接触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