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宣传知识_第1页
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宣传知识_第2页
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宣传知识_第3页
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宣传知识_第4页
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宣传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登革热本文档共28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27分由登革热病毒通过媒介昆虫(伊蚊)传播的,以发热、头痛、皮下出血、肌肉及关节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流行地区:热带和亚热带/温热带地区易感人群:25亿人口受威胁WHO估计年约5000万-1亿人感染季节特点:夏秋季为发病季节高峰。登革热(DengueFever)本文档共28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27分病人病毒血症期,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较强隐性感染者非人灵长类(动物宿主)伊蚊既是传播媒介,也可作为宿主吸血后8-12日开始有传染性,并维持终生可经卵跨代垂直传递传播源本文档共28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27分登革病毒经蚊虫叮咬传染给人,尚无直接人传人的报导。主要传播媒介: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特殊环境下,可通过气溶胶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传播途径与易感人群本文档共28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27分登革病毒:人-伊蚊-人示图本文档共28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27分登革热广泛分布在北纬25度与南纬25度间WHO指出:近年来登革热传播主要发生在城市和半城市地区,已成为一个主要国际公共卫生关切问题。全球形势本文档共28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27分登革热流行概况本文档共28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27分发热:急性起病,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发热持续5-7天,热型多不规则。疼痛:严重头痛,肌肉痛、骨骼和关节痛腹痛发生率月6-21%;剧烈腹痛可能是DSS前兆皮疹:充血性皮疹或出血性皮疹颜面部及眼结膜充血、红斑疹、斑丘疹、麻疹样、猩红热样皮疹出血:皮下出血、子宫出血、消化道出血其他:表浅淋巴结肿大、消化道症状、肝损害等典型登革热本文档共28页;当前第8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27分在手臂扎上血压带,维持5分钟阳性:在1平方英寸

(6.25cm2)有20或以上个出血点束臂试验本文档共28页;当前第9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27分本文档共28页;当前第10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27分本文档共28页;当前第11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27分第二节:基孔肯雅热本文档共28页;当前第12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27分流行与传播环节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非人灵长类动物是本病的宿主。(非洲丛林)传播途径本病主要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目前尚无直接人传人的报道。人-蚊-人的循环传播人群易感性与免疫力人类对基孔肯雅病毒普遍易感人感染病毒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传播媒介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本文档共28页;当前第13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27分潜伏期与传播期外潜伏期:伊蚊在叮咬病毒血症期的人或动物后,病毒在蚊虫体内繁殖并到达唾液腺内增殖的时间。经2~10天的外潜伏期再传播病毒。蚊体内的病毒可存活较长时间,甚至终生。潜伏期:1~12天,通常3~7天传染期:患者在发病当天至病后5天(7天)具有传染性。潜伏期内是否具有传染性尚不确定。本文档共28页;当前第14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27分CHIK的传播本文档共28页;当前第15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27分DF&CHIKDF,二代病例最早在一代病例发病后第8天发病。CHIK,二代病例最早在一代病例发病后第3天发病本文档共28页;当前第16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27分全球受累地区本文档共28页;当前第17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27分地区分布本文档共28页;当前第18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27分临床表现潜伏期2-12天,通常3-7天发热突然起病,通常持续2-3天后退热3天后会再次出现发热(双峰热),少数病例发热会持续数周病毒血症期(感染期)持续5天本文档共28页;当前第19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27分关节痛下肢和上肢的小关节游走性多关节疼痛,渗出物不多大的关节(膝盖、脚踝)有时会受影响早晨疼痛加剧,夜晚减轻关节可能会肿胀持续数周或数月有些病人可能会无法忍受这些疼痛东莞部分病例先出现关节痛,后才发热本文档共28页;当前第20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27分皮疹发热2-3天后躯干、四肢的伸展侧、手掌和足底出现皮疹,为斑疹、丘疹或紫癜,疹间皮肤多为正常,部分患者伴有瘙痒感。数天后消退,可伴有轻微脱屑。本文档共28页;当前第21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27分典型体征多样性皮疹

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结膜充血表浅淋巴结肿大束臂试验呈阳性出血倾向(多于病程5~8天)本文档共28页;当前第22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27分第三节居(村)民如何做好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预防?本文档共28页;当前第23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27分完全变态昆虫:卵、幼虫、蛹、成虫最适宜生长环境:27±1℃,湿度80±5%;卵期:3.5天幼虫期:6.0天蛹期:2.2天成虫:20.7±1天孳生场所:属容器型蚊虫,主要孳生在各类人工或/和植物容器积水中。埃及伊蚊/白纹伊蚊-生物学特性本文档共28页;当前第24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27分白纹伊蚊(雌)白纹伊蚊(雄)白纹伊蚊(卵)白纹伊蚊孳生场所本文档共28页;当前第25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27分埃及伊蚊:多在室内及孳生容器附近刺吸人血昼夜均有吸血活动,每日2个高峰期---日出后3-4小时及日落前后1小时(9-10时及18-20时)白纹伊蚊多在户外袭击人类,在孳生地附近50-100m范围吸血高峰在16-17时,次高峰在9-10时媒介生态---吸血与栖息本文档共28页;当前第26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27分埃及伊蚊季节:幼虫季节高峰5-10月,成虫顺延1个月。地域:中国主要在海南及雷州半岛白纹伊蚊季节:与地域有关,广东主要在5-10月。地域:中国分布较广,但其最适宜的分布区是北纬30°以南媒介生态---季节与地域本文档共28页;当前第27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27分翻盘倒罐、防蚊灭蚊1、蚊媒传染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殖植物,改为用泥、沙种养。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最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随时清干。2、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比如放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